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彝语

彝语

彝语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33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中国文学、民族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5篇、会议论文19篇、专利文献1篇;相关期刊157种,包括贵州民族研究、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2014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论坛、第二届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论坛、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等;彝语的相关文献由310位作者贡献,包括杨娟、胡素华、阿育几坡等。

彝语—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15 占比:94.03%

会议论文>

论文:19 占比:5.67%

专利文献>

论文:1 占比:0.30%

总计:335篇

彝语—发文趋势图

彝语

-研究学者

  • 杨娟
  • 胡素华
  • 阿育几坡
  • 马辉
  • 刘云
  • 马鑫国
  • 俄尼·牧莎斯加
  • 吴娟
  • 曲木史格
  • 朱文旭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田宣宣
    • 摘要: 语义分析是当前计算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促进自然语言处理迈向新的阶段的主要挑战。在彝语言文字信息处理中,对彝语语句的语义标注是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研究选用特征结构理论框架,以彝语主谓谓语句的语义标注为切入点进行初步探索,用形式化手段表示彝语主谓谓语句的十一种语义关系类型,并归纳整理出彝语主谓谓语句的特征结构模型。研究表明,特征结构理论标注效率和标注精度较高,可以比较全面的描述彝语的复杂语义信息,为探索适合彝语语言事实的语义标注策略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解决方案。
    • 江柏余
    • 摘要: 哔噜是一种较为小巧而袖珍的彝族乐器,它的名称很多,只能因地而异,有的地方称它为“直箫”,也有的地方叫它“草杆”,在彝语里叫“补惹”“洪湃”或“模秋”等,“哔噜”的叫法以它的声音而来,用象声词为名。哔噜是楚雄彝族自治州特有的乐器,从它的名字不难看它的分布很广,这和彝族分支较多有着直接的关系,“隔一条河是一种音,距一道岭是一种腔”即是彝语的特点。
    • 王有林
    • 摘要: 国外学者研究表明,人类语音中存在着吸引力,改变语音的物理属性会影响语音吸引力。语音吸引力是语言学和心理学交叉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基频和语速为变量,以听众的听感为评判标准,通过实验来分析在两性交往中基频和语速对彝语语音吸引力的影响,以此来验证基频与语速在语音吸引力中的作用是否普遍存在。
    • 谭丁录
    • 摘要: 彝族人热情好客,招待客人最美好的方式就是美酒加大肉以及彝族歌舞。坨坨肉是彝族人最具代表性的民族特色食品。坨坨肉,顾名思义就是一块块的大肉,彝语称“乌色色脚”。每一块肉的重量均在二三两上下,形状如“砣”,故名“坨坨肉”。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群众过去一直生活在山高坡陡、土地贫瘠的悬崖地区,生活相对比较贫困。
    • 彭华; 王文艺
    • 摘要: "横"字在贵州纳雍话里读xuan21,意思与"竖、直、纵"相对.纳雍话的"横xuan21"是东鍾韵扩大和鼻韵尾(り)脱落这两种音变竞争的遗留,"横xuan21"没有归入东鍾韵,赶上了鼻韵尾(り)脱落的潮流.纳雍话鼻音韵尾(り)脱落开始的时间可能与梗摄部分字、曾摄部分字归并入东鍾韵的时间同时.纳雍话鼻韵尾(り)的脱落受到彝语影响的可能性较大,今天纳雍阳长、百兴一带乡镇把a(り)读成an或(a).纳雍话鼻韵尾(り)的脱落不只发生在i(り)和(の)(り)中,还发生在a(り)中,这给西南官话鼻韵尾(り)在a(り)中的脱落提供了某种可能.
    • 吴勰
    • 摘要: 近年来,彝语使用发生巨大变化,其中居住格局对语言影响较大.淤泥彝族乡是贵州省盘州市境内彝族最集中的地区.文章通过调查淤泥彝族乡彝语使用状况及特征,对其成因进行分析,为彝族聚居区彝语保护提供参考.
    • 柳俊
    • 摘要: 桥本万太郎最早关注到中国境内语言的南北类型差异,这种地理类型差异在双及物结构上同样存在.作为典型个案,汉语方言南北类型过渡地带的江苏方言,其双及物结构呈现出自北向南的演进式地理类型格局.处于我国西北部OV型语言和东南部VO型语言之间过渡地带上的彝语方言,其双及物结构呈现出自东北向西南的演进式地理类型格局.均处于地理类型过渡地带上的两种语言在双及物结构上所呈现的相似地理类型格局是由语用语法化的创新动力和语序固化的保守阻力共同塑造的.
    • 杨娟; 刘云
    • 摘要: 拷贝型量词是彝语量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达方式也是彝语的语法特点之一.以彝语东部方言黔西北次方言乌撒土语为例,我们发现彝语也属于拷贝型量词发达型语言.彝语拷贝型量词有其自身的语法特点,也有其不一样的产生和流变过程.观察分析它的流变过程对彝语文的学习和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熊姣
    • 摘要: 彝语有"金""银""铜""铁"四个金属常用词,这些词可以指金属元素,又可以指价值;还可以和一些语素或词搭配指颜色.采用共时和历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比彝语六大方言区四个常用金属词语音和语义的异同,并和藏缅语族其他亲属语言进行比较,尝试对彝语这些常用金属词进行探究并对其词源进行探讨,同时将这些金属词与之对应的颜色词进行比较,一方面揭示彝语方言内部一些语音的历史演变规律,为亲属语言的比较研究提供一些借鉴意义;另一方面也展现出彝族在金属理解上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思维模式.
    • 陈顺强; 郭利芳
    • 摘要: 以彝语北部方言元音为研究对象,运用语音实验学的研究方法对彝语北部方言元音进行物理信号采集,并对其进行声学特征分析.研究中使用MATLAB、Praat和AS等软件对语音信号进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认为由于发音器官声带的是否紧张,紧张程度的大小,口腔和咽腔共鸣的大小,舌的运动部位的前后、高低等等的不同,致使松紧元音的出现.松元音在发音的时候喉头肌肉的紧张程度没有紧元音明显,舌根比较靠后甚至靠近声道后壁,反之紧元音发音时肌肉紧张,舌根比较靠前.舌位高低与元音松紧有一定的联系,舌位前后与元音松紧也有一定的联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