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格局
安全格局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3年内共计222篇,主要集中在外交、国际关系、建筑科学、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0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389858篇;相关期刊149种,包括当代世界、党政论坛、瞭望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地学哲学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第六届全国地理信息科学博士生学术论坛、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等;安全格局的相关文献由386位作者贡献,包括袁少雄、黄光庆、彭立等。
安全格局—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89858篇
占比:99.95%
总计:390049篇
安全格局
-研究学者
- 袁少雄
- 黄光庆
- 彭立
- 熊海仙
- 王钧
- 陈军
- 宫清华
- 张豫
- 许涛
- 黄苍平
- 于小俸
- 于慧
- 仲启铖
- 任晶晶
- 刘丽
- 周忠菲
- 周爽
- 孙蓉蓉
- 宋少军
- 宋戈
- 尹小玲
- 张健
- 张振
- 张桂莲
- 张浪
- 易扬
- 曹全民
- 朱雪
- 李明祥
- 李晖
- 李晶
- 李杨帆
- 李艳菊
- 李艺
- 李超
- 李达维
- 梁卓均
- 洪铁城
- 潘洪义
- 王越
- 祖彦
- 罗勇
- 肖智林
- 贺辉
- 赵凯
- 赵钧一
- 邓伟
- 邹健
- 郑谐维
- 郭青海
-
-
无
-
-
摘要:
高速公路车速快、线路长、环境封闭,交通事故后果相对严重,特别是重大事故往往与疲劳驾驶、违法停车、低速行驶等违法行为呈现高关联性。湖北交警立足“将危险消除在危害之前”的理念,研发“云哨”情指勤舆一体化作战平台,运用数字技术,最大限度消除风险隐患,变事后处罚为实时唤醒。那么,“云哨”是如何发挥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作用的呢?
-
-
-
-
摘要:
2022年5月12日,由国家减灾委专家委主办,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应急管理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承办的第十二届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在线上举办。国家减灾委员会秘书长郑国光出席并致辞。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副主任史培军教授主持。作为全国防灾减灾日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届论坛以“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加快构建新安全格局”为主题,围绕城市防灾减灾、灾害风险管理和监测预警科技支撑等开展交流。
-
-
周英;
施成超;
刘滢;
宋钰红
-
-
摘要: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冲击下,传统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景观呈现“破碎化”“边缘化”的现象。本研究以云南德昂族乡为研究区,采用形态学空间分析(MSPA)和景观连通性指数分析方法,提取出连通性较高且具有重要意义的生态源地,基于AHP层次分析法选取地形地貌、自然环境、地质灾害、人类活动四个方面的10个阻力因子作为指标,构建德昂族乡生态综合阻力面,结合最小阻力模型(MCR)生成潜在生态廊道,最后基于重力模型对潜在廊道进行识别并提取出重要的生态廊道,构建德昂族乡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生态源地的保护和生态廊道的建设以及建设生态踏脚石的建议,以期为我国少数民族乡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生物多样性营造提供参考。
-
-
罗圣荣;
张特;
张新
-
-
摘要:
在传统国际关系中,安全格局一般是指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权力主体基于军事力量对比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安全互动模式。作为大国力量云集并与中国毗邻的地区,东南亚的安全格局深刻影响着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选择。二战结束后,东南亚安全格局从美苏两极冷战模式演变为后冷战时期的单极模式以及目前的中美“准两极”模式。与此同时,作为小国集团的东盟日益成长为影响东南亚安全格局走向的不可忽视的力量,扮演着某种“稳压器”的角色;地缘经济博弈也成为塑造东南亚安全格局的突出的新力量。面对美国在东南亚发起的全方位竞争与遏制,中国应基于东南亚安全格局演变特点和当前的战略态势,增强将综合实力转化为引领周边安全的能力,完善大国区域安全协调机制,继续奉行开放包容的区域主义,坚定支持东盟在区域架构中的中心地位,提升中国—东盟安全合作的制度化水平,将自身打造为东南亚安全格局的积极引领者和建设性参与者。
-
-
李慧子;
葛宝玉;
宋振强;
张丽丽
-
-
摘要:
一、引言2021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了《国家安全战略(2021-2025年)》,会议指出新形势下维护国家安全,必须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快构建新安全格局,必须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坚持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边疆、边境、周边安定有序。跨界河流域(以下统称界河)储存了全球一半的淡水,与经济和社会稳步发展存在着密切关系,重视和加强界河保护是维护国家利益,保障生态安全,促进地区和平发展的战略性任务。在对诸多界河进行开发.
