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生态用地

生态用地

生态用地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301篇,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建筑科学、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1篇、会议论文29篇、专利文献72617篇;相关期刊153种,包括中国土地科学、资源科学、地域研究与开发等; 相关会议29种,包括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2013全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等;生态用地的相关文献由761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征云、李锋、唐双娥等。

生态用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61 占比:0.36%

会议论文>

论文:29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72617 占比:99.60%

总计:72907篇

生态用地—发文趋势图

生态用地

-研究学者

  • 张征云
  • 李锋
  • 唐双娥
  • 张彦敏
  • 王如松
  • 张红旗
  • 徐卫华
  • 江文渊
  • 郑太福
  • 郭玲霞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忠媛; 高永年
    • 摘要: 湖泊型流域在长江流域的面积占比超30%,其生态用地的变化对长江水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基于长江水系229个湖泊型流域1980—2015年7期土地利用数据,采用生态用地面积及其占比、改进的综合动态度、转移矩阵和空间运算等方法,分析近几十年长江水系湖泊型流域生态用地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湖泊型流域生态用地变化呈现“先逐步上升—后波动稳定—再快速下降”3阶段趋势;林地和草地呈现下降趋势,湿地呈现上升趋势;湖泊型流域内生态用地综合动态度总体呈现“波浪式振动”状态。从湖泊大小等级分类角度来看,4个等级类型湖泊型流域生态用地的面积总量相差较大,小型湖泊对应的流域生态用地最少,其次是大型和中型,特大型湖泊数量少但对应的流域生态用地面积最大;且不同类型的湖泊型流域内生态用地变化趋势尽管都是先上升后下降,但对应的转折点年份不同。从长江水系不同分区的角度来看,相较于1980年,2015年源区、中游和下游湖泊型流域的生态用地增加,上游湖泊型流域的生态用地减少;生态用地内部的相互转移量最少,而生态用地和非生态用地之间的转移量及非生态用地内部的相互转移量各占总转移量的42%以上;生态用地在中游的转移最为剧烈和复杂,其次是下游,源区和上游则较为平缓与简单。2000年之前生态用地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为采伐树木、开发农牧业和围湖造田等,2000年之后的原因主要为退耕还林、修建水库等。对于大多数湖泊型流域来说,建设用地的增加,即城镇的扩张是2010—2015年期间生态用地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 陈明慧; 闫弘文; 平宗莉; 殷冠羿
    • 摘要: 土地用途管制是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内容,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探索基于国土空间规划格局的生态用地时空分布和用途管制对策具有深远意义。以用途管制为导向,构建生态用地分类体系,基于钢城区2009—2018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采用土地动态度、转移矩阵等方法,探究用途管制下钢城区生态用地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对策。基于用途管制视角,将生态用地分为2个一级类、9个二级类、34个三级类;4类规划一级分区,7类规划二级分区。2009—2018年钢城区生态用地总量呈下降态势,动态度大小依次为草地>湿地>耕地>园地>其他土地(非农用)>林地>其他土地(农用)>陆地水域。生态用地→非生态用地(Ⅲ)转移占比最大,主要被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占用,非生态用地生态用地(Ⅰ)绝大部分由村庄转化为耕地,生态用地内部(Ⅳ)相互转移不均匀且转移类型集中,主要为草地转化为耕地。生态用地呈现“两区、三带、多点”的空间规划格局。依据生态用地管制分区及现实情况,提出差别化的生态用地用途管制对策。
    • 王艳英; 吴风志; 吴欣俐; 张泉; 李卫海; 李雁
    • 摘要: 选取云南省红塔区2000年、2005年、2010年的3期TM影像以及2015年、2020年的两期高分一号WFV影像为数据源,通过RS监督分类功能及GIS相关功能,获取红塔区生态用地变化信息。利用转移矩阵分析生态用地数量变化以及生态用地面积转移、变化情况,对红塔区生态用地的总体特征、生态用地与非生态用地以及生态用地内部的相互转化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0—2020年间,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由2000年的9.4%下降到2020年的5.8%,林地和水域面积比重略有上升,林地和水域的保留率较高;在生态用地向非生态用地的转化过程中,建筑用地主要向裸地和耕地转化,水体大部分转化为建筑用地和裸地,但转移面积较小,林地主要向裸地转化,且转移面积较大,耕地主要转化为建筑用地和裸地,裸地主要转化为了建筑用地、林地和耕地。促使红塔区生态用地变化的驱动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大类。随着红塔区经济发展,受城市扩张、人口增长等因素的影响,耕地大面积减少,导致生态用地数量和格局发生变化。
    • 林彤; 冯兆华; 吴大放; 杨木壮; 马佩芳
    • 摘要: [目的]分析近2000—2020年喀斯特地区生态用地数量分布特征,预测未来多情景下生态用地变化情况,寻求协调生态保护与发展建设的最优情景,为研究区未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生态空间管控以及区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动态度分析湖南省宁远县土地利用变化特点,基于FLUS模型,模拟预测2030年不同情景下生态用地数量及分布。[结果]①耕地主要集中在宁远县中部区域,林地、草地原生态用地主要分布在南北两端和西部。2020年,原生态用地中,林地所占比例为56.69%,草地所占比例为12.85%,水域为0.60%,半人工生态用地即耕地所占比例为27.80%。②多情景模拟结果显示:生态优先情景下,宁远县原生态用地中林地、草地、水域分别较2020年增加了15.12,37.35,23.67 hm^(2)。③政策对喀斯特地区生态用地变化有着极大的导向作用,社会经济发展对水域的增加有显著影响。[结论]宁远县原生态用地所占比例高达70.14%。生态保护优先情景能够最大程度保障生态用地不被非生态用地侵占。在以建设森林城市为目标导向的情况下,宁远县及同类地区适宜采用该情景进行城市发展。
