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地震预报

地震预报

地震预报的相关文献在1975年到2022年内共计3634篇,主要集中在地球物理学、地质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27篇、会议论文441篇、专利文献21567篇;相关期刊491种,包括地震、四川地震、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等; 相关会议152种,包括2011年全国天灾预测研讨学术会议、2009天灾预测总结学术研讨会议、中国地震学会成立三十年学术研讨会等;地震预报的相关文献由3900位作者贡献,包括郭增建、冯德益、王炜等。

地震预报—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127 占比:12.44%

会议论文>

论文:441 占比:1.75%

专利文献>

论文:21567 占比:85.80%

总计:25135篇

地震预报—发文趋势图

地震预报

-研究学者

  • 郭增建
  • 冯德益
  • 王炜
  • 车用太
  • 秦保燕
  • 张国民
  • 李桂莲
  • 韩渭宾
  • 潘元振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张立成; 薄万举
    • 摘要: 系统回顾多手段地形变监测应用于地震中长期预测和中短期预报的若干实例,以及震后总结给出的突出形变异常和巨幅形变异常未能对应地震的实例,展示了形变手段用于强震预测的有效性和局限性,并针对实践中发现的若干问题进行讨论,提出看法和建议。
    • 夏波; 王军; 任烨
    • 摘要: 在互联网技术发展推动下,信息技术已成为各行业、各领域发展的强大助力,为提升预警有效率,地震监测部门也愈发重视现代技术的应用,保证震源、地震等级、地震开始及持续时间等相关数据在地震形成初期便得到总结,进而为民众提供更加精准的地震预报,同时为相关人员应急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提供重要参考。本文首先对地震监测进行概述,然后分析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内容以及其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最后探究信息化时代提升地震监测效率的措施,以期减少地震给民众带来的人员安全威胁及财产损失。
    • 徐继山; 徐文杰
    • 摘要: 又是一年“5·12”全国防灾减灾日。14年前的这一天,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近7万人丧生,1.8万人失踪,37万余人受伤。这场大地震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如今,我们在缅怀逝者的同时,也应深刻地反思增强全民应急意识、提高全民自救互救能力的重要性。目前,地震预报仍是个世界性难题,只有科学认识地震,才能更好地去应对,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 郑建常; 冀东普; 李冬梅; 李霞; 戴宗辉
    • 摘要: 基于时间相依的地震复发间隔混合概率模型,开展山东地区中、短期尺度上的中小地震的概率预测实践,1年的检验结果显示,3、4级中小地震基本发生在此前给出的地震危险性高概率区。研究认为,该方法在日常地震会商中应用效果较好,并有望为破坏性地震的概率预测提供参考。
    • 无; 吴忠良; 丁志峰
    • 摘要: Q: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对于地震预测这一科学难题的解决有什么战略考虑?A:中国的地震预报思路是“场源结合”,强调“场”的动态监测和“源”的过程追踪。过去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重点在“场”的动态监测。现在,随着观测和数据分析技术的进步,实现对“源”过程的追踪成为可能。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结合这一科技发展趋势,把地震预测这一科学难题的阶段性的研究重点,放在对“源”的孕育发展过程进行精准监测和实证性研究上,这是推进经验预报向物理预报转变的关键一步,在这一过程中所形成的若干科学认识、技术进步,对国家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地震局科学技术与国际合作司车时)Q: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有哪些特点,有哪些独特的优势?
    • 黄惠宁; 阎春恒; 向巍
    • 摘要: 为准确深入了解公众对地震基础知识、地震预报的认识理解程度和地震预报公共服务的需求,利用乐调查和微信平台,开展了关于地震预报认识的网络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概念性的地震知识掌握较好,但理解程度不高。对地震预报发布结果的精度要求较高,同时也对预测震级的偏差表现出较大的接受度。对现行规范标准下的预测意见表述理解和接受程度较高,但不能接受采用类似气象预报的跨级表述方式。鉴于当前地震预测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预测意见应当同时给出发震概率。地震中长期预测意见可以考虑逐步向社会公开,为推进全面防灾减灾提供指导意见。公众对防震减灾公共服务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因此,新时期地震预报公共服务工作可以从科普着手,充分发挥地震部门的权威性,利用好地震宣传平台,分层次、多模式的宣传地震预报工作,帮助和引导公众更深层次认识和理解地震预报工作。
    • 赵宜宾; 张艳芳; 王福昌; 任晴晴
    • 摘要: 为描述强震预测的不确定性,在地震预报极值分析模型的参数估计中,引入轮廓似然估计法。对广义极值分布中形状参数和地震重现水平的轮廓似然估计原理及数值算法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并利用构建的广义极值分布模型对东昆仑地震带进行了地震危险性分析。关于形状参数和重现水平的点估计,以及10年以内的重现水平置信区间的估计,轮廓似然估计法与极大似然估计法效果基本相同,但在中长期地震重现水平置信区间的预测中,轮廓似然估计法得到的关于置信水平不对称的置信区间,在强震水平下对预测震级的不确定性表达更准确,预测结果更加有效。
    • 摘要: 《地震》是由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地震》的办刊宗旨是交流地震观测、地震前兆和强震机理与预测等研究成果,推动地震预报探索研究及其成果在防震减灾中的应用。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地震观测分析、地震前兆探索、地震机理与预测研究的广大地震科技工作者和相关科技领域的科技人员。
    • 摘要: 一新年来了,三个小伙伴正在太平洋西岸的—个海岛上度假,一场强度为5级的地震突然发生了。大地剧烈颤抖着,海水来回荡漾不停。人们乱作一团,惊慌失措地从酒店里跑出来。奇奇难过地说:“要是地震能像台风一样预报就好了,人们就能提前防备,避免伤亡。”妙妙摇摇头说:“我听说地震预警一直是世界性难题,多数国家都对它束手无策。”
    • 沈繁銮; 孟晓春
    • 摘要: cqvip:一次具有社会影响的地震发生之后,很多人会问为什么,意即在这个地方、这个节骨眼儿,为啥会发生这样大小的地震?为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地震分析预报工作者或专家往往尽其所能在第一时间给出比较科学的解释,诸如“余震说”“构造说”“能量说”。可是不少公众并不买账,提出更多问题或多方质疑,甚至伴随讽刺和调侃。例如,2020年“7•12”唐山5.1级地震发生后,地震系统的权威解读是,此为1976年唐山7.8级地震的余震,并指出该区域加载慢余震可持续上百年。“知乎”平台由此展开热议,其中约50%的发言关切点不在是否为余震;约25%的发言赞同余震观,理由不外乎听专业部门或政府的;约25%的发言不赞成余震观,因为感到(余震)不可思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