-
-
张艺
-
-
摘要:
平安是老百姓最为朴素的需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部分提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我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在二十大报告记者招待会上,公安部副部长许甘露指出,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得到明显提升。
-
-
-
-
摘要:
2022年10月28 S,倍受行业期待瞩目的2022中国安全及应急技术装备博览会(以下简称安博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南京、徐州三地连线召开,徐州市人民政府、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江苏省应急管理厅三家主办单位,徐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徐州市应急管理局、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三家承办单位及联合承办单位应急管理部国际交流中心朗泰华科技相关领导及负责人出席活动,中国应急管理报、中国工业报等30多家媒体代表应邀请出席。
-
-
-
-
摘要:
中央重点工作坚持系统思维构建大安全格局,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保障2020年12月11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切实做好国家安全工作举行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国家安全工作是党治国理政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保障国泰民安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
-
赵婉琳
-
-
摘要:
东北亚的范围包括中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俄罗斯远东地区,是大国力量的交汇之处,平稳的外表下,是错综复杂的大国势力,自二战以来便冲突不断。东北亚的政治势力并不仅仅包含中国、俄罗斯、日本、韩国、朝鲜,更因为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牵扯着一直谋求霸主地位的美国,东北亚地区的安全格局直接牵动亚洲地区的政治经济格局,甚至影响世界。作为东北亚地区除中国外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朝鲜与中国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
-
-
-
摘要:
·读懂一习话·做好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把国家安全贯穿到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同经济社会发展一起谋划、一起部署,坚持系统思维,构建大安全格局,促进国际安全和世界和平,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保障。
-
-
王瀚宇;
吴远翔;
杨杰莹
-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6年会》
| 2016年
-
摘要:
异质性导致了全球景观多样性,正是异质性才促进了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通过对景观异质性所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类型的分析,可以得到该区域主要的和需要修复的生态系统服务类型.为了保证区域可持续发展,制定当地的生态目标尤为关键;然后针对性选取适合本区域安全格局的评价因子,通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优先识别和保护自然提供的关键生态系统服务以及维护这些服务的空间格局,同时注意生态源地、廊道等选择的科学性与客观性,以GIS作为数据处理平台构建区域安全格局,再根据当地城乡发展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安全格局,维护这些基本生态系统服务的低安全格局是城市发展不可突破的刚性格局,中、高安全格局是城乡未来发展有韧性的弹性格局,同时相应地制定评价标准和格局优化策略.
-
-
WANG Rang-hu;
王让虎;
LI Xiao-yan;
李晓燕;
ZHANG Shu-wen;
张树文
- 《第六届全国地理信息科学博士生学术论坛》
| 2014年
-
摘要:
全球范围内生态安全的形势越来越严峻,环境脆弱区的生态安全研究已经成为当前人们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而景观是区域生态环境管理的基础单元,景观安全是生态安全研究的重要内容,从景观层次进行生态恢复已被证明是可行的。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是判别建立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基础。rn 东北农牧交错带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东部,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本文以RS和GIS作为技术手段,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建立了通榆县生态核心区和生态阻力层,构建了1986-2008年间的生态安全格局,并基于生态退化预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了安全格局的预警和分析,以期为通榆县的景观安全格局构建和生态安全维护提供科学依据,为遏制生态退化,改善生态质量提供借鉴。
-
-
徐德琳;
林乃峰;
徐梦佳;
刘冬;
邹长新
- 《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随着中国新一轮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群正成为未来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城市群快速发展的背后是集中连片的高强度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破坏,城市群的区域性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这些生态环境问题与城市群缺乏一体化生态安全格局有密切联系.本文概述了中国城市群的发展现状、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然后重点分析了现有的城市群生态安全格局研究进展,并提出下一步研究展望.
