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无己

无己

无己的相关文献在1933年到2022年内共计10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7篇、相关期刊98种,包括现代哲学、中国哲学史、五台山研究等; 无己的相关文献由106位作者贡献,包括曹智频、王思齐、丁钢等。

无己—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7 占比:100.00%

总计:107篇

无己—发文趋势图

无己

-研究学者

  • 曹智频
  • 王思齐
  • 丁钢
  • 万休头陀
  • 于雪棠
  • 代道军
  • 任天星
  • 余虹
  • 傅佩荣
  • 傅正谷
  • 期刊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钱琨子
    • 摘要: “无己”是庄子思想的重要观念。“己”非“我”,亦非“自”,而是指向处于个体与他人他物关系中的每一个自身立场上的承担者与归属者;“无”不仅是一种道家的减损工夫,也是一种虚灵境界。故“无己”包含修养工夫与生命境界双重意涵,它并不是个体消解自我主体,亦不同于老子之“不自”、孔子之“毋我”“克己”、佛家和当代语境下的“无我”,而是个体打破内心桎梏、超越外物藩篱而与道合一,实现精神上的逍遥自得与心性上的宁静淡泊。
    • 任天星
    • 摘要: 庄子的"人己"关系是其"天人关系"的一种延续和展开,在"不厌其天,不忽于人"中,"人己"关系在实践上具有否定和肯定的双重意义.由于庄子在根本上将天性与自然看成是第一位的,从而对人为活动总体持消极或否定的态度,这就使得其在理想层面对"人己"关系也有着相似的立场,把"无己"作为终极目标.但庄子的最终目的还是实现和维护人,这就使得他不得不面对人的真实存在境遇,于是"人己"又在现实的层面上具有肯定和积极的意义,即"存己".但这样的"己"已不同于"失性于俗""丧己于物",而是通过"反己",最终实现"虚己以游世"的目的.其理想的"人己"关系便最终在现实层面上从"无己"转化为"莫逆于心,相与为友",从而具有了实践的品格.
    • 崔红梅
    • 摘要: 作为《庄子》内七篇之首的《逍遥游》开篇明义,首先以题名的方式昭示出"游"是庄子思想的重要宗旨.要实现这一人生理想,关键在于追求"无待"所谓"游"的境界,即身心的绝对自由,不受半点羁绊,也即庄子所说的:"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认为欲达此境界,不仅是止于个体心灵内在封闭的主观冥想,更重要的是它要寻求向外提升,摆脱世俗所带来的肉体的、精神的负累,超越一切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在通于大道的过程中追寻自由与逍遥.本文通过分析庄子逍遥游的三种境界,并从中发现庄子"无待"处世哲学的真正含义.
    • 余虹
    • 摘要: 无待逍遥是庄子《逍遥游》的中心思想,“无待”乃《逍遥游》的精神内核.“无待”指一种彻底摒弃依托、依赖的自由生命态度、生命境界,也是一种自我超越的生命智慧.“无待”乃是“无已”“无功”“无名”,此三方面分别从待物、做事、待名三个层面诠释了“无待”的内涵,阐述了人如何超越功利的自我、实用的自我、狭隘的自我,走出人生困境,迈向宽广而自由的人生智慧.
    • 郎宁
    • 摘要: 在《庄子·逍遥游》篇中,对于“逍遥”意义的诠释为历代庄学大家解读之重点.晚明佛学大师憨山德清亦对庄子之逍遥义做出了不失其理论旨趣的诠释,其以“忘形”即“忘己”为逍遥.此虽不同于传统意义的“无己”逍遥,然此种意义向度之解读亦体现出不同的学问切入视角,探寻二者之差异亦有助于我们深刻领会《庄子》“逍遥”义的精神本旨.
    • 代道军; 郝米娜
    • 摘要: 《逍遥游》为《南华经》诸篇之首,是开宗明义之篇章,"无何有之乡"一词出于该章的末段,是《逍遥游》整篇文章的落脚点,也是整个庄子哲学的落脚点.笔者认为,从理解"无何有之乡"入手,更能切中庄子哲学的宗旨和关键.本文以《南华经》内篇为主要文本材料,试图用"无何有之乡"的思想意义来对《南华经》的内篇尤其是《逍遥游》作意义的分疏.
    • 王佳丽
    • 摘要: 古往今来,人类进行反思的对象是自我,是在时间的长河中进行生命体验的过程.所谓自我,是身体与心灵的统一,其中身体只是一种空间意义上的存在,是一个载体,心灵记录的正是所谓的"我"成长的时间过程.庄子在《齐物论》中提出了"我是谁?"这个问题,企图对人的自我精神取向进行分析,也是从人的内心寻找人格个性的根本途径.那么如何自我认识,实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精神境界呢?对于庄子所谓的这些自我内在的认知观念,本文将从庄子提出的"无为"与"无己"两个方面做以解读与分析.
    • 徐冰峰
    • 摘要: 山,云深处青牛悠悠而行无己、无功、无名刀光寒,朱红漫地礼乐的霞光,割裂奔走,凝视——坛下弟子三千
    • 刘连
    • 摘要: 自古至今,对庄子的研究就如"鲲之大""鹏之背",其广、其深不知几千里也,对于"逍遥"二字境界的阐释更是洋洋洒、淋漓尽致.庄子,作为与中国传统儒家学说理论相得益彰的道家学派的灵魂人物,为我们描绘了宏大开阔的人生至高境界,让人心神向往.本文试图从《逍遥游》一篇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一句含义出发,具体分析"无己""无功""无名"这三重"逍遥"境界,从而归纳出"逍遥"境界的特点,最终寻找这样的"逍遥"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