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绩效
战略绩效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138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工业经济、贸易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0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1337篇;相关期刊101种,包括经济与管理研究、企业改革与管理、企业管理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15年年会暨第八届会计学院院长论坛、全国高校商务管理研究会第27次年会、中国图书馆学会2011年年会等;战略绩效的相关文献由216位作者贡献,包括钱丽萍、张亮、杨翩翩等。
战略绩效
-研究学者
- 钱丽萍
- 张亮
- 杨翩翩
- 汪孔亮
- 王爱国
- 项莉
- 任静
- 刘升福
- 刘文纲
- 刘芳
- 叶芳荣
- 张巍
- 张欣
- 张萌
- 张进华
- 杨洁辉
- 沈正舜
- 王淼淼
- 王韬
- 胡兵斌
- 胡翔
- 谢守祥
- 赵燕
- 郭静
- Adrian
- Gostick
- Qian Liping
- Zhang Feng
- 丁杰
- 丁珊
- 乔均
- 于英川
- 任惠光
- 任淼
- 何卫星
- 何子瑄
- 何明镜
- 何照琦
- 何瑛
- 何美贤
- 何轩
- 侯平平
- 冯必容
- 冯自钦
- 冯萍
- 冯超群
- 刘伟
- 刘华
- 刘姗
- 刘小花
-
-
侯平平;
姚延波;
张丹丹
-
-
摘要:
本研究采用深度访谈法搜集数据,利用内容分析法构建了在线旅行服务企业战略绩效评价维度和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在线旅行服务企业战略绩效综合评价体系。首先,将在线旅行服务企业战略绩效评价体系分为6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和34个三级指标,财务状况、市场地位、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员工关系和社会责任6个维度为一级指标;其次,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一级和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其中财务状况的权重最高,随后依次是市场地位、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员工关系和社会责任;最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在线旅行服务企业战略绩效综合评价体系模型。本研究在理论上丰富了在线旅行服务企业战略绩效管理的研究内容和理论,也为未来的实证研究提供了可靠和操作性强的战略绩效评价工具。
-
-
颉茂华;
刘铁鑫;
施诺;
王乾
-
-
摘要:
运用案例研究法,以A网约车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组织结构视角,探究数据驱动能力对企业战略绩效的提升过程与机理。研究表明:数据驱动能力由数据获取、数据组合分析与数据利用共同形成动态循环的驱动机制,其中数据驱动能力会依据时间和空间维度的深化由弱至强,进而通过适配的组织结构影响企业战略绩效。具体地,在数据驱动能力偏弱时,选择以科层制为主的组织结构,将有利于企业战略绩效的构建与积累;在数据驱动能力偏强时,选择以网格制为主的组织结构,将更有利于企业战略绩效的提升。在此基础上,构建出数据驱动能力对企业战略绩效影响路径的理论框架。
-
-
旷小玲
-
-
摘要:
在环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产品的周期性大幅度地减少缩短,决策的不确定性增加,为了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单凭企业领导者个人的知识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是要以来整个企业高级管理团队的集体智慧。高层管理团队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制定出组织决策和个人重要的相关决策,进而提升团队效能。
-
-
周冉;
陈文涛;
王语彤;
冯超群
-
-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日益缩短,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单一技术的产品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只有从多技术领域进行创新探索,企业才能保持竞争优势.选择康佳集团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纵向案例研究方法,探究不同技术多元化对企业战略绩效的影响路径.结果显示,在垂直技术多元化中,企业通过提升学习与成长、内部流程和客户维度提升了企业战略绩效;在水平技术多元化中,企业通过在学习与成长、客户和财务维度这三个方面的提升,从而产生了对战略绩效的正向效应.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技术多元化和企业战略绩效的相关研究,还为实行技术多元化的企业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
-
何照琦
-
-
摘要:
据统计截止到 2020 年,我国电子商务行业市场规模达到近 37 万亿元。 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市场竞争日渐激烈,而当前我国绝大多数电商平台企业缺乏一套与新时代背景相适应的战略绩效评价体系。 文章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应用再结合企事业通集团的案例,深入分析公司战略绩效评价体系的现状,并结合公司自身的特点和行业大环境建立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战略绩效评价体系。
-
-
丁珊;
杨翩翩
-
-
摘要:
基于关系网络研究,分析企业高管的管理者联结是否处于理想水平,并了解这种理想水平如何随着内外部因素的改变而变化.以中国经销商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政治联结对战略绩效具有倒U影响,而商业联结具有持续正向效应.另外,客观的市场竞争强度会削弱商业联结对战略绩效的正向影响,而高管的主观认知具有相反的效应;同时,政治联结的最优水平会随着竞争强度的升高而升高,随着高管对商业联结重视程度的提升而降低.
-
-
-
何子瑄
-
-
摘要:
企业战略绩效评价是当前企业战略研究的热点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战略为导向的企业绩效评价模式的研究与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不可否认,迄今为止企业战略绩效评价理论还存在着诸多分歧,不同的评价模式得出的结论缺乏可比性.本文通过文献检索,结合国内外企业战略绩效评价典型案例,分别对平衡记分卡、EVA模式、业绩金字塔、绩效棱柱、企业共生战略绩效评价模式进行对比分析,以此展示不同企业战略绩效评价模式的优缺点,以便引导企业择优应用.本文还就企业战略绩效评价的演进过程、应用前景做了探讨,以求本文内容的完整性.
