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联
寿联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0年内共计9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财政、金融、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7篇、相关期刊47种,包括台声、咬文嚼字、对联等;
寿联的相关文献由99位作者贡献,包括潘春华、王庆新、白启寰等。
寿联
-研究学者
- 潘春华
- 王庆新
- 白启寰
- 谷向阳
- 东方白
- 为民
- 仲伟行8
- 何晓明
- 佚名
- 刘功永
- 刘志忠
- 刘志英3
- 刘明远
- 刘玉岭12
- 双呆
- 叶曙光
- 吴东坡
- 吴济夫
- 周德懋
- 周涛
- 孙慧铭12
- 孙泽羽10
- 孙章埂
- 宋利民
- 尉官保7
- 张烈亮
- 张玉波11
- 张磊
- 徐少华
- 徐荣铨
- 徐锐
- 文三毛
- 方少熙2
- 曲凡杰
- 曹隽平
- 曾昭安
- 朱懋藩
- 朱祝新
- 朱英贵
- 李学文
- 李家和5
- 李家桥6
- 李振东
- 李斌
- 李新民
- 李明阳
- 李运英
- 李雄坤2
- 杜韶华
- 杨怀胜
-
-
黄晶
-
-
摘要:
楹联及相关的考査经常出现于中高考试卷之中。为了满足备考的需求,本文仅对楹联之一的寿联及其相关情况作一说明。寿联的备考,我们应该从其撰写、书写、张贴(悬挂)等三个方面予以注意。撰写寿联是文化积累的过程,也是习俗传承的经过。撰写寿联可以简单地分为两种不同的形式:一是撰写自己创作的寿联,二是精选传统寿联进行书写。前者,多表现为一种文化的积累;后者多体现为一种文化的传承。
-
-
-
胡生珠1
-
-
摘要:
对联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它要求上下(或左右)两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同、意思相关。从性质上分有春联、喜联、寿联等,过新年要贴春联,建房上梁、乔迁新居、结婚嫁女、新店开业、升学宴请等要写喜联,过生日做寿要做寿联。我从读书到参加工作,再到退休的几十年生活中,对对联一直很感兴趣,有兴趣就会有动力,有动力就会有行动,有行动自然就会有成果。于是,我学习自创、自书对联,我把我的名字作为开头写下了''生机蓬勃社稷兴,珠宝聚盆家庭旺''作为春联贴在自家门上。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