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楹联

楹联

楹联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349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书法、篆刻、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482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4篇;相关期刊834种,包括风景名胜、晚霞、书画世界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徐霞客与丽江学术研讨会等;楹联的相关文献由2350位作者贡献,包括谷向阳、解维汉、傅海青等。

楹联—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482 占比:99.54%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14 占比:0.40%

总计:3498篇

楹联—发文趋势图

楹联

-研究学者

  • 谷向阳
  • 解维汉
  • 傅海青
  • 常江
  • 谭全刚
  • 李文郑
  • 张小华
  • 张玉舰
  • 高扬
  • 曾昭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陈嘉文
    • 摘要: 透过佛山祖庙的楹联内容,从歌颂助战神绩、酬谢庇佑恩德、彰显尊崇地位、赞美可贵品格、赞叹法力高强、祈愿消灾佑福六个方面来探析和解读佛山北帝信仰和崇祀。
    • 付冰冰
    • 摘要: 楹联被誉为“诗中之诗”,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楹联学会召集广大楹联爱好者,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奥村创作了36副楹联作品,为弘扬奥运精神贡献了独特的中国元素。出于对跨文化的尊重和对冬奥参赛运动员人权、居住权的尊重,冬奥村运行团队与中国楹联学会商议,全部36副冬奥楹联于2021年12月30日至2022年1月6日期间在张家口冬奥村餐厅进行集中展示,其中5副楹联在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全程张贴在张家口冬奥村餐厅门边,在冬奥会结束后,继续迎接参加冬残奥会的冰雪健儿。本刊派记者做专题采访,并集纳全部36副楹联,请楹联创作者对张贴在张家口冬奥村餐厅门口的5副楹联畅谈创作心得,进行赏析,以飨读者。
    • 付冰冰(整理)
    • 摘要: 本刊2022年第3期曾刊发中国楹联学会专门为航天英雄守岁迎春创作楹联的报道--《太空守岁,书写春联祝福祖国》。4月16日,航天英雄顺利返程后,中国楹联学会再次创作楹联,并畅谈载人航天精神。【中国楹联学会撰联】志者太空,惟实惟新,探秘攻关凭自力;国之重器,至精至伟,飞天登月竞神舟。
    • 王世钰
    • 摘要: 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是当代中国面临的重大课题,而作为中国文化精粹之一的楹联也需推介给异域文化。但楹联的概念在被译介到西方时,译者因受目标语中的知识图式影响而将楹联在拼音文字中的译文与西方文化中已有的概念“对句(couplet)”杂糅,造成了楹联概念的误译与误传。将以楹联这一概念的译介为切入点,探讨概念译介中图式影响的表现,以及概念误译与误传的缘起和应对之策。
    • 李丹青; 皮沛
    • 摘要: 楹联、匾额是以表达人们情感的文学形式为主,融文学、书法、雕刻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是我国古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建筑装饰中应用十分普遍。社旗山陕会馆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虽然它是一所商业会馆,但是其建筑装饰却处处渲染着崇文的内容,其中巧妙点缀的楹联、匾额,词雅意深,充满了深厚的文学意蕴,成为会馆建筑装饰的点睛之笔。这些楹联、匾额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在启发人们形成严格律己、讲究信义、取财有道、仗义疏财等高尚品德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书法、工艺、材料的全面性、多样性和丰富性,也使山陕会馆建筑装饰更具风采。
    • 鹿耀世
    • 摘要: 甲:今天咱俩这段子是“说对联”。乙:没错。甲:对联是华夏文化的瑰宝。乙:当之无愧的国粹。甲:两行文字撑天拄地,一副楹联评古涵今:乙:对杖工整、言简意赅。哎,您说这对联为什么又称楹联呀?甲:楹,是房间之柱。这联语常常张贴或悬挂在居室两边的柱子上,所以原称楹联俗称对联,有的联语用弧形板材将字体雕刻成形,又叫抱柱联。
    • 孟祥娟
    • 摘要: 杜甫草堂是中国文学的圣地,其中的楹联不仅评述了杜甫的生平与成就,也寄寓了撰者的情怀,蕴涵着世事沧桑积淀的人生哲理,有着丰富的意蕴与文化内涵,是草堂重要的文化元素,可以起到增强游人对杜甫的理解,加深游客对诗圣的感性认识等作用。影响楹联发挥其文化传播作用的因素主要有二:一是楹联内容与意蕴对一般游客来说存在不同程度的理解困难;二是传播过程中楹联撰者、书写者混淆和署名讹误。有关部门应组织力量对草堂楹联进行多方位解读与鉴赏,将成果数字化的同时开发楹联相关文创产品,并重视网络的传播功能,从而以专业、准确的解读与鉴赏满足读者的欣赏需求,用楹联的文化内涵提升游客的旅游审美趣味,进而发挥楹联的文化传播功能。
    • 关月
    • 摘要: "楹联"即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
    • 董可馨
    • 摘要: 东衡村,杭州以北50公里处的德清县洛舍镇下,一个典型的“现代化新农村”。“斯文不堕,全赖乡贤”。站在东衡乡风馆前,74岁的陈景超老人指着门上的楹联,一字一顿地念。他既是这副楹联的作者,也是东衡村德高望重的乡贤之一。
    • 柯云瀚
    • 摘要: 匾额和楹联题写要留意书者身份与题写场所、位置的把握,内心常怀敬畏,如觉题写联匾放置的地点与自己身份不适合,皆不敢应允;要留意书写内容、书写场所与书风的把握,书写的内容要规范、切题,格调要高雅;要留意材料的选择;对刻工及制作也要有严格的要求.内容好、书法好、材料好、刻工好,四者缺一不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