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筛选
定向筛选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110篇,主要集中在微生物学、轻工业、手工业、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2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86676篇;相关期刊52种,包括高校地质学报、水生生物学报、生物工程学报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十一届全国抗生素(微生物药物)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资源生物技术与糖工程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全国发酵工程学术研讨会等;定向筛选的相关文献由319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晶珊、乔利仙、隋炯明等。
定向筛选—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86676篇
占比:99.92%
总计:86742篇
定向筛选
-研究学者
- 王晶珊
- 乔利仙
- 隋炯明
- 姜德锋
- 禹山林
- 赵明霞
- 刘延峰
- 杨帆
- 王和玉
- 王莉
- 李冠
- 杨庆利
- 林琳
- 纪瑞瑞
- 董举文
- 衣艳君
- 赵健
- 邵云华
- 郭宝太
- 陈良强
- 丁霄
- 伍亚龙
- 何杉杉
- 冉景
- 刘亚洁
- 刘艳
- 刘金光
- 卢建军
- 叶华
- 吴世嘉
- 吴建文
- 吴敏
- 吴月红
- 周健一
- 唐垚
- 唐寅
- 夏溢
- 夏雨
- 姚晓红
- 孙世孟
- 孙永华
- 孙海峰
- 孟玉平
- 安忠义
- 宋学孟
- 崔宗泽
- 张其圣
- 张勇
- 张心齐
- 张源海
-
-
李一娟;
邵开生;
张娜;
孟迎平;
陶雪莹;
周颖钰;
魏华;
张志鸿
-
-
摘要:
依据菌株宿主适应性特点,从健康家禽新鲜粪便中定向筛选具有开发潜力的罗伊氏乳杆菌.经16S rDNA序列分析和pduC基因筛查,获得3株产抗菌物质Reuterin的罗伊氏乳杆菌,对其耐受模拟胃肠道环境、抗生素敏感性、甘油发酵上清液抑菌活性及肠上皮细胞黏附能力等生物学特性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表明,罗伊氏乳杆菌WLRE01、WLRE03、WLRE04均具有较强耐受极端酸(pH 2.5和pH 3.5)、胆盐(1.5 g/L)及模拟胃肠液的能力;经1 mmol/L过氧化氢处理6h,WLRE03、WLRE04的活菌数能基本维持初始浓度;甘油发酵上清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极强的抑制作用,抑菌圈最高达(28.1±1.2) mm;3株菌对HT-29细胞均具有良好的黏附特性,其中WLRE01黏附能力最强.综上所述,健康家禽肠道源的3株产Reuterin的罗伊氏乳杆菌可作为益生菌候选菌株进行深入研究.
-
-
郑少泉
-
-
摘要:
"翠香"是从"冬宝9号"和"翠玉"杂交后代中,经多年定向筛选育成的优质大果浓香型杂交龙眼新品种。2018年通过福建省科技成果鉴定。果实大小均匀,单果重14.7~16.3 g,果实侧扁圆形,果肩双肩耸起,果顶钝圆,龟裂纹较明显,果皮青灰褐色。果肉黄白色,半透明,不流汁(干胞),汁液多,离核易,果肉质地脆,化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9.5%~22.8%,可食率70.6%~76.3%,风味甜,香气浓郁,综合品质特优,鲜食加工均宜。
-
-
-
郝刚;
唐善虎;
李思宁
-
-
摘要:
以新鲜牦牛乳为原料,采用选择培养基及抑菌圈法定向筛选、富集微生物,通过生理生化指标检测及16S rDNA鉴定乳链菌肽产生菌,并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检测其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共筛选出4株乳链菌肽产生菌,4株菌均符合乳酸乳球菌生理生化特征,且其16S rDNA与乳酸乳球菌的测序结果完全一致,确认为乳酸乳球菌;这4株菌只对G+菌产生抑菌圈,对G菌没有抑菌活性,其中菌株Lac4对藤黄微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体现出强抑制作用,菌株Lac1对藤黄微球菌有强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弱抑制作用,而菌株Lac2和Lac3对藤黄微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是弱抑制作用.
-
-
王晶珊;
姜亚男;
尹秀波;
衣艳君;
赵健;
史普祥;
李松坚;
禹山林
-
-
摘要:
笔者前期研究发现经干旱胁迫处理后的花生叶片水势与其籽仁含油率呈显著正相关.文中对羟脯氨酸作为水势(渗透压)调节物质用于离体定向筛选花生高油突变体及培育花生新品种进行了研究.以花生品种花育20号胚小叶作为外植体,平阳霉素作为诱变剂添加于体胚诱导培养基上进行离体诱变培养.形成的体胚转移到添加6 mmol/L羟脯氨酸(培养基水势为-2.079 MPa)的体胚萌发和再生培养基上诱导体胚萌发成苗,同时进行高油突变体定向筛选.再生小苗经嫁接移栽田间,从再生植株后代中获得了132份含油率55%以上的高油突变体,其中27份含油率超过58%,2份超过60%.再生植株后代结合系谱育种法育成了高产高油花生新品种宇花9号,在辽宁省花生新品种备案试验中,籽仁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14.0%,并通过了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宇花9号含油率达61.05%,比亲本花育20号高11.55个百分点,是目前国际上含油率最高的花生品种.本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离体诱变、培养基低水势定向筛选及其再生植株后代结合常规育种法选择是定向培育高油花生品种的有效方法.
