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木质素过氧化物酶

木质素过氧化物酶

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104篇,主要集中在微生物学、化学工业、生物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8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286626篇;相关期刊58种,包括菌物学报、生物学杂志、微生物学报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会议、第五届微生物生态学术研讨会、2016持久性有机污染论坛暨第十一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相关文献由343位作者贡献,包括曾光明、彭馨、李华钟等。

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8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86626 占比:99.97%

总计:286709篇

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发文趋势图

木质素过氧化物酶

-研究学者

  • 曾光明
  • 彭馨
  • 李华钟
  • 袁兴中
  • 陈坚
  • 王海磊
  • C·多索雷茨
  • H·拉斯塞
  • P·贝林基
  • 华兆哲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戈永杰; 尚晓冬; 谭琦
    • 摘要: 为考察香菇(Lentinula edodes)是否分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gnin peroxidase,LiP),采用4种(酵母麦芽浸膏、完全、基础、PDA)培养基培养香菇菌株,以赤芝(Ganoderma lucidum)为对照,通过固体显色法检测各菌株对显色底物(亮蓝、天青B)的脱色情况;以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和赤芝为对照,测定各菌株液体培养后制备的粗酶液中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的活性。以氮元素含量为0.05%胰蛋白胨(限氮培养基)培养香菇菌株,以刺芹侧耳为对照,通过固体显色法检测限氮培养基中各菌株对显色底物(亮蓝、天青B、活性黑5)的脱色情况;并以酒石酸缓冲液(pH 3.5)、天青B(底物)、藜芦醇(电子供体)、H_(2)O_(2)(活化剂)配制脱色反应体系,测定香菇菌株液体培养后制备的粗酶液中LiP的活性。结果表明:在4种培养基中培养的香菇菌株未能使亮蓝与天青B脱色,赤芝使两者均脱色;且在香菇粗酶液中未检出LiP活性。采用限氮培养基培养的香菇菌株使亮蓝与天青B脱色;采用PDA与限氮培养基培养的香菇菌株均未使活性黑5脱色,刺芹侧耳使其脱色。在实验范围内,香菇菌株于限氮培养基上培养12 d后,随着培养时间增加,所有菌株LiP活性均上升;12 d时不同菌株LiP活性无差异;22 d时菌株1504 LiP活性(39.74 U·L^(-1))较强,对天青B的脱色率在反应12 h时最高可达66.21%;菌株215、a 2 sm 99、gsm 207 LiP活性次之,分别为29.86、29.24、27.34 U·L^(-1);菌株bsm 83活性较弱为13.28 U·L^(-1)。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限制培养基中氮元素的含量可以促进香菇分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
    • 王一然; 康志超; 朱国鹏; 王洋; 其格其; 于洪文
    • 摘要: 为适应中国东北地区年平均气温低、冻融频繁的气候特点,优化构建能在低温环境下高效降解秸秆的菌群,通过宏基因组测序分析原始耐低温秸秆降解菌群JZ5中鞘氨醇杆菌(Sphingobacter)、节杆菌(Arthrobacter)、黄杆菌(Flavobacterium)、地杆菌(Geobacter)、代尔夫特菌(Delfteia)和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sphinomonas)共6个菌属间的相关性,简化原始菌群JZ5组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菌群CJZ1、CJZ2在15°C培养12 d后,pH值相较初始值分别提高0.76和0.66,秸秆降解率较原始菌群分别提高0.47和0.25百分点,差异不显著;同时,CJZ1、CJZ2的漆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活性峰值显著下降,但纤维素酶活性峰值分别提高43.66%、37.99%,半纤维素酶活性峰值分别提高21.40%、12.91%,说明优化后的菌群玉米秸秆降解潜力显著升高。试验结果可为菌群的优化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并为低温环境下秸秆的高效降解提供优质菌群。
    • 成建国; 马力通; 赵文渊; 刘云颖; 林雨
    • 摘要: 从内蒙古平庄褐煤中分离到一株高效溶解转化褐煤真菌,命名为HM-M5,并对该菌株进行了基因鉴定、产胞外酶特性及溶煤效果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别对褐煤形貌和溶解转化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菌株HM-M5经基因鉴定为白色拟青霉(Simplicillium lanosoniveum),在液体培养条件下,褐煤可促进菌株HM-M5分泌漆酶(Lac)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且该菌株对酸处理褐煤溶解转化率高达66.2%.SEM分析结果显示,菌丝可以侵入褐煤内部,在胞外过氧化物酶系作用下将褐煤大分子结构溶解转化为小分子物质.GC-MS分析结果表明,经过萃取得到的4种芳香类产物分别为1,6-二甲基-4-(1-甲基乙基)萘、邻苯二甲酸辛二酯、7-异丙基-1,1,4a-三甲基-1,2,3,4,4a,9,10,10a-八氢菲和1-甲基-7-(1-甲基乙基)菲,且这4种物质的相对含量占总萃取物含量的91.4%,这些物质均为价值较高的化工原料中间体.实验结果证明本研究分离到的拟青霉可高效溶解转化褐煤,主要的褐煤转化产物为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芳香类物质,且产物种类较少,易于分离纯化,更易于工业化应用.
    • 梁晓玉; 崔周磊; 王洪成; 陈华友
