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中国地震学会成立三十年学术研讨会
中国地震学会成立三十年学术研讨会

中国地震学会成立三十年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09
  • 召开地:黑龙江伊春
  • 出版时间: 2009-09-16

主办单位:中国地震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地震学会成立三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2003年7月21日和10月16日在云南大姚先后发生了6.2级、6.1级地震,云南省地震局先后两次在震区布设小孔径台阵,进行近场观测,取得宝贵的数字记录资料并开展双震序列震源机制的相关研究.采用层状介质点源位错模型,利用垂直向直达P波、S波最大振幅,拟合反演中小地震震源机制的方法,共得到931个震源机制解,从两次地震的余震序列空间分布情况来看,6.1及地震余震序列位于6.2地震时断层破裂不充分的东南端,表明6.1级地震是b.2级地震在同一断层向东南端延伸到另一次破裂。对两个序列震源机制解分别进行系统聚类,均采用最大距离法。由931个余震震源机制解得出的平均解也与主震震源机制基本一致,主震和余震的发震应力场共同构成了震源区应力场。这种特征与当地构造应力场的方向相同,也和近年附近发生的一系列强震一致。表明区域应力场的方向比较稳定。
  • 摘要:通过对汶川Ms8.0地震的分析,指出其震源机制解的三轴基本上与构造应力场一致.而有的余震变成走滑型地震,是在逆断层的上盘或下盘滑动的岩块中,由于断层面上的物质不均匀,摩擦力不一样或粘结的程度不同,岩块滑动快慢不一,滑动快的岩块(S2)对前方邻接岩块(S1)产生挤压,对后方邻接岩块(S3)产生拉张转换应力场.在这种应力场作用下,致使在前后邻接岩块中发生新的剪切破裂,因而引起余震震源机制解有规律地变化.
  • 摘要: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标度,地震震级的国家标准(《地震震级的规定》GB 17740-1999)规定地震震级M用地震面波测定(即MS).深震(震源深度大于70 km)与小震不能用地震面波测定时,可用《地震台站观测规范》(1990)规定的体波震级mB、mb(分别为用长、短周期地震仪记录测定的体波震级)、近震震级ML测定.国标规定的震级,适用于地震测定、地震预报、防震减灾、新闻报道等社会应用.目前在我国地震学研究中,最常使用的震级标度是Ms(面波震级)与ML(近震震级)两种,这样就存在由ML震级标度转换为MS震级标度的问题.
  • 摘要:由于近震地震波主要在地壳浅层中传播,浅层的横向非均匀性比深层强,近震震级由于受到区域底层介质、地质构造差异、地震仪器、台站方位角以及起算函数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在地震台网震级计算中的多台震级测定和单台测定之间存在系统的偏差.本文利用江苏数字地震台网1999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记录到的约1500条ML≥1.0地震资料,以台网的平均震级为标准,分析子台的震级偏差原因,并概述了计算方法。结果显示:江苏数字台网子台测定的震级偏差存在地域分布特征,随方位角显示趋势性变化,地区邻近的子台之间变化特征相近或相似。江苏数字台网子台台基类型中,松散沉积对震级影响最大,震级偏差均为正值:灰岩是影响最小的,震级偏差几乎为零。
  • 摘要:地震显著活动与相对平静交替的韵律性是较普遍的现象.在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有关地震长期预测研究中,非常需要了解各地震带的韵律性,以便对未来长期趋势有正确的估计.本文采用最大熵谱分析方法,对华北地区及其主要地震带进行优势周期的量化性研究.最大熵谱分析方法可充分利用现有资料使过程的熵值取极大,从而导出无限个滞后的自相关函数并求得谱估值,因而其分辨率比一般谱分析方法明显提高,尤其对于较短资料可望得到更真实的谱估值.地震活动的时序发展是多个低层次韵律演进完成一个高层次的韵律过程,或者说,高层次地震活动韵律寄寓于低层次的韵律发展之中。华北地区及各带地震韵律大体一致,意味着有统一的地球动力因子存在,但具体是什么因子在起作用目前还不清楚.
  • 摘要:汶川8.0级特大地震的某些特点指向了疑似水库诱发,但也有一些特征看似与水库诱发地震不符.分析总结了疑似由水库诱发汶川8.0级大地震的证据,同时概述了汶川8.0级地震也有一些特征似乎不像水库诱发,但这些特征并不能完全否认其为水库诱发。
  • 摘要:地震预报的难度举世公认,水库地震预报的困难除其他共同点外还有水库蓄水的影响因素.作为水库地震的监测预测工作者,力图研究已经发生的水库诱发地震,找寻能够反映水库地震的相关信息,为越来越重要的水库地震监测预测服务.本文利用大桥水库遥测地震台网10年的模拟地震记录,取用其模拟地震记录的初动符号资料,计算出大桥水库区的小震综合断层面解,利用大桥水库小震综合断层面解的时间变化,对比区域现代构造应力场和4.6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找寻大桥4.6级水库地震前后可能存在主压应力变化的有用信息.研究表明,大桥4.6级水库地震,库区记录地震求解出的主压应力存在明显变化,为今后监测水库诱发地震提供了一个对比研究实例。
  • 摘要:近年来,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应力场扰动、地震活动迁移取得显著进展,特别是用临界地壳状态下强震本身产生的库仑应力扰动,来解释后续强震活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使用ANSYS软件,采用数字等高线及其他相关资料建立了包含地面高程、主要活动断层以及初始应力场的中国大陆三维有限元模型,在不同的边界加载作用下,利用单元组的生与死,对中国大陆地区断层丧失承载能力引起应力场调整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发现地震发生引起断层失去承载能力对应力场调整有显著影响,并把这种应力调整变化与2001年我国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应力、应变观测资料对比.还用后续被杀死的最高应力单元与强震后的地震活动对比,并对2008年5月12日龙门山8.0级地震的诱发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以期为后续强震转移地区的预测提供参考。
  • 摘要:2008年5月12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汶川8.0级地震.为了弄清这次地震形成过程与机制,本文基于黏弹分层半空间有限矩形位错理论和PSGRN/PSCMP软件,利用中国地震局地球所和USGS地震波反演获得的震源破裂模型和区域地壳—上地幔平均波速分层结构简化模型,模拟计算了汶川地震引起的同震及震后地表形变和重力效应。
  • 摘要:如何在强干扰背景下提取清晰的地震信号是地震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本文采用小波变换理论,分析地震记录资料,扣除地震记录强干扰,获得了较高分辨率的地震信号,为地震资料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本文研究目的是对目前数字化地震记录中的强干扰进行消除,从而获取清晰的地震信号。但是由于地震记录中各种干扰信号复杂多变,要想彻底消除这些干扰,特别是各种非稳态非线性的噪音干扰非常困难。因此仅采用单一的信号提取方法不足以有效消除复杂多变的噪音干扰。这是数字信号处理研究中的难点,也是地震工作者特别关注的重要问题。因此,在数字信号处理理论和方法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当更加注重多种手段多种方法的结合,使地震记录中噪音的消除和信号的提取更加有效.
