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装器件
封装器件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3年内共计1174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9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304076篇;相关期刊45种,包括现代表面贴装资讯、电子元器件应用、电子电路与贴装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四川省电子学会曙光分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暨中物院第十届电子技术青年学术交流会、2011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中国真空学会质谱分析和检漏专委会第十六届年会暨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真空计量专委会第十一届年会等;封装器件的相关文献由1759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春峰、洪建明、万垂铭等。
封装器件—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04076篇
占比:99.97%
总计:304171篇
封装器件
-研究学者
- 李春峰
- 洪建明
- 万垂铭
- 夏国峰
- 曾照明
- 肖国伟
- 安彤
- 刘程艳
- 秦飞
- 朱文辉
- 武伟
- 任斌
- 党鹏
- 庞朋涛
- 彭小虎
- 杨光
- 王妙妙
- 王新刚
- 马磊
- 朱文敏
- 姜志荣
- 李骏
- 徐宸科
- 徐达
- 戴颖
- 方干
- 李尚轩
- 邓启爱
- 刘国旭
- 常青松
- 李仕俊
- 申崇渝
- 余亮
- 冯海涛
- 李忠
- 时军朋
- 赵瑞华
- 邢美正
- 陆原
- 何苗
- 侯宇
- 屠孟龙
- 廖燕秋
- 张志龙
- 李漫铁
- 王磊
- 王耀尘
- 石佩佩
- 石磊
- 不公告发明人
-
-
吴梦瑶;
刘雯雯;
冯世豪;
李宗柯;
苏琛尧;
韦忠飞
-
-
摘要:
针对半导体封装器件盖板受力拉脱这一问题,提出一种简便易行的获取极限应力及全场应变分布的方法,利用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对变形前后的散斑图像进行对比分析,即可获得物体表面位移及应变分布,根据位移变化关系可进一步计算出垂直度偏差。实验研究表明,该方法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高精度倒装芯片拉脱强度数据。
-
-
-
-
摘要:
日前,威世宣布,扩展IHSR系列高饱和商用电感器,推出最新4mm×4mm 1616外形尺寸超薄封装器件---IHSR-1616AB-01. Vishay Dale IHSR-1616AB-01专为计算机、工业和通信应用多相大电流电源及滤波器而设计,直流电阻(DCR)比一般功率电感器降低50%,直流电阻标准允差为5%,最低3%允差可用于更精确的电流采样。
-
-
王兰心
-
-
摘要:
3D立体封装技术的诞生和应用极大地丰富了微电子器件的功能,促进了微电子产品的小型化,同时也提升了电子封装器件的功率密度,使器件结构日益复杂,由此带来的器件热管理问题愈发严重.可见,热失效是微电子封装器件的主要失效形式之一.本文针对某型直流—直流功率变换器这一具有代表性的微电子封装器件进行热失效分析和优化研究,并针对器件的热循环加载形式进行改进,证明了热循环加载形式对微电子封装器件焊点热疲劳寿命的预测结果有很大影响.
-
-
-
-
-
无
-
-
摘要:
这款全新AEC-Q200标准认证的厚膜功率电阻器LTO150,采用夹片式TO247封装,可直接安装到散热器上。此款电阻器适用于汽车应用,VishaySferniceLTO150可在+45°C的外壳温度下,提供150W的行业领先功率耗散,并具有更强的脉冲处理能力。该产品比同类其他TO247封装器件功率耗散高出70%,从而减少了为电阻添加冷却元件——可节省电路板空间,简化布局,降低整体解决方案成本。与类似的TO247器件相比,LTO150在能量处理方面性能提高30%,进一步突出上述优势,使设计人员可以采用更少的电阻器。
-
-
-
-
-
何志刚
- 《四川省电子学会曙光分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暨中物院第十届电子技术青年学术交流会》
| 2014年
-
摘要:
对倒装芯片封装(Flip-Chip package)器件开封技术进行研究.总结了倒装芯片封装的类型、结构和封装材料;从理论上证明了倒装芯片封装器件开封的可能,并找出了限制开封的制约因素;提出了一种倒装芯片封装器件开封方法,该方法通过X射线检查、镶嵌、磨抛和酸刻蚀的综合应用突破了限制这类器件开封的因素,并证明了该方法的适用性;给出了建议的试验条件,展示了开封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