    • 摘要: 综述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催化机制、酶活测定、克隆表达、协同作用与应用的研究进展.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在化学化工、生态修复以及生物饲料行业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工业化应用受酶产量及酶活性影响.提高酶表达量、改善酶学性质、探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高效利用的方法是促使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工业化应用的关键,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开发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提供参考,并对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 王晶; 倪金荧; 王利群; 卿青; 严生虎; 张跃
    • 摘要: 经高温碱性盐法预处理的玉米秸秆预处理液中木质素和碱性盐含量高,为了反复利用含盐预处理液,需脱除其中的可溶性木质素.本实验从腐木中筛选分离到一株木质素降解菌株CCZU-WJ6,通过形态学观察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属于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 sp.).测定了CCZU-WJ6木质素降解相关酶的活性,及其在玉米秸秆预处理液中的生长趋势、预处理液的COD去除率和木质素降解率,通过GC-MS和FTIR检测预处理液中组分及其化学键的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菌株CCZU-WJ6处理预处理液的最佳条件为pH 7.0、温度30°C、预处理液稀释倍数10倍、接菌量0.5g/mL.在处理6天后,预处理液COD脱除率为40.9%,木质素的降解率为32.1%,CCZU-WJ6分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和锰过氧化物酶的酶活分别达到215.5U/L、200.1U/L.CCZU-WJ6会破坏木质素结构中的苯环结构、醚键以及C=O键,降解产物中含有愈创木酚和对香豆酸,推断其降解途径为β-芳基醚代谢途径和阿魏酸代谢途径.CCZU-WJ6可用来处理含木质素的工业废水,在工业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李雅琳; 李素艳; 孙向阳; 郝丹; 蔡琳琳; 常晓彤
    • 摘要: [目的]制作应用于园林绿化废弃物的以木质素降解菌为原材料的高效液体菌剂.[方法]通过苯胺蓝平板褪色圈法和愈创木酚平板变色圈法从分离纯化得到的22株菌中筛选目标菌株,并用内转录间隔区(ITS)测序法对目标菌株进行鉴定,然后通过单因素试验对目标菌株的培养时间、接种量和培养基配方(碳源和氮源)进行优化,最后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采用均匀实验结合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寻找目标菌株的最佳发酵条件.[结果]根据平板褪色和显色结果,选定菌株Q01为目标菌株.经鉴定,菌株Q01为栓菌属Trametes真菌.根据单因素试验和均匀试验结果,确定菌株Q01的最优发酵条件为培养时间5?d,接种菌液体积分数为12.5%;培养基配方为木质素磺酸钠14.00?g·L?1、蛋白胨12.30?g·L?1、酵母粉5.00?g·L?1、豆饼粉3.00?g·L?1、五水合硫酸铜0.12?g·L?1、氯化钠0.53?g·L?1、pH自然.优化条件后菌株Q01的生物量提高1.27倍,锰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31.71倍,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19.12倍,漆酶活性略有降低,但3种木质素酶的总酶活性提高了4.38倍.[结论]菌株Q01在优化后的发酵条件下制得的液体菌剂具有高酶活性和高生物量的特点,在降解园林绿化废弃物木质素方面具有一定应用潜力.
    • 柏晓冉; 朱孟娟; 张少岩; 周佳; 李晓博; 李壮; 孟丽
    • 摘要: 随着我国印染工业的发展,废水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日趋严重,亟需开发一种脱色明显且成本低廉的降解方法.本研究发现毛木耳Auricularia cornea菌株AC5对不同结构的染料均具有一定的降解作用,尤其是三苯甲烷类染料.利用26°C、160r/min振荡培养7d的粗酶液对染料(75.0mg/L)进行12h降解,结果显示三苯甲烷染料孔雀石绿、结晶紫,蒽醌染料活性蓝19和偶氮染料活性蓝222的降解效率分别为83.27%、71.77%、67.81%和63.92%.染料降解实验和酶活力测定结果表明,毛木耳对孔雀石绿的降解率达到最高时漆酶活性最高,为321.0U/mL,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和锰过氧化物酶活性较低.因此,推测在降解过程中漆酶起到主要作用.研究表明利用毛木耳菌丝发酵液降解染料废水成本低且操作方便,为染料废水的降解研究提供了前期基础.
    • 李雪晴
    • 摘要: 通过建立一个以木屑为载体的固定生长白腐真菌系统实现了对污水中两种药物活性物质萘普生和卡马西平的有效去除,其去除率分别达到52.7%和58.1%.研究发现固定式的培养方式有利于真菌胞外酶活性的提高,但未能明显增加真菌生物质的产量.同时药物活性物质对胞外酶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系统对两种污染物的不同去除效果可能与污染物不同的去除机制有关.
    • 郭玉敏; 代广辉
    • 摘要: 染料废水因染料本身的特性,无法通过传统的污水治理方法对废水内的染料进行降解,使得染料废水往往直接被排放,对生态环境造成恶劣影响,而染料本身所具有的生物毒性也有可能影响附近居民的身体健康,这也使得染料废水处理成为目前水污染控制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木质素降解酶系可以有效降解多类有机污染物,为工业废水处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本文简要介绍了木质素降解酶系的产生、构成以及其降解原理,并从漆酶、锰过氧化物酶以及木质素过氧化物酶三个方面分别分析了木质素降解酶系对染料的降解原理,以期明确木质素降解酶系在染料废水治理工作中的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