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频特性
时频特性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202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电工技术、机械、仪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7篇、会议论文24篇、专利文献108549篇;相关期刊126种,包括地球物理学报、排灌机械工程学报、爆破等;
相关会议24种,包括201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测绘科学与技术)、第十一届国家安全地球物理学术讨论会、2015年全国天线年会等;时频特性的相关文献由648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大虎、袁美巧、赵明生等。
时频特性—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8549篇
占比:99.83%
总计:108730篇
时频特性
-研究学者
- 李大虎
- 袁美巧
- 赵明生
- 梁开水
- 李峰
- 池恩安
- 俞瑞芳
- 吴禹
- 唐求
- 姚文轩
- 孟卓
- 左培丽
- 张会卿
- 张兆田
- 张海焕
- 张磊
- 徐茂林
- 成达
- 李伟
- 李兴东
- 杨宇祥
- 温和
- 滕召胜
- 王康
- 王赞军
- 范惠荣
- 葛耀君
- 董娣
- 谢伟平
- 谭霞
- 邱钧
- 陈进
- 顾勤平
- 高云鹏
- 丁建岽
- 丁杰文
- 何勇灵
- 何卫
- 侯亚康
- 倪四道
- 凌伟
- 刘兴发
- 刘超
- 刘铁
- 刘雪梅
- 包建荣
- 卢金科
- 叶燎原
- 吴建蓉
- 吴耀军
-
-
舒一飞;
刘兴杰;
康洁莹;
刘鹏;
樊博
-
-
摘要:
异常用电行为的时频特性往往具有强随机不确定性,而固定参数相关的分析方法无法有效处理此类数据。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经验模式分解(EMD)的异常用电检测方法。首先,针对用电数据的不同特点进行初步筛选,进而采用EMD方法对用户用电量和线损电量序列进行自适应分解,提取EMD分解所得高频分量,通过对其变化趋势和相关性进行分析,标定异常用电行为。结合实际案例的分析比对,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
王石磊;
彭湛;
李明;
王光辉;
许永贤
-
-
摘要:
为量化评估铁路碎石道床状态,采用高频雷达测试系统分别采集有砟轨道线路洁净道床和脏污道床数据并分析其雷达信号时频特性,基于雷达原始信号设计频谱域积分面积、扫描区域面积、时间轴交叉数、时域拐点数和希尔伯特变换后幅值包络5个道床状态表征指标,并进行指标有效性及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高频雷达测试碎石道床枕底探测厚度达55 cm,满足道床检测需求;相对洁净道床,脏污道床5个指标均存在变大现象,5个指标均可有效表征道床状态;希尔伯特变换后幅值包络计算效率为140 s·km^(-1),其他指标计算效率为5 s·km^(-1);在路基段及隧道段希尔伯特变换后幅值包络最为敏感,其次是扫描区域面积;在桥梁段时间轴交叉数最为敏感,其次是扫描区域面积;扫描区域面积能够适应路基、桥梁、隧道等不同的线下结构类型,综合敏感性较高。
-
-
孙冰;
宋良灵;
曾晟;
罗志业;
王素创
-
-
摘要:
为了对比电子雷管和导爆管雷管两种起爆方式的爆破振动信号,开展了某露天采石矿两种雷管起爆的深孔爆破振动测试。基于小波分析方法和Matlab程序小波工具箱,对爆破振动信号按照频率划分为10个频带,分析各频带能量和峰值质点速度(peak partide velocity, PPV)的分布特征及随爆心距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电子雷管和导爆管雷管起爆时,90%的爆破振动能量分布在2~6频带(9.77~312.50 Hz)和2~7频带(9.77~625.00 Hz),且PPV分布在3~4频带(19.53~78.13 Hz)和4~5频带(39.06~126.25 Hz),即电子雷管起爆的爆破地震波能量和PPV均向低频带分布,且信号的PPV更小;中、高频带能量大小与段药量成正比,与爆心距成反比;各频带能量占比和PPV大小是反映爆破振动强度的重要指标,采用电子雷管能有效地减少爆破振动。
-
-
蔡军;
周波;
黄跃;
曾祥君
-
-
摘要:
