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值计算方法
数值计算方法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3年内共计581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力学、电工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7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10323263篇;相关期刊239种,包括中国电力教育、教育教学论坛、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4年年会、第十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第十三届船舶水下噪声学术讨论会等;数值计算方法的相关文献由1522位作者贡献,包括郭建春、王勇、丁撼等。
数值计算方法—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323263篇
占比:100.00%
总计:10323592篇
数值计算方法
-研究学者
- 郭建春
- 王勇
- 丁撼
- 刘俊
- 叶文斌
- 唐进元
- 林皋
- 臧全胜
- 陈学华
- 任冀川
- 刘厚林
- 刘壮
- 刘永杰
- 张宏
- 张泽晟
- 李久楷
- 杨帆
- 杨萌
- 王晓军
- 王清远
- 胡健
- 苟波
- 莫冬腊
- 董亮
- 蔡杰进
- 薛瑞文
- 赖康
- 邱志平
- 郑宇宁
- 陈世国
- 陶克勇
- 高立辉
- 黄胜
- 黑圆圆
- 于航
- 刘春凤
- 刘蕾
- 周乾智
- 周建旭
- 周茂瑛
- 张丹
- 张国涛
- 张建超
- 张烨
- 李国鸿
- 李斌
- 李桦
- 李钰
- 杨博
- 沈建琪
-
-
许啸;
马新建;
张军;
沈妍
-
-
摘要:
针对直接模拟蒙特卡洛(DSMC)方法统计耗散较大而传统的信息保存(DSMC-IP)方法难以有效模拟强激波的问题,采用对流迎风分裂(AUSM)通量计算格式对IP方法进行改造。以局部马赫数为标准重构控制方程中的关联项通量,使计算更加准确的符合激波两侧的流动特征,从而形成一种具有较高统计精度和高超声速流动模拟能力的新型DSMC-IP方法。采用该方法对超声速圆柱和带扩张角的喷管高超声速流动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该方法与DSMC方法的计算结果相比,其流场结构基本相符,而前者的统计耗散明显更低,且流动特征更清晰,表面特征系数与实验值或参考值相差在5.5%以内,证明了该方法在高超声速稀薄流场模拟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
-
段超伟;
宋浦;
胡宏伟;
冯海云
-
-
摘要:
将爆轰产物状态方程与气泡运动方程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水下爆炸气泡脉动周期的数值计算方法,能够快速计算不同炸药水下爆炸的气泡脉动周期。结果表明:采用JWL状态方程与采用γ律状态方程的气泡周期计算方法相比,前者计算TNT炸药水下爆炸气泡脉动周期的误差更小,计算误差小于3%;通过对比RS211炸药水下爆炸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该数值计算方法对含铝炸药水下爆炸气泡脉动周期的计算同样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
-
周沪;
岳学森;
孔祥韶;
郑成;
吴卫国
-
-
摘要:
[目的]旨在研究舰船结构在战斗部舱内爆炸下的耦合毁伤效应。[方法]以带壳弹起爆试验验证SPH-FEM耦合数值方法的有效性,对实船舱段缩比模型起爆试验进行数值计算,分析战斗部舱内爆炸时破片与冲击波对舰船结构的耦合毁伤效应。[结果]结果显示,在战斗部舱内爆炸作用下,金属壳体产生的随机高速破片群具有特殊的空间分布特征,率先引起当舱结构的局部破坏,冲击波压力加剧了局部破坏效应,结构破口进一步对舱内爆炸冲击波的传播扩散空间产生了影响,进而对相邻结构造成毁伤。[结论]研究表明:简单地将战斗部等效为裸装药的方法不能真实反映战斗部舱内爆炸对舰船结构的毁伤效果;采用SPHFEM耦合的数值方法能够良好地还原试验中战斗部对舱室结构的毁伤模式。
-
-
张雅晶;
董文彬;
鲍官培;
陈丰
-
-
摘要:
通过分析《数值计算方法》课程的教学现状,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和要求为背景,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探究在工科类本科生中开设《数值计算方法》课程应作出的教学改革思路。教学内容应以有利于专业案例分析为目的进行整合与扩展;教学方法应以项目驱动式的自主学习为导向进行组织和管理;考核方式应以多样化的过程性考核为依托进行细化与改进;持续改进应以学生学习产出为目标,以期培养出符合国际认证要求的高质量毕业生。
-
-
朱立华
-
-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应用虚拟仿真技术开展实验教学,不仅能够辅助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讲解抽象晦涩的理论知识,而且能通过视觉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文章针对“数值计算方法”课程中实用的数学工程化方法,依托南京理工大学的国防特色,建设“导弹制导打击”虚拟仿真实验。虚拟仿真实验通过设计目标运动建模、制导参数优化和任务弹道解算三个模块,将函数插值、最小二乘拟合和求解微分方程组等方法形象化地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调整不同参数或选择不同的解算方法得到的不同制导效果,帮助学生理解算法原理,启发学生思考。学校通过实践突破传统课堂授课的限制,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
-
-
-
周茂瑛;
王班
-
-
摘要:
当前工科类专业的“数值计算方法”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课程内容内在联系不强、教学内容与工程实践脱离、教学方式不够丰富、教学内容与计算机编程结合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结合工程实践应用,整合教学内容,突出不同知识单元之间的逻辑联系;增加实践环节,着重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语言实现给定算法的能力;引入交互式文本,使得学生同时关注程序语言和算法本身;改革考核方式,重点关注学生对算法的实现和认知.通过这些教学改革措施,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在掌握基础数值计算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
-
-
周茂瑛;
王班
-
-
摘要:
当前工科类专业的“数值计算方法”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课程内容内在联系不强、教学内容与工程实践脱离、教学方式不够丰富、教学内容与计算机编程结合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结合工程实践应用,整合教学内容,突出不同知识单元之间的逻辑联系;增加实践环节,着重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语言实现给定算法的能力;引入交互式文本,使得学生同时关注程序语言和算法本身;改革考核方式,重点关注学生对算法的实现和认知。通过这些教学改革措施,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在掌握基础数值计算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
-
-
张宇轩;
郭力;
刘一欣;
李相俊;
尹晨旭
-
-
摘要:
传统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概率建模通常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存在耦合参数多和计算耗时大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车辆集合的整体荷电状态(CSOC)概率分布特性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概率分布数值计算方法.首先,将车辆的多次行程拆解为独立的单次行程进行起止点(OD)分析,消除多行程间建模中的变量耦合误差.其次,建立考虑车辆出行特性的CSOC动态概率模型,确定各行程的起始荷电状态概率密度函数;结合大数定律得到充电负荷时空概率分布函数.最后,以12节点路网案例计算充电负荷时空概率分布.结果表明,较传统蒙特卡洛模拟方法,所提方法消除了耦合误差问题,并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大幅提高了计算效率.
-
-
朱立华
-
-
摘要:
"数值计算方法"课程是我校多个专业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本文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的角度出发,对"数值计算方法"课程的形成性评价方法进行设计与改革,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完成了实践和应用.通过课程的考核和学生的反馈表明,本文设计的形成性评价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
-
LIN Peng;
林鹏;
WANG Changli;
王长利;
WANG Zhao;
王昭
- 《第十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
| 2014年
-
摘要:
利用Monte-Carlo方法计算了电子在材料中的能量沉积剖面,同时采用一维应变弹塑性流体动力学模型,数值计算了脉冲电子束辐照产生的热力学效应.对电子束辐照硬铝产生的热力学效应进行了实验测量和数值计算比对,实验验证了数值计算方法的可靠性.研究表明:(1)相同能注量和相同脉宽条件下,热激波峰值随电子束能量的增加而增大,热激波峰值随电子束入射角的增加而减小;(2)相同能注量和相同脉宽条件下,电子束产生的热激波峰值要强于软X射线.
-
-
李新凯;
康顺;
戴丽萍;
梁思超
-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4年年会》
| 2014年
-
摘要:
本文以具有实验数据的DU97-W-300及DU00-W2-401翼型为对象,研究了湍流模型及网格对RANS计算结果的影响,以及叶片展向宽度及展向网格分辨率对DES计算结果的影响,最后在多个攻角下对比了DES与RANS的计算精度.研究结果发现:在翼型的线性段,考虑转捩的湍流模型计算精度更高,在失速段全湍流模型计算精度高,且SA要优于SST湍流模型;DES计算结果显示,对于本文所取的三个展长,随着展向宽度的增加,及展向网格的增加,计算得到翼型的升力系数有所减少阻力系数有所增加;最后对比了DES与RANS的计算结果,发现DES计算要明显优于RANS计算结果,满足计算精度要求.
-
-
闫龙龙;
王育立;
龚辰;
陆金刚;
杨敏官
-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4年年会》
| 2014年
-
摘要:
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高速自由圆湍射流的近中间区段流动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较雷诺平均的湍流模型,利用大涡模拟可以准确捕捉射流结构形态及相应流场特征;利用特征雷诺应力分量的转折(v'w'=0处)可以定义射流头部向上游传递扰动的位置;不同强度涡在同种流动中可以表征相应的不同湍流信息;射流头部区形成的涡环随时间的发展变化规律对不同雷诺数有不同的响应:对于低雷诺数(Re≦8000)在发展过程中这些涡环基本稳定,而对高雷诺数(Re≧10000)会逐渐破碎成三维结构,并在气液交界面处出现典型的壁面边界层湍流结构特征.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