-
-
-
卢建军;
杨帆;
杨婧;
陈良强;
刘延峰;
王和玉;
王莉
-
-
摘要:
利用生物信息数据资源,对白酒酿造过程中产正丙醇微生物进行定向补充筛查,并对筛查后的菌株进行了发酵验证.结果表明,基于K EG G数据库明确了正丙醇的产生途径为丙酸代谢途径,其催化的关键酶为丙二醇脱水酶、1,3-丙二醇脱氢酶和1-丙醇脱氢酶;通过N C B I数据库确定了表达该3种关键酶的微生物种类信息,结合白酒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构成,确定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具有代谢产生正丙醇的潜在特性;发酵结果显示,面包乳杆菌(Lactobacilluspanis)代谢生成正丙醇的能力相对较强,产量为263.7 m g/L.该研究结果表明,乳酸杆菌是白酒酿造中产正丙醇的重要微生物来源之一.该研究为白酒酿造过程正丙醇的调控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同时该方法也可以为其他食品发酵过程中目标风味物质的微生物溯源提供新思路.
-
-
王开梅;
张志刚;
刘晓艳;
闵勇;
万中义
-
-
摘要:
微生物农药因其环境相容性受到了广泛重视。作为微生物农药研究开发的最早的环节,微生物农药资源的挖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基于生物活性、农药活性化合物及功能基因三个方面对微生物农药资源的快速挖掘技术进行了综述。针对不同的微生物农药产品开发目标,将以上技术进行整合,可实现微生物农药资源的快速挖掘,为微生物农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为微生物农药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撑。
-
-
王松明;
顾招兵;
朱雅新;
冷静;
冯励;
李清;
杨舒黎
-
-
摘要:
定向进化技术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蛋白质改造技术,其可通过对基因的突变和重组来构建突变库,然后通过高通量的筛选鉴定性能改善的突变体,此技术是改善酶性能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本文就定向进化技术的几种常用方法和定向进化后的文库筛选、应用及展望进行了概述.
-
-
-
郭文杰;
陶文沂
- 《第四届全国发酵工程学术研讨会》
| 2006年
-
摘要:
粘细菌是一类复杂的具有多细胞行为的原核生物,属于革兰氏阴性菌.粘细菌能够产生丰富的活性物质,并且具有菌株特异性,为人类不断发现新的活性物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发现的纤维堆囊菌产生的埃坡霉素(epothilones)具有极好的抗癌活性,粘细菌再一次受到了科学界的极大关注.虽然对粘细菌的研究已经超过了百年的历史,但是由于粘细菌的特性以及客观因素的限制,粘细菌的筛选、分离工作抑制停留在传统的方式、方法上,缺乏一定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本文介绍一种以肿瘤细胞系为筛选模型,对分离的粘细菌代谢的产物进行定向、高通量的筛选方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了二株高产抗癌活性物质的粘细菌.并根据(第八版),初步判定其为多囊菌属(Polyangium)的卵黄状堆囊菌和纤维堆囊菌,命名为JSW103和AHB125.JSW103代谢产生的甲醇提取的混合物对肿瘤细胞系B16和SGC7901的IC50分别达到了0.2715 μg/ml和4.1924μg/ml;而AHB125对这两个细胞系的I50分别达到了0.0082 μg/ml和0.036 μg/ml,并且对Bel7402、H446、MCF-7也表现出了极高的活性.本文采取肿瘤细胞系定向筛选产生活性物质的粘细菌,为今后产生活性物质的粘细菌的定向筛选提供了一个筛选产生活性物质的微生物的可行的方法
-
-
-
-
李强;
肖湘;
王风平
- 《国家“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第三届海洋生物高技术论坛》
| 2005年
-
摘要:
海洋微生物AeromonascaviaeCB101能分泌至少四种几丁质酶和三种几丁结合蛋白,这一几丁质酶系必须共同作用才能高效降解胶体几丁质.该酶系能被胶体几丁质、几丁寡糖诱导,但被几丁单糖和葡萄糖所抑制.采用转座子突变技术,我们获得了一系列几丁质酶系组成型表达突变子、几丁质酶系高表达突变子和几丁二糖酶基因缺失突变子,对上述突变子的发酵情况进行了研究.进一步对插入突变子插入位点的序列进行分析,找到了诱导几丁质酶系双倍、组成型表达的基因位点,通过对上述位点的定点诱变,可望大幅度提高几丁质酶系的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