谐振接地系统在不同故障条件下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信息十分微弱,给故障检测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但故障馈线与健全馈线的短时窗暂态零序电流时频域分布特性存在差异,利用S变换强大的时频分析能力对单相接地故障下零序电流的暂态特性进行了分析,以各馈线中暂态零序电流在不同频率下不同时刻的特征差异为依据,构造零序电流幅值时频矩阵,在综合考虑多种频率信息、突显时频局部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S变换时频特性的故障选线新方法。该方法弥补了传统选线方法仅基于单一特征频带涵盖信息不足以及各馈线特征频带不一致的缺陷,结合图像处理相似度原理,通过综合相关系数实现配电网谐振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受故障位置、故障电阻、故障初始角、网络结构的影响较小,对不同故障接地类型都能进行有效判别,故障边界明显,可靠性好,抗干扰能力强,适用性更广。
-
-
占伟杰;
万显荣;
易建新
-
-
摘要:
微多普勒效应是由目标(或其部件)的转动、振动、进动等微动引起的频率调制现象,能够反映目标的几何结构和运动状态。该文全面分析了近、远场探测条件下目标扇叶转动引起的微动回波的时频分布特性。首先建立了近、远场雷达微动回波模型。然后从远场微动回波模型中推导其瞬时频率表达式,结果表明远场微动回波的时频图中包含由叶尖散射点、叶彀散射点和镜面反射点引入的正弦型flash、零频flash和矩形flash。最后,在近场条件下,直接推导得到上述3类局部散射点的瞬时频率表达式,表明近场微动回波时频图呈现类正弦型flash,零频flash和部分余弦型flash的组合。该文还从积分运算性质和电磁散射理论两方面解释了上述flash的形成机理,揭示了它们与扇叶数目、尺寸、转速等参数之间的关系。该文结果将有助于目标精细化建模、分类识别等应用。仿真和实测数据结果均证明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
-
李娜;
林建恒;
胡涛;
江鹏飞;
孙军平;
衣雪娟;
单元春
-
-
摘要:
海洋环境噪声不仅是水中目标探测的背景干扰声场之一,还可用以反演海洋物理参数。文章基于实测东中国海某海区夏季海洋环境噪声数据,分析其时频特性、统计特性以及风关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期间该海区100 Hz以下频段的海洋环境噪声级约为110 dB,频率为100和300 Hz的海洋环境噪声级分别服从自由度为8和6的卡方分布,频率为1 kHz和3 kHz的噪声级服从正态分布;海况对低频海洋环境噪声级概率分布无明显影响,但是对高频段噪声级正态分布的均值和方差会产生一定影响;随着频率的增加,海洋环境噪声级与风速对数间的相关系数逐渐增大,1 kHz以上相关系数在0.6~0.7之间;100 Hz以上频段的噪声谱级基本不随深度发生变化。文中的结果可以为水中目标的探测以及浅海海洋环境噪声的应用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
-
朱国俊;
门羿;
冯建军;
李康;
闫思娜;
李晨昊
-
-
摘要:
研究含气率变化对混输泵关键部位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对混输泵运行稳定性提升有重要意义。在不同含气率工况下对叶轮型式不同的两种多级气液混输泵PR泵和PH泵开展了关键部位的振动测量。统计了振动信号的时频特性。构建了(均方根,峭度)二维特征量作为指标开展振动信号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相对含气率由0%增加到100%时,两种混输泵的轴承箱体及泵进口处振动均出现了增强,其中,振动烈度最大的部位为轴承箱体,且PH泵的轴承箱体最大振动烈度高于PR泵;含气率的增加使PR泵轴承箱体的振动能量更加明显的向泵进口处位置传播;在轴承箱振动信号的(均方根,峭度)二维特征值图上,通过零峭度线可以清晰区分PR泵和PH泵。此外,PR泵所有测点处振动信号的峭度值均高于PH泵,表明在当前试验条件下,PR泵存在故障的可能性高于PH泵。
-
-
方智超;
丁军君;
赵冠闯;
王军平;
蒋俊
-
-
摘要:
为研究普速铁路12号单开道岔在列车载荷下关键区域的动力学响应特征,结合岔区动力学性能的特点,对渝怀铁路一组普速道岔进行现场试验,通过在道岔转辙器区尖轨、导曲线部分和辙叉区叉心位置布置测点,利用动态响应采集系统采集应力-应变和振动加速度信号,并通过轮轨力标定系统反演轮轨作用力,从时域和频域两方面揭示轮轨作用力和振动加速度响应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列车机车通过道岔转辙器区和辙叉区时会产生轮轨作用力和振动加速度峰值,其中直向过岔时辙叉区轮轨垂向力峰值约为150 kN,叉心处垂向振动加速度峰值约为400 m/s^(2),主频为295 Hz,振动能量较为集中;侧向过岔时转辙器区轮轨横向力峰值约为70 kN,尖轨处横向振动加速度峰值约为60 m/s^(2),主频不明显,振动能量在频域内分布较分散,叉心处振动加速度主频集中在450~500 Hz内。脱轨系数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最大值为0.64,出现在转辙器区。
-
-
李峰;
陈皖皖;
杨义
-
-
摘要:
复杂滚动轴承振动信号存在非线性、非平稳等问题,传统信号处理方法难以实现故障特征的有效提取和高精度的故障分类。针对此问题,从轴承振动信号的时频特性出发,提出一种基于稀疏自适应S变换和深度残差网络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将采集的振动信号进行稀疏自适应S变换,得到轴承不同工况下的时频图像特征;然后构建深度残差网络结构,并合理的选取优化器、初始学习率等网络参数,提出基于深度残差网络的轴承故障诊断模型。对某滚动轴承振动数据集的计算结果表明,基于稀疏自适应S变换的时频分析方法具有较高的时频分辨率,所构建的深度残差网络模型能够准确识别不同故障状态及其严重程度下的轴承运行信息,为滚动轴承的故障状态诊断提供了技术支撑。
-
-
赵宏伟;
刘忠民;
吴小刚;
曹小龙;
李利刚;
康永全
-
-
摘要:
为消除废旧爆炸物品的安全隐患,确保首都公共安全,北京市公安机关对收缴的198枚废旧炮弹进行集中销毁。对废旧爆炸物品的甄别及其销毁方法、销毁场地的选择和爆炸坑设计、销毁爆破参数设计、废旧炮弹的装卸与运输等关键环节进行分析与评估,通过现场振动监测得到销毁爆破的振动传播规律,并利用HHT法对实测振动数据进行时频特性分析。结果表明,预估废旧炮弹的等效TNT当量为47.72 kg,废弃矿坑作为废旧炮弹爆炸销毁场地具有天然的地形条件优势,紧邻边坡岩壁合理布置爆炸坑,采用坑间5 ms延时爆破方式,确保了销毁爆破安全顺利完成和有害效应限界控制;销毁爆破产生的地震波具有传播速度小、衰减慢、频率低的特点,与地下钻孔爆破相比,浅埋深爆破条件下的K、α明显偏小,优势频率主要分布在4~20 Hz低频段,主振频率随着距离的增加有微弱减小的趋势,空气冲击波容易引起近爆区测点的振动波形的振幅和频率产生突变现象。此次销毁爆破设计施工及振动监测分析,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与参考。
-
-
彭炜;
黄鹏;
顾明
- 《第十八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暨第四届全国风工程研究生论坛》
| 2017年
-
摘要:
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极易遭受台风的袭击,其登陆过程往往伴随着强降雨过程,该强降雨在风的作用下共同撞击建筑结构受风面,将对建筑结构产生显著的风荷载和雨荷载,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基于由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附近的同济大学实测基地得到的台风“海葵”作用下的实测数据,利用希尔伯特-黄变换(HHT)方法对三种不同工况下典型测点风致雨压信号进行了分析,研究低矮建筑屋面风致雨压的时频特性。
-
-
-
刘程林;
樊焕贞;
房红征;
任帅;
王浩
- 《第二十六届测试与故障诊断技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动车组轴承在线检测与故障诊断的研究与应用,能够有效确保高铁运行安全性,从而使轨道交通装备的视情雏修、节约成本成为可能.本文在支持向量机(SVM)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提取轴承运行过程中振动数据的时频特性,提出一种基于时频域特征融合的动车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并利用振动台滚动轴承试验数据样本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
ZHANG Na;
张娜
- 《2016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
