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强震

强震

强震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1196篇,主要集中在地球物理学、建筑科学、水利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58篇、会议论文25篇、专利文献213篇;相关期刊265种,包括地震、地震学报、四川地震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2014天灾预测学术研讨会议、2011年全国天灾预测研讨学术会议、第八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等;强震的相关文献由2049位作者贡献,包括周宝峰、任叶飞、温瑞智等。

强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58 占比:80.10%

会议论文>

论文:25 占比:2.09%

专利文献>

论文:213 占比:17.81%

总计:1196篇

强震—发文趋势图

强震

-研究学者

  • 周宝峰
  • 任叶飞
  • 温瑞智
  • 于海英
  • 蔡静观
  • 秦保燕
  • 谢礼立
  • 付虹
  • 陈培善
  • 张晓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闫春丽; 涂劲; 李德玉; 郭胜山; 梁辉
    • 摘要: 以某重力坝为例,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塑性损伤模型和动接触力模型,对混凝土重力坝进行非线性动力分析,研究讨论了坝体头部强震破坏进程、破坏机理以及在贯通前后上下游节点对位移差变化情况,并基于两种模型的本构关系,对比分析了两种模型下重力坝强震损伤破坏演化过程的差异及其对重力坝极限抗震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塑性损伤模型计算的混凝土坝坝体头部折坡处的开裂要早于接触模型,但是开裂进程比接触模型慢;若以坝体头部开裂贯通为依据,损伤模型和接触模型的极限抗震能力相差不大,接触模型略低;对头部存在明确层面、不需要考虑网格细化问题等的碾压混凝土坝可采用接触模型,对于不存在明确层面的情况,建议采用损伤模型。
    • 蔡国军; 陈锡锐; 孙文鹏; 贾俊
    • 摘要: 为研究强震作用下斜坡表面的动力放大效应,以陕西勉县某岩质斜坡为例,建立了三维模型。运用离散元软件3DEC,模拟了动力条件下斜坡的变形失稳过程,分析了斜坡表面的动力响应特征,研究了不同地震波输入工况条件下坡体表面动力响应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地震纵波的影响时,竖向加速度得到显著增强,坡面的PGA放大系数增强了约1.62倍;坡面形态强烈影响着斜坡表面的动力响应特征,强震作用下,斜坡坡肩及坡形转折处的放大效应均十分强烈,凸出部位次之,坡表两侧的放大效应最弱;不同输入工况下,斜坡坡形转折处的水平向PGA放大系数均维持较高值,特别是在仅输入水平向加速度的条件下,该部位在地震滑坡灾害预防中应特别注意;强震作用下滑坡的运动过程可概括为滑坡孕育启动阶段—挤压碰撞高速运动阶段—堆积阶段。研究成果可为该地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一定理论支持。
    • 闻毓民; 信春雷; 申玉生; 黄泽明; 高波
    • 摘要: 通过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了减震层效能评定方法的准确性和减震层作用下衬砌结构与最不利的IV级和V级围岩在激振过程中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减震层效能评定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评估减震层在地震动力作用下对衬砌结构的作用效果,但随着激振加速度峰值的提高,试验值会与评估值产生偏差,因此对减震层效能评定方法引入地震动力损伤系数以提高其精确度;围岩级别相较于减震层的厚度对衬砌结构的地震响应更具有决定性作用;在中低烈度地震区,减震层对衬砌结构的保护效果较为明显,但减震层存在最优厚度,超过该厚度,衬砌结构遭遇地震时的震动更加强烈,在高烈度地震区,减震层的效果差异在不同围岩中逐渐不再明显;减震层的存在改变了衬砌结构的自振特性,让衬砌与围岩之间在地震动力作用下有一定的刚性位移裕度,减少了相对位移的幅值。
    • 姚二雷; 刘志芳; 苗雨
    • 摘要: 以武汉市三阳路超大直径过江“公铁合建”盾构隧道工程为依托,探讨了强震作用下岩-土交界面处隧道的损伤演化规律及地震响应包络特征。基于ABAQUS软件研发的动力有限元计算平台,建立了双隧道(含内部构件公路板与竖向隔板)-土体有限元模型,土体本构采用了修正的Davidenkov黏弹性动力本构模型,混凝土本构采用损伤塑性模型以模拟其开裂、损伤特征。计算结果表明:在岩-土交界面附近,盾构隧道衬砌的加速度、位移及应力响应均出现突变;由于隧道结构穿越了软硬土层,其破坏始于拱腰的退出工作,进而衬砌内部构件节点破坏,拱肩最后破坏;衬砌拱腰处的破坏区域均在岩-土交界面附近的软土层中;衬砌内部构件的存在使得超大直径衬砌拱侧的水平剪应力明显减小。
    • 朴贤日; 崔帅; 刘勇; 张耀庭