  • 摘要:2008年11月3日至2009年1月1日辽宁海城连续发生4次ML≥4.0的地震,分别为2008年11月3日4.1级、2008年11月9日4.0级、2008年11月14日4.8级和2009年1月1日4.2级地震,形成显著震群活动.本文研究海城—岫岩地区的地质条件、历史地震,分析了2008年11月14日海城ML4.8震群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点、震源机制及应力场的分布和变化,并将震群与历史上该区显著震群进行了对比分析。
  • 摘要:川滇地区是青藏高原的重要边界带,地表发育一系列大型走滑和逆冲断层.本文利用1982~1999年川滇地区地震台网以及汶川地震后周边地区239个地震台站的P波走时资料,采用走时层析成像方法对川滇地区的三维P波速度结构进行了研究。
  • 摘要:震源区地壳介质地震波速度在地震发生的不同阶段变化对于了解地震孕育及危险性分析有重要意义,精确测定地壳介质中的波速变化是地震学家长期努力的目标.本项研究通过利用地震背景噪声互相关提取的经验格林函数的变化得到了汶川地震震源区速度的变化,并分析了地震波速度变化的原因.采用了近两年汶川地震断层附近四川区域台网记录的连续波形资料。首先将所用的各台站连续波形记录去除地震信号和仪器本身异常信号转为“噪声”记录,然后对台站对上“噪声”记录在相同时间段内做互相关运算,得到的互相关函数即为各台站对上的面波经验格林函数。
  • 摘要:对于大陆动力学的研究,目前已从传统的运动学描述研究逐步向动力学机理研究方向发展,已从"厚皮说"与"薄皮说"两种极端模式的争论,向上地幔流变驱动、岩石圈性质差异性控制的块体运动与连续变形耦合模式发展,已从青藏高原大尺度的变形研究向区域性的地壳变形细节研究发展.近年来,用GPS地面运动与地震剪切波(SKS)分裂得到的地幔各向异性相结合来研究青藏高原地球动力学和壳—幔耦合过程,其中地幔各向异性研究成为关键.中国地震局完成的“十五地震数字网络”项目中,安装了很多宽频带地震仪,本研究利用该网络中四川、青海、甘肃、宁夏,内蒙、陕西、山西等区域台网2007年8月至2008年12月的观测数据,并综合前人研究的结果获得了该地区较精细的地幔各向异性的图像.使用SC方法分析不同方位的单个事件确定的各向异性参数及其误差:然后对一组由远震事件得到的台站下方各向异性参数做“叠加”处理,可获得参数精度较高的各台站的SKS波分裂参数。在青藏高原东北缘西部,从昆仑断裂北部,过祁连山至阿拉善块体,地壳表面运动方向与快波偏振方向偏离逐渐加大,说明壳-幔耦合程度可能存在逐渐减弱趋势.而在东部的甘东南、宁夏南部地区,地壳表面运动方向与快波偏振方向的一致可能预示壳-幔耦合程度较强。位于龙门山断裂带带两边的松潘-甘孜地块和四川盆地,快波方向与地壳速度方向比较一致,也与地壳主压应力方向相似:快波方向与龙门山断裂带垂直,预示着该断裂带受强烈的挤压,这也是发生汶川8.0级地震的主要原因之一。
  • 摘要:江苏及邻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跨越中朝断块区、扬子断块区和昆祁秦断褶系三大一级构造单元.研究区内有切割岩石圈级的深大断裂郯庐断裂,有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地质构造非常复杂.本文从地壳层速度、震源深度、莫霍面深度和岩石圈厚度等四个方面比较了华北块体、苏鲁块体、扬子块体、大别造山带等不同构造块体的深部结构差异,为地球动力学机制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各构造块体深部结构有着明显的差异,大别造山带地壳最厚,地震震源深度较浅,各层速度和RMS速度最高,岩石圈厚度埋深较深;中朝断块区地壳厚度相对较浅,地震震源深度较深,各层速度和RMS速度相对居中,岩石圈埋深略浅于扬子块体;下扬子断块地壳厚度比中朝断块区厚,但比大别造山带浅,地震震源深度与中朝断块区相近,各层速度和RMS速度最低,岩石圈厚度与中朝断块区内的厚度差异不明显,略深于中朝断块。
  • 摘要:2008年5月12日,四川中西部龙门山地区发生强烈地震,龙门山断裂带的北川—映秀断裂、安县—灌县断裂和小鱼洞断裂形成规模巨大的同震地表变形带.遥感影像数据在2008年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充分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同震地表变形的快速识别与地震地质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分析震后光学遥感影像的阴影、纹理等特征,以及野外获得的地表破裂变形的地质与地貌特征,总结了汶川地震同震地表变形的光学遥感影像识别特点.通过遥感成像的光学原理对汶川地震断层陡坎在遥感影像上的阴影形成与识别特征进行深入解析,明确了影像成像时刻和断坎产状对影像阴影的形成和断层陡坎识别效力的约束。利用多源遥感数据的比较,讨论了地表变形识别对遥感传感器空间分辨率等参数的需求。结合影像成像特征与汶川地震同震地表破裂特征的分析,增强了对现有遥感影像在同震地表变形应用上的认识,为今后应急航空遥感方案设计提供参考建议。
  • 摘要:甘东南地区位于南北地震带的北部,是青藏块体与华北地块、华南地块以及新疆块体交汇的部位.近期南北地震带地震活跃,发生了汶川8.0级(2008年5月12日)、盈江5.9级(2008年8月21日)、攀枝花6.1级(2008年8月30日)和姚安6.0级(2009年7月9日)等中强地震.目前中强地震主要集中在南北地震带的中南部,而南北地震带的北部相对平静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尤其甘东南地区的GPS资料显示,该区是全国地壳运动速度场梯度较大的地区之一.将GPS水平运动速度场数据转化为跨断层定量计算可以应用的数据,通过该地区2004~2007年的GPS数据资料,将研究区内的主要断裂带六盘山断裂、西秦岭北缘断裂和海原断裂分别进行分段计算,得到各个断裂段的近期活动特征.选取断层两侧最近的GPS点,将断层两盘作为不变形的刚体,忽略了断层和GPS点之间这一区域的介质应变,通过GPS各点的相对运动速度反演计算出断层的水平运动速率和垂直运动速率。总体来看,甘东南地区主要以左旋剪切和压性为主,部分地区呈一定程度的拉张性质。六盘山断裂分段活动差异性较大,南段处于闭锁状态,西秦岭北缘断裂东段倾滑速率大,走滑速率小,分段活动也较明显;海原断裂东西两段活动较一致。
  • 摘要:福建九龙江下游北西向断裂带发育于九龙江下游地区,自西北漳州盆地往南东延伸至厦门岛南侧近岸海域,地质构造上位于长乐—诏安北东向断裂带中段与南段的交界部位.前人曾对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及其活动性做过较多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但对于九龙江下游北西向断裂带的构造组成、展布规模及其活动特征,尚缺少全面和系统的反映.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根据作者多年工作的资料积累,作进一步研究,对该断裂带的几何学特征和运动学特征给予全面展示.本文通过对该断裂带断层上覆地层的切割关系、断裂两侧第四纪以来形成的等时地貌面的差异性变化、浅层地震勘探、断层两侧钻孔探测等,研究断裂第四纪以来的活动特征及断裂构造的组合特征.
  • 摘要:本文运用地震活动性预测地震的已有经验,对华东地区特别是2005年江西九江5.7级地震前地震活动时、空、强等的规律性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结合中强以上地震小波振周谱变化曲线对未来华东中强地震的主体地区、发生时间等进行了初步的预测.基于地震周期谱分析的线性合成概率预测方法在华东地区的应用,给出1800~2007年的合成小波振周谱变化曲线,并显示未来两年华东地区有发生中强地震的可能。由中等地震集中,5级地震平静时间的中等地震活动空间上的分布特点,M≥6地震迁移规律为依据得出:鲁皖豫交界、南黄海北部海域以及苏中沿海是未来发生5.5级左右地震的主体活动区。
  • 摘要:地震预测目前处于初期科学探索和实验阶段,预测能力特别是短临预测能力很低.依靠科学进步和前兆观测能力不断提高,以及不懈的科学探索和预测实践总结,地震预测能力应将逐步提升.对1~10年尺度强震预测来说,如何识别出近10年内区域是否仍然存在壳幔界面差异上隆就显得十分重要.强震中长期预测需要震例经验的不断积累和物理预测效能方法的持续提升、检验,除了根据地震活动、构造活动背景、前兆观测能力情况,以及观测环境对前兆观测影响等多种因素综合判定外,更为重要的是如何有效检测或识别深部孕震源信息特征。因此,依据地表、空间观测数据,发展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能够反映深部孕震源处变动信息的预测方法应成为地震预测研究探索的主题之一。
  • 摘要:2008年在青藏高原的北缘和东缘先后发生了两次大震,一次是于田7.3级地震(2008年3月21日),一次是汶川8.0级地震(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形成了长达数百千米的地震地表形变带,有感范围覆盖了大半个中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在中国东部,地震活动仍然维持在较低活动水平.汶川特大地震之后,中国东、西部的地震形势会如何发展,这是我们需要研究和解答的问题.根据地震的波动性,作者以8级特大地震为主线,将1900年至今的地震活动划分成3个地震期.通过分析对比认为,未来地震的总体形势,西部呈减弱趋势,东部呈上升趋势,但大震的主体地区仍然在西部。
  • 摘要:2004年9月17日02时31分在海南邻近地区的广东阳江(21.7°N,11.9°E)发生了Ms4.9地震,震源深度12km.阳江这次4.9级地震,是近10年海南邻近区域的中强地震,作为地震分析预报研究人员,在震前有否觉察和跟踪分析预测,有什么经验和教训,值得反思和总结。本文对这次阳江4.9级地震的分析预测过程的经验教训进行了回顾和反思。
  • 摘要:长期研究得出,构造地震的孕育与发生只与地壳的差异运动直接相关,孕震体的形成必须具备3个要素:动力学要素——大于一定速率的地壳差异构造运动;构造学要素——地壳岩层的整体性比较好,力学性能比较强;应变结构要素——孕震体一定要形成"三向应变结构".即在地壳差异构造运动梯度方向的下方地区形成"拉疏隆起应变区",在差异运动梯度方向的上方地区形成"压缩凹陷应变区",而在两应变区之间形成"剪切应变区",地震就发生在"剪切应变区"的地带.因此,地震能在某处孕育与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地壳差异构造运动在这里遇到了整体性较好的"僵硬块体"(包括断层闭锁),使地壳差异构造运动受到抵挡发生牵制,产生矛盾,阻碍了地壳差异构造运动的正常进程,因而使"僵硬块体"发生多种应变而成为"三向应变结构"孕震体的.研究证明,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特大地震也是完全按以上的规律性孕育与发生的.