-
-
王晓亮;
蒋勇
-
-
摘要:
代理问题的存在会导致管理者"短视",出于私利,管理者往往不愿意承担风险,这虽然会给企业带来短期经济利益,但也会给未来发展埋下隐患.为解决此类代理问题,高管团队成员激励将发挥关键作用.因此,研究高管团队激励对企业绩效影响,高管薪酬激励对企业风险承担影响以及企业风险承担对企业绩效影响,对于中国企业的激励契约设计、经济增长和潜在风险认识均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
-
-
杨翩翩;
钱丽萍
- 《2015年第十二届中国营销科学学术年会暨博士生论坛》
| 2015年
-
摘要:
以往实证研究为专项投资和经济绩效间的正向关系提供了大量支持.相对的,本文将研究视角聚焦于战略绩效,指出,厂商投入的无形专项投资,而非有形专项投资会提升经销商的战略绩效.另外,从权变理论的角度考虑,本文发现,外部环境状况和内部关系氛围均会对厂商无形专项投资到经销商战略绩效这一主效应产生调节作用:经销商面临的竞争强度会强化主效应,而经销商面临的技术不确定性却会削弱主效应;渠道边界人员间的个人关系所产生的一次调节作用不显著,却能对环境状况的调节效应起到“放大器”作用,即和竞争强度组合产生“粘合”的二次调节作用,和技术不确定性组合产生“锁定”的二次调节作用.基于206份中国企业调查数据,本文提出并验证了上述理论假设.
-
-
董桂才;
张欣
- 《全国高校商务管理研究会第27次年会》
| 2012年
-
摘要:
针对联想集团并购IBM PC事业部,介绍了并购的基本概况,并就联想集团的并购动机进行了分析,以及在并购后联想集团如何对新进资产等进行整合,着重以平衡积分卡为依托,建立并购战略绩效评价体系,从财务指标、内部运营流程、客户指标以及学习和成长四个方面分析了联想集团并购后的整合效果.结果表明,从财务指标来看,联想集团基本实现了并购之初设立的四个评估目标,但综合考虑战略绩效,联想集团仍然面临很多难题,并购绩效并不理想.
-
-
刘小花
- 《中国图书馆学会2011年年会》
| 2011年
-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BSC)作为一种绩效管理工具,一直风靡全球,广泛应用于组织绩效管理中.图书馆界也不例外,国际标准化组织于2008年基于BSC发布了图书馆绩效评估标准第二版,从财务(资源)、读者(效用)、内部流程(效率)、学习成长(发展潜力)四个层面制定评估指标.四个层面兼顾了图书馆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的绩效,可谓全面均衡.本文试图整合多种绩效管理工具,提出基于改进BSC的公共图书馆绩效评估体系,以期在绩效考评时动态关联图书馆重要利益相关者.该体系具有以下特征:突破BSC四个维度的限制、建立目标(指标)之间的逻辑关联、注重战略绩效之间的循环。战略绩效评估的实施,需要加强图书馆各层人员的支持与配合,注重全方位、多角度的数据收集,重视战略绩效评估结果的反馈。
-
-
- 《2007年国际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六届亚洲年会》
| 2007年
-
摘要:
为了探索解决目前的绩效考核与知识经济时代激励人创造价值的不适应性.本文通过剖析人力资本的潜在性、长周期性、多变性、差异性、复杂性,能动性等属性,揭示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中唯一具有智能的特殊资源,独到地从价值范畴将业绩考核与价值观、价值主体、价值关系及价值的变化等联系起来,回归"人力资本"的价值属性,创建性地提出"战略绩效考核"的理论及意义.即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及文化价值的"三维价值观",以此为核心的价值创造、价值实现、价值评价和价值反馈的"价值环",出资人、经营者、劳动者及社会公众的"四层价值主体",高度、深度、广度、速度及温度的"五度"考核,以及实现战略绩效的"六个结合".核心观点,就是只有实施战略绩效考核的制度,才能正确地、持续地激发、培育、经营和实现人力资本的价值.
-
-
-
Qian Liping;
钱丽萍;
Zhang Feng;
张凤
- 《2015年第十二届中国营销科学学术年会暨博士生论坛》
| 2015年
-
摘要:
已有关于二元渠道关系中企业绩效的文献大多从关系内部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忽视了企业社会资本这一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将社会资本引入渠道关系研究中,考察了企业商业联系对二元关系中企业绩效的作用情况,并进一步探究了政府支持和需求不确定这两个重要的制度和环境因素对企业社会资本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理论研究发现:⑴商业联系与企业经济绩效和企业战略绩效正相关;⑵政府支持削弱了商业联系与经济绩效和战略绩效的作用;⑶需求不确定增强了商业联系与经济绩效和战略绩效间的作用.
-
-
-
郭栋仕;
于英川
- 《中国运筹学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
| 2004年
-
摘要:
我国各地"科教兴市"战略从1995年起实施已近10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与国家所制定的战略目标尚有差距.研究一个对科教兴市战略实施状况的评价体系,找出战略实施过程中"偏"的一面并及时纠正,非常重要.本文就科教兴市战略实施的空间联动形态、评价模型、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
-
-
郭栋仕;
于英川
- 《中国运筹学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
| 2004年
-
摘要:
我国各地"科教兴市"战略从1995年起实施已近10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与国家所制定的战略目标尚有差距.研究一个对科教兴市战略实施状况的评价体系,找出战略实施过程中"偏"的一面并及时纠正,非常重要.本文就科教兴市战略实施的空间联动形态、评价模型、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
-
-
郭栋仕;
于英川
- 《中国运筹学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
| 2004年
-
摘要:
我国各地"科教兴市"战略从1995年起实施已近10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与国家所制定的战略目标尚有差距.研究一个对科教兴市战略实施状况的评价体系,找出战略实施过程中"偏"的一面并及时纠正,非常重要.本文就科教兴市战略实施的空间联动形态、评价模型、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