    • 摘要: 随着《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中极罕遇地震作用概念的提出,有必要对按我国现设计规范的预应力混凝土(PC)框架结构在极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进行深入研究。为此,依据我国现规范设计了6榀不同梁截面尺寸、不同抗震等级的PC框架,在OpenSees中对其建立数值模型并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验证,然后分别对其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和基于IDA的易损性分析。研究表明:在罕遇,极罕遇地震作用下,各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均能满足现规范1/50的限值要求,但容易出现“强梁弱柱”的破坏机制;结构的倒塌失效概率均较小,满足“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要求;其中抗震等级为三级的PC框架抗震性能最好,具有较高的抗震能力储备;同时,在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抗震能力条件下,适当减小框架梁的截面尺寸,能较好地改善结构的破坏机制。
    • 喻凌峰
    • 摘要: 震害调研表明了不同埋深时隧道破坏的差异性较大。基于此,对隧道洞门区域的典型震害特征及破坏机理进行分析;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基于土-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重点研究洞门浅覆土区域隧道结构在不同埋深下的地震动力响应及隧道衬砌的破坏机理。结果表明:土-结构相互作用关系对隧道衬砌的受力变形起控制作用,地层的剪切变形可以直接反映衬砌的变形模式及地层振型特征;土-结构相互作用力、围岩塑性变形及衬砌结构的损伤分布均表明拱腰及拱脚等区域对隧道结构的整体稳定性起控制作用,建议对该区域围岩进行加固。
    • 陈大庆; 邵叶; 刘锦; 谭争光; 李丽
    • 摘要: 强震前震源区处于不稳定状态,引潮力可能触发震源区中小地震的发生,从而导致小震调制比异常。利用阴历月历计算得到调制系数,统计了中国大陆朔望调制、上下弦调制、非调制强震的时空分布特征,在川滇交界区域、阿尔金—西昆仑区域、安徽至江苏至南黄海区域强震的调制性质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并且部分构造区域调制性质在某些时间段上也具有一定的一致性。统计1975年以来中国大陆17次7级以上地震,其中8次地震在震前3个月震中区周边出现了中小地震调制性质一致性升高的现象。这一现象具有一定短临意义。
    • 许新勇; 刘旭辉; 蒋莉
    • 摘要: 为研究地震动力持时过程中大型渡槽结构在边界效应下的动力破坏机理及损伤发展历程,基于黏弹性边界理论,以南水北调某大型渡槽为例,将有限元软件ABAQUS与MATLAB程序结合,实现了黏弹性边界的施加;并通过引入混凝土塑性损伤本构模型,进行了抗震时域分析,验证了黏弹性边界效应对波动能量的吸收效果,确定了强震作用下渡槽结构易发生破坏的薄弱部位。结果表明:黏弹性边界对波的远域能量逸散有着良好的控制效果;强震响应下渡槽结构可能发生损伤破坏的位置主要集中于墩帽、墩身与墩帽衔接处以及承台与墩身连接处;随着地震力的持续作用,易发生损伤破坏的部位可能会引起损伤趋势的发展,进一步导致结构产生混凝土开裂现象;在渡槽结构的抗震设计中,为防止结构整体倒塌、破坏,应着重关注易发生损伤破坏的部位。
    • 刘汉云; 余志武; 国巍; 蒋丽忠
    • 摘要: 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面临强地震的潜在危险,“以桥代路”的线路设计理念导致强地震发生时高速列车运行于桥梁上的概率大幅度增加,当前已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和数值研究,然而研究结论缺少试验验证,缺乏进行地震下高速铁路桥上行车测试的试验系统。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在实验室内测试地震作用下高速铁路桥上行车的动态试验系统(DTS),详细讨论了该动态试验系统的关键技术问题,完成了缩尺模型试验参数的相似设计,给出了详细的系统整体设计方案,并通过演示试验和数值仿真对比分析,验证了该试验系统的准确有效性。该动态试验系统可为地震作用下高速铁路桥上行车安全研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物理模拟方法,并可为国内外相关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
    • 吴兆智; 张楠
    • 摘要: 地震荷载是自然界中一种突发并且对结构具有一定破坏性的随机激励。当震级大于6级即地震烈度在7以上的地震即强震作用在车桥耦合系统中时,确定系统响应的概率分布特性用于保障行车和结构安全稳定十分重要。因此,本文分别采用蒙特卡洛实验法以及虚拟激励随机振动分析方法,构建二维车桥耦合系统空间状态方程,考虑轨道不平顺随机激励和确定性轴重激励,以及通过大质量法输入地震随机激励,借助精细积分法通过全过程迭代过程对该状态方程进行精确高效求解响应时程分布。由此确定系统响应及相应动力学指标的概率分布,与非强震条件下的响应概率分布特性对比,最终为保障行车和桥梁结构安全稳定提供建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