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崇古

崇古

崇古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2年内共计7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书法、篆刻、绘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1篇、专利文献2246篇;相关期刊65种,包括学理论、贵州社会科学、晋阳学刊等; 崇古的相关文献由68位作者贡献,包括高阳、吴浩然、张灵等。

崇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1 占比:3.06%

专利文献>

论文:2246 占比:96.94%

总计:2317篇

崇古—发文趋势图

崇古

-研究学者

  • 高阳
  • 吴浩然
  • 张灵
  • 张瑾
  • 曾华青
  • 李雅玲
  • 王晨鉴
  • 魏昕
  • 丰俊青
  • 任莎莎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新彤
    • 摘要: “岁朝清供”是我国历史悠久的绘画题材,该题材多以瓶花搭配寓意吉祥的蔬果玩物为主题作节令画,常绘于新春之际以祈求来年顺遂平安。历代“岁朝清供图”的背后承载着各时期不同的审美特征和精神内涵,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文化倾向的差异。于是本文将陈洪绶的《岁朝图》与吴昌硕的《岁朝清供图》进行图像对比研究,试图从中剖析出至明末与清末,由绘画作品所反映出的崇古与革新两种截然不同的时代文化倾向。
    • 喻丰
    • 摘要: 思维方式差异研究在思辨上并无定论且维度众多,但如若从思维对象的角度来区分,即在自己、环境、他人、活动和时间来框定文化心理差异,且本着可实证的原则,则此题可解.于此,在思维对象为自己时,中国文化为求善,而西方文化为求真,这即中国人的泛道德化;在思维对象为环境时,中国文化为自然,而西方文化为改造,此即中国人的本质主义;在思维对象为他人时,中国文化为神化,而西方文化为人化,此即中国人的超人化;在思维对象为活动时,中国文化为差序,而西方文化为平均,此即中国人的道德差序圈;而在思维对象为时间时,中国文化为后涉,而西方文化为前瞻,此即中国人的崇古.
    • 张逢波
    • 摘要: 清代冯泌在印学思想上崇古而不泥古,对古印则持"有意无意"的评判准则.冯泌将印喻作书、文、章,赋予了印章极高的历史地位.本文解析《东里子论印》中"有意无意"之说并与他人同说进行相互印证;秦汉古印存与清人印存比较研究,感怀古印的天然之妙与今印的忸怩之态.将印论中书、画的"有意无意"疏证并探寻了其印学主张与《庄子》的"天倪"之妙契.
    • 胡涛
    • 摘要: 翁方纲一生题跋无数,其中最多者要数其《兰亭序》题跋.本文分三部分对题跋中的『崇古』观念进行分析.第一、二部分以欧、赵二家为例析说其书法审美观,从题跋中《兰亭序》上承古篆,下启欧、赵诸家的书史地位可看出翁氏对『淳古』『浑厚』等审美层面的提倡.第三部分阐述其书法鉴定观,对『淳古』的崇尚使其以『肥』『深厚』作为评定《兰亭序》拓本优劣真伪之尺度.本文旨在从翁氏的相关《兰亭序》题跋角度窥探其书学观念,希冀对清代中期的《兰亭序》观念起到一定补充作用.
    • 卢珊
    • 摘要: 中国文化至先秦以来就贯穿着一种连绵不绝的崇古意识。老子、孔子、荀子等哲人的著述中崇古之言论不胜枚举。如老子曰:“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1]孔子也曾明确说他自己“信而好古”。所谓“古”代表了一个过去的时间概念,同时也象征了一个可以引为效仿的典范概念。
    • 蔡智力
    • 摘要: 儒家传统历来有崇古观念,而以崇儒尊经为旨趣的《四库全书总目》亦概莫能外,但其于崇古之中又呈现"应时法古"的辩证观念.一方面,《总目》在书籍版本考订、学术思想源流与文体格调高卑诸问题上,均呈现明显的崇古倾向.但在崇古的同时,部分提要又表现出贬斥泥古的论调,认为疏于考辨或不辨古今异宜的迂腐观念可能祸乱于当世.如此正反两造观点在《总目》的文本空间中形成折衷性的辩证观点,即认为应在审时度势的基础上"法古",同时在"法古"的基础上顺应时变.
    • 李京
    • 摘要: 自1975年福州南宋黄昇墓中出土一柄竹丝为骨的雕漆柄团扇以来。同样独特形制的团扇在宋墓中多有出土。绘画资料中亦多有青篦扇的出现,但学界多将古代绘画中青篦扇混淆为麈尾扇。本文内容旨在梳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图像和实物资料进行互相比证,对宋代青篦扇与魏晋麈尾扇的形制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考据出古代绘画图像中青篦扇,并对两者形制的内涵及演变过程中所蕴含的传承关系与文化意义,进行一次基本而全面的研究。
    • 丰俊青
    • 摘要: 黄易和桂馥是乾嘉时期的代表人物,两人有着共同的嗜好:金石碑版,并且在书学思想上将书法视为小技但却都以擅长隶书进入"清代隶书四家"之列.黄易和桂馥交往长达二十余年之久,书名皆被学名所掩.两人在隶书学习上的理论阐释及书学实践,都表现出明显的"崇古"观念.
    • 吴浩然
    • 摘要: 米芾是在中国书法史上有过突出贡献和深远影响的书法家,在研究宋代书法史的时候,笔者对于米芾的书法和为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本文将以米芾的书论及相关史料作为基础,分别从师承取法、崇古思想和师古实践等方而进行详细而系统地论述,从而总结出米芾的书风起因及书法思想带给当今书坛的启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