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有意味的形式

有意味的形式

有意味的形式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40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绘画、艺术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01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8392篇;相关期刊296种,包括美与时代(下旬刊)、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等;有意味的形式的相关文献由409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刚、周春林、潘繁生等。

有意味的形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01 占比:4.56%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8392 占比:95.43%

总计:8794篇

有意味的形式—发文趋势图

有意味的形式

-研究学者

  • 刘刚
  • 周春林
  • 潘繁生
  • 程日同
  • 首作帝
  • 于占海
  • 于昊
  • 侯文生
  • 冯斯我
  • 刘曼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佳; 崔德全
    • 摘要: 苏轼“自然”文艺观与创作中“自然”与“经营”的矛盾一直引人关注,但从文体角度的讨论则较为少见。文章运用现代文体学方法,从形式机制、风格形态、哲学意味三个层面,考察苏轼“自然”之文的形式与意味。苏轼的“自然”文体是一种表现生命本质的文本样式,在体制体式上表现为乘一总万、以意摄法;在风格形态上将豪放、清旷、枯澹三种元素历史性地融入“自然”;在思维和实践方式上折射出应物而变、以物为乐的感性观照和“无可无不可”的游世态度。苏轼的“自然”之文经营有方,借用万物众法以益得道为文,不离自性而得神通,达到“忘适”之自然。
    • 周凤莉; 尹英杰
    • 摘要: 唐诗中的丝缕意象纤柔、灵动、飘逸,为“有意味的形式”,对应着诗人特定的情感,是唐诗研究中重要的审美对象。对唐诗中的丝缕意象进行研究,重点关注“女红”题材中的丝缕意象、“渔钓”题材中的钓丝意象及如丝如缕的“纤草”意象,力求从形式美要素之“线”的角度深入研究唐诗。通过分析唐诗中流动、起伏的线条揭示其所对应的美感和意蕴,探究唐人的审美心理、价值取向,以及唐代的审美习俗、社会风貌及发展轨迹等,为唐诗研究提供多元视角。
    • 张清华
    • 摘要: 英国人克莱夫·贝尔曾有句名言:“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这话对于一个写作者的重要性,不啻于一个人对于世界的基本认知。造物主创造万物时,一定也是秉持了“形式主义”的癖好,同时注重了形式的效用与美感。这也是自然之所以美丽,生命世界之所以生气勃勃的根本缘由。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天地有大美,桃李之不言,都给我们以感动或者震撼,这本身便是由形式之美所引发的。地球是圆的,月亮也是圆的,所有太空的星体都是圆的。为什么,这是万有引力的结果,是星体旋转运行的需要。宇宙是不是圆的呢,如果它确有一个形体,我们猜想它一定是圆的,或椭圆的。如果“大爆炸理论”是正确的,那么宇宙一定是一个圆形。
    • 峻冰
    • 摘要: 克莱夫·贝尔在《艺术》一书中认为“一切视觉艺术的共同性质”是“有意味的形式(significant form)”,其标识任何艺术都是创作主体按照审美的规律和形式法则对物质世界和情感世界合情合理的把握。若不限于视觉艺术,而是扩及所有艺术形式(包括文学),也不啻注目于形式--因形式与内容往往是不可分的(形式常内孕为内容,内容也常外化于形式).
    • 周丰
    • 摘要: 艺术起源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艺术在历史尺度上产生于何时,二是艺术如何发生。然而,艺术起源的时间作为一个最外层的表征,是艺术能力的发生决定的,即包含于艺术能力的发生。当前的艺术起源研究也是指向支撑艺术得以发生的能力。神经美学是以实验实证的方式在个体微观层面上的田野调查,是以个体的艺术感知为研究对象,在艺术感知的过程之中探讨艺术的发生机制。非即时性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动物的情感表达是即时性的动作表情,而人类则具有非即时性的动作想象,艺术作为人的非即时性产物正是动作想象的物化,而这也是艺术的形式被赋予意味的过程。因此,动作想象是艺术发生的关键能力之一。以动作想象为核心的神经美学研究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艺术之能力及其发生机制。
    • 王晶
    • 摘要: 英国艺术家克莱夫贝尔在《艺术》一书中提出,"艺术即有意味的形式"。亦即认为,艺术作品是能够激起人类审美热情的,并以各种奇特方法结合在一起的意识形态存在。舞剧创作的舞蹈艺术动作,是指舞蹈家们在根据剧本进行带有“自我意识”的二次创作,构建的是带有“意识形态”的一个形式。
    • 陈鑫亮
    • 摘要: 艺术作品的特质被英国艺术理论家罗杰·弗莱与克莱夫·贝尔总结为“有意味的形式”。该理论首次提出是在贝尔的《艺术》中,此理论一经提出立即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但随之而来的如循环论证、前后论证不一致、存在矛盾等问题,也受到很多人的批评。因此,“有意味的形式”产生的影响和相关问题都值得学界进一步研究。通过对贝尔理论中的循环论证问题及其《艺术》一书进行细致分析,确定问题所在,并结合中国艺术理论家李泽厚提出的“积淀说”,对贝尔理论问题进行合理的补充说明,通过中西方理论的结合达到互补的效果,并使其更完整、逻辑清晰。
    • 李森
    • 摘要: 诗歌史中有关批评、创作、流派、群体的论争,核心是“诗-蕴”生成的论争。但一般情况下,总是形成“诗-蕴闭环”和“非诗-蕴闭环”两种形态。“诗-蕴闭环”,是作品蕴成之美,是具体的、音声形色的“有意味的形式”;“非诗-蕴闭环”,是某种与具体作品“诗-蕴”生成无关的理论、批评概念或逻辑框架。
    • 黄涵煦
    • 摘要: 克莱夫·贝尔在20世纪针对视觉艺术提出了著名的“有意味的形式”艺术理论,成为现代主义艺术理论的重要代表。其中,贝尔对于“意味”“终极实在”等观点的论述引起了后来学者的探讨,学界对相关观点及论述褒贬不一,而这都无法否认贝尔艺术理论即“有意味的形式”对西方传统形式主义美学思想的突破与创新,一方面它突破了自毕达哥拉斯学派以来对再现性的重视,另一方面它强调要重视感官上带来的形式的整体性。这些突破构成了“有意味的形式”中独特的重视整体性的知觉冲动与重视超功利性的抽象冲动,这构成贝尔艺术理论突出贡献的重要方面。
    • 李可欣
    • 摘要: 广西壮族歌圩凝结着壮族人民的审美思维与诗性智慧,是一种动态的、活泼的文化习俗,它经历了原始文化符号、民俗节庆信仰、民族文化产业的演变过程。作为审美活动的壮族歌圩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是神俗叠合的时空场境,寄寓了壮族的诗性传统。歌圩凝聚着壮族民众的审美愉悦,更慰藉着人们的美生欲求。因此,审视壮族歌圩的审美范式的文化表征,从承与变、显与隐、神圣与世俗三重审美视域探析歌圩的审美意蕴,对于促进新时代广西壮族歌圩的永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