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审判委员会

审判委员会

审判委员会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2年内共计1442篇,主要集中在法律、中国政治、法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29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1030篇;相关期刊430种,包括法学、法律适用、人民司法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盐城法院审判管理理论研讨会、审判管理理论与实务论坛、“诉讼监督的理论研讨与实践推进”专题研讨会等;审判委员会的相关文献由1153位作者贡献,包括罗书平、张勇健、吴兆祥等。

审判委员会—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29 占比:57.81%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53%

专利文献>

论文:1030 占比:41.67%

总计:2472篇

审判委员会—发文趋势图

审判委员会

-研究学者

  • 罗书平
  • 张勇健
  • 吴兆祥
  • 宋晓明
  • 李洪江
  • 胡云腾
  • 刘贵祥
  • 孔祥俊
  • 李敏
  • 王淑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林兴健
    • 摘要: 以党的十八大为标志,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确立的审判中心主义改革为司法改革的重点,构成了当前司法体制格局下的全新的司法审判总体框架。本文通过对审判委员会制度的历史和现状分析,结合当前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改革,探究审判委员会未来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 霍伟娜
    • 摘要: 司法改革中的审判委员会工作机制是目前最关键的问题,这一问题中最重要的地方就是落实司法责任制.一些地方法院对审判委员会制度的改良效果不是特别满意,审判委员会要以实践的层面对地方进行改革,然后再以理论的层面进行改革完善.本文以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的角度为出发点,研究司法改革背景下审判委员会的改革创新,希望对相关专业人士有帮助.
    • 党振兴
    • 摘要: 专业法官会议在提高法官办案能力、降低职业风险、统一裁判尺度、总结审判经验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但是,由于运行机制尚未成熟、形式化倾向严重、行政色彩较浓,加之一些法院领导和办案法官对其必要性认识不足、相应的配套保障机制尚不完善,我国现行专业法官会议一直没有发挥出司法改革顶层设计所期待的作用.为了严格落实"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司法理念,保障裁判结论的专业性、科学性,可以通过提升专业法官会议的法律地位、准确把握专业法官会议的定位和目标、在专业法官会议中贯彻意见交换和辩论原则、明确专业法官会议个案讨论范围、充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保障会议科学规范等措施,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现行的专业法官会议制度.
    • 孙光宁
    • 摘要: 针对司法改革中备受关注的审委会制度,最高人民法院在吸收地方法院经验的基础上,发布了《关于健全完善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工作机制的意见》(《意见》),对该制度进行了完善.基于提升集体司法决策质量的视角,该文件集中关注了决策主体、决策流程和决策结果三个方面内容.在决策主体方面,以上《意见》增加了同级检察院的列席,但是缺少具体明确的操作性规定,且难以对增列效果进行准确衡量;另外增列其他社会人士的规定,与审委会的制度设计与实际功能也难以有效对接.这就意味着,人员数量和类型的增加并不必然提升审委会的决策质量.在决策流程方面,上述《意见》专门强调议事发言按照法官等级和资历由低到高的顺序,这一制度设计没有附带明确的保障措施,在审委会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并没有很好地遵守;即使能够遵守,审委会的决策过程仍然会出现从众效应.对此,建议增设提前表达意见并汇总到主持人的环节,这种事先的充分考虑和意见表达有利于推动审委会委员畅所欲言.在决策结果方面,《意见》明确在裁判文书中公开审委会决定的理由,在体现司法公开的同时也带来一定风险,有可能使得审委会委员为了降低决策责任而加剧决策的保守和从众倾向.审委会改革的关键是充分发挥司法责任的作用,在兼顾激励与约束的基础上进行精致设计,才能有效提升审委会的决策质量.
    • 孙光宁
    • 摘要: 针对司法改革中备受关注的审委会制度,最高人民法院在吸收地方法院经验的基础上,发布了《关于健全完善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工作机制的意见》(《意见》),对该制度进行了完善。基于提升集体司法决策质量的视角,该文件集中关注了决策主体、决策流程和决策结果三个方面内容。在决策主体方面,以上《意见》增加了同级检察院的列席,但是缺少具体明确的操作性规定,且难以对增列效果进行准确衡量;另外增列其他社会人士的规定,与审委会的制度设计与实际功能也难以有效对接。这就意味着,人员数量和类型的增加并不必然提升审委会的决策质量。在决策流程方面,上述《意见》专门强调议事发言按照法官等级和资历由低到高的顺序,这一制度设计没有附带明确的保障措施,在审委会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并没有很好地遵守;即使能够遵守,审委会的决策过程仍然会出现从众效应。对此,建议增设提前表达意见并汇总到主持人的环节,这种事先的充分考虑和意见表达有利于推动审委会委员畅所欲言。在决策结果方面,《意见》明确在裁判文书中公开审委会决定的理由,在体现司法公开的同时也带来一定风险,有可能使得审委会委员为了降低决策责任而加剧决策的保守和从众倾向。审委会改革的关键是充分发挥司法责任的作用,在兼顾激励与约束的基础上进行精致设计,才能有效提升审委会的决策质量。
    • 朱晓
    • 摘要: 直接言词原则是直接原则与言词原则的合称,其核心内涵包含了直接审理与口头审理两方面的要求.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以审判为中心"作为刑事司法工作改革的重点,在此背景下,直接言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直接言词所要求的亲历性是适用该原则的核心要义,当前司法实践中存在的"案卷笔录主义"以及证人出庭难现象使得该原则难以发挥其作用.文章通过完善案卷移送制度、加强证人保护和作证方式、弱化审判委员会干预,以保证直接言词原则在司法实践中的有效应用.
    • 罗禹昆
    • 摘要: 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案件这一职能多为学界批评是对合议庭独立审判的干预.2019年新实施的《人民法院组织法》规定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试图限定讨论决定的范围.但是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案件法律适用的比例仍然较低.经过对47个调研样本的类型化分析后,认为存在司法实务的形式主义、最高机关的犹豫矛盾以及审判委员会的功能属性三层原因,建议改革者转换思路,在保留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案件职能的同时,限制其讨论的范围,给予法官更大的裁量空间.
    • 付金
    • 摘要: 审判委员会制度是一项中国特色制度,在法制建设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法制的不断完善,该项制度的弊端和缺陷逐渐凸显出来.本文结合司法改革背景,从审判委员会的发展过程、需要完善的方面以及建议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进而提出建立和完善其他相关制度来取代审判委员会制度的建议.
    • 陈伟建
    • 摘要: 现行法律规范未对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的回避制度作出规定,致使司法实务中审判委员会的回避问题陷入适用泥沼.确保审判人员中立与公正,呼唤司法正义的回归,是回避制度设置的本质要求.引入"整体原则",将审判委员会纳入回避范围,迫在眉睫.
    • 高可
    • 摘要: 专业法官会议制度是当前司法改革探索出的新模式,目的在于通过发挥法官的主体作用,实现为员额法官提供咨询、发挥案件监督管理和统一裁判尺度的功能.专业法官会议制度在客观上发挥了减轻审判委员会工作压力的作用,但由于司法实践中长期形成的行政化管理惯性、程序正义未获重视、法官案件审理压力大等因素的影响,专业法官会议制度运行出现了重个案讨论轻类案研判、重实体结论轻程序正义、重行政化轻自治性等问题.通过丰富实践功能、强化程序价值、弱化行政色彩,可以推动专业法官会议制度目的的真正实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