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机质页岩
富有机质页岩的相关文献在2010年到2022年内共计126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地质学、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4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2572809篇;相关期刊56种,包括中国地质、地学前缘、物探与化探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鄂尔多斯盆地非常规油气地质理论与勘探开发技术研讨会、第十四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第二届全国特殊气藏开发技术研讨会等;富有机质页岩的相关文献由491位作者贡献,包括王玉满、董大忠、黄金亮等。
富有机质页岩—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572809篇
占比:100.00%
总计:2572922篇
富有机质页岩
-研究学者
- 王玉满
- 董大忠
- 黄金亮
- 李新景
- 王淑芳
- 康毅力
- 游利军
- 张金川
- 林森虎
- 管全中
- 苑坤
- 陈孝红
- 刘安
- 刘群
- 张琴
- 林拓
- 熊绍云
- 王世谦
- 王岚
- 王红岩
- 袁选俊
- 贺敬博
- 郭浩
- 金春爽
- 陈榕
- 严德天
- 于炳松
- 何勇
- 余谦
- 倪方杰
- 冯夏庭
- 刘勇
- 刘召
- 刘晓雪
- 刘雪军
- 吴俊
- 周洋
- 周道容
- 唐相路
- 姜振学
- 孙友宏
- 孙莎莎
- 康建威
- 张子亚
- 张希巍
- 张晓怡
- 张晨晨
- 张涛
- 张聪
- 彭帅
-
-
王广利;
常睿;
李婧仪;
朱雷
-
-
摘要:
马来酰亚胺或1H-吡咯-2,5-二酮来源于叶绿素或细菌叶绿素的降解,是沉积有机质和石油中一类新型生物标志化合物。通过对国内外几个含油气盆地富有机质页岩的可溶有机质(EOM)和原油进行精细分离,在目标馏分F2中发现了丰富的马来酰亚胺类化合物,尤其是主要由光合绿硫细菌生成的2-甲基-3-异丁基(Me,i-Bu)和2-甲基-3-正丙基(Me,n-Pr)马来酰亚胺。研究表明,2-甲基-3-异丁基和2-甲基-3-正丙基马来酰亚胺在海相和咸化湖盆中十分发育,表明透光滞水带(PZE)发生在松辽盆地嫩江组微咸水环境、渤海湾盆地沙河街组咸水—半咸水环境和奥连特盆地Napo组海相环境,指示强还原的保存条件。北部湾盆地2-甲基-3-异丁基和2-甲基-3-正丙基马来酰亚胺的出现反映流沙港组二段油页岩形成过程中存在PZE,同样反映还原环境以及微咸水水体。可见,PZE是有机质富集和优质烃源层发育的有利因素。进一步分析发现,(Me,i-Bu)/(Me,Et)(甲基,乙基)和(Me,n-Pr)/(Me,Et)参数可以区分海相、半咸水—咸水湖相和微咸水湖相环境。
-
-
王玉满;
王红岩;
邱振;
沈均均;
张琴;
张磊夫;
王灿辉;
李新景
-
-
摘要:
以典型剖面详测和重点资料点解剖为基础,结合观音桥段介壳层典型特征分析,以特定斑脱岩层为重点,系统研究四川盆地及周缘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内部关键界面基本特征及其与富有机质页岩沉积关系。研究区五峰组—龙马溪组发育特征笔石带、观音桥段介壳层、斑脱岩密集段、结核体等4种具有界面属性的标志层,可成为笔石页岩内地层划分与对比的关键界面:观音桥段介壳层是五峰组—龙马溪组内部最标准的关键界面,也可作为判断重点地区富有机质页岩沉积规模的重要标志;发育两种类型8个斑脱岩密集段,主要赋存于7个笔石带,与观音桥段介壳层在厚度、自然伽马响应等方面具有相似的界面特征,属构造界面(即事件性沉积),并具有全域、大区域和局部3种分布规模,可相应成为三级、四—五级层序界面,对富有机质页岩沉积具有差异控制作用;特征笔石带的首现层位即为等时界面,与富有机质页岩沉积并无直接关系;结核体仅在局部区域产出,且在纵向和横向分布的稳定性较差,与富有机质页岩沉积关系并不明显。
-
-
殷启春;
王元俊;
周道容;
张丽;
孙桐
-
-
摘要:
安徽南陵盆地主体为中生代陆相红盆,红盆下海相地层分布不明,页岩气资源潜力不清。根据本区周边二叠系富有机质泥页岩储层含有黄铁矿的物性特征,选用复电阻率法开展页岩气地质调查工作。针对盆内、盆外不同地质特点设计合适的观测系统,采用Cole-Brown和Cole-Cole模型拟合反演,绘制近区场电磁电阻率和视充电率参数图。研究结果发现:①研究区二叠系富有机质泥页岩碳质含量高、富含黄铁矿颗粒,具有明显的“低电阻率、高极化率”特征,可以有效与其围岩区分,有利于开展复电阻率法勘探;②极化率是识别深部富有机质泥页岩地层乃至页岩气藏的有效参数;③根据复电阻率法勘探结果,实施钻孔验证,成功钻遇三叠系灰岩地层,并预测南陵盆地红盆下为二叠系页岩气藏有利区。本次研究表明了复电阻率法在南陵盆地可探测深达2000 m以下累计厚度约200 m的含黄铁矿泥页岩地层,是电磁法勘探中唯一能直接指示页岩气藏的方法,可以适用于地质情况复杂的南陵盆地乃至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地球物理勘探。本次勘探结果也为在南陵盆地进一步开展海相页岩气勘探提供了依据。
-
-
姜秉仁;
邓恩德;
韩明辉;
马子杰
-
-
摘要:
为研究海相含煤地层页岩的微观孔隙特征,选取黔西北地区石炭系祥摆组页岩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扫描电镜(SEM)和液氮吸附实验研究孔隙特征,同时研究其分形特征,并探讨孔隙结构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石炭系祥摆组页岩在扫描电镜下可观察到4类微观孔隙(粒内孔、粒间孔、有机质孔、微裂缝),其中微裂缝、有机质孔发育较丰富,具有较强的生成烃类气体能力和良好的储集性能;液氮吸附等温线在形态上呈反“S”形,表明中孔在微观孔隙中最为发育,滞后回线类型主要为H2型的细颈广体的墨水瓶孔;BJH总孔体积和BET比表面积值均较大,平均值分别为0.0155 cm^(3)/g和13.20 m^(2)/g,平均孔径为6.22 nm,纳米级微观孔隙大量发育,为烃类气体提供丰富的储集空间;页岩样品微观孔隙结构分形维数D较大,主体大于2.7232,反映出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较强;BET比表面积与TOC、石英含量呈一定的负相关性,与分形维数呈一定的正相关性;平均孔径值与石英含量正相关性较好,与分形维数负相关性较好,与黏土矿物含量呈一定的负相关性。石炭系祥摆组页岩微观孔隙的BET比表面积较大、平均孔径较小,微观孔隙结构较为复杂。
-
-
吴松涛;
朱如凯;
罗忠;
杨智;
姜晓华;
林敏捷;
苏玲
-
-
摘要:
陆相页岩油已成为中国油气勘探重大接替领域之一。作为页岩独具特色的组构特征,纹层结构对烃源岩品质、储层品质与工程品质评价具有重要影响,因而成为关注重点。文章以中国中西部典型咸化湖盆与淡水—微咸水湖盆富有机质页岩为研究对象,剖析纹层结构特征,探讨其对甜点优选的影响。研究发现:(1)不同类型湖盆页岩纹层结构具有差异,湖盆咸化程度影响纹层结构,碳酸盐纹层主要发育在咸化湖盆,在淡水—微咸水湖盆中发育较少;(2)纹层结构具有亚毫米级非均质性特征,不同纹层的TOC与孔隙结构存在差异,同一类纹层在不同盆地的品质具有明显差异;(3)纹层结构决定了页岩油微观运聚特征与“原生源储”富集模式,影响滞留烃含量、流体可动性及压裂改造。开展陆相页岩纹层结构精细评价,寻找规模优质页岩岩相分布区,是油气勘探从源外进入源内后必须关注的问题,是源内经济有效资源发现的基础,对页岩油“甜点区”与“甜点段”优选具有重要意义。
-
-
杜学斌;
贾冀新;
赵珂;
陆永潮;
谭超;
陆扬博;
吴岳恒
-
-
摘要:
系统总结扬子地区奥陶纪−志留纪过渡期深时火山灰层的相关研究成果。首先,总结深时火山灰层的鉴定特征并概括了深时火山灰层的时空分布规律;其次,总结深时火山灰层的来源及其年龄;最后,总结深时火山灰对扬子地区富有机质页岩形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深时火山灰层具有平面上分布范围广、垂向上分布不均一的特征;垂向上可进一步划分出密集段、稀疏段和零星段,代表了火山活动强度逐渐减弱;深时火山灰层可能来自扬子板块的南北两侧,存在3个潜在的来源:北侧的秦岭古洋壳在华北地块之下向北俯冲和扬子地块南缘地块内的伸展和拆离以及南侧的冈瓦纳大陆碎片向华南地块的西北向俯冲碰撞,这是华南地块复杂构造活动响应证据之一。深时火山灰层的锆石年龄指示了华南地区的构造运动可能与全球其他地区的并不同步,大约推迟了5.4 Ma。此外,火山灰可能通过提高古海洋生产力和营造有利保存环境2个方面来促进富有机质页岩的沉积,但对此仍存在一定的争议。为解决争议,建议今后从微观分析和定量研究2个方向开展研究。
-
-
赵圣贤;
刘勇;
冯江荣;
范存辉;
季春海
-
-
摘要:
页岩的脆性控制着裂缝的形成和演化,对页岩气层的体积改造和页岩气的增产极为关键。以川南长宁地区龙马溪组页岩为例,通过岩石矿物、地球化学和岩石力学等实验对龙一_(1)亚段的矿物组分、有机地球化学、孔隙裂缝结构以及力学性质进行测试,分析不同脆性矿物、有机质以及埋深的页岩脆性特征及其与裂缝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龙一_(1)亚段脆性最高者为富有机质硅质页岩岩相,石英、长石和黄铁矿等脆性矿物的总含量大于50%,它们能够调节岩石断块的剪切滑移,所积累的能量大于完成岩石整体剪切破坏过程所需的能量;有机质及其在成熟过程中所产生的有机孔隙与微裂缝可促进裂缝的拓展、贯通以及连接,有机碳含量越高,裂缝系统越发育;随着埋深增加,页岩的脆性下降,岩石破裂模式由复杂的劈裂型向单一的剪切型转变;龙一1^(1)、龙一1^(2)小层脆性矿物和有机碳含量最高,脆性指数分别达到了61.31%和60.70%,为压裂甜点层段。
-
-
张岩;
侯连华;
崔景伟;
罗霞;
林森虎;
张紫芸
-
-
摘要:
页岩油地下原位转化技术的应用是实现中低成熟度页岩油规模开发利用的有效手段,加热过程中页岩的热膨胀研究对于井眼稳定性、加热器寿命以及盖层完整性等工程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选取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长7页岩段3口取心井的岩心,在常规镜下薄片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基础上,采用DIL402 SE型热膨胀仪获得25~600°C下泥质粉砂岩、泥岩和黑色页岩的热膨胀系数及其动态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长7富有机质段不同岩性的热膨胀系数存在较大差异,并随有机碳含量(TOC)的升高而增大。当TOC值小于5%时,岩石热膨胀系数“近指数型”增大;当TOC值大于等于5%时,岩石热膨胀系数呈“四段式”复杂变化。(2)研究区富有机质页岩的热膨胀系数各向异性因子最大,垂直层理方向上是平行层理方向上的1.7~2.7倍。(3)富有机质页岩生烃强度大,能产生微裂缝并导致热膨胀复杂变化。
-
-
林拓;
苑坤;
陈相霖;
王胜建;
金春爽;
王超
-
-
摘要:
1研究目的(Objective)中国目前实现商业性页岩气开发的层系是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近些年,在四川盆地及其周缘地区、鄂西地区,震旦系、寒武系和二叠系等富有机质页岩层系也相继取得重要突破。滇黔桂地区上古生界富有机质页岩分布面积广、沉积厚度大、资源前景好,尤其是在石炭系陆续获得了一些页岩气显示,受限于槽台相间的沉积格局,石炭系沉积相变快,且区域构造作用强烈、热液活动频繁,导致页岩分布规律不清、含气特征不明,页岩气勘查未有突破。
-
-
罗胜元;
李培军;
陈孝红;
倪方杰;
李海;
刘安
-
-
摘要:
中扬子地区下寒武统是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热点层系,页岩测井是评价页岩气储层的重要手段。宜昌地区寒武系处于浅水陆棚相带,页岩中碳酸盐岩组分含量高,大量发育灰质条带和灰岩透镜体,岩性非均质性强,识别优质储层是页岩气评价的基础。本文利用常规测井、特殊测井以及岩心样品分析化验资料,综合分析了宜页1井寒武系水井沱组页岩岩性密度、自然伽马、电阻率、声波时差、补偿中子、核磁共振以及岩性扫描测井特征,获得了富有机质页岩测井的识别方法。研究显示:(1)宜页1井中水井沱组富有机质页岩厚度为68.3 m,具有“五高两低”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水井沱组页岩自上而下,密度测井可划分为指状波动段、中部稳定段、下部低密度段“三段式”特征,电阻率测井可划分为尖峰状高电阻灰质泥岩段、电阻率千欧段,低电阻率含气页岩段;(2)富有机质页岩的密度与TOC呈较好的负相关性,随着深度增加、TOC含量增大,声波时差、补偿中子逐渐增大,元素测井上Si、S含量增加,Ca含量降低;(3)利用孔隙度曲线和U、Th/U等反映TOC的曲线叠合,以及U与RD、DEN、中子、AC的交汇图,可有效区分出优质页岩(TOC>2.0%)、贫有机质页岩和灰质页岩。
-
-
-
-
耳闯;
赵靖舟;
王芮;
魏之焜