  • 摘要:2008年5月12日龙门山断裂带的中央断裂上发生了震惊中外的汶川8.0级巨大地震.对甘肃省震情的判定从地质构造以及历史资料中强地展活动相关现象进行了分析。
  • 摘要: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发生8.0级强烈地震,全国大半地区有明显震感,地震对汶川及周围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为了对中国大陆未来1~5年和5~15年M≥7.7地震危险性进行估计,采用韦布尔概率方法,计算M≥7.7地震随时间增长的累积概率、条件概率和发震危险率。同时指出工作内容主要是中长期趋势预测探索,这些方法和一些初步结论可能对我国大陆地震趋势判定有一定的意义。
  • 摘要:中强地震平静图像已被许多研究认为是强震前的一个典型异常指标.近期中国大陆西部两次8级地震前地震活动图像的研究认为,8级特大地震前不仅中强震出现大面积平静,而且中小地震也会出现大规模平静现象,形成地震空区.震级由大而小逐级形成配套出现的地震空区,可作为中国大陆西部8级特大地震的中短期预测与8级地震发生地区判定的一项有实际意义的指标.通过分析总结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以及汶川8.0级地震的背景空区、孕育空区以及逼近空区,归纳两次8级特大地震前平静现象的特征。
  • 摘要:许多大地震前地震活动存在明显的平静现象,对此国内外已有大量观测和研究结果的报道.强震前靠近未来主震断层附近区域出现中等地震增强之后的平静可能蕴含着地震孕育阶段性的重要信息,引起了国内外地震学家的极大关注,分析总结了有关中强震前地震平静前兆的观测报道。本文研究的阴山带、汾渭带即位于鄂尔多斯块体的北缘、东缘和南缘,也是强震最为活跃的区域。以阴山地震带、汾渭地震带作为ML≥4.0地震平静的研究区域,以华北地区((109°~124°)E, (33°~43°)N)作为统计区域,统计分析研究区内ML≥4.0地震平静与1976年以来统计区内6.0级以上地震对应关系。以相邻两次ML≥4.0地震的时间间隔作为统计量,对阴山带、汾渭带的地震活动平静异常进行统计检验。阴山地震带和汾渭地震带可能既是应力调整窗口又是应力集中窗口.利用该区域中等地震长时间平静现象可预测未来一定时间段内附近区域发生强震的可能性,已有的震例表明,1976年以来,研究区5次6.0级以上地震有4次震前出现长时间中等地震平静现象,其时间平静特征可作为区域范围强震的预测指标。
  • 摘要:2008年10月5日23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发生6.9级和6.5级双震.此次地震位于中国地震局2008年重点危险区内,震前作者根据地震活动异常动态作出了预报.通过分析地震长期活动背景,探讨了中短期阶段地震活动性以及强震短临异常现象,并指出乌恰6.9级地震前地震活动性异常表现出较明显的阶段性特点。震前中短期异常顺序出现为,空区-条带和地震学参数-异常增强-异常平静和震群。短临异常主要表现在地震活动增强、发生预警地震、地震波振幅比出现低值回返3个方面。
  • 摘要:郯庐断裂带(简称郯庐带)江苏省段北起新沂,南至盱眙与安徽嘉山交界处.此段将是郯庐带未来大地震发生的危险地段.郯庐带江苏段和龙门山断裂虽不可简单类比,但汶川8级地震活动水平估计偏低的教训带来了很多的启示,缺少对龙门山断裂及其附近地区深部结构的研究,尤其是震源部位深部结构和物理过程的研究是导致误判的特别重要的原因之一,郯庐带江苏段和龙门山断裂有很多相似之处,指明郯庐带江苏段大震危险性程度很高。
  • 摘要:通过对地震噪声的分析和总结,从宽频带数字地震与数字形变、重力台网的海量数据中,分析、寻找和发现地震波和固体潮等已知信息之外的地震噪声的“源”,探索地震噪声的机理和地震预测的新途径。借鉴地震波与固体潮相关研究的经验和方法,围绕频繁出现在地震与固体潮观测中的地震噪声(“震颇异常波”),从观测技术、特征归纳总结、综合分析和机理探索等方面,进行了多年研究,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进展和结果。
  • 摘要:宽频地震观测技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更丰富的地球物理信号,对其观测中新信息和未知信息的探索和挖掘是近年来正在展开的研究领域.2001年11月发生在昆仑山西口的8.1级地震和2008年3月发生在新疆于田的7.3级地震是中国大陆其他近些年来发生的两次重要强震。新疆及中国大陆其他不同范围的宽频数字地震仪在地震发生的前几天,都记录到了一些震颤信号,介绍了近期针对这两个强震前的震颤信号所做的分析与相关探索,同时分析了采用对震颤信号的到时判断和定位方法尝试着进行了信号源的定位方法。
  • 摘要:地壳和地幔都广泛存在着地震各向异性现象,地震的各向异性与介质的物性和应力、应变等物理参量之间有密切的关联.地壳中存在大量定向排列的微裂隙,复杂的断裂构造和应力场控制了微裂隙的结构,这也是地壳各向异性的主要原因.此外,岩石的节理或特定结构的排列方式、水平分层结构、应力的作用等都会造成地壳介质的地震各向异性.上地幔的各向异性主要是由深部介质的形变引起,与地幔介质的流变特征或深部物质运移特征有关.地震各向异性是研究深部物质地震学特性、探索壳幔动力学特征和深入了解板块运动等科学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本研究显示,深部上地幔介质的动力学特性与浅部上地壳介质的相关地震学特征有明显的关联性,相关的深入研究还在进行之中。
  • 摘要:针对5.12汶川8.0级地震,收集了震区固定和流动台站记录的大量余震事件波形资料,以及震区所处青藏高原东缘固定和流动台站记录的远震事件资料,对资料进行了S波分裂测量处理,得到了区域内地壳和上地幔的S波分裂结果,分析了区域内各向异性特征,结合该区域的地质与地球物理特征,讨论了该区域的深部动力环境和孕震特征.
  • 摘要:近年来,利用地表形变数据单独反演或与地震波形数据一起联合反演一定断层模型下的滑动分布已成为人们理解地震发震机理及震源破裂过程的重要手段,获得的断层非均匀滑动分布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汶川地震的时空破裂过程较为复杂,在获取了高精度InSAR同震形变场后,一个更为紧迫的工作就是反演断层非均匀滑动分布和震源参数,用汪荣江等发展的基于敏感性迭代拟合方法(Sensitive Based Iterative Fitting,SBIF)反演了已经获得的汶川地震InSAR同震形变场,获得了单断层模型的非均匀滑动分布及部分震源参数等.分析总结了汶川MW8.0地震InSAR同震形变场及数据重采样,并对滑动反演结果进行了分析。反演获得的滑动方向较为简单,以逆冲为主且具有一定的右旋走滑分量。反演获得标量地震矩为1.0×1021N·m,求得汶川地震的矩震级为MW8.0。
  • 摘要:南北地震构造带的中南段是青藏亚板块和华南亚板块的分界带,南段由小江断裂、则木河断裂和安宁河断裂构成,中段为龙门山断裂带.南北地震构造带的北段是华北亚板块和阿拉善块体的分界带.根据南北地震构造带两侧块体上的GPS连续观测站的资料,计算GPS站点间的基线(即距离)变化,研究南北地震构造带的活动性和伴随汶川Ms8.0地震的异常变化.同时根据不同块体上的GPS站点资料,计算块体运动参数,进而计算块体边界带的活动参量,得到南北地震构造带活动的背景值.
