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蝴蝶
木蝴蝶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14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化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6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2013篇;相关期刊83种,包括黑龙江科学、广西中医药、中成药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2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药师周、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届中药鉴定学术会议暨WHO中药材鉴定方法和技术研讨会、第九届全国电分析化学学术会议等;木蝴蝶的相关文献由362位作者贡献,包括孙正海、周泉生、康琛等。
木蝴蝶
-研究学者
- 孙正海
- 周泉生
- 康琛
- 曹志飞
- 李曼玲
- 王锐
- 仝会娟
- 何民友
- 吴文平
- 吴淑珍
- 张强
- 张泽俊
- 曹斯琼
- 李国卫
- 李绪文
- 王利伟
- 索彩仙
- 金永日
- 陈向东
- 黄敏烨
- A.潘德
- B.布哈特
- K.纳加布胡沙纳姆
- M.马吉德
- 丁侃
- 何桂华
- 傅士龙
- 刘东锋
- 包永睿
- 卞娅
- 卢金清
- 吴素莹
- 孙清华
- 孙爱玲
- 孟宪生
- 师睿
- 张昌壮
- 张珑
- 易玲
- 易莉
- 曹建华
- 李伟
- 李楠楠
- 李财龙
- 杨帆
- 杨成东
- 杨自云
- 杨连君
- 柳仁民
- 段震文
-
-
陈瑜珍;
莫小路
-
-
摘要:
为运用组培快繁技术进行木蝴蝶种苗的工厂化生产,解决木蝴蝶规模化种植的种苗需求问题。以木蝴蝶的种子为材料,研究外植体消毒、初代培养、增殖培养和生根壮苗培养的条件,建立木蝴蝶的高效植株再生体系。结果显示:木蝴蝶种子用75%的酒精、5%次氯酸钠消毒后,经无菌萌发获得无菌苗,以无菌苗带节茎段外植体,在附加1.0mg/L BA+0.2mg/L NAA的MS培养基上能形成愈伤组织,并再分化出芽,增殖系数达到8.24;再生芽在无机盐减半并添加0.5mg/L IBA的MS培养基中生根率达到93.3%。建立的木蝴蝶植株再生体系可为木蝴蝶组培苗工厂化生产提供科学参考。
-
-
严绪华;
梅凌;
方振峰
-
-
摘要:
目的筛选木蝴蝶总黄酮的最优提取工艺。方法以木蝴蝶苷B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木蝴蝶总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以提取方法、提取溶剂种类、提取溶剂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为考察因素,优选最佳提取工艺,并进行验证。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采用回流提取法,以75%乙醇为提取溶剂,料液比为1∶20(m/V),提取温度为60°C,提取1.5 h;木蝴蝶总黄酮平均含量为2.23 mg/g,RSD为1.49(n=3)。结论该提取工艺操作简单,结果可靠,数据准确,可为木蝴蝶黄酮类化合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
-
陶桂祥;
王永路;
孙正海;
杨帆;
严苓方;
姚国琼
-
-
摘要:
【目的】研究木蝴蝶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组成及相对含量,为木蝴蝶药用成分开发以及药理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木蝴蝶为试验材料,利用GC-MS技术分析其须根、主根、根基部、茎一、茎二、侧枝一、侧枝二和果实8个不同部位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木蝴蝶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是醇类、酚类、酮类和醛类,其中含量最多是醇类物质,在木蝴蝶8个部位均有发现且相对含量较高;部分木蝴蝶部位中发现了该部位特有的或者较其他部位相对含量明显高的物质,如茎一挥发油中的L-丙氨酸、侧枝一中的羟基脲、侧枝二中的苄醇以及果实中的1-金刚烷乙胺和二甲胺。【结论】研究结果为木蝴蝶化学成分提取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
程新杰;
卞广利;
李德强;
闫凯;
徐艳梅;
高燕霞
-
-
摘要:
木蝴蝶(Oroxylum indicum)为紫葳科(Bignoniaceae)木蝴蝶属的干燥种子,具有利咽清肺、止咳、疏肝和胃、敛疮生肌之功效,主治喉痹、音哑、肺热咳嗽、肝胃气痛、痈疮溃烂,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木蝴蝶中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物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炎等多种药理活性。近年来,对于木蝴蝶的质量控制研究较为薄弱,不足以全面反映其质量。因此,该文对木蝴蝶活性成分的质量控制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该药用植物药效物质基础的进一步研究、资源的充分利用、创新药物的开发提供依据。
-
-
高彦宇;
刘思宇;
沈芳玲;
李永鑫;
李文慧;
李冀
-
-
摘要:
木蝴蝶是传统中药,最早记载于《滇南本草》,是紫葳科木蝴蝶属植物,其化学成分复杂,具有抗菌、抗炎、抗病毒、抗氧化、抗癌、降糖等多种药理作用,在临床可用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对木蝴蝶药理作用的研究成果及临床应用情况,为木蝴蝶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
-
逸风
-
-
摘要:
慢性咽炎主要表现有咽部异物感、灼热、发痒、微痛等。若患者兼有干咳、痰少而黏(或痰中带血)、潮热盗汗、少眠多梦等症状,一般为肺阴虚型慢性咽炎,治疗宜滋阴润肺、清热利咽。介绍一款药茶:取桔梗、北沙参、麦冬、天冬各3克,玄参5克,木蝴蝶、甘草各2克。上药切碎,开水冲泡,稍凉后将茶水含在咽部片刻,慢慢咽下,尽量使药液在咽部多停留些时间。每日1剂,味淡为止,连服10天为一个疗程。
-
-
吴素莹;
杨帆;
王义梅;
王婷婷;
张珑;
孙正海
-
-
摘要:
为进一步促进木蝴蝶资源的开发利用,采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了木蝴蝶果实不同时期、不同部位氨基酸和矿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木蝴蝶果实成熟期和鲜食期不同部位含有17种氨基酸(8种必需氨基酸、9种药用氨基酸).其中天门冬氨酸、精氨酸和脯氨酸3种氨基酸含量相对较高,蛋氨酸含量最少.木蝴蝶果实不同时期不同部位的总氨基酸含量大小为鲜食期种子和翅>成熟期翅>鲜食期果皮>成熟期果皮>成熟期种子;成熟期不同部位木蝴蝶果实检出12种矿质元素,含量大小依次为Ca>Mg>As>Pb>Fe>Cu>Zn>Mn>Ni>Cr>V>Cd.矿质元素在成熟期木蝴蝶果实不同部位含量大小依次为翅>种子>果皮.