- 《鄂尔多斯盆地非常规油气地质理论与勘探开发技术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富有机质页岩厚度和分布范围是页岩油气形成条件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页岩的分布受沉积环境的控制.利用露头和岩心揭示了延长组长7段暗色页岩的沉积环境,通过露头和钻井资料确定了暗色页岩纵向结构特征,岩心和薄片资料结合阐述了暗色页岩的沉积构造和显微层理特征;综合实测数据和测井解释资料分析了不同沉积环境下有机碳含量和有机质类型差异.长7段暗色页岩主要发育在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间湾和半深湖-深湖环境下,半深湖-深湖环境下的页岩连续厚度大,砂岩厚度小;三角洲前缘环境下的页岩连续厚度小,呈页岩、砂岩等厚互层或薄页岩和厚砂岩互层;半深湖-深湖环境下,暗色页岩多发于页理、水平纹层或砂质纹层.三角洲前缘环境下,多以暗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页理不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环境下的暗色页岩,有机质类型以Ⅱ2型和Ⅲ型居多.半深湖-深湖环境下,有机质类型以Ⅰ型和Ⅱ1型居多;半深湖-深湖环境下,有机碳含量明显高于三角洲前缘环境下,有机碳平面分布与湖盆展布方向一致.从页岩纵向和平面分布、页岩沉积构造类型、有机质类型和有机碳含量综合评价,半深湖-深湖环境下形成的暗色泥岩是延长组页岩油气勘探最有利的勘探对象.
-
-
-
袁选俊;
林森虎;
刘群;
王岚;
郭浩
- 《第二届非常规油气成藏与勘探评价学术讨论会》
| 2013年
-
摘要:
细粒沉积学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前沿,目前国内针对湖相细粒沉积总体研究程度较低,对其组成、结构及成因机制研究还缺乏科学性与系统性,亟需建立湖相细粒沉积学学科以指导生产实践,为优质烃源岩分布以及致密油/页岩油评价预测提供理论指导.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系统调研基础上,应用岩心-薄片观察,X衍射、地球化学测试,有机碳测井定量计算等多种手段与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长7、松辽盆地青一段典型湖相页岩/泥岩及其岩石组成、纹层结构等微观特征进行了系统解剖,开展了泥页岩组成结构特征与沉积环境恢复、富有机质页岩分布规律与主控因素研究.
-
-
何兰芳;
陈凌;
汪正江;
王绪本;
徐礼贵;
刘雪军
- 《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摘要:
富有机质页岩(organic rich shale,或organic shale)又称炭质页岩,属于黑色页岩,指有机质含量较高(通常TOC>2%)或可燃有机质含量大于5%的页岩,也包括夹在其中的薄层粉砂岩.页岩气指页岩中天然气(www.eia.gov),或自生自储、在页岩纳米级孔隙中连续聚集的天然气(邹才能等,2012).源于美国的'页岩气革命'在世界范围掀起研究热潮,中国的页岩气研究也日益火热,上扬子地区黑色页岩中的富有机质页岩是中国页岩气研究的热点中的热点.本文在测定和分析上扬子龙马溪组和牛蹄塘黑色页岩电性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全岩分析、粘土分析、TOC分析等手段和方法研究富有机质页岩的电阻率和页岩气赋存和开发密切相关的脆性矿物含量、TOC含量、黄铁矿含量等要素之间关系。
-
-
杨威;
左如斯;
陈冬霞;
姜振学;
宋岩;
罗群
-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
| 2019年
-
摘要:
围绕非常规陆相油气储层的特殊成因机理,前人已开展广泛讨论.然而,关于沉积背景对陆相富有机质页岩发育分布的制约仍值得深入探究,以深入开展页岩-致密砂岩共生储层层系的精细评价与资源量预测.本研究以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河湖沉积体系为研究对象,基于元素地球化学、重矿物分析、盆地埋藏史分析的最新进展,高精度重塑这一典型陆相细粒沉积体系的气候-构造沉积响应过程.
-
-
-
谭淋耘
- 《第二届全国特殊气藏开发技术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中国页岩气资源量潜力巨大,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据美国能源信息署最新资源评估结果显示,中国页岩气可采资源量达36万亿立方米.中国广泛发育海相、海陆过渡相和陆相3种富有机质页岩类型,其中海相富有机质页岩展布面积最大,分布连续,最具潜力.海相富有机质页岩主要发育在中国南方地区、华北地区和塔里木盆地的古生界地层,具有有机质丰度高、成熟度高、含气量较高的特点;陆相富有机质页岩在我国北方地区的东、中、西部的中新生界地层均有分布,具有有机质含量高、成熟度低-中等、分布较为分散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