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相关文献在2007年到2022年内共计174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环境科学基础理论、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1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164257篇;相关期刊89种,包括自然资源学报、地理研究、生态科学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中国海洋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等;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相关文献由635位作者贡献,包括于强、周锐、张正栋等。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1 占比:0.10%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64257 占比:99.90%

总计:164429篇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发文趋势图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研究学者

  • 于强
  • 周锐
  • 张正栋
  • 岳德鹏
  • 岳文泽
  • 李平星
  • 李青圃
  • 杜华明
  • 沙鸥
  • 王新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健; 戚智勇; 彭舒妍
    • 摘要: 绿色基础设施(GI)的网络化构建,是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生态斑块破碎化的重要举措。文章以长沙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识别现状绿色基础设施要素,依据景观连通性对GI网络中心分级;通过景观格局指数评价现状GI网络格局,结合自然、人类活动因素构建生态阻力面;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与重力模型构建连接廊道,并提取生态节点。结果表明:一级网络中心分布于长沙市的西南部、北部;中部生态阻力较大,不利于网络中心的连接,通过多级连接廊道的构建有效地连接GI网络中心;生态节点可提高较长廊道、阻力值较大区域的连通性,从而构建起多层级的GI网络,为城市绿色空间的建设提供参考。
    • 许晓彤; 常军
    • 摘要: [目的]构建具有城市特色的生态安全格局,以期为山东省济南市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以及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思路,并为构建“山水林田湖草泉”一体的城市特色生态安全格局提供参考。[方法]以济南市为研究对象,基于InVEST对生境质量进行评价,进而从“蓝—绿—泉”3个角度识别生态源地,并基于自然地理、人为干扰活动两个方面构建阻力面,最后使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识别生态廊道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结果]济南市生态源地面积为1249.32 km^(2),占总面积的12.20%;生态阻力面呈现“中间高,南北低,多团块”的特点;研究区共有生态廊道119条,总长1395.37 km,形成南连泰山北通黄河的“山河通廊”;济南市高、中、低生态安全缓冲区占总面积的40.41%,构建了“一带、三区、两翼、九点、多廊”的生态安全格局。[结论]济南市生态源地主要分散于南部山区,纵横交错的河流起到了沟通物质能量信息的天然廊道作用。
    • 张玉娟; 宋阳; 赵梓涵; 赵邦捷
    • 摘要: 以哈尔滨市为研究区域,在提取区域1998、2008和2018年景观类型分布基础上,通过“源-汇”理论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统计不同年份生态风险区、缓冲区和安全区面积、分布范围,结合阻力面因子分析生态安全格局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生态安全区为哈尔滨市主要区域,研究区域整体表现为生态安全状态;2)三期生态风险区、缓冲区和安全区所处位置未发生明显变化。风险区主要位于区域西部,生态安全区位于区域中部及东部地区,生态缓冲区主要分布在安全区与风险区过渡区域及中部耕地为主的区域,符合生态由高到低的缓冲特征;3)1998—2018年间,哈尔滨市生态安全区面积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生态缓冲区面积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生态风险区的面积一直在小幅增大。
    • 李平星; 邹露
    • 摘要: 快速城市化和土地利用变化带来景观破碎化、连通性下降等问题,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网络建设带来严重威胁。保护已有的重要生态空间,并对部分非生态空间进行调整,进而构建连通性较高的生态廊道,是促进生态网络建设和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以南京东郊紫金山-青龙山地区为案例,通过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模拟潜在生态过程,揭示2000年和2015年两条生态廊道的位置、走向及其变化,分析廊道内土地利用变化格局,从土地利用调整的角度,核算生态廊道建设费用。结果表明,2000年和2015年生态廊道位置和走向变化明显,由紫金山和青龙山两个生态斑块的北部向南部地区转移,耕地、林地向城镇用地转变是导致生态廊道位置和走向变化的主要原因。2000年廊道内城镇用地扩张明显,占用大量耕地和林地,而2015年廊道内水域、林地等生态空间占比较大,土地利用结构较为稳定,更适宜作为当前的优选生态廊道。受建设用地增长等因素影响,从2000—2015年,通过土地利用调整构建连续性生态廊道的成本显著增加,2000年生态廊道的成本增长较2015年生态廊道更为显著,表明2015年生态廊道更适宜作为当前生态廊道构建的空间载体。随着生态廊道宽度的增加,其建设成本显著提高,200 m宽的生态廊道兼具生态保护的适宜性和土地利用调整的经济合理性,可作为生态廊道建设的主要空间范围。研究揭示了区域生态廊道的变化和成因,确定了具有较高适宜性的优选生态廊道,从土地利用调整的视角核算了生态廊道建设的成本,为促进高度城市化地区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
    • 涂婧林; 侯东瑞; 陈弋冉; 丁茗童; 安文雨; 刘文平; 朱春阳
