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谐振接地系统

谐振接地系统

谐振接地系统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3年内共计229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矿业工程、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1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3770299篇;相关期刊60种,包括黑龙江科技信息、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电测与仪表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福建省电机工程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2013中国智能电网学术研讨会、安徽省电机工程学会第三届(2013)电力安全论坛等;谐振接地系统的相关文献由601位作者贡献,包括薛永端、郭谋发、杨耿杰等。

谐振接地系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1 占比:0.00%

会议论文>

论文:17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770299 占比:100.00%

总计:3770457篇

谐振接地系统—发文趋势图

谐振接地系统

-研究学者

  • 薛永端
  • 郭谋发
  • 杨耿杰
  • 徐丙垠
  • 束洪春
  • 李斌
  • 高伟
  • 管廷龙
  • 何正友
  • 宋国兵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邵文权; 程畅; 卫晓辉; 张志华
    • 摘要: 针对谐振接地配电网系统高阻单相接地故障时无法可靠准确进行故障选线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暂态高频电流波形差异的故障选线方案。通过分析谐振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零序电流特征,发现健全线路与故障线路的暂态电流5、7次分量的波形依旧存在明显差异。利用Hausdorff距离算法比较线路间的暂态电流主要高频分量的波形差异进行故障选线。对各线路的暂态电流分量进行归一化处理,构造了暂态电流分量Hausdorff距离参数的故障选线判据,并设计了故障选线的实现方案。利用Matlab仿真以及试验录波进行计算分析,验证了所提出选线方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尤其是对于配电网高阻单相接地故障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 王尊贤; 武守远; 栾晓明
    • 摘要: 谐振接地系统的高阻接地故障由于消弧线圈和接地阻抗作用,故障电气量较微弱,故障检测与选线困难。通过对高阻故障的暂稳态特征以及故障线路对地支路的瞬时和永久性改变的分析,总结出健全线路和故障线路对地电容参数的瞬时变化规律及特征。进而构造表征故障前后各线路对地电容参数变化的虚拟能量分量,并分析虚拟能量变化率的变化规律。最后,提出了利用线路虚拟能量变化率峰值占比来确定故障线路的判据,并用于设计故障选线方法。所述方法在保证选线正确的同时,扩大了检测范围并增强了抗三相不平衡干扰的能力,仿真结果和现场实测数据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 董立明; 秦苏亚; 张宗熙; 薛永端; 谢东霖; 管廷龙
    • 摘要: 配电线路高阻接地故障经常发生,利用能量的故障方向检测方法对于高阻接地故障具有独特的优势,传统认为其检测的暂态能量只是线路电阻、对地导纳与消弧线圈消耗的有功损耗,该结论不够准确,因此故障方向检测方法应需完善。通过对谐振接地系统在高阻接地故障下的故障点上游及下游线路的能量特征进行分析,发现故障发生后,线路对地电容与消弧线圈电感在暂态时间内会从故障点吸收能量,并且会一直用这部分能量进行交换;在故障下游检测点测得下游线路对地电容所储能量,能量值恒大于等于零;在故障上游检测点测得消弧线圈电感与背后线路对地电容所储能量总和,该部分能量绝大多数不会被释放,幅值较大、能量值恒小于零。根据以上特点可判断故障方向,完善了谐振接地系统高阻接地故障的能量机理分析,提高了高阻接地故障方向检测的可靠性。仿真数据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 陈桥山; 王媛媛; 方涛; 韦根; 黄跃
    • 摘要: 为提高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故障选线的准确性,详细分析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线路与非故障线路相间电流分布特征。发现过渡电阻不大时故障线路相间电流在故障前、后变化量与非故障线路相间电流变化量差别较大,但在高阻接地故障时差别不明显;故障后主动调整消弧线圈补偿度,发现高阻接地故障时故障线路相间暂态电流突变量等于零序电感电流变化量,特征表现明显。为此,提出综合利用故障发生与补偿度调整后的相间电流突变特征的无整定故障选线方法,并借助欧式距离定义各线路故障特征距离,故障线路表征出最大值。大量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新判据具有免整定、耐高过渡电阻和小故障角故障等优点。
    • 田晶京; 耿芳; 赵峰; 高锋阳; 李安乐