  • 摘要:在整体无旋转基准的基础上,采用了以提取低频应变信息为主的连续应变模型,按四个时段处理了华北地区400余个GPS测站复测资料(1999-2001-2004-2007-2008年),获取了1999~2001年、2001~2004年和2004~2007年的相对运动速率及其相应的主应变率场,以及2008年相对于2004~2007年运动的偏离位移场;此外也处理了2003年至2009年5月的连续GPS资料.结果表明,1999~2009年华北地区水平形变场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别,不同时段的结果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不一样,华北地区地壳形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可以察觉的动态变化。
  • 摘要:汶川8.0级地震发生后,地震预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客观的总结评估当前的地震监测工作就显得很有必要.本文在《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1992~2007年年度地震趋势研究报告》16年统计样本基础上,以我国重点地震监测区——青藏块体东北缘年度地震预报为例,从一个侧面反映当前地形变手段监测地震能力的强弱.
  • 摘要: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地震造成映秀—北川断裂和灌县—江油断裂同时破裂,形成了该区域永久性地壳形变,给震区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地壳形变监测是地震预报的重要方法,在地震预报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地壳形变监测台网得到不断地加强和完善。流动形变监测网升级改造不但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而且需要对地震危险区和重点监视区加密监测周期和扩大监测范围,更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新的预报理论和计算方法。
  • 摘要:在当前的科学认识水平下,进行强地震预测最大的困难是发震地点的确定,如何从众多活动构造部位中判断具有潜在地震危险性的区段,确定在未来一个时期具有最大发震可能的地点是实施有减灾实效的地震预报的基础。因而,最大限度地利用大范围、较长时间尺度的地壳形变观测资料,从中获取地壳运动变形的长期背景场信息,结合地质构造和强震活动性,研究活动构造区域长时间尺度的应力应变积累分布背景及其与强震活动的关系,判断高应变积累异常区,对强震中长期预测十分重要。利用地壳形变进行强地震的中长期预测研究的最大优势在于通过建立现代构造变形背景场,能够定性定量分析研究区域应力应变长期积累的空间位置和积累状态,为判断强地震潜势和危险区提供背景依据,并对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和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两次特大地震前区域地壳运动变形背景进行了比较分析。
  • 摘要:地震孕育和发生与断层活动密切相关,地震主要沿断裂带发生.监测断层活动的手段很多.较常用的有水准、GPS及重力等观测资料.综合应用和分析多种观测资料,更有利于正确分析断层的活动状况,判断地震发生的危险性.本文主要以分析跨祁连山—海原断裂带3剖面2005~2008年观测资料为例,分析3剖面2005~2008年水准及重力资料,可以看出3剖面水准变化2005~2008年出现波动变化。2006~2007年3剖面呈继承性运动特性,而2007~2008年则以逆继承性运动特性为主,并通过分析祁连山-海原断裂带GPS各点相对欧亚板块水平运动速率,可看出2005~2006年3剖面形变量较大,相邻点位形变速率相差较大,运动方向一致性差,可能由于2005年是首期观测,点位还未完全稳定。
  • 摘要:利用重力测量资料预测地震的前提是从大量重复观测的资料中提取与地震孕育过程相关的前兆异常信息,提取这些信息的基本元素为段差和点值.本文在精细处理龙门山区域重力网全部观测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相关统计的分析方法,研究了经典间接平差中起算基准的稳定性以及对平差结果的干扰,结果表明:起算基准在1996~2001年期间有过一次小幅度的升降变化,2001~2007年期间又发生了变幅为50×10-8m/s2左右的升降变化,最大变化出现在2003~2004年期间,并通过对龙门山区域重力网资料常规计算结果的分析与研究,总结了可供一般区域重力网资料分析的参考意见。
  • 摘要:形变固体潮仪器可以观测到较宽频带的地壳变形信息,研究发现,重力仪、倾斜仪等固体潮观测仪器还可以记录到一些自然过程引起的扰动变化,并从重力仪扰动时段分析了台风对重力及倾斜观测形成影响所具备的条件,模拟结果表明,当载荷周期为10s时,由于共振效应,地表的位移最大。而台风周期为3~7s,非常接近这个量级,当这个频段的次声波通过大气层传到观测点时可以最大量级地激发测点介质的扰动,从而被处于响应频段内的相应仪器观测到。
  • 摘要:"九五"以来,我国对地震前兆台网实施了数字化改造,实现了数据的数字化观测和网络传递.模拟观测的数据采样率多为日均值,个别为整点值,数字观测数据采样率至少是整点值,大多为分钟值,个别能达到秒值,前兆信息的采集量呈量级增加.根据李正嫒等的结果,如果观测数据的采样率由1小时提高为1分钟,观测数据的最高频率将由1.388×10 4Hz扩展为8.3333×10-3Hz,因而数字化改造使观测数据高频部分加宽了许多,这些高频成分介于固体潮频段与地震学频段之间,属于反映地壳运动短周期过程的非潮汐成分.数据的高频成分增加后,相应的分析处理方法应针对性地作出调整,使其能够充分利用数据的高频成分.目前国际上流行的潮汐分析软件,按其主要功能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潮汐数据的预处理软件,Tsoft和Preterna属于此类软件。另一类为潮汐分析软件,这类软件有VAV, Eterna和Baytap-G等。本文将Tsoft和VAV03结合起来进行数字化形变重力数据的潮汐分析。
  • 摘要: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简称《防震减灾法》)于2008年12月27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2009年5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防震减灾法》的第二章为防震减灾规划内容.表明我国在总结了30多年防震减灾工作后,更加体会到防震减灾规划的重要性,同时也表明,防震减灾,规划必须先行.防震减灾规划由规划文本、规划说明和相关附图构成,规划说明和附图是对文本内容的补充及说明。修订后的《防震减灾规划》施行后,建议加快制定配套的技术标准。
  • 摘要:众所周知,震后现场救援的首要目标是搜救幸存者,而且应在震后黄金72小时内尽快完成搜救,否则,余震、受伤、失血及脱水等二次伤害仍有可能夺走幸存者宝贵的生命.因此,如何在震后大范围的空间上和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准确地收集所有被埋压幸存者的位置、数量和受伤情况等信息,对现场救援队快速准确地搜索、挖掘和抢救被埋压幸存者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 摘要:郯庐断裂带是一条东亚大陆上规模宏伟、结构复杂,经历了多期构造、且近期仍继承着新构造运动方式的地震活动带.本文试图从建立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地震试验场的科学目标、地震试验场建设内容、地震科学研究重点等方面发表见解。在该试验场中,将全面实现《强震前兆波及预测研究》一文中地震前兆波探测和短临地震预测思想。
  • 摘要:我国大部分国土位于地震烈度Ⅵ度以上区域,其中Ⅶ度以上的烈度区域覆盖我国50%的国土,包括23个省会城市和2/3的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地震保险作为防震减灾的重要金融手段,能够有效分散地震风险和补偿地震损失,但在我国,该项事业的发展却非常有限.2008年的汶川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人民币,而截至2009年3月,保险业仅赔付保险金18.06亿元人民币,赔付率远低于国际同类灾害中30%的平均水平.我国早在1980年就开始开展地震保险,但由于地震造成的损失巨大及其不确定性,为了维护保险业的稳定发展,中国人民银行于1996年起将地震风险作为财产保险的除外责任.近年来,接连的地震损失给了研究者们新的警觉和反思,重新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地震保险制度,是我国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 摘要:众所周知,在唐山市中心广场有一座唐山抗震纪念碑,记载着唐山人民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英雄业绩.然而在唐山市郊外,还有一座鲜为人知的唐山大地震罹难同仁纪念碑,它记录了我国地震工作者在唐山地震预报过程中的艰辛努力和走过的悲壮历程.2006年,为了纪念在唐山地震中为地震事业献身的地震工作者,河北省地震局在唐山市郊外的“六人小组”墓地上修建了一座“唐山大地震罹难同仁纪念碑”。
  • 摘要:以1997~2008年《中国地震》刊载的578篇论文为资料来源,采取手工检索、逐期逐篇登记的方法,统计第一作者信息及论文信息.作者信息包括年龄、学历、职称和服务机构.论文信息包括论文资助项目来源及论文研究领域.期刊计量评价选取年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他引率、被引半衰期、Web即年下载率六项指标.
