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社会资本
家庭社会资本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2年内共计79篇,主要集中在社会学、教育、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9篇、专利文献22782篇;相关期刊71种,包括心理与行为研究、甘肃行政学院学报、当代青年研究等;
家庭社会资本的相关文献由121位作者贡献,包括郑茂雄、于桂花、冀晓曼等。
家庭社会资本—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2782篇
占比:99.65%
总计:22861篇
家庭社会资本
-研究学者
- 郑茂雄
- 于桂花
- 冀晓曼
- 姜超
- 孟利艳
- 张士军
- 张平平
- 张雅楠
- 张静雯
- 徐莉
- 李翠华
- 柯力
- 范明
- 詹正华
- 陈方红
- 高贵忠
- 丁小浩
- 丁思华
- 于榕1
- 何蕾
- 关爱萍
- 刘劲宇
- 刘德永
- 刘思瑶
- 刘新华
- 刘杰
- 刘祥
- 刘艳茹
- 刘进
- 刘魏
- 卢瑞雪
- 吕开月
- 吴愈晓
- 吴本健
- 吴玉蕾
- 周兆菲
- 夏冬丽
- 姚昊
- 姚远
- 姜又春
- 孔东民
- 孔高文
- 孙俊华
- 孟佳瑜
- 帅昭文
- 张东海
- 张凡永
- 张向葵
- 张帆
- 张明
-
-
蒋帆;
姚昊
-
-
摘要:
基于PISA 2018中国四省市数据,对家庭背景、学校氛围与学生抗逆力的影响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对标OECD国家进行比较,中国四省市抗逆力表现略低于国际水平;家庭背景层面,家庭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对学生抗逆力提升更有效,而家庭社会资本则无显著影响;学校层面,学校氛围能显著正向影响学生抗逆力;学校氛围和家庭背景对学生抗逆力的作用机制是"相互加强"的效应;家庭背景对学生抗逆力影响的贡献份额相对较小,学校氛围能够更有效解释学生抗逆力形成。此外,就影响的异质性而言,相对于城市学生,提升学校氛围对促进农村学生抗逆力的边际效益更高;提升家庭文化资本、营造良好学校氛围对抗逆力处于中高水平学生更有效;家庭背景和学校氛围对学生抗逆力水平提升均存在门槛效应,家庭背景提升效果遵循边际效益递减规律,学校氛围提升效果遵循边际效益递增规律。建议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学生抗逆力教育投入,建立农村学生抗逆力培育支持系统,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多措并举提高弱势家庭父母文化资本,将营造宜人的学校氛围作为学校评估的重要指标。
-
-
张平平
-
-
摘要:
家庭社会资本和学校质量是影响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处境不利学生能否转化为抗逆学生的核心要素,二者如何发挥联合作用值得探究.文章使用方差分析、多层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我国东部某省不同阶层家庭小学生在家庭社会资本和学校质量方面的获取差异和回报差异.研究发现,学生的家庭社会资本和就读学校质量存在显著的阶层分割;家庭社会资本的增加、就读学校质量的提高不仅正向预测学生的学业成绩、有助于缩小不同阶层家庭学生的成绩差距,而且二者还表现出资源替代关系.因此,文章提出弱势阶层家庭的教育投资重点应该在家庭社会资本的积累上,同时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也需要努力缩小区域间和学校间在师资质量、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发展机会等方面的差距,使得处境不利学生有机会获得优质教育资源以补偿其家庭资本的匮乏,增加其成为抗逆生的概率.