| 2016年
-
摘要:
文章分析了地铁噪声的产生的原因及其特点,研究了基于小波分析技术的噪声时频分析方法,并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对青岛地铁实际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进行时频分析,可以初步掌握地铁在运行过程中的噪声特性,分析出不同频段的噪声主要产生原因及特性.同时,以掌握的特性为基准,通过实时监控地铁运行过程中噪声的时频特性,利用观察法或者比对分析法,可以初步判断地铁运行情况,对于地铁运行过程中的状态实时监测和故障预测都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
-
Chen Dingxin;
陈鼎新;
Meng Liang;
孟亮;
Wang Yunbao;
王蕴宝;
Liu Daizhi;
刘代志
- 《第十一届国家安全地球物理学术讨论会》
| 2015年
-
摘要:
针对平静期地磁变化场信号,分析信号的时频特性,并分别用线性神经网络(LNN)、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三种方法进行建模预测.试验表明,三种方法的平静期预测误差MAE≤1.5nT,其中RBFNN误差MAE≤1.2nT.多步预测中,GRNN的方法性能相对稳定,在预测时长超过4h之后,其MAE能够稳定在某一特定值;LNN性能不稳定,多步迭代过程中,随预测时间增加MAE增加明显;总体性能RBFNN最佳,在以上三种神经网络中MAE值始终最小.
-
-
CHI En-an;
池恩安;
ZHAO Ming-sheng;
赵明生;
LIANG Kai-shui;
梁开水;
KANG Qiang;
康强;
WEI Xing;
魏兴
- 《中国力学学会工程爆破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
| 2013年
-
摘要:
为了分析自由面数量对爆破地震效应的影响,进行了现场试验.基于实测数据,利用AOK时频分布与小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质点振动峰值速度、主频、频带能量分布及频带能量持续时间为指标,对不同自由面下爆破地震波特性进行了详细的解读.结果表明:随着自由面数量的增加,爆破地震波质点振动速度峰值降低,主频增加且主频带变宽,峰值能量降低,低频部分占总能量的比例降低,且持续时间变短.因此可从能量的角度认为,自由面越充分爆破地震的危害效应越低,越有利于结构的安全.
-
-
肖梅玲;
叶燎原;
李淑一
- 《云南省地球物理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
| 2012年
-
摘要:
地震动时频局部特性很强,在不同的时刻及不同的频率段,其能量差别很大.本文根据谐波小波的时频特性,通过地震动的多尺度小波变换,可以得到的不同频段的时变能量表达式,最后通过分析一实际的时频非平稳明显的强震记录,得到结果表明:低频的地震能量较小,且分布在整个时段内,能量衰减也不明显;中频的初始时段的地震能量较大,其衰减较快;高频的地震能量最大,且分布在初始的时段内,能量衰减很快.结果为能量法进行结构设计的提供了基础.
-
-
-
-
-
-
-
-
-
-
-
-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公开公告日期:2022.09.13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波信号时频特性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重频为fMLL的零啁啾光脉冲进行时域拉伸,生成啁啾光脉冲信号;将所述啁啾光脉冲信号分为N路并分别给予N个不同的延时,生成N路啁啾光脉冲延时信号,且τi+1‑τi=Δτ,NΔτ=1/fMLL;τi为第i路啁啾光脉冲延时信号的延时量,N为大于1的整数,i=1,2,…,N‑1;将微波信号分别调制于N路啁啾光脉冲延时信号,生成N路调制光脉冲信号;对N路调制光脉冲信号分别进行时域压缩,得到N路携带有微波信号频率信息的频时映射光信号;对N路频时映射光信号进行光电转换,并在数字域中提取得到微波信号的时频特性。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微波信号时频特性测量装置。本发明能够实现对高频大带宽微波信号的连续实时时频特性分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