  • 摘要:噪声层析成像是近年来国内外地震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该方法通过对两个台站长时间的地震背景噪声记录进行互相关计算,提取台站间的格林函数,获取面波频散特征并进一步通过层析成像获得地球内部的速度结构.本研究利用华北地震科学台阵的190个宽频带、10个甚宽带台、2007年1月至2008年2月垂直分量的地震背景噪声数据,经过重采样、仪器响应校正、去均值、去倾斜分量、带通滤波、时间域归一化和频谱白化等预处理后,进行互相关计算,提取瑞利面波格林函数。经过数据筛选和质量控制,选择高信噪比的格林函数,利用多重滤波方法提取基阶瑞利面波的群速度频散曲线,得到了5630条高质量的频散曲线。层析成像结果较好地揭示了地壳内部、尤其是浅部地壳的横向速度变化。短周期(<20 s)的群速度分布同地表地质结构密切相关。使用光滑约束的遗传算法,反演了各节点的纯路径频散曲线,得到了华北地区0~50km深度的三维S波速度结构.反演结果较好地揭示了华北地区地壳内部的S波速度结构、结晶基底埋深和莫霍面埋深的横向变化。
  • 摘要: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地震,造成了约69180人死亡、17406人失踪和1000万人无家可归,是我国自1976年唐山7.8级地震之后最具破坏性的地震.本研究收集了自2001年1月至2008年6月期间发生的、被四川省地震台网(71个台站)和临时地震台站(40个)记录到的P波区域地震到时资料。采用三维节点来进行模型参数化,成像结果显示,沿龙门山断裂带以主震震源区为界的南北两段存在明显差别:南段显示为明显低波速异常,而北段显示出较复杂的横向不均匀性。汶川地震的余震主要发生在主震以北,可能和发震断层带的这一南北构造差异有关。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出在龙门山断裂带内存在显著的波速异常,这与前人认为龙门山断裂带仅是不同块体过渡带有所不同,可能是由于本研究使用了大量到时资料和本研究获得的速度模型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密切相关。本研究的成像结果为更好理解汶川地震发生机理提供了有利的地震学证据。
  • 摘要:断层带围陷波是断裂带内地震波入射到低速介质与高速围岩之间的界面时在界面内侧多次反射经相干叠加形成的具有面波性质的波列,其振幅和频率特性与断裂带的几何参数和物理性质密切相关,因而成为研究断裂带结构的有效方法之一.本研究提出利用基于围陷波波形相关的网格搜索法进行围陷波分析,该方法是基于围陷波波形拟合的基础上对断裂带参数进行综合研究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利用该方法确定断裂带结构参数更加合理但需大量波形模拟计算。实际计算中,可以在一些断裂带结构反演结果限制的基础上建立一系列模型进行围陷波波形模拟并进行相关分析,从而提高分析结果的合理性并降低计算量。
  • 摘要:观测和研究表明,地球内部随机分布的非均匀体可引起地震波的散射,这些散射携带了大量的关于地球内部非均匀精细结构的信息,可以通过研究地震波散射信息获取地球内部介质结构非均匀性.微扰法是研究小尺度介质非均匀性的重要方法之一,基于微扰思想,S波包络展宽法是定量研究岩石圈内部随机速度非均匀性的有力工具,速度微扰动的空间谱可详细说明地球介质结构的非均匀性,且非均匀介质速度微扰动谱的特征服从指数乘幂律,可以用3个参数来描述随机介质的特征:RMS速度微扰动ε,特征尺度相关距离α,幂指数k.本文从中选取了P波和S波初至比较清楚的204个地震记录(最大震级为ML2.8,最大震源深度约为4.38km)。受观测条件限制,这些地震记录基本上分布在天池东北侧和西南侧.本文将S波包络展宽法拓展应用,并结合3D非均匀介质射线追踪和GA非线性反演方法对长白山天池火山区介质3D速度非均匀性谱结构进行了研究.
  • 摘要:本研究搜集和整理了中国地震局四川、陕西等数字地震台网和地球物理研究所流动数字地震台网2001年1月1日至2008年9月30日的震相观测报告,采用的方法为多台和达法,选取直达波PG和SG的震相数据,重点研究了地壳内20km左右到地表的平均波速比和平均P和S波视波速的时间变化特征.从数万条地震直达波震相数据中精选出判读精度高的数千条优质震相数据,计算了汶川地震前后龙门山断裂及其附近地区波速比Vp/Vs、Vp和Vs视速度值,对比分析了汶川地震前后龙门山断裂及其附近地区的波速比、Vp和Vs值的时间变化.为保证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较为严格的筛选和限定.
  • 摘要:波速是地震波的一种运动学特性.大地震前,震源区及其周围介质中的地震波传播速度往往会出现异常现象.本文拟利用数字化地震波资料对特克斯5.9级地震做波速比异常震例研究。
  • 摘要: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是30年以来发生在我国大陆地区最为严重的地震灾害,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整理了四川省2000年5月至2008年5月3.0级以上地震的数字波形记录,进行震源参数测定,发现视应力在2004年和2006年出现两次比较大的升高过程,四川地区在2004年就已经开始出现地震前应力增高,由于2004年印尼苏门答腊地震的影响,该地区应力水平减弱,但是这一影响只是推迟了该地区发生地震的时间,苏门答腊地震之后该地区经过一段时间应力继续积累并不断升高,2007年后出现降低过程,于2008年5月12日发生汶川地震.可见地震前该地区的应力水平是有所增加的,视应力在地震之前的变化对于地震预报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
  • 摘要:声发射(Acoustic Emission,简称AE)是在《强震前兆波及预测研究》一文中定义的4类地震前兆波之一,本文从声发射地震前兆探测的理论基础和有限目标、用于地震前兆探测可借鉴的现代声发射技术、声发射仪器选型及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4方面探讨用于地震前兆探测的岩石声发射技术.
  • 摘要:本文对《中国震例》中5次7级强震前地下流体异常信息进行系统整理和分类统计,对地下流体异常进行阶段性特征、时空演化特征统计对比分析,介绍了7级强震流体异常时空特征,分析了强震前流体学科、流体学科与形变学科的协调性特征,探讨了某区域是否存在进入成组强震连发时期特征指标,总结了某个地震事件是孤立地震还是后续连发地震从异常形态特征上是否存在可区分的典型特征.
