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容错纠错机制

容错纠错机制

容错纠错机制的相关文献在2010年到2022年内共计13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共产党、中国政治、法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3篇、专利文献32225篇;相关期刊105种,包括人民论坛、学理论、中州学刊等; 容错纠错机制的相关文献由156位作者贡献,包括刘金祥、孙维雁、张云婷等。

容错纠错机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3 占比:0.41%

专利文献>

论文:32225 占比:99.59%

总计:32358篇

容错纠错机制—发文趋势图

容错纠错机制

-研究学者

  • 刘金祥
  • 孙维雁
  • 张云婷
  • 张恩龙
  • 徐振伟
  • 方世南
  • 杨静
  • 王立范
  • 胡世文
  • 薛瑞汉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胡世文
    • 摘要: 容错纠错制度发挥着激励干部群体改革创新、担当作为的重要治理效能。基于税务系统干部容错纠错制度执行现状的问卷调查发现,税务干部一方面对容错纠错制度的功能期待整体较高,另一方面对该制度的认知程度却有待提高。税务系统容错纠错制度体系建设及制度执行力均有进一步提升空间。有效提升税务系统容错纠错政策宣传教育质效、持续完善税务系统干部容错纠错制度体系建设以及不断增强税务系统干部容错纠错制度执行力度,成为未来提高税务系统容错纠错制度效能的路径选择。
    • 陈昭
    • 摘要: 试验作为一种具有鲜明实用主义特征的政策创新策略,能够结合实践需要表现为不同样态。当前,关于政策试验的研究大都默认以“试点-推广”框架作为前提和基础,而忽视了试验的多样性特征。研究基于对国家治理实践的观察和对既有框架解释局限性的反思,在经典的“试点-推广”模式之外,提出了一种新的竞争性解释框架,即“众创”试验。这种试验模式主要用于应对那些具有复杂程度高、时间压力大、地方情境差异明显等特征的政策创新议题,并且遵循一条截然不同的试验路径。论文以干部容错纠错机制的形成与演化过程为例,借助实地调研资料和相关公开数据,剖析了“众创”试验的实际过程。研究发现,“众创”试验下的政策创新过程具有开放式探索、累进式创新、差异化选择的特征,并且在目标取向、中央角色、知识生产、创新扩散、发展路径方面呈现出与传统“试点-推广”试验不同的深层逻辑。“众创”试验框架为理解我国政策创新过程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有助于推动政策试验领域的知识增长。
    • 赵书松; 罗文华
    • 摘要: 构建容错纠错机制以促进公务员创新是一个重要的学术课题。本文从差错管理理论视角切入,基于15个国家级新区公务员的访谈文本,运用程序化扎根方法构建容错纠错机制影响公务员创新的机制,并将其归纳为“一个核心中介、两条链式路径”。研究发现:第一,容错纠错机制促进公务员创新的关键在于完善组织差错管理;第二,组织差错管理的优化升级,一方面能够包容创新失误,在情绪层面增强公务员创新意向;另一方面能够激发反思学习,在行为层面提升公务员创新能力。这两者的协同最终促成公务员创新。
    • 龚会
    • 摘要: 科学、全面、合理的容错纠错是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的措施,对于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容错纠错机制在实际运行中出现思想意识不足、运作机制不完善、政策文本不完善等问题,需要从监督约束机制、规范实施机制、高效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优化和健全。
    • 张恩龙
    • 摘要: 综合分析建立和规范问责制度的党规国法及中央推动容错纠错机制建立健全的指导意见可以发现,进入容错纠错机制的可容的错,是已经符合问责的条件,但还没有严重到违反党纪和国法程度的错。起自该当问责,终至应受党纪处分、政务处分之间,即是可容之错的规则空间。规则空间概念的提出,为容错划定了可能的范围,为容错与问责、处分的规则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有利于提高容错纠错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 张恩龙
    • 摘要: 容错纠错机制是党的组织体系中正向激励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这一定位并以此为基础,将容错纠错机制纳入党的组织体系中考察,从正向激励体系的结构功能及其从严管理体系关系角度出发,以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的原则为指导,分析容错纠错机制中的容错对象、容错范围、容错与追责问责之间的关系、容错的性质等,容错纠错机制理解与运行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纠正机制建立及落实中的误解和偏差,以期为该机制在现阶段发挥应有的作用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 叶勇; 陈燕
    • 摘要: 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对不断出现的新矛盾、 新问题、新挑战,部分干部出现干事创业动力不足、责任担当意识不强、怕被问责追责的懒政怠政问题.为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大部分省市制定并实施了干部容错纠错机制,但在实践中,部分地方干部容错纠错机制未能发挥应有的激励作用,存在重容错、轻纠错,容错内容泛化,容错政策执行力有待提升,容错信息公开力度不够等问题.因此,有必要从容错纠错并举、精准界定政策界限、完善配套激励约束机制、促进容错纠错政务公开、营造干事创业氛围等方面入手,健全干部容错纠错机制.
    • 万石
    • 摘要: "‘容错’不能乱‘容’、更不能‘纵’错,一旦容错被滥用,干部就会在错误的道路上一错再错。"一名领导干部这番话,赢得了阵阵掌声。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改革创新中的失误"。建立容错机制,防止先行先试的"领头羊"变成工作失误的"替罪羊".
    • 邓帅
    • 摘要: 容错纠错机制是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当前我国干部队伍建设问题、更好应对国内外风险、助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为更好推动容错纠错机制的落地实施,应以激励理论、渐进决策理论以及政府权责分立现实为基础和背景,密切结合当前容错纠错机制实施中的各种情形及实践做法,通过延伸容错内涵、细化正面与负面清单、明确容错纠错实施要件、汇编典型案例、促使实施主体有效配合等具体措施,切实解决容错纠错整体氛围尚未形成、操作性依据缺乏以及实施主体担当作为力度有待加强等现实难题,为顺利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 姚雪
    • 摘要: 我国正在逐步建立健全适应时代发展的干部容错纠错机制,为有创新管理能力、想为人民群众干好事实事的干部提供制度保障.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大庆建立完善的干部容错纠错机制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达成的,需要循序渐进,既不可以超越法律底线,又要对敢于担当作为的行为给予鼓励,促使广大干部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大显身手",为民造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