-
-
Zhang Luocheng;
张落成;
Liu Jian;
刘剑;
李倩
- 《中国海洋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湿地与海洋、森林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强大的生态服务功能。东营是黄河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被称为“湿地之城”。在2000、2010年湿地解译基础上,基于最小累计阻力模型和费用距离模型,确定了生态源地、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根据海拔、植被覆盖信息、土地利用类型和道路四个因子作为费用距离的阻力层,通过专家系统确定指标权重,利用1/2方差重分类,确定最小累计阻力值,划分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
-
彭重华;
王丽
-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2年会》
| 2012年
-
摘要:
目前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生态效益不够高、生物多样性被忽视等严重影响城市生态体系的完整度和科学性.文章以长株潭云龙两型社会示范区生态体系为研究对象,从生态要素分析、景观生态环境评价、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三大方面进行研究.结论如下:通过对示范区生态环境调查,从生态要素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其主要特点:自然环境质量好,适合植物生长、动物栖息;生物资源丰富多样;但是整体表现为场所精神缺失、人文景观单调.采用景观生态环境评价模型对整体生态环境进行评价,生态环境良好,但景观生态结构不合理;景观生态效益好,但是整体效益优化度低,需进行生态控制,以维持生态可持续发展.结合生态环境特点,形成"生态基质——绿色廊道——绿地斑块"的生态体系,构建"一环、一带、两楔、三片、绿道联网、公园均布"生态安全格局.
-
-
-
- 《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
| 2008年
-
摘要:
丹霞地貌景区是一个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地区,并随着旅游活动的深入开展,人类的干扰现象日益显著,维持景区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格局受到严重威胁.本文从地域综合体的角度,建立丹霞地貌景区“景观—生态—旅游”复合空间格局.通过对景观、生态和旅游等三大子系统的分析评价和空间整合,构建了景区安全格局,同时论述了构建中的理论和方法。根据该类地貌景观特点,对景观敏感度的评价方法进行了补充修正,并将地质灾害因子纳入生态环境脆弱性的评价中,然后以龙虎山仙水岩景区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
-
-
翁奕城;
连一航
- 《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摘要: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滨水区的开发强度不断加强,其生态环境正逐渐恶化.因此如何保护与利用滨水区生态环境是当前滨水区景观规划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景观安全格局作为景观生态规划的有效途径,对滨水区生态过程的控制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广州市白云湖地区为例,从生态规划的角度分析景观安全格局在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规划中的运用,为城市滨水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
-
张宝印;
张志敏;
韩孟
- 《地学哲学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我国海洋环境状况总体稳定,存在陆域排污规模入海、沿海水质负面变化、滨海生态系统失衡等问题.影响海洋生态安全的因素,包括自然和人类活动.在经济活动领域,直接的原因有大型围填海、过度捕捞和海水养殖、陆海排污等.海洋生态受损环境污染的源头80%在陆地,基本原因是增长方式,程度严重,形势严峻.海洋渔业资源衰退,系短期宏观、微观主体利益驱动,无视传统文化的"以海为田"可持续发展思想;海洋自然灾害频发,其成因存在社会因素.建设海洋生态文明,保障我国海洋生态安全格局,系一项重要国策.需要在战略意义、指导思想、中期任务、制度建设、政策体系等方面深化认知与绿化理念.通过绿色途径与功能措施,力求转变态势,构建新模式,促进海洋绿色发展.
-
-
吕超
- 《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
| 2009年
-
摘要:
美朝关系的发展趋势直接关系到东北亚安全格局的形成.就目前东北亚各国关系的发展态势来看,朝核问题有望得到某种程度的解决.在东北亚构建新安全环境的形势下,东亚各国间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差异,彼此间的不和谐因素不易消除.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虽然东北亚合作的"政冷经热"现象可能还会持续,但这并不意味着东北亚一体化的进程就会停滞不前.中国应继续贯彻和执行与邻为善的周边外交方针,促进东北亚一体化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