  • 摘要:本文根据中国大陆数字化水温观测井对两次大震的同震响应资料,对比分析了水温同震响应特征;并结合同井水位同震响应资料,对井水温度同震响应的成因机理进行了探讨.同时对汶川地震与苏门答腊地震在中国大陆引起的水温同震响应特征进行了统计,共收集到35口在汶川地震与苏门答腊地震中均有显著(响应幅度大于背景波动幅度值)水温同震响应的观测井,其中响应类型一致(同为上升或下降)的观测井占多数(28口井),响应类型相反的占少数,这些观测井没有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
  • 摘要:地震前兆观测方法有多种,在地震前兆观测中,时间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在地震发生前的数日内都会有地震前兆异常出现.然而,有很多的前兆异常需要来判定是否是地震异常,时间这个概念就可用来判定地震异常.黑龙江省大庆地震台地温观测出现的异常就是用时间域的概念来判定为非地震异常的.通过对2001年7月12日大庆地震台地温观测出现异常进行的分析,表明在时间域中寻找异常的规律性来判断异常的性质,是今后异常判断中可利用的方法。该文阐述了如何对大庆地震台地温观测数据采用时间域的概念确定该异常的性质,为今后异常的判定开阔了思路。
  • 摘要:地震前的潮汐形变异常似乎客观存在.中强地震发生前几十分钟到近6个月存在潮汐形变异常,异常形态呈多样性,主要是波动状、也有偏离状和少量阶跃状.这其中的短期(几天)、临震(几小时)前兆异常信息的获取与判定,应较多地寄希望于现场观测与原始记录.让台站值班人员及时直观发现异常突变图象,是实现地震短临预报的关键点.2006年12月26日在南海海域发生了7.2、6.7级两次地震,这是近百年来该地区发生的最强烈的地震事件.宁波地震台地倾斜在这次地震前后均有显著的震前异常和同震响应记录.分析了宁波地震台对潮汐的观测条件及地震基本参数,并探讨了震前异常与同震响应,同时对地震前的潮汐形变异常进行了分析总结。
  • 摘要:通过"十五"的建设,湖州地震台已发展成了多学科、多测项、多角度的综合性观测台站.台站现有地震观测仪3套,地形变观测仪5套、流体观测仪两套、GPS等.本文对采用各个手段的观测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了同一个台站各个观测手段的映震效应。
  • 摘要:通过对九江5.7级地展前电磁波异常监测概况进行分析,预测结果为10天之内,大华北特别是环渤海地区并没有地震对应,对九江5.7级地震发震断裂进行了概述,并探讨了九江5.7级地震电磁波传播路径。
  • 摘要:汶川8.0级地震前一周内DEMETER卫星观测到电离层异常,ELF频段电磁场数据也出现了异常电磁辐射;在主震及一系列余震的发生前后,地面的ELF电磁观测数据也在地震前后捕捉到相应的异常信息.用频谱的分析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陇南ELF观测的0.5 Hz~39 Hz的电场、磁场处理,在汶川地震及余震前电、磁场功率谱明显突跳,上升的幅度与震级大小、震中距等有关;地震异常变化比正常月份大1~5个数量级;在全国其他敷设ELF的地震台站也观测到临震前相同的异常变化,这对地震的时空预测提供了判断依据.震前的电磁效应明显,强震前在微裂隙的发展过程中产生“机-电能转换效应”引起了电、磁场扰动。电磁谐波异常不仅在强震震源区可以记录到,在远场电磁场记录中也有反映,有效的ELF电磁观测数据的处理方法和地震短临信息的提取技术,在研究地震前兆异常信息时、空、强特征与强震关系,加快电磁天地一体化建设,对未来地震监测、短临地震预测方法的拓展具有实际的意义.
  • 摘要:大地电磁测深(MT)方法是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用于研究地球电性的一种方法.本文使用了静海台2008年1~6月电磁场秒采样密度的观测资料,即电场观测的Ex,Ey两个分量及磁场观测的Hx,Hy,Hz3个分量,采用了Robust技术对观测数据进行了计算处理和张量阻抗分解,得到了每天固定的18个周期的一维视电阻率测深剖面和阻抗相位曲线。在集肤效应的作用下,不同频率的电磁场反映不同深度地层的电性信息。所以,把计算结果中的同一周期的视电阻率及阻抗相位做出连续的时序曲线,可得出反映不同深度电性信息的18条时序变化曲线。计算结果表明:在2008年3月11日卢龙ML4.2地震前有多个周期的视电阻率及阻抗相位的时序曲线出现明显的异常变化。
  • 摘要:2008年5月12日汶川8级大地震后,中国地震局组织了汶川地震科学考察,其中包含了汶川地震前宏观异常考察.通过二十多天的宏观调查发现,尽管我们在震前几乎没有收到宏观异常报告,但汶川地震前沿龙门山地震带两侧的确存在一些地震宏观异常,这是不争的事实.这些宏观异常与1976年松潘—平武地震前的宏观异常比较,二者既有相似的地方,也有差异.两次强震前宏观异常的空间分布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从两次强震前宏观异常的时间演化分析,两次强震前宏观异常都在3年前开始出现,以后逐年增多,但主要出现在震前几个月,地震前几天宏观异常最为突出。从两次强震前宏观异常类型对比分析,松潘-平武地震前的宏观异常比汶川地震前的宏观异常相对丰富,松潘-平武地震前的流体异常比例比汶川地震前流体异常的比例高两倍多。从两次强震前获取宏观异常信息的能力分析,松潘-平武地震前获取信息的能力远比汶川地震前获取信息的能力强。
  • 摘要:基于《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5套潜在震源区划分及地震活动性参数方案,本文计算了中国大陆地区对应于50年超越概率10%和2%的基岩峰值加速度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分析了峰值加速度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的空间分布特征,统计了省级、地级及县级城市峰值加速度的不确定性.研究表明,潜在震源区划分及地震活动性参数方案的不确定性对峰值加速度影响显著.标准差较大的地区与7.0级以上地震及大型的活动断裂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峰值加速度变异系数较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分布在我国的弱震活动地区,其次是西部塔克拉玛干沙漠、阿拉善高原地区.我国绝大部分城市峰值加速度标准差小于80Gal,峰值加速度变异系数小于0.4.此外,经分析,峰值加速度的变异系数比标准差更适合表达区划图的不确定性.这些研究结果可为下一版区划图编制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 摘要:2009年利用假期对山东省西北部宁津县农村房屋抗震情况进行了调研.研究宁津地区农村建筑抗震性能,对了解与改善农村建筑抗震现状,有一定意义.并对该地区使用最多、抗震性能较好的砖瓦房为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指出该类房屋在遭遇基本设防烈度的地震作用时,会导致檀条和横墙脱离、屋顶塌陷等后果,从而造成人员伤亡。
  • 摘要:地震信号是非线性非平稳的信号,处理信号的传统方法是傅里叶变换.介绍了信号分析的HHT(希尔伯特-黄)变换,通过将经验模态分解法和希尔伯特谱分析结合运用,可以较好地分析时频信号的信息和特性,尤其是信号的瞬时特性,因此,该变换可用于地震工程、结构损害监测等各项研究。
  • 摘要:由于缺乏地震动加速度记录,我国目前的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一般采用胡聿贤和张敏政(1984)提出的转换方法获得.该方法的关键步骤是利用目标区B区(具有烈度衰减关系,但缺乏地震动记录)和参考区A区(同时具有烈度衰减关系及较丰富的地震动记录)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使用某种映射原则,求取等效地震对,使得该地震对的两个地震给出的两地区地震烈度相同.目前常用的映射原则有3种,即等震级原则、等距离原则和最小扭曲映射原则.最小扭曲映射原则选取地震对的结果基本位于等震级原则和等距离原则之间,一般推荐使用最小扭曲映射原则来获取等效地震对.在实际的数值计算过程中发现使用最小扭曲映射原则具有一定的不足.本文提出使用中线映射原则进行映射,同时对使用中线映射原则进行等效地震对选取的优点进行了分析总结。
  • 摘要:近年来地震动的频率非平稳特性被认为是影响结构反应特别是非线性反应不容忽略的因素,因此对此特性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由于缺乏便于工程应用的统计特性的研究成果,使其丧失了工程应用的基础和前提.传统的频谱表示反映了地震动能量在频率上的分布,缺乏对地震动时间信息的表达.本文采用小波变换这种较成熟的时—频非平稳信号分析工具,分析地震动的时频非平稳特性,从整体上把握其变化规律,给出便于工程应用的统计结果.
