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沥青胶浆

沥青胶浆

沥青胶浆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435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建筑科学、石油、天然气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44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54237篇;相关期刊145种,包括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科学技术与工程、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第十四次全国石油沥青技术交流会、2009国际橡胶沥青大会、中国公路学会道路工程分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等;沥青胶浆的相关文献由977位作者贡献,包括张争奇、申爱琴、郭寅川等。

沥青胶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44 占比:0.63%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54237 占比:99.36%

总计:54589篇

沥青胶浆—发文趋势图

沥青胶浆

-研究学者

  • 张争奇
  • 申爱琴
  • 郭寅川
  • 陈华鑫
  • 季节
  • 熊锐
  • 石越峰
  • 谭忆秋
  • 郑南翔
  • 张永满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贾晓东; 梁乃兴; 彭义雯
    • 摘要: 为了探究无机微粉填料在沥青胶浆中的疲劳性能影响规律,以3类9种常用无机微粉颗粒作为添加矿料,从无机微粉填料颗粒形貌特征、填料类型和颗粒粒径出发,通过扫描电镜(SEM)对微粉颗粒的形貌特征进行表征,再通过动态剪切流变仪(DSR)时间扫描试验分析不同种类微粉填料对沥青胶浆的疲劳性能的影响规律,然后采用N;和N;两种指标对沥青胶浆疲劳寿命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扫描电镜下消石灰微粉颗粒表现出较多的表面孔隙和复杂表面纹理,动态剪切流变试验下随着无机微粉颗粒粒径的减小,沥青胶浆的疲劳性能有较大改善;同一颗粒粒径下,由于形貌特征和化学组成的差异使消石灰和水泥表现出优于石灰岩的疲劳性能;N;与N;相比,疲劳寿命意义清晰、数值易确定,且所获得疲劳寿命加载次数均较小,用于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安全性高,推荐采用N;对胶浆疲劳寿命进行分析。
    • 王泽洲; 李淑明; 雷杰
    • 摘要: 沥青胶浆作为沥青混合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粘结粗细集料、保证混合料整体性的作用。因此,粘结性是沥青胶菜的重要性能。填料作为沥青胶浆的组成部分,其物理化学指标必然会影响到胶浆的粘结性能,而目前填料指标对粘结性能的影响规律尚不明确。基于此背景,测量了石灰岩粉等9种填料的8个物理化学指标,并分别用9种填料制备沥青胶浆,利用BBS拉拔试验评价了不同胶浆的粘结性能,最后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探究了填料指标和粉胶比对沥青胶浆粘结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0.38粉胶比的胶浆粘结性能最佳,而填料的细度模数和孔隙率越大,碱土金属元素和过渡金属元素含量越小,沥青胶浆的粘结性能越好。
    • 刘瑞; 刘婉秋; 孟祥宇; 张峰; 朱晓锋
    • 摘要: 在以沥青路面材料评价抗车辙能力时,沥青混合料结果存在较大变异性,传统沥青胶浆抗车辙评价方法反映的是流体性能而非承力性能.沥青混合料中的胶浆性质均匀且能提供研究车辙问题所需要的粘弹性和变形恢复特征,因此找到有效的沥青胶浆性能评价方法,并以其来反映抗车辙性能,如此就可实现定量地抗车辙评价.为此,本文基于前期的工作提出了以最佳粉胶比沥青胶浆的力学拉压性能反映混合料中胶浆承力性能的评价方法,同时设计了相应的试验装置,测试了特定温度下不同粉胶比、不同类型沥青胶浆试件的力学性能,通过系列试验证明了该方法的精度和有效性.
    • 陈路斯; 颜可珍; 向鹏; 张雨欣
    • 摘要: 通过常规试验、动态剪切试验、低温弯曲梁试验、疲劳试验等对飞灰、矿粉和沥青三者组成的胶浆的常规性能、高中低温流变性能以及疲劳性能进行研究,分析了粉胶比和飞灰掺量对沥青胶浆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飞灰替换量为25%左右时,常规性能变化程度最为明显;提高粉胶比、飞灰替换矿粉比例均能使沥青胶浆高温性能大幅度提高,但低温性能存在一定程度降低;采用适量飞灰替换比及粉胶比可同时兼顾沥青胶浆的高低温性能。另外,在中低温条件下,飞灰的掺入使得胶浆疲劳性能显著降低。
    • 符德