    • 摘要: 针对因消弧线圈引起的故障电流信号微弱,造成谐振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识别率进一步降低的情况,考虑故障线路与非故障线路间零序电流波形相似度低的特点,提出一种谐振接地系统的配电线路接地故障选线新方法。用HHT(Hilbert-Huang teansform)和时频谱带通滤波法处理零序电流波形,构建各线路零序电流波形的时频能量矩阵,结合图像识别中的相似度识别法与综合相似系数矩阵,实现线路接地故障选线。结果表明,该选线方法对噪声干扰、两点接地故障等情况均有效。
    • 蔡军; 周波; 黄跃; 曾祥君
    • 摘要: 谐振接地系统在不同故障条件下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信息十分微弱,给故障检测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但故障馈线与健全馈线的短时窗暂态零序电流时频域分布特性存在差异,利用S变换强大的时频分析能力对单相接地故障下零序电流的暂态特性进行了分析,以各馈线中暂态零序电流在不同频率下不同时刻的特征差异为依据,构造零序电流幅值时频矩阵,在综合考虑多种频率信息、突显时频局部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S变换时频特性的故障选线新方法。该方法弥补了传统选线方法仅基于单一特征频带涵盖信息不足以及各馈线特征频带不一致的缺陷,结合图像处理相似度原理,通过综合相关系数实现配电网谐振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受故障位置、故障电阻、故障初始角、网络结构的影响较小,对不同故障接地类型都能进行有效判别,故障边界明显,可靠性好,抗干扰能力强,适用性更广。
    • 韩国国; 史小军; 王晖; 程卫健; 穆艳祥
    • 摘要: 针对普遍采用谐振接地系统的煤矿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难以准确选线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精细复合多尺度散布熵(RCMDE)和核模糊C均值聚类(KFCM)的煤矿电网故障选线方法。以幅值、极性和波形相似度作为选线特征量具有以下局限性:基于幅值和极性差异的选线方法适用性有限;若线路中的零序电流互感器极性接反,基于极性的方法直接失效;采样不同步时,基于波形相似度的选线方法难以得到正确结果。为克服上述局限性,引入RCMDE来度量各线路暂态零序电流信号的复杂程度和不规则度,以RCMDE作为选线特征量。采用KFCM算法对RCMDE进行聚类分析,以实现故障线路自动识别,并通过判断轮廓系数是否超过阈值来区分母线故障和馈线故障。最后,通过聚类得到的隶属度矩阵判断馈线故障点所在线路。仿真结果表明:①故障点所在的故障线路对应的RCMDE曲线与非故障线路间具有较大差异,可分为2类。RCMDE可作为筛选故障线路的特征指标。②发生母线故障时聚类结果中存在平均轮廓系数小于阈值的分簇,而发生馈线故障时聚类结果各分簇的轮廓系数均大于阈值,在各类故障场景下,基于RCMDE和KFCM的煤矿电网故障选线方法均能实现正确选线,说明其准确性不受故障线路、故障位置、故障合闸角及接地电阻等因素的影响。③在噪声干扰情况下,基于RCMDE和KFCM的煤矿电网故障选线方法在小电阻接地或高阻接地情况下均能实现正确选线,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④在采样不同步及故障线路零序电流互感器极性反接等情况下,基于RCMDE和KFCM的煤矿电网故障选线方法仍可实现正确选线,选线结果具有较高的鲁棒性。
    • 刘映彤; 黄纯; 袁静泊; 闫森
    • 摘要: 针对配电网两点同相接地故障选线准确率低的问题,依据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的暂态特性,提出一种适用于谐振接地系统两点同相接地故障的选线新方法。首先,建立并简化两点接地故障等效零序网络,推导各线路零序电流暂态量和母线零序电压暂态量的关系式,分析得到两点同相故障的暂态特征。其次,通过函数拟合得到各线路的零序对地分布电容和故障过渡电阻,利用故障线路过渡电阻远小于健全线路的特征,并结合线路始端零序电流暂态量与纯容性电流暂态量的差值大小,形成选线判据。最后,分别对不同工况下的两点同相接地故障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准确同时选出2条故障线路,且适用于高阻故障。
    • 张宇辉; 孔祥旭; 马欣; 邵毕成; 王福建; 杨安男
    • 摘要: 为解决谐振接地系统选线可靠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连续小波变换与改进残差神经网络(ResNet)相结合的谐振接地系统故障选线新方法。对捕获的各馈线零序电流进行连续小波变换得到二维时频图,作为网络输入量,以ResNet18为基本主干网络构建选线网络。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指标评估结果更优,在噪声干扰下,选线精度可达97.84%,具有精度高、收敛速度快、鲁棒性强等优点。
    • 李高明; 黎皓彬; 卢颖; 梁永亮
    • 摘要: 针对传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因互感器极性反接而误动或拒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零序电流幅值比较的选线方法。根据谐振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等值电路,计算各线路出口处零序电流工频分量与暂态分量的幅值之比,分析各线路出口处零序电流的幅值特征,得出所有健全线路零序电流暂态分量与稳态分量的幅值之比相等,且明显小于故障线路零序电流暂态分量与稳态分量的幅值之比。该方法仅利用了零序电流幅值信息,实现简单,不受零序互感器极性的影响。通过MATLAB仿真和现场数据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