  • 摘要:三峡数字化遥测地震台网比较完整地记录下了2003年7月13日发生在秭归县沙镇溪镇千将坪村的特大山体滑坡主体滑动的地面震动过程。本文分析了滑坡附近的卢家山、百佛寺、周坪、金子山和肖家坪5个地震台记录该震相的走时及波谱特征,结果显示其记录波形明显不同于构造地震、炮震、水库诱发地震以及其他原因产生的震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反映滑坡地振动波的高低频分布的拐角频率以及峰值频率和最大谱值等参数上与地震波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别可作为滑坡与矿震、地震与爆破判别的辅助指标,同时对深入研究滑坡整体滑动前的前兆信息的提取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 摘要:汶川大地震引发的滑坡、崩塌和滚石等地质灾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影响之严重均属世界罕见.在搜集整理灾区震前及震后的地貌、地质、遥感信息、滑坡的空间分布、汉川地震烈度分布和强震动资料的基础上,对汶川地震诱发的滑坡的分布规律及其与断层距离、坡度、地震动烈度及地震动参数强度分布的关系和震源破裂过程特性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 摘要:地震诱发崩塌、滑坡与地震动参数关系研究国内展开的较少,主要由于缺少地震动数据,特别是缺少既有滑坡又有地震动记录的数据.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8.0级强震诱发了数以万计的崩塌滑坡灾害点,同时获得了大量的强震记录资料,为应用地震动参数研究地震诱发崩滑等地震地质灾害提供了基础数据.研究汶川强震诱发崩滑的分布规律及其与地震动参数的关系对于震后地震地质灾害的快速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通过对汶川地震诱发崩滑数据与地震动参数据关系的研究,认为汶川地震诱发崩滑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Iα强度、斜坡最大峰值加速度都存在比较好的对应关系。将地震动参数引入地震诱发崩滑灾害的快速评估工作中,可以在震后应急期间为应急救援决策的制定、救援路线的选择提供重要参考信息,具有非常实际的社会应用价值,是地震诱发崩滑研究中值得重点关注的方向。
  • 摘要:郯庐断裂带是我国东部的一条深大断裂带。汶川地震的震中在郯庐断裂带的东侧。汶川地震波以直达波方式以近垂直的方向在江苏北部穿透郯庐断裂带中段。在这里,郯庐断裂带的物质为断层破碎物,相对断层上下盘岩体而言岩性较软,在断层处岩体的力学性质不连续.地震波在断层面上发生发射和折射而衰减,使一部分能量不能穿过断层,产生隔震效应。断裂带内物质具有相对较大的阻尼,也会吸收掉一部分能量,透过断层的地震波能量会减弱许多。因此,郯庐断裂带对通过这一段的汶川地震波都能起到明显的耗能减震作用,汶川地震中江苏数字强震动台网记录和高层建筑中的人的反应证明了这一点。
  • 摘要:2007年下半年以来,川滇地区发生了多次MS5以上地震,特别是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强烈地震,对于该区域的构造应力场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扰动影响.本文利用川滇地区三维活动断裂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对于上述地震活动所引起的川滇地区构造应力场调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具体模拟步骤:施加GPS数据所确定的构造边界加载;发生2007年下半年以来5次MS5以上地震;结合其他前兆手段发生异常变化的区域,针对滇西地区、滇西南地区、滇西北地区、滇东南和滇东北地区,分别给出数值模拟的计算结果;在此基础上,分析震后构造应力场调整的分区特征,从构造应力场调整角度探讨川滇地区的地震危险区域.
  • 摘要:天然地震和地下人工爆炸都将激发出地震波,地震波携带着巨大的能量向周边扩散,引起射线路径上地球介质的震动.地震观测仪器将这些震动过程如实地记录下来.本文利用地震事件记录的时间域特征差异,即P波波形的复杂性来识别地震和爆破.
  • 摘要:2009年5月10日发生在黑龙江省安达市的4.5级地震,其震中安达市太平庄镇南部草原地带,地理坐标为46°48′N,125°18′E,震源深度约7km.依据地震震中分布、等震线形态、地震与断裂的关系等分析了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结果表明,该次地震的A节面走向NWW,为286°,倾角46°;B节面走向NEE,为59°,倾角54°;P轴走向270°,仰角64°,T轴走向171°,仰角4°.这次地震的发震构造是A节面走向的滨洲断裂.经过野外宏观地震烈度调查,本次4.5级地震的等震线形态呈明显的方向性。极震区V度呈一个狭长的椭圆形,长轴长度大约是短轴的3倍,表明此次地震明显与NW向的地震构造有关。通过调查,在齐齐哈尔市、大庆市、哈尔滨市这一NW-SE走向较长距离存在震感明显的现象,结合已有地质资料和本区域的地震活动情况以及本次地震震中所处的构造位置,推测本次地震活动与NW向的滨州断裂及东侧的NNE向的大安-德都断裂活动有关,分析认为本次地震受NW向的滨州断裂活动影响为主.
  • 摘要:为了研究无锡市基底特征,在无锡市布设一条中深地震勘探测线.受无锡市行政区限制,地震反射测线长度24km,由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完成野外数据采集工作.数据采集使用美国I/O公司的SYSTEM-Ⅱ遥测数字地震仪;地震波激发采用机械变频可控震源;共投入两台美国Mertz公司的M18615型和两台IVI公司的Y2700型可控震源.使用600道地震接收,其中400道数据采集,200道备用.每个测点使用10个/串10Hz低频检波器点组合方式接收.为了兼顾深浅地层的有效地震反射信号,采用道间距15m,最小偏移距0m,最大偏移距4500m,400道接收(一边100道,另一边300道),覆盖次数30~40次,可控震源扫描频率10~100Hz,扫描长度20s,采样间隔4ms,记录长度16s的工作方式.
  • 摘要:汶川地震8级主震漏报暴露了经验性预报的弱点和己有认识的局限性。同时分析了监测台网建设的贡献与不足,以数字化为核心技术的监测台网在速报、余震监测、震源物理、深部构造研究以及获取强震记录等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GPS观测对于研究大区域地壳运动、应变积累过程以及同震位移场分布特征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为地震预报提供前兆信息方面,还没有明显进步。这可能与数字化台网2007年底刚通过验收,GPS网络建设也不久,应用时间短有一定关系。
  • 摘要:本文用五元地震预测方法对青藏高原东部M≥7.0大地震(1500~2007年)进行了建模预测研究,提出我国四川未来几年内1次地震为7.5级左右(7~8级)地震,大地震危险区或修正震中附近地区,震源深度为15 km左右,发震时间为2008年5~7月。地震活动性空间扫描发现,2008年5月12日汶川8级地震前地震加卸载响应比XY值、算法复杂性AC值、调制比RM值出现最高值异常,8.0级特大地震就发生在AC=3.2和RM=0.5最高值大面积异常区内;而在地震加卸载响应比XY值大于1的大面积高值异常区分布图上8.0级特大地震则发生在其东部边缘。结合7级以上地震活动的共性,地震活动性空间扫描异常集中区,地震活动断裂分部,地震活动平静空区、空段,可以修正大地震形势预测结果,提高预测精度。
  • 摘要:依据我国1988~2002年前兆台网的观测结果.从西太平洋板块俯冲最前缘东北深震区,吉林汪清、延吉一带(黑龙江省除外)前兆台网向东北、大华北及西部地区进行全时空扫描((33.0°~46.0°)N,(75.0°~131.0°)E),发现我国大陆由东向西前兆异常变化在时间上较为有序;在空间上有逐步扩展和放大的趋势.延吉台形变、水氡和水流量前兆异常演变特征,可能充分反映了西太平洋板块大规模俯冲作用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机制演变过程。通过实际观测结果推论:太平洋板块前端西向俯冲挤压作用(近东西向)在我国大陆自吉林汪清-珲春约600km深处水平运移中可能己形成了一个通道,当水平运移到局部某断裂和介质薄处时,激发地幔物质流上涌,扰动增大(在我国大陆东部区域不断发生地震)。随着水平运移距离的不断增加,前方的阻力也不断增大(东北7.0以上深震有节奏地释放),并伴随着板块前端逐渐上翘,对地壳有上拱顶托作用力。当达到我国南北带以西的区域时,西太平洋板块俯冲挤压应力逐渐达到极限,便发生了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
  • 摘要:2008年5月12日汶川强烈地震,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通过试图了解地球内部结构及演化来进行地震预报的研究,指出我国地学科学工作者也参与了相关的研究计划,完成了11条地学大断面,开展了京津唐地区深部探测项目,全国完成了深地震测深剖面4万余千米。这些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极大地推进了地壳深部结构的探测与研究工作。开展高分辨、细结构、多方法相结合的壳幔地球物理探测与观测,是深入认识地壳结构,深层过程和强烈地震发生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因此,在防震减灾战略部署、工作规划安排项目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孕震构造环境的探测与研究,是走向地震预测物理预报的必由之路。
  • 摘要:通过介绍历史8级地震(1303~1879年)以及现代8级地震(1900~2008年),从认识中国历史8级与现代8级地震的时空有序性中讨论了未来大地震的可能发生区域或最近时段,并结合地震时序统计、大地震构造环境进行综合分析。
  • 摘要:预测特大地震(8~8.5级)是我们地震工作者的重点课题.然而这种大震为数不多,我们除反复研究1976年唐山特大地震和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外,还要对历史上的特大地震进行回顾性预测研究,方能积累起预测特大地震的经验和认识.本文拟从异年倍九律去讨论1920年海原8.5级大震的发震日期,以作为今后在甘宁地区在冬季预测大震日期的参考.
