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130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教育、社会科学参考工具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0篇、专利文献1455410篇;相关期刊88种,包括才智、信息系统工程、中国电力教育等;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的相关文献由189位作者贡献,包括段宏伟、白彦辉、任恒妮等。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455410篇
占比:99.99%
总计:1455540篇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研究学者
- 段宏伟
- 白彦辉
- 任恒妮
- 张巍娜
- 张晓丽
- 胡秋霞
- 陈雅
- 严素蓉
- 何丹丹
- 侯文邦
- 侯欢欢
- 刘双印
- 刘松霭
- 刘梅彦
- 吴爱华
- 周民
- 徐英慧
- 徐龙琴
- 晏杰
- 曾晓亮
- 李唯唯
- 李妩可
- 李明东
- 李昱
- 杜献峰
- 栾翠菊
- 毛嘉莉
- 王卫华
- 王敬敏
- 王智明
- 王璐
- 胡常伟
- 蒋盛益
- 车艳
- 邹妍
- 郝鹃
- 金欢
- 陈新度
- 顾国生
- 高艳霞
- 亓文娟
- 何红霞
- 兰翠
- 刘向阳
- 刘完芳
- 刘梅
- 刘玥波
- 刘申菊
- 刘芳
- 刘金岭
-
-
白彦辉;
段宏伟;
张巍娜;
邹妍
-
-
摘要: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痛点问题,教学团队经过多年的迭代实践和反思,采取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策略靶向化、教学内容体系化、课程评价立体化等措施,突出校企合作的办学特色,课堂采用"智慧教学五步法",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在课程的持续改进中,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
-
-
李唯唯;
尹静
-
-
摘要: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具有典型的工科专业课程特色。数据库知识非常丰富,不仅涉及原理模型,还涉及应用开发。基于此,分析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思政建设目标、思路、路径,并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层面探讨如何开展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思政教育,以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
-
喻佳
-
-
摘要:
自2015年以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始接触工程教育认证,从培养学生解决计算机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角度出发,围绕“知识、能力、综合素养”三个方面,开展专业自评及不断改进。根据OBE理念,秉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鼓励教师开展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本文以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为例,详细阐述改革内容、过程及效果,并以该课程为辐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展了多门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获得同行专家及学生的一致好评。
-
-
白彦辉;
段宏伟
-
-
摘要: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是计算机专业核心课,它的特点是实践应用性很强,对高层次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组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出了适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提炼出课程思政融入课堂的“四方面六步走”的设计方法,即自然科学类课程,从科学精神、生态文明、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等四方面挖掘思政元素,按着“确定目标——分解知识——挖掘元素——形成案例——选择方法——评价反思”六个步骤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的教学,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
金欢;
程楠楠;
李沁颖;
饶轶群
-
-
摘要:
BOPPPS模型广泛应用于北美高校教师技能培训,包含导言、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和总结六个环节。课题组从“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堂教学现状出发,基于BOPPPS模型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引入工作室制度,设计教学模型。该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教学过程落实到课前、课中和课后,构建学生全方位参与和及时反馈交流的教学模式和监测系统。教学实践表明,该混合式教学模式可实现课前、课中和课后全程监控,提高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综合应用能力。
-
-
李唯唯
-
-
摘要:
针对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的特点和在新工科背景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课程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的思路,构建以教育文化为立足点、以学科交叉融合为路径、以多元化培养为核心的三重向度的教学新模式;打造了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融合、专业学习能力培养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相融合、教学内容方式与多元高阶教学目标相融合、线上线下多元考核及质量评价机制与促进课程教学持续改进相融合的“四合”多元化教学体系。实践表明,“三度四合”教学改革解决了课程教学中的“痛点”问题,学生在知识获取、素质培养、实践创新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
-
白彦辉;
张巍娜;
段宏伟;
邹妍
-
-
摘要:
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内容与后续需求关联不紧密、教学过程与思政育人融合不深入、教学活动对实践创新支撑不充分等痛点问题,围绕数据存储、处理和管理,探索出在数据的优化和驱动下,通过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三方面紧密结合的创新举措,实现将知识融通、思政育人、实践创新三方面融入本课程人才培养中,赋能学生对数据库应用的综合能力。经过教学实践,基于“数据赋能”的“三合三融”创新模式已成为推动课程混合式教学持续建设的重要源动力。
-
-
宋倩;
彭金松
-
-
摘要:
为解决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以“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为例,对教学手段、实践教学和考核机制进行探索革新,分析了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的现状,提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策略,以期为其他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
-
宋旸;
陈宝国
-
-
摘要:
以学习通平台为载体,对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展开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实践,从课前复习、难点反刍、教学预警等方面阐述了实施策略,反思了讨论环节尚存的不足,强调加强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最后结合OBE理念评估了期末考试对课程目标达成度的支撑。
-
-
-
-
-
-
-
-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公开公告日期:2002-03-06
-
摘要:
一种数据库系统具有至少两个位于各自的主机处理设备(200,210)中的主机数据库(204,214)。在远程处理设备(220)中提供远程数据库(224)。主机数据库和远程数据库存储多个数据库数据项。在每个主机处理设备提供同步引擎(206,216),用于使其主机数据库与远程数据库同步。第一日志文件(227)包含表示对远程数据库(224)所做变化的项目,包括远程数据库中数据项的增加和修改以及删除,所述数据项的删除是为了增加可用于存储新数据项的自由存储空间。第二日志文件(229)包含表示根据任何一个主机数据库(204,214)中的删除而对远程数据库的相应删除的项目。同步引擎(206,216)根据第二日志文件中而不是第一日志文件中的项目来删除其主机数据库中的数据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