    • 摘要: 基于生态系统问题诊断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探索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域识别与修复的方法路径。以武汉市蔡甸区为研究区域,从数量、质量、空间格局等3个方面系统诊断了生态系统的退化程度、退化类型及其空间分布。基于生态源地的识别,并以土地覆盖类型、距离水源距离、植被覆盖度、坡度、高程等5种因子构建生态阻力面,通过最小阻力模型识别潜在生态廊道,进而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在此基础上,综合生态系统问题诊断与生态安全格局需求,系统地辨识出了武汉市蔡甸区的生态保育区、自然修复区、人工修复区和生态廊道建设区。结果显示,共提取出1901.52 hm^(2)林地和水体作为生态源地,识别出18168.12 m潜在生态廊道。从生态保育、自然修复、人工修复、生态廊道建设4个方面提出了对应的生态保护修复措施。
    • 贺鼎; 王子瑜; 吴海怡
    • 摘要: 瓷业遗产廊道是我国重要的遗产廊道类型,关于其廊道体系构建及分级分类方法尚有较大欠缺。该文借助ArcGIS空间分析软件,运用最小累积阻力(MCR)模型构建景德镇瓷业遗产廊道,在计算瓷业遗产权重基础上,基于多中心性评价(MCA)模型对廊道中心性进行测度并分级,结合核密度估计法对廊道进行分类,从而探索景德镇瓷业遗产廊道体系多级别、多类型的空间结构。研究发现:廊道主要以河流水系为依托,呈非闭环放射状形态;位于景德镇中心城区的廊道多为单一功能型或双复合型的高等级廊道,位于城市远郊的边缘区域则以多复合型的低等级廊道为主。研究结果拓展了中国遗产廊道的概念外延和研究类型,廊道的分级分类构建可精细刻画廊道的空间等级与功能性质,对全域旅游规划、旅游线路组织及遗产整体利用具有参考价值。
    • 邬志龙; 杨济瑜; 谢花林
    • 摘要: 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安全格局、落实生态保护修复与空间优化是促进区域生态系统健康运行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南方丘陵山区瑞金市为例,综合生态敏感性评价与最小阻力模型,解构瑞金市生态安全格局及其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特点,并提出生态保护修复与空间优化方案。结果显示:(1)瑞金市生态源地共有123.22km^(2),占总国土面积5%,主要为重要山林地和水域,环绕中部盆地呈卫星状分布;(2)潜在廊道119条,生态节点72个,在周边山地呈闭合网络状,但中部盆地廊道单一、节点密集,网络连通性较低;(3)瑞金市是典型的高原型阻力面,中部盆地城镇发展区、沟域经济延伸带、西部工矿挖采点生态阻力高、源地辐射弱,应生态预警与重点修复。瑞金市生态保护修复与空间优化应宏观统筹、分区推进、精细落实,划分生态修复核心区、生态监测预警区、生态保护缓冲区和生态保护重点区,明确空间管控原则、分区推进生态保护,围绕“源地-廊道-节点”落实生态修复。
    • 罗涛; 林宇晨; 樊海强
    • 摘要: 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取得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间的平衡是新时期规划转型面临的核心议题。从生态视角优先、底线思维的视角出发,探索和评估城市空间扩展路径,预先发掘城市发展存在的痛点与症结,是实现城市与生态系统协同发展、科学划定城市增长边界的必要前提。本文以城镇发展水平较高的厦门市为研究对象,在构建城市空间扩展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约束递进式的情景优化模式,并以生态效益为评估标准对优化结果进行评价验证。通过对优化前后不同情景的综合指数评价和空间分布特征解析,推绎出其中蕴含的规划价值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厦门市转型发展的相关建议,可为城市未来发展政策制定和模式优化提供有力支撑。
    • 韦家怡; 李铖; 吴志峰; 张莉; 吉冬青; 程炯
    • 摘要: 城市化引发诸多环境问题,如何协调城市建设空间与生态空间的矛盾,已成为中国国土空间规划领域的重大课题之一。确定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优化生态廊道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步骤,也是后续开展生态保护和恢复的关键,如何科学识别显得尤为重要。该文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综合考虑自然资源本底条件和关键生态环境问题,基于生态系统功能重要性和生态系统敏感性评价识别生态源地,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识别生态廊道,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基于生态系统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修正重力模型,并结合廊道连通性指数,进一步识别重要生态廊道。结果显示,生态源地面积为20371 km^(2),占区域总面积的36.7%,主要位于北部林地广布的山地丘陵区、自然保护区和港澳郊野公园。由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污染水平高,生态服务供给低,研究区中部不存在或仅存在较少生态源地。区域内共有潜在生态廊道36条,总长2300 km,呈东西两侧环绕式分布。廊道分级结果显示,高重要-低连通廊道最多(22条),其次是低重要-低连通(6条)和低重要-高连通廊道(5条),高重要-高连通廊道最少(3条)。针对不同类别的廊道,建议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进行保护和管理。
    • 毛源远; 张正栋; 董剑彬; 杨阳; 曹君; 陈宋佳; 匡腾飞
    • 摘要: 从“水-能源-粮食”3个维度对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系统服务进行评价,利用珞珈一号夜光数据修正生态阻力面,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并优化湾区的生态安全格局。结果表明:1)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源地总面积为9626.1 km^(2),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部和西部的山地、丘陵地区,对应位于江门市、惠州市中部和肇庆市;2)生态廊道共计38条,总长度为2023.09 km,其中最短为11.76 km,最长为304.99 km,集中于植被覆盖较好的山地丘陵地区,中部无廊道分布;3)生态源地辐射区面积为28929.5 km^(2),达到湾区总面积的51.88%,若要实现60%的覆盖率,则需要至少新增生态源地辐射面积4524.856 km^(2);4)为了更好地优化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安全格局,提出在惠州市北部和南部新增两处生态源地辐射区,并构建以“一带、一轴、四组团”为核心的生态安全格局优化模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