  • 摘要:地震的孕育、发生及其后续影响是一系列复杂的物理过程,对这些过程进行研究有助于认识地震发生的机制,了解将来可能的地球物理状态.观测资料表明,地震造成应力在空间上重新分布,明显地影响了其他地震的发生.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江苏滨海发生了ML3.8地震,对该地区的响应地震进行震例总结表明,响应地震的发生,表明该区应力水平相对较高。汶川8.0级大地震对江苏地区的动态应力触发作用表明,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江苏地区的地震活动水平可能会有所增强。
  • 摘要:在系统研究新疆天山1972~2008年每次强震前震群活动的时空分布的动态演化特征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1996年3月19日阿图什6.7级、2003年2月24日伽师6.8级以及2008年10月5日乌恰6.8级计3次近7级地震震例.在这3次震例当中,前两次系后验结果,并据此对第三次即乌恰6.8级地震作出成功的内部中、短期预报.
  • 摘要:在地倾斜、应变、重力和宽频带地震计的日常监测中,除固体潮和地震波等"正常"信号外,还常记录到一些异常的"脉动"信号,这里统一称为"震颤异常波".本文采用国家数字地震台网2008年4月和5月两个月的JCZ-1型地震计连续波形资料,以及HUST台站倾斜、重力固体潮观测(采样率:60s)和JCZ-1型地震计的连续波形资料(采样率:200 Hz和50 Hz),对汶川地震前的震颤异常波进行逐一分析。
  • 摘要:对比了汶川8.0级、炉霍7.6级和松潘、平武7.2级地震的地震序列类型、余震分布形状及其阶段性特征,分析了这些特征异同与发震断裂带的特性的关系,认为强震序列类型可能与地震构造背景有关,强震余震区形状和余震随时间分布的阶段性受发震断裂带组合方式的影响。
  • 摘要:中国大陆现今构造运动最重要的特征是青藏高原的隆起,青藏高原形成与印度板块影响的模型主要是短缩模型与挤出模型.除了印度板块外,我国地质学家历来同时考虑古亚洲、滨太平洋和特提斯喜马拉雅三大构造域的影响。我国大陆广大地区处于发散的板块边界附近,或者说处于造山带内。为了更好地描述板内构造活动,广泛地采用地块的概念。地块组合的变化主要与区域应力场有关,如果区域应力场有利于地块边界断层活动,当应力应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边界断层开始活动。并对百年来我国大震活动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动力学格局主要出现了4种动力学模式进行了分析总结。
  • 摘要:利用P波初动极性数据求解震源机制解时,初动极性数据的数量、读取质量、在震源球上的分布状况,以及求解的搜索方法都会直接影响最终的震源机制解的质量,为此,在格点尝试法的基础上,对网格搜索法进行了改进,利用国家地震台网、地方区域地震台网、流动地震台网和部分国际台站的数字波形记录,从中读取P波初动极性,采用改进后的格点尝试法,求解了汶川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解;依据上述P波初动解的质量评价方案,对所求震源机制解进行了逐一甄别,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序列的余震震源机制解及其分布特征较为复杂。
  • 摘要:湖面韵律性波动,通常称之为假潮(或湖面波动、湖震、湖啸、静震).当地震波经过时,在湖泊、池塘、水库和河流等水面产生的驻波称之为地震假潮,其成因是地震动与水体之间发生共振。并通过文献资料,分析总结了几个世纪以来发生在全球范围里的地震假潮。
  • 摘要:我国有丰富翔实的地震历史资料.地震历史文字记载只有编制成地震目录,才能运用于现代地震科学研究中.编制《中国历史有感地震目录》采用的基本原则是,“尊重史料,多方对比,追本溯源,综合评定,宜粗不宜细”。对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地区的地震历史资料特点做具体分析,一一区别具体情况进行地震基本参数确定及震中精度分类:凡有确切文字记载,能辨认是独立的有感地震事件、可以确定其地震基本参数且震级在3≤M<4%的地震,均编入本目录。并对地震基本参数地震时间、震中位置以及震级的确定方法进行了概述。
  • 摘要:温州地震台是国家数字台,也是国家大震速报台,自1999年12月份开始数字化记录.作为国家大震速报台,当遭遇汶川地震时,如何使速报工作做到既快又准,这是地震台的首要任务.本文介绍了温州台在平时的地震震相分析过程中找到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单台速报方法,起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 摘要:青藏高原的变形和构造活动是当今地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大地震则是构造最新活动的表现.利用中国及其邻区近十年的1683个GPS测站的观测资料,建立由31个活动地块组成的大陆变形运动学模型.块体内部变形十分有限,说明块体的旋转运动而非连续分布变形是大陆构造的主要活动方式.昆仑山口地震、于田地震以及汶川地震这三个地震同在活动地块的边界相继发生,证实块体是作为整体活动的,因此块体整体运动是地震共同的动力成因,3次地震的力学联系支持青藏高原内部的变形主要发生在活动块体边界。地震成组发生,意味着它们是同时孕育、相互关联,因此不宜局限于单一构造分析地震的重复性,或者寻找小范围的前兆现象,只有扩大视野,从块体整体活动的认识出发,才能更客观、全面地了解地震的孕育、发生过程。
  • 摘要:在对2003~2008年新疆74次MS≥4.5地震震源机制解进行分析基础上,结合1990~2008年新疆地震活动图像显示出的时空分布差异性,探讨了这一期间新疆区域应力场特征.
  • 摘要:地壳介质的地震各向异性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利用剪切波分裂可以研究地壳介质的地震各向异性特性,分析地壳应力场的状态,对有关各向异性参数进行静态和动态的描述.本文使用辽宁区域地震台网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的ML≥1.5波形数据,采用剪切波分裂SAM分析方法,筛选了辽宁地区位于郊庐断裂上又同时满足剪切波窗的109条波形资料(其中大连台1条、营口台90条、本溪台5条、苏家屯台4条、东陵台7条、新民和法库台各1条),对郯庐断裂北带辽宁段的地壳介质各向异性特征及其与地震断层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发现大部分台站的快剪切波优势偏振方向以NE或NNE方向为主,这不只反映了原地主压应力方向,也与郯庐断裂在辽宁境内的区域构造应力场一致,进一步证明了剪切波分裂特性与其附近的断层性质密切相关。
  • 摘要:地震活动反映了一个地区地壳构造活动的变化规律,往往也展示该地区构造运动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本文采用随机能量场的概念,将地震活动能量场看作时间和空间的随机函数场,并运用自然正交函数展开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了江苏及邻区1970年1月至2007年12月以来的地震活动能量场时空分布特征,重点分析主要典型能量场的空间变化特征及典型能量场的时间“权重”系数与研究区内发生的中强地震活动的关系。
  • 摘要: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特大地震,是龙门山断裂带1900年以来首次8级以上地震,也打破了南北地震带1996年丽江7.0地震后持续12年多的7级以上地震平静.本文首先利用汶川震区2007年8月至2008年6月GPS水平位移资料,借助Okada弹性均匀介质半空间矩形位错模型反演大震错动参数.借助负位错反演获得了其内主要断裂的应变积累状况。利用反演所得大震错动参数可以计算大震同震变形场,进而将大震可能造成的库仑破裂静应力变化,作用于南北地震带2004~2007年GPS资料负位错反演所得震前应变积累断层段上,结合汶川震后跨断裂长水准剖面、跨断层短水准与基线流动观测资料,综合研究汶川大震对南北地震带活动断裂带应变积累的影响。
  • 摘要:三峡地区地质地貌复杂,岩溶溶洞发育,滑坡等地质灾害多发,自2003年5月水库蓄水以来,该区记录了大量的地震事件.这些事件中除了构造地震外,还包含了许多塌陷、滑坡、爆破等.利用这些数字波形资料,采用频谱分析方法研究快速有效识别地震类型的方法,对水库地震快速应急、趋势预测分析和诱发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地震波频谱中蕴含着震源和地下介质的丰富信息,不同类型地震事件频谱中拐角频率、优势频率、峰值频率、高频衰减系数等参数都存在着较明显差别。为了识别未知地震事件的类型,通过计算大量已知不同类型地震事件的频谱和频谱参数,统计各自的频谱特征,总结识别依据,从而用此来解决未知地震事件(主要指三峡地区地震事件)的识别和分类问题。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