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震级

震级

震级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1408篇,主要集中在地球物理学、建筑科学、矿业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12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79篇;相关期刊243种,包括地震、地震学报、中国地震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第五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会议、2008中国科协防灾减灾论坛等;震级的相关文献由2128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庆芳、郭燕平、封长华等。

震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12 占比:93.18%

会议论文>

论文:17 占比:1.21%

专利文献>

论文:79 占比:5.61%

总计:1408篇

震级—发文趋势图

震级

-研究学者

  • 刘庆芳
  • 郭燕平
  • 封长华
  • 崔秋文
  • 刘杰
  • 张洪由
  • 冯浩
  • 陈培善
  • 丁鉴海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世豪; 李新乐; 吕雅丽; 张婷; 高沛
    • 摘要: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考虑震级、震中距以及剪切波速等影响因素,构建神经网络框架,通过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对地震动反应谱值的预测方法及结果进行研究。按0~10 km、10~20 km、20~30 km分别构建地震动数据库,采用python编程,设定合理误差阈值,对弹性加速度谱值进行预测,并进行预测谱值和真实谱值拟合效果对比。结果显示:采用BP神经网络优化后的弹性加速度反应谱值更接近真实谱值。
    • 姚文倩; 王子君; 刘静; 刘小利; 韩龙飞; 邵延秀; 王文鑫; 徐晶; 秦可心; 高云鹏; 王焱; 李金阳; 曾宪阳
    • 摘要: 同震地表破裂长度是区域活动断裂最大震级估算以及区域未来地震潜力评估的重要参数之一。2021年5月22日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发生了M_(W)7.4地震,其触发的同震地表破裂沿东昆仑断裂东南分支延伸线上的江错断裂分布。文中基于震后2次大范围的野外调查,结合无人机航拍影像和高精度地形数据的精细解译,明确了此次地震的同震地表破裂自西往东可划分为鄂陵湖南段、野马滩段、黄河乡段和江错分支段,最东端的地表破裂位置位于前人研究所确定的最东端以东2km以远,破裂全长约158km。此外,本研究在冬草阿隆湖以东的沙丘区域内发现了呈半圆弧形连续分布的地表破裂,而破裂在沿走向SE的优云乡段的传播过程中所经过的大面积沙丘覆盖区域也存在零星的张剪性地表破裂和断层陡坎,且陡坎的垂向位移可达30cm。对比已有的关于同震地表破裂长度的研究结果,分析认为本研究与其他结果之间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1)本研究所得结果基于更广泛、详实的野外调查和更大范围的高精度影像的精细解译;2)分析过程中避免了阶区等段落几何复杂区两侧叠加段落的重复计算。结合巴颜喀拉块体周缘已有的强震震例,均显示青藏高原地区同震地表破裂的长度较全球平均值偏大。
    • 贾召亮; 许瑞杰; 郑川; 壮延; 赵至柔
    • 摘要: 对1998—2018年云南破坏性地震事件中的交通系统震害损失数据进行统计和空间分析,研究云南地区交通系统震害损失规律和区域差异;基于云南交通系统历史地震震害,总结云南地区交通系统震害特征。结果表明:①云南地区交通系统震害损失随震级的增大而增加,但二者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呈二阶多项式关系;②云南地区交通系统震害损失区域差异显著,在相同地震震级和烈度下,表现为滇东北地区最高、滇西地区次之、滇南地区相对较低;③地震诱发的地质灾害是加重交通系统震害、导致交通中断的重要原因。
    • 石晓彤; 王东升; 李雨润
    • 摘要: 选取161条速度脉冲型近断层地震动记录,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近断层地震动抗震设计Newmark三联谱,研究了震级、场地和断层类型对近断层设计谱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震(级)相比小震(级)的影响较为显著,大震(级)下设计谱具有更宽的加速度敏感区段,中长周期段内的反应谱谱值更高;在3类断层类型中,大震(级)下逆斜断层的反应谱加速度敏感区段最宽,谱值最大。对于近断层区域的结构在大震(级)下应该考虑增大特征周期并提高设计谱谱值,还应充分考虑逆斜断层等断层类型的影响。
    • 龙海云; 董康杰; 崔满丰
    • 摘要: 2022年,汶川大地震14周年,唐山大地震46周年,“逝者如斯夫,生者长已矣”。恩格斯有句名言:“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中国是地震多发国家,震级大、频度高、分布广、灾情重是我国地震灾害的基本特点,我国以占世界7%的国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陆强震,是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
