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重建
心理重建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2年内共计173篇,主要集中在心理学、社会学、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8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20596篇;相关期刊138种,包括政工研究动态、社会工作、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四川“5·12”地震后心理援助第二届国际论坛、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十一次学术交流会等;心理重建的相关文献由242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斌志、刘将、周宁等。
心理重建—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0596篇
占比:99.17%
总计:20769篇
心理重建
-研究学者
- 刘斌志
- 刘将
- 周宁
- 佚名
- 周娴
- 宁维卫
- 李云霞
- 李廷发
- 李映彤
- 王正莉
- 肖旭
- 贺泽海
- 邓拥军
- 陈正权
- 黄天贵
- Amy Spencer
- 丁会峰1
- 丁宝林
- 丁汉梅
- 丁洁
- 乔克满
- 付强
- 何侃
- 何奎莲
- 侯兆晓
- 傅小平
- 党永进
- 冯毅种
- 凯文
- 刘丹
- 刘伟
- 刘佳
- 刘功润
- 刘国平
- 刘建中
- 刘文
- 刘文生
- 刘毅(通讯作者)
- 刘猛
- 刘琴
- 刘瑛
- 刘祚燕
- 刘自良
- 华雯文
- 卢国华
- 卢晓红
- 吕邵娃
- 吴建伟
- 吴晓节
- 吴红
-
-
李芸
-
-
摘要:
当遭遇突发事件,如何帮助青少年群体缓解“灾难后”心理负面效应,重建心理健康,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阅读疗法有其显著优势,其针对性强、操作性强、推广性强、成本性低,我们可以通过营造阅读环境从而帮助青少年在阅读的过程中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接纳自己、欣赏自己进而逐渐完善自己。因此本文借助阅读疗法优势,完善明确准备阶段、诊断预估阶段、制定计划阶段、实施计划阶段、鉴定评估阶段和继续追踪阶段共六个阶段计划开展阅读疗法,采用演绎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阅读疗法能释放“灾难后”青少年的压力和缓解心理焦虑,进而疗愈自己。然而为实现青少年心理重建和阅读疗法专业化的“同频共振”,长期效果监测和阅读疗法师专业化队伍的组建,也是我们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
-
王利敏;
鲁才红;
胡梦云;
熊莎莎;
王明景
-
-
摘要:
目的 构建综合医院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人员应急心理服务体系,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状态下护士的心理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文献分析及现象学研究,初步拟定专家咨询问卷。运用德尔菲法对35名从事心理卫生服务、医院管理、护理管理以及应急管理等领域的专家进行2轮专家咨询。结果 第1、2轮专家咨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4.29%、90.91%;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3、0.84;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6、0.20(均P<0.01)。最终形成的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36个三级指标。结论 综合医院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人员应急心理服务体系的可靠性及实用性较高,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为护理人员提供系统完善的心理服务提供借鉴和参考。
-
-
葛炎玲;
陆丽;
张亚辉
-
-
摘要:
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用于终末期肾病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但长期治疗中并发的各种症状、沉重的医疗负担及社会功能的削弱,都将影响到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1]。在现代医学模式下,MHD患者的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是护理工作关注的重点,尤其是创伤后的心理重建。研究发现,MHD患者在患病经历中都会受到负性情绪的影响,但经某种积极干预会呈现出良性改变[2]。国外学者证实,叙事护理可以帮助患者从生活的困境中寻找到有价值的东西甚至是积极的情绪,促使患者获得心理健康益处[3]。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PTG)是反映患者遭受创伤后积极改变的指标。本研究选择心理较为脆弱的女性M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叙事护理干预对创伤后成长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
-
陈鹏
-
-
摘要:
一段时间内,"考研热"将继续持续下去。对于近400万人的群体选择,个人意愿和就业市场将会发生变化。12月27日17点,完成最后一门专业课考试后,考生刘铮铮走出考场,长舒了一口气。复习了一整年,直到后期才进入复习状态,"被疫情打乱复习计划,经历崩溃和心理重建,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当日,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基本落下帷幕;考研报考人数为377万,创历史新高;一位新冠肺炎感染者在辽宁省新冠肺炎集中救治大连中心顺利参加了考试。
-
-
王旻譞
-
-
摘要:
动画因其自身特质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可以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在现代心理治疗领域发挥特殊价值和作用。动画艺术疗法能基于人类心理运作机制,通过视听语言叙事方式,进行创伤记忆的唤醒、创伤情绪的宣泄、创伤根源的追溯以及积极人格的重建四个阶段治疗,帮助观众疏解心结、自我整合,有效契合了后疫情时期PTSD群体心理重建的需要,为群体提供应对焦虑的积极方法、疏解情绪的合理渠道、促进顿悟的有效途径以及重整认知的正面能量。文章结合相关影片进行了深入分析。
-
-
吴建伟
-
-
摘要:
本文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一次心理急救。来访者受到疫情恐慌的影响,表现出害怕、警觉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通过稳定化技术,重建安全感,回归正常的学校生活。由案例来反思加强心理重建去预防疫情创伤后应激障碍。
-
-
-
-
李小艳
-
-
摘要:
针对疫情对中职学生造成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和疫情期间与他人接触时的心理恐慌等相关问题展开调查,分析造成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探讨这些问题的解决策略与措施,为今后更加精准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收集原始基础资料、总结提炼经验、积累科学办法.
-
-
方丽丽
-
-
摘要:
由于受灾群体心理重建分析的心理重建效果差,为了降低受灾群体心理波动指数,加强受灾群体的心理重建效果,该文出了暴风雪环境下灾区受灾群体心理重建分析.通过灾害给受灾群体所带来的伤害,分析了受灾群体的基本心理需求;利用灾区受灾群体心理障碍挖掘流程,完成了灾区受灾群体心理障碍的挖掘;针对受灾群体不同的心理状态,计算了心理重建模型在t时刻的心理状态值,总结出心理重建维度的权重取值,通过受灾群体心理重建模型的特征设定,完成受灾群体心理重建模型的构建;最后通过受灾群体心理重建流程设计,实现了暴风雪环境下受灾群体的心理重建.
-
-
-
陈书梅
- 《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四川“5·12”地震后心理援助第二届国际论坛》
| 2009年
-
摘要:
相关新闻报导,在512 四川震灾中,12 岁以下的儿童在乃是心理受创最严重的一群,而阅读儿童文学作品,能使遭逢情绪困扰的儿童忘却现实之不愉快,进而纾缓其负面情绪,此即为「发展性书目疗法」(Developmental Bibliotherapy)之精神。爰此,台湾大学图书信息学系与国家图书馆发起「送儿童情绪疗愈绘本到四川」之项目活动,结合台湾图书信息、心理卫生与心理谘商及儿童文学等各界专家学者组成选书小组,挑选50 种具情绪疗愈效用之绘本,并出版《儿童情绪疗愈绘本解题书目》,作为导读手册。希望未来能将所选绘本与该解题书目送至四川等震灾地区,使灾区儿童透过绘本阅读达到心理重建之目的。
-
-
-
-
-
-
-
-
-
郭翔;
夏桐
- 《2017年中国公共管理博士后论坛》
| 2017年
-
摘要:
突发事件的相关研究一直是国外各界学者都十分关注的一个跨学科多领域的研究课题.而灾难伦理亦是国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文章对国外突发事件伦理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了国外突发事件伦理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视角与方法,从灾难响应伦理、灾后伦理问题2个主要方面及其具体表现着重分析国外突发事件伦理研究现状,对国内研究产生一定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