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不可通约性

不可通约性

不可通约性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1年内共计190篇,主要集中在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哲学理论、科学、科学研究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4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501500篇;相关期刊156种,包括国际论坛、广东社会科学、江汉论坛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国医堂馆社区服务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年会、2012年全国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暨科学技术学两委联合年会、第八届全国因明学术研讨会暨虞愚先生贵州大学讲学七十周年纪念会等;不可通约性的相关文献由189位作者贡献,包括金吾伦、万丹、张玉清等。

不可通约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4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01500 占比:99.96%

总计:501690篇

不可通约性—发文趋势图

不可通约性

-研究学者

  • 金吾伦
  • 万丹
  • 张玉清
  • 宋志润
  • 袁东敏
  • 佐佐木力
  • 余虹
  • 刘闯
  • 孙保学
  • 李华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殿林; 徐来富
    • 摘要: 通约是文本比较的重要前提.国共两党早期党章中的组织规约,包括组织成员、组织架构、组织制度和组织纪律等规章束约,在文字表述的形式上和中心内容的实质上呈现出可通约性与不可通约性的双重特质.比较国共两党早期党章的组织规约及各自的组织建设,有助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从党员质量、基层组织、社会联动、严纪明法及监督震慑等方面治党管党,从而进一步夯实与提升中国共产党的队伍战斗力、社会凝聚力、政治领导力与组织聚合力.
    • 徐桑奕
    • 摘要: 野蛮人及其社会的存在是历史的,是人类发展的必经阶段.在对"民族性"的讨论中,狄德罗部分认同了环境因素在其中的作用,但却认为文化、法律等"道德"的影响才是塑造民族性的关键因素,文明之间同时也是无法相互衡量,亦即不可通约的.随后,狄德罗引入了"旅行者"这一群体,将其视作文明与野蛮之间的沟通纽带,并指出,旅行者的"业绩"并不能掩饰他们的残忍和暴行,求知、想象等可贵的思想活动也随着世界的"发现"而不断衰退.狄德罗最终期待的,是文明与野蛮相互融合的世界,不同文明的人类可以在"互惠"的原则下各取所需,并与自然和谐相处.尽管在阐述中还有未尽之处,其理想世界的实现可能性也微乎其微,但是狄德罗的"野蛮人"及其背后潜藏的文化、历史、政治意蕴和隐喻以及他和同时代学者间的思想交流和律动,仍不失为18世纪欧洲学界在文明观、世界观领域的重要反思.
    • 吕祉萩
    • 摘要: 《红楼梦》诗社场景中的传统民俗可分为两类:明清时期既成的现实结社规则与穿插于作诗过程中具有审美性的民俗景观。霍克斯在进行英文转码时,有意识地偏重与民俗相关的翻译,但其翻译实践只能在语序轴上完成理性意义的传递,却无法在英语的联想轴上重现汉语语码指涉意象的联想。《红楼梦》诗社中的传统民俗首先扎根于历史事实建立起诗社场景,而民俗所负载的语码联想又营造出汉语世界中特有的审美直觉,二者相互渗透,只有在它生成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才能真实存在并产生效果。汉语传统民俗在霍克斯英译实践中出现的误译与要素缺省只是翻译不可通约性的浅层表现,其真正内涵在于两种语言背后所负载的两种文化观念的不可通约。
    • 易捷心; 彭颖
    • 摘要: 通过对互文性与不可通约性在发展历程和内涵意义的对比,揭示了二者作为超越各自学科领域的理论范式,在本源意义上的相似性,即互文性强调文本之间的联系,而不可通约性强调新旧范式间的断裂,不连续性,但它们本身也内在地预设着一种辩证的思考.同时,作为认知范式,二者从不同的层面对逻各斯中心主义提出了挑战.库恩对于亚里士多德经典物理学理论的重新理解过程则表明互文性与不可通约性的特征在共时与历时的维度上都存在于文本之间,而对于认知主体而言,把握这些特征有助于实现伽达默尔所设想的"视域融合".
    • 严崴
    • 摘要: 司法裁判行为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价值判断,价值的多元和冲突提出了不可通约性问题.不可通约性包含基数性和序数性两种,并且带有非传递性、不可转化以及开放性三种特征.司法裁判关注不可通约性,能够平等重视诉讼双方的理由,确证司法造法的合理性,并且能保持司法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传统思路以通约性的前提逻辑来处理不可通约性问题,很难有所贡献.在不可通约情形下只能允许适当造法,但是可以在主导价值,社会承诺和主体性等方面来进行合理限制.如此才能在司法遭遇不可通约性时提供帮助.
    • 操睿
    • 摘要: "不可通约性"是库恩提出的语言学重要论题之一,然而,这个论题在库恩后来的理论体系中由"局部不可通约性"转变为"不可翻译性".将库恩前后期的"不可通约性"论题进行比较,发现前期的"不可通约性"论题与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在语言封闭观、能指与所指的概念上有所重合,但存在指称范围的不同;后期的"不可通约性"论题受到奎因的影响,转化成"局部不可通约性",本质是"不可翻译性".提出"不可翻译性"正是库恩为消除范式之间"不可通约性"作出的努力,表示与奎因的相对主义不同.最后,经过改良的后期"不可通约性"论题仍然存在瑕疵,"不融贯性"是后期"不可通约性"论题中仍然存在的问题.
    • 张怡颖
    • 摘要: 范式的不可通约性是库恩科学哲学思想的重要部分.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之后,库恩的范式"不可通约性"思想遭到了许多的质疑与批评,为了消除这些质疑,库恩对不可通约性做了一些修改,使不可通约性发生了很多变化,这一理论渐渐发生语言学转向,不可通约性转化成为不可翻译性.通过对库恩科学哲学思想的深入研究,不仅解释了库恩"不可通约性"的完整内涵,描述了库恩思想语言学转换的全过程,也可以从库恩的思想转换中得到一些启示.
    • 张雪姣
    • 摘要: 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范式和不可通约性的概念之后,该概念受到科技哲学界的普遍关注。依据科学哲学家库恩的科学范式不可通约性思想,一项新的技术范式的创生,是一个依据新的技术原理和内容研发下的产物,每一个新的核心要素都体现着新的科学技术。4G技术与5G技术属于两个范式,两种技术有着不同的技术原理与技术内容,所以这两种技术必然存在着“不可通约”的问题。
    • 姚东旭
    • 摘要: 道德实在论与道德相对主义之争由来已久,强版本的道德相对主义认为道德体系之间是不可通约的(Incommensurability),即不同的道德体系的合理性是均等的.维特根斯坦在《论确定性》中,提出了一种独特的基础主义,这种基础主义寻求绝对的确定性,确定性并不是某种传统知识论的范畴,而是隶属于某种生活的特征或形式.维特根斯坦的确定性思想可以延展到道德实在论与相对主义的争论之中.夏洛克提出的对维特根斯坦的施行论基础主义解释认为,确定性基于人类与世界打交道的行为的自然历史,为道德事实的存在和道德实在论奠基,解决了不可通约性问题.《论确定性》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道德实在论伦理学的可能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