    • 党雪薇; 周亮; 胡凤宁; 袁博; 唐建军
    • 摘要: 城市扩张与生态空间保护的矛盾是新型城镇化和国土空间规划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区域,关中平原城市群面临更加严峻的生态和资源胁迫。但相关研究主要对研究区整体的生态环境变化进行测度,少有研究分析城市群发展对生态用地的多尺度影响,且忽略了城市群中土地变化最剧烈,生态受胁迫最严重的城市边缘区。因此,基于土地利用数据,结合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景观指数、估算城市扩张间接影响的生态用地面积等方法,研究从城市群、重点城市和主要城市边缘区3个尺度分析1990—2018年城镇扩张对生态用地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结果表明:(1)关中平原城市群土地利用类型以半生态用地(耕地)为主,面积占比超过40%。而城市边缘区主要以半生态用地和建设用地为主。1990—2018年城市群建设用地面积比例由3.67%增长至5.93%,耕地面积共计减少3032.11 km^(2),自然生态用地的面积增加628.03 km^(2)。受耕地占补、退耕还林等多重政策的影响,半生态用地和自然生态用地的变化呈现为“拉锯式”发展特征。(2)城市扩张对半生态用地的直接影响大于对自然生态用地的直接影响,各尺度土地利用转移变化大同小异,新增建设用地的主要来源均为耕地,其中城市边缘区的耕地受城镇扩张的挤占最为突出。(3)城市扩张对自然生态用地的间接影响大于直接影响,且不同城市建设用地对自然生态用地的间接影响因耕地补偿机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对关中平原城市群实施“一刀切”的耕地补偿政策实际上并不合理,应当因地制宜,考虑地区土地资源条件,适当调整发展和约束政策,更有利于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
    • 卢楠; 魏样; 闫波
    • 摘要: 为利于建设项目后期科学性制定规划、选种种植,对汉中盆地某生态用地建设项目不同深度土层土壤养分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采集项目区0~100 cm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样品,对土壤pH值、质地、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养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属弱酸性-碱性,0~60 cm土层以粉壤土为主,60 cm以下逐渐过渡为砂壤土;研究区内0~20 cm土壤养分含量高,其中有效磷含量处于很丰富水平,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均处于缺乏水平,20 cm以下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含量处于极缺乏或缺乏水平。在开发利用时,应注意合理使用肥料,提高土壤肥力水平。
    • 马芳; 王慧琪
    • 摘要: 利用GIS空间统计、景观格局指数计算、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分析2000-2018年间大青山南坡生态用地幅度、动态度、转移方向和空间格局的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发现,生态用地减少且向建设用地与耕地转移,动态度变化显著,生态用地空间格局的特点是破碎度和不稳定性增加,其演变是人口数量的增长、经济的向前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支出的增加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 杨楠; 龚祁; 李敏玉; 李晖
    • 摘要: 以1980—2018年的5期土地利用覆被数据为基础,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景观格局指数分析珠江三角洲西岸生态用地时空变化及景观格局演变规律。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西岸生态用地以林地、水域和草地为主,1980—2018年,由于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建设用地挤占生态用地,生态用地呈不断减少趋势。生态用地转移总体上呈东南部和中部转出多转入少、西北部和南部转出少转入多的格局。其中,生态用地减少最多的区域集中在广州、佛山等中心城市,佛山市、珠海市和中山市是主要水域转出区;减少面积由中心城市向四周呈由多到少、由集中到破碎的分散形态。生态用地的景观多样性和均匀度上升,斑块类型趋于多样化,景观内部空间连通度下降,呈减少和破碎化趋势,2010—2018年生态用地景观破碎化速度减缓。
    • 袁嘉诚
    • 摘要: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推进,我国生态用地出现了诸多问题。如何跟着党在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环境经济新思路,用绿色发展的眼光做好生态用地建设成了当务之急,依照国家土地管理法来实施宏观把控,通过经济模式转变和政府监督职能入手,对如何做好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建议。
    • 蒋晨; 徐凤英; 邵宁
    • 摘要: 本文利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以下简称“三调”)数据及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以下简称“二调”)数据,对甘肃省生态用地现状从结构、空间分布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并从结构、面积和变化率3个方面分析了甘肃省生态用地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甘肃省研究期内生态用地变化趋势平稳,各地类结构变化幅度较小;各类生态用地除耕地和未利用生态用地减少外,其余均有所增加,整体呈微弱增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