-
-
徐莉;
冀晓曼
-
-
摘要:
随着“二代现象”“阶层固化”等社会现象的热议,家庭资本是否影响个体社会阶层的获得引起人们思考。本研究基于CGSS2017调查数据,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从家庭经济资本、家庭文化资本、家庭社会资本三个方面考察其对子代社会阶层获得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经济资本对社会高阶层获得有显著促进作用;家庭文化资本中,母亲教育程度对子代社会阶层获得有积极作用,但随时间推移这一作用的显著性消失;家庭社会资本中,母亲的职务级别对于子代社会阶层获得具有积极作用,这一作用同样随时间推移不再具有显著性。
-
-
郭克强;
李宇阳;
郁希阳;
孟佳瑜;
颜聪聪
-
-
摘要:
背景相较于西方居民从成熟的社区建设中通过各种联系获得资源,中国居民更多从家庭的联系中获得健康资源.因此,探究家庭社会资本通过健康素养影响健康的机制对于建立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有一定的研究意义.目的 通过对杭州市居民的家庭社会资本、健康素养和健康状况的调查,探究家庭社会资本通过健康素养对健康状况的影响,为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提供政策参考依据.方法 于2020年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900例杭州市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家庭社会资本、健康素养、健康状况和一般人口学特征四部分.运用Cronbach'sα系数评价家庭社会资本问卷信度,因子分析法评价家庭社会资本问卷效度;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分析家庭社会资本通过健康素养对健康状况的作用机制及影响效应.结果 共发放问卷900份,回收有效问卷848份,回收有效率为94.2%.经检验,家庭社会资本量表总体Cronbach'sα系数达到0.826,旋转因子载荷图中各条目在对应维度上的因子载荷均>0.5.在健康素养的5个维度中,家庭社会资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直接影响最大(0.63).在家庭社会资本通过健康素养对健康状况影响的途径中,通过卫生服务利用影响健康状况的间接效应值最大(0.14),其次是健康生活方式(0.12),通过健康理念对健康状况的影响最小(0.07).结论 家庭社会资本通过健康素养对健康状况的影响作用存在(直接和间接的)路径差异,提示在针对家庭健康教育制定相关卫生政策及社会干预措施时,要考虑该影响并釆取差异化的措施.
-
-
-
徐莉;
冀晓曼
-
-
摘要:
随着"二代现象""阶层固化"等社会现象的热议,家庭资本是否影响个体社会阶层的获得引起人们思考.本研究基于CGSS2017调查数据,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从家庭经济资本、家庭文化资本、家庭社会资本三个方面考察其对子代社会阶层获得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经济资本对社会高阶层获得有显著促进作用;家庭文化资本中,母亲教育程度对子代社会阶层获得有积极作用,但随时间推移这一作用的显著性消失;家庭社会资本中,母亲的职务级别对于子代社会阶层获得具有积极作用,这一作用同样随时间推移不再具有显著性.
-
-
柴琪;
高博;
刘祥;
晏明霞;
何蕾;
周兆菲
-
-
摘要:
目的 探讨家庭社会资本、社区信任与老年人生命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12)、社会资本量表对730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家庭社会资本与生命质量呈正相关,与躯体健康(PCS)相关系数为r=0.193(P<0.05),与心理健康(MCS)的相关系数为r=0.205(P<0.05).家庭社会资本与社区信任呈正相关(r=0.33,P<0.05).社区信任与生命质量也呈正相关,与躯体健康(PCS)的相关系数为r=0.051(P<0.05),与心理健康(MCS)的相关系数为r=0.12(P<0.05).社区信任在家庭社会资本与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社区信任对躯体健康(PCS)的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8.99%,社区信任对心理健康(MCS)的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11.7%.结论 家庭社会资本可以直接对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产生影响,还能通过社区信任对生命质量起间接作用.
-
-
张平平
-
-
摘要:
“寒门再难出贵子”是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的热门话题,也受到教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界的广泛关注。研究者从不同学科视角开展了大量理论与实证研究,较好地揭示了家庭和学校环境中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业成绩的要素作用的一般规律,但非常缺乏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处境不利学生取得学业成功的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因而,难以找到针对处境不利学生群体的有效干预措施。
-
-
刘魏
-
-
摘要: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4—2018年数据,从收入不平等视角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相对贫困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每增加1%,居民发生相对贫困的概率降低3.2%,数字普惠金融有效缓解了个体的相对剥夺状况,原因在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提高了家庭风险管理能力、缓解了融资约束、并促使家庭社会资本拓展.研究也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贫困的缓解效应也存在城乡群体和年龄群体的差异.因此,让数字赋能扶贫,是治理相对贫困的有效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