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提问意识

提问意识

提问意识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318篇,主要集中在教育、数学、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8篇、专利文献652篇;相关期刊206种,包括成才之路、教育实践与研究、考试周刊等; 提问意识的相关文献由289位作者贡献,包括傅延涛、丁国兰、冯宏伟等。

提问意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18 占比:32.78%

专利文献>

论文:652 占比:67.22%

总计:970篇

提问意识—发文趋势图

提问意识

-研究学者

  • 傅延涛
  • 丁国兰
  • 冯宏伟
  • 冯淑莲
  • 刘丽
  • 刘冬云
  • 刘敏
  • 刘雅聪
  • 刘颖
  • 吴振华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祁发彬
    • 摘要: 近年国家经济发展迅速,教育也有很大进步。教育部提倡为学生传递研究性学习意识,对于学生来讲,他们需要研究的就是在课堂中没有理解的知识,也就是所谓的难题,或进行科学实验时提出不会的问题。因此在研究性学习中,解决难题尤为关键。学生在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后,就会对其进行剖析,按照所学知识进行逻辑推理,从而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方案。另外还可以与同学进行交流,因此培养学生有效提问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提出难题的能力,从而对开阔大脑、发散思维具有实际意义。
    • 孙吉旺
    • 摘要: 一、问题的提出思维始于问题,学习始于问题,不会提问就不会学习、不会研究、不会创造。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提问意识和提问能力是促进人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传统教学中,学校教育一般实施“讲授式”教学,即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并进行思想教育。这是“注入式”“填鸭式”教学模式。它的关键在于“讲”,而不在于“问”;教育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这种模式使得教师主动的教和学生被动的学。
    • 索朗
    • 摘要: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质的学科,旨在培养和扎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活跃语文思维。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多注重学生的理解和听讲能力的培养,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但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更为注重学生提问意识的培养。重视对小学生提问意识的培养,可以让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的角度,让学生能够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并且在学生提问的过程中,可以很直观的感受到学生的不足之处并加以弥补,也能够了解他们思维方式的优势,实现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此,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提问意识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探讨。
    • 马丽娜
    • 摘要: 问题意识以及"求异思维"是学生科学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遵从原则,有效培养,不仅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求异思维",增强他们的思维品质,更重要的是还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文章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培养做了简单的阐述,希望能为广大教师提供一定的帮助.
    • 柳海英
    • 摘要: 在新课改背景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日渐兴起,教师也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良好习惯和能力.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组成的一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载体,也是学生学习的“桥梁”.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基于此,文章以小学语文教学为研究对象,基于教学实践经验,提出培养学生提问意识的教学策略.
    • 刘冬云
    • 摘要: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学生继续学习数学、物理等科目的基础,直接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但是在大部分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中被动学习的情况非常普遍,很多学生都缺乏提问的能力、质疑的习惯,这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关系.因此,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思想,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
    • 黄爱宝
    • 摘要: 伴随近些年素质教育的有效推广,在新课标的引导下对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更多严格的教学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成长之路的引导者,要主动担负起对学生专业语文素养与科学思维意识的培养.本文主要分析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提问意识.
    • 马秀荣
    • 摘要: 问题是产生认识的源泉,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在课堂上鼓励他们学会质疑,让他们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对小学数学的高效学习。
    • 杨晞懿
    • 摘要: 问题是联系一系列知识构建的纽带,是数学的核心,是思维的起点.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发现和提出问题意识的培养最终会激活学生的思维,更好地促进对数学的学习.本文围绕“立三点”促思考、“设三境”激兴趣、“筑三层”助发问的“三法”新样式的策略展开研究,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开拓学生的问题来源,提升学生的提问水平,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敢问,乐问,善问.
    • 黄萍
    • 摘要: 时代的发展对人的素养不断提出更高要求,一个人提升素养应是一个终身的、递进的发展过程。在终身发展的漫长过程中,思维的发展至关重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在此背景下,教师应从思维视角出发,分析思维和英语素养之间的关联,并基于思维发展规律与特点推动小学生英语素养的持续发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