    • 摘要: 以天然岩沥青BRA作为特殊的改性剂,采用BRA中的灰分分别取代0%、25%、50%、75%、100%的矿粉,分别制备BRA改性的沥青胶浆BVM和BSVM,通过接触角、热重分析和红外光谱试验,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研究BRA对沥青胶浆改性机理及其性能。结果表明:BRA掺入后提升了沥青胶浆的水稳定性,当灰分取代矿粉比例为100%时,BVM和BSVM与蒸馏水的接触角分别为89.7°、96.3°;BVM和BSVM的质量损失主要发生在300~500°C温度区域内,700°C以后TG曲线趋于平坦,DTG曲线在450°C左右达到峰值,质量损失率最大,BRA的掺入使沥青胶浆的热稳定性和耐老化性能得到提高;BRA对基质及SBS沥青胶浆的改性仅为物理共混的过程。
    • 程培峰; 张开元; 王聪; 常志伟
    • 摘要: 为分析水稻秸秆纤维沥青胶浆的高低温性能及纤维的增强机理,首先通过锥入度、动态剪切流变及弯曲梁流变实验研究纤维对沥青胶浆抗剪切及高低温流变性能的影响;然后利用红外光谱分析纤维与沥青间的键合作用,以扫描电镜从微观角度揭示纤维在沥青中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水稻秸秆纤维能显著提高沥青胶浆的高温抗变形能力,但对沥青胶浆的低温性能会产生不利影响,推荐纤维在沥青胶浆中的最佳掺量为2%~3%;加入水稻秸秆纤维后沥青胶浆未产生新的特征峰,纤维与沥青之间主要依靠物理作用粘结,水稻秸秆纤维表面粗糙度大决定了其吸附能力较好,有利于增大沥青的粘结力,纤维长径比大,易于互相桥接,约束裂纹的扩展,进而增强胶浆的抗裂性。
    • 姚秉辰; 纪小平; 汤振农; 胡永林; 司柏通
    • 摘要: 为提高沥青胶浆的自愈性能,以沥青再生剂为囊芯材料、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蒸馏水分别为油相和水相囊壁材料反应单体,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聚脲囊壁材料包裹沥青再生剂的微米级损伤自愈路用微胶囊,并利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激光粒度仪和热重分析仪(TGA)分别从微观形貌、粒径、壁厚、化学结构及热稳定性等方面评价了路用微胶囊的技术性能。基于小梁弯拉愈合试验,系统研究了微胶囊掺量、愈合时间、愈合温度和粉胶比对微胶囊沥青胶浆自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路用微胶囊表面光滑平整,粒径分布均匀,囊壁完整,化学结构稳定,热稳定性良好;微胶囊沥青胶浆的自愈性能随微胶囊掺量的增大先上升后下降,随愈合时间的延长先上升后趋于稳定,随愈合温度的升高先上升后趋于稳定,随粉胶比的增大而降低。
    • 谢祥兵; 李茂达; 梁林园; 童申家; 李广慧
    • 摘要: 研究沥青胶浆低温性能对于优化沥青混合料抗裂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定性分析了两种基质沥青及其改性沥青的测力延度试验的力-延度曲线特征;在此基础上,开展在固定粉胶比条件下不同温度和不同拉伸速率下的力-延度曲线特征研究,进而探索不同粉胶比下沥青胶浆低温性能评价指标演化规律;运用离差最大化法计算沥青胶浆低温性能评价指标权重,借助弯曲梁流变仪验证低温性能评价指标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10°C、5 cm/min可作为沥青胶浆测力延度试验测试条件,其峰值力演化符合指数函数模型;基于沥青与填料交互作用,确定填料在沥青胶浆中的临界体积分数为33.07%~37.07%,该条件下混合料断后伸长率与弯曲梁试验低温性能评价指标存在较好的相关性且权重最大,可作为沥青胶浆低温性能评价指标。
    • 吴继军; 史民强
    • 摘要: 为探究不同玄武岩纤维掺量对沥青胶浆路用性能的影响,通过动态剪切流变试验与弯曲梁流变试验,分别得到不同玄武岩纤维掺量与沥青胶浆的车辙因子、蠕变恢复率R、劲度模量、蠕变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玄武岩纤维掺量的增加,沥青胶浆的车辙因子与蠕变恢复率逐渐增大,在60°C~80°C高温下的路用性能得到提升;沥青胶浆的劲度模量随着纤维掺量的不断提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蠕变速率恰恰相反,表明玄武岩纤维通过吸附自身周围的沥青,形成了自身结构更加稳定的混合体系,纤维在胶浆中起到了加筋稳固的效用,增强了低温下沥青胶浆的路用性能,而过量的加入,则容易导致纤维成团,反而破坏了稳定体系,导致沥青胶浆低温性能再次下降。
    • 李会强; 徐霈
    • 摘要: 为综合利用粉煤灰,从道路原材料应用视角,探讨了在沥青混合料中添加粉煤灰作为填料的可行性。先对粉煤灰进行预处理,得到了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后利用热分析TG-DSC、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分析BET等方法对预处理粉煤灰FMHs和矿粉GF的微观作用机理进行对比分析,并分别研究了添加20%、40%、60%、80%等不同质量分数FMHs的沥青胶浆性能,同时与GF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与GF相比,加入不同质量分数FMHs的沥青胶浆的针入度会降低,软化点、粘度和中温性能会提高;FMHs与GF具有相近的热稳定性,当FMHs掺量为20%~40%时,沥青胶浆的温度稳定性以及施工和易性最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