-
-
王义梅;
吴素莹;
汤菊;
王婷婷;
张珑;
何思思;
孙正海
-
-
摘要:
为探究木蝴蝶果实不同组织的挥发性成分,本研究利用气相色谱仪测定了木蝴蝶果实中种子、果皮及翅3种组织中的挥发油成分.结果表明:木蝴蝶种子挥发油中主要成分有7种,包括丁基羟基甲苯、丁基-3-庚烷基-邻苯二甲酸酯、苯乙酮、苯基乙醇、4-甲氧基苯乙酮、4′-羟基苯乙酮和6-Octadecenoic acid,其中丁基羟基甲苯相对含量最高为49.77%;木蝴蝶的果皮挥发油中主要成分有3种,即丁基羟基甲苯、丁基-3-庚烷基-邻苯二甲酸酯以及柠檬酸丁酯,其中丁基羟基甲苯相对含量最高,为57.6%;在木蝴蝶的翅挥发油中主要成分有丁基羟基甲苯和丁基-3-庚烷基-邻苯二甲酸酯,其中丁基羟基甲苯相对含量最高为65.66%.在木蝴蝶果实各个组织中共测出8种主要的化合物,其中丁基羟基甲苯和丁基-3-庚烷基-邻苯二甲酸酯在种子、果皮及翅中均有发现.
-
-
-
-
DONG Yue-sheng;
董悦生;
Sang Yuan-bin;
桑元彬;
Zhang Bo-wei;
张博葳;
Xu Qin-min;
徐亲民
- 《2012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药师周》
| 2012年
-
摘要:
目的:研究木蝴蝶种子提取物与阿卡波糖对淀粉负荷小鼠体内协同降低血糖的作用.方法:以淀粉负荷小鼠的血糖值为检测指标,分别考察5~200mg·kg-1木蝴蝶种籽提取物与4mg·kg-1 Acar联用以及0.5~8mg·kg-1阿卡波糖与100mg·kg-1 OISE联用的降糖效果,确定最佳联用剂量.考察了不同剂量木蝴蝶种子提取物单用以及与4mg·kg-1阿卡波糖联用对正常小鼠和糖尿病小鼠淀粉负荷后各个时间点的餐后血糖水平、血糖曲线下面积的影响.结果:单独使用10、100和200 mg/kg木蝴蝶种子提取物均未显示降低淀粉负荷正常和糖尿病小鼠的血糖的活性;而单独使用4 mg/kg阿卡波糖对淀粉负荷正常和糖尿病小鼠的只有微弱降糖活性;而两者的复方组能够限制抑制餐后血糖的升高,使血糖维持在空腹血糖水平,其降糖效果与20mg/kg阿卡波糖相当,并能环节血浆葡萄糖浓度的高峰时间、有效降低淀粉负荷后的血糖曲线下面积.其最佳剂量为4 mg/kg的阿卡波糖与10~200 mg/kg木蝴蝶种子提取物显示良好的协同降糖作用.结论:木蝴蝶种子提取物与阿卡波糖具有协同降低淀粉负荷小鼠的血糖活性,大幅度降低阿卡波糖给药量、减少阿卡波糖的副作用.
-
-
李曼玲;
康琛;
张强;
仝会娟
-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届中药鉴定学术会议暨WHO中药材鉴定方法和技术研讨会》
| 2010年
-
摘要:
目的:提取分离木蝴蝶中专属性成分木蝴蝶苷B并研究建立木蝴蝶药材的鉴别,检查,浸出物及含量测定项。rn 方法:采用溶剂提取及柱分离法,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对木蝴蝶进行质量评价。rn 结果:分离提取鉴定得到木蝴蝶苷B;木蝴蝶苷B,白杨素,黄芩苷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重复性好;水分测定平均值5.38%;醇溶性浸出物测定平均值25.90%;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表明:木蝴蝶苷B在0.222~2.22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98.73%。rn 结论:方法简单,专属性强,可作为木蝴蝶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