    • 余文正; 吴宗谦; 杨瑞欣; 兰香
    • 摘要: 利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采用的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以及《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中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反推不同设防烈度和设计地震分组对应的震级和震中距,再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各设防水准的峰值加速度确定对应的震级和震中距,进而根据地震动强度包线参数与震级和震中距关系计算地震动强度包线参数的取值,为基于强度包线函数生成人工地震动提供参考,并讨论强度包线参数的取值规律:(1)随着设防烈度的提高,加速度时程曲线上升段持续时间t 1和平稳段持续时间t s减小,下降段衰减指数c增大;(2)随着地震水准和设计地震分组的提高,加速度时程曲线上升段持续时间t 1和平稳段持续时间t s增加,下降段衰减指数c减小;(3)在生成人工地震动时,除考虑峰值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影响外,还需要考虑设防烈度影响。
    • 刘瑞丰
    • 摘要: 震级是对地震大小的量度。在地震活动性分析等实际的工作中,人们通常认为“一个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何使用多种震级?震级为何不能统一?在地震监测工作中,为何震级之间不能相互转换?为何同一地震的不同震级会有差别?多种震级该如何使用?本文讲述了震级的测定原理、震级的巧妙之处,并对上述等11个问题进行讨论,以便于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准确地测定震级,正确地使用震级
    • 杭保健; 张海仲; 赵衍刚
    • 摘要: 加速度反应谱(Sa)和伪加速度反应谱(PSa)在结构抗震设计中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大多数抗震规范都只规定了其中一种反应谱。明确两者的关系有助于从规定谱得到所需的另一种谱。现有关于Sa与PSa关系的研究大多只局限于分析结构阻尼比和周期的影响,最近研究表明,震级、震中距和场地类别对两者的关系也有影响。文中首先通过对大量地震动记录(16660条地震加速度时程)的统计分析,系统地探讨了震级、震中距和场地类别对Sa与PSa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1)震级对Sa与PSa关系的影响非常显著,Sa与PSa的差异随着震级的增大而缩小;(2)场地类别的影响弱于震级且与震级大小有关,不同震级条件下场地类别对Sa与PSa关系的影响规律不统一;(3)震中距的作用很小,可以忽略其对Sa与PSa关系的影响。最后基于这些结论,通过非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考虑震级和场地类别的Sa与PSa的转换表达式。
    • 宋晋东; 朱景宝; 刘艳琼; 孙文韬; 李水龙; 曾奎原; 汪云龙; 姚鹍鹏; 李山有
    • 摘要: 以准确发出预测高速铁路Ⅰ级地震警报为目标,提出基于支持向量机(SVM)预测模型的高速铁路现地地震预警方法,并分析该方法的可行性。首先,针对震级和地震动加速度峰值2个参数,分别明确相应的SVM预测模型;然后,设置阈值(震级6级和地震动加速度峰值40 cm·s-2)并定义预测等级及其与阈值间的对应关系,依据2个参数预测值与阈值的关系发布不同等级警报;最后,根据地震动加速度峰值观测值与预测值的对比,定义报警动作,评价报警性能。依托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6.9级地震的全部加速度数据进行离线验证,结果表明:P波到达后1~3 s时间窗内,2个参数的预测值逐渐接近真实值,预测误差的标准差明显减小,SVM预测模型可得到准确预测结果;首台(距离震中最近且离破坏最近的台站)触发后1 s时即可成功发布警报,触发后6 s时烈度Ⅶ度区域内的所有台站均成功发布警报。该方法可为低成本烈度仪服务高速铁路地震监测预警提供参考。
    • 李华聪; 钟菊芳
    • 摘要: 如何实现速度脉冲参数化并对其参数进行特性分析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从NGA-West2强震动数据库选取126组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记录,采用速度脉冲模型,基于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水平分量的速度脉冲模型特征参数,研究震级、断层距、场地类别对脉冲参数的影响,并对比垂直和平行断层分量脉冲参数的特性差异。结果表明:垂直断层分量的脉冲峰值随震级和断层距的变化速率均快于平行断层分量的相应值,场地条件对脉冲峰值随震级和断层距的变化规律具有较大影响;半脉冲周期与主脉冲周期存在强线性相关性,两者随震级的变化规律存在差异;当震级相同时,基岩场地上的脉冲峰值时刻小于土层场地;对于集集地震来说,较小的形状参数主要分布于靠近破裂断层处,随着断层距的增大,不同分量之间的脉冲形状参数的差异也随之变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