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头穴丛刺

头穴丛刺

头穴丛刺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14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9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209268篇;相关期刊67种,包括吉林中医药、内蒙古中医药、针灸临床杂志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八届运动疗法暨第六届创伤康复全国学术会议、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等;头穴丛刺的相关文献由336位作者贡献,包括唐强、王艳、李虹霖等。

头穴丛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9 占比:0.07%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09268 占比:99.93%

总计:209411篇

头穴丛刺—发文趋势图

头穴丛刺

-研究学者

  • 唐强
  • 王艳
  • 李虹霖
  • 张淼
  • 张立
  • 孙远征
  • 刘波
  • 胡非非
  • 夏昆鹏
  • 徐飞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静; 李景格; 李博宁; 刘笑萌; 曹缦婷; 李辉
    • 摘要: 目目的的:观察头穴丛刺联合步态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单任务步行(STW)和双任务步行(DTW)状态下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1年4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治疗的非急性期脑卒中住院患者共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2组均接受脑血管病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抗重力肌训练、患侧下肢负重支撑训练、患侧下肢迈步训练、站立重心转移训练等步行训练,40 min/次,1次/d,5 d/周,连续治疗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头穴丛刺治疗,1次/d,5 d/周,连续治疗4周。头穴丛刺选择头部顶区、顶前区、额区进行透刺,长留针6 h,长留针期间进行常规步行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步态检测评估与训练系统评估STW和DTW范式下的步态参数(步幅、步长、步速、步频、跨步时间、支撑时间、摆动时间);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评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包括基本日常生活能力(BADL)和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IADL)评分2部分。结果:(1)步态参数:与STW范式比较,DTW范式下患者步幅、步长、步速、步频、摆动时间均明显减少,跨步时间、支撑时间均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TW和DTW范式下,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步幅、步长、步速、步频、摆动时间均明显增加(P<0.05),跨步时间、支撑时间均明显降低(P<0.05)。STW范式下,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步幅、步长、步速、步频、支撑时间明显增加(P<0.05),跨步时间明显减少(P<0.05)。DTW范式下,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步幅、步长、步速、步频均明显增加,跨步时间明显降低(P<0.05)。(2)ADL评分比较: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ADL总分、BADL评分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治疗后IADL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ADL总分、IADL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双任务步行时步行能力较单任务步行时下降;头穴丛刺联合步行训练可有效改善双任务的步行能力,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张越男; 薛有平; 郭雪; 王江; 殷翔燕; 颉旺军
    • 摘要: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结合耳穴压豆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美尼尔氏综合征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头穴丛刺结合耳穴压豆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0 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主要中医症状评分的变化情况,采用生活质量调查表SF-36评估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并比较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7%(29/30),优于对照组的80%(24/3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穴丛刺结合耳穴压豆治疗方案在改善美尼尔氏综合征患者眩晕、耳鸣等主要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方面优于常规针刺疗法。
    • 武丽涛
    • 摘要: 目的:观察头穴丛刺联合点按拮抗肌对脑卒中患者上肢痉挛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12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头穴丛刺联合点按拮抗肌康复治疗,2组均连续康复治疗3个月。统计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肌肉表面肌电图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86.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77%(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2组患者肱三头肌肌张力的iEMG、RMS值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头穴丛刺联合点按拮抗肌可更加有效缓解脑卒中患者上肢痉挛,促进患者肌张力恢复平衡,提高其上肢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单筱淳; 周鹏; 张瑜; 吴苗; 梁雪松
    • 摘要: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小脑梗死后平衡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在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针灸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小脑梗死后平衡障碍患者90例,将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及C组,每组各30例。A组采用头穴丛刺联合低频rTMS治疗,B组采用假头穴丛刺联合低频rTMS治疗,C组采用头穴丛刺联合假低频rTMS治疗。观察各组治疗前、治疗后4周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Fugl-Meyer平衡量表(FM-B)评分及运动诱发电位(MEP)阈值,并比较各组疗效。结果治疗后,各组BBS评分、FM-B评分及MEP阈值均高于治疗前,且A组均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A组整体疗效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头穴丛刺联合低频rTMS治疗小脑梗死患者后平衡障碍的效果优于单纯头穴丛刺及单纯低频rTMS治疗,可有效提高小脑梗死后平衡障碍的临床疗效。
    • 王亭
    • 摘要: 目的 探讨头穴丛刺联合脑反射治疗仪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天津市北辰区中医医院收治的4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0例。两组均接受脑梗死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头穴丛刺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脑反射治疗仪治疗,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肢体运动功能[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估]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BI)评估]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1个月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FMA及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及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穴丛刺联合脑反射治疗仪可减轻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陈雄杰; 来明; 宋学鹏; 姚安; 杜家妮; 耶小林; 刘星新; 高雪霞
    • 摘要: 目的:观察头穴丛刺长留针结合作业疗法辅治帕金森病对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两组均予以作业疗法,治疗组加用头穴丛刺长留针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上肢功能均有一定程度改善,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穴丛刺长留针结合作业疗法辅治帕金森病可改善上肢功能,疗效优于单用作业疗法。
    • 任婷; 李宏玉; 张春艳; 朱路文; 唐强; 王鸿旭; 李志刚; 李保龙
    • 摘要: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结合感知觉训练治疗孤独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10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2~10岁的孤独症患儿72例,通过计算机生成的随机分组程序,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儿按照1∶1∶1分配到结合组、感知训练组和头针组,各24例。结合组采用头穴丛刺结合感知觉训练治疗,感知训练组采用听觉、触觉、本体感觉及知觉训练治疗,头针组采用于氏七区划分法进行功能区头穴丛刺长留针治疗。比较各组治疗前后儿童孤独症(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孤独症行为量表(ABC)评分。结果整体分析发现:CARS、ABC评分组间比较、时间点比较及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组内比较:三组治疗16、32周的CARS、ABC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三组治疗32周的CARS、ABC评分均低于治疗16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结合组治疗16、32周的CARS、ABC评分均低于感知训练组与头针组同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穴丛刺结合感知觉训练较单纯感知觉训练及单纯头穴丛刺治疗孤独症患儿的效果显著,更有利于孤独症患儿的尽早恢复。
    • 李婷婷; 吴钦娟
    • 摘要: 目的:分析头穴丛刺对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SIVD)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HIF-1α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19日-2020年6月19日我院所收治的96例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患者为研究样本,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8例以及观察组48例.对照组接受传统低强度针灸治疗,观察组接受头穴丛刺治疗,分析结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MMSE分数无明显差别,P>0.05;干预后观察组MMSE分数明显更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IF-1α值明显更低,P<0.05.结论:头穴丛刺治疗有助于改善SIVD患者认知功能,改善大脑组织缺氧损伤度,此法安全性强、有效性高,值得推广.
    • 陈静; 曾超; 李辉; 唐强; 朱路文
    • 摘要: 目的:研究针康法对卒中后抑郁患者(PSD)运动障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认知障碍、负性情绪的疗效.方法:将49例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采用音乐治疗,治疗组在音乐治疗同时加用头穴丛刺治疗,均治疗12周.于干预前和干预12周结束时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Barthel指数(BI)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抑郁自评量表(SDS)、脑功能分析仪评价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抑郁状况、脑内5-羟色胺(5-HT)水平.结果:临床治疗后患者FMA评分、BI指数、MMSE、5-H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SDS评分显著低于患者治疗前评分(P<0.05).结论:针康法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改善抑郁症状和5-HT水平,对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康复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 豆绘
    • 摘要: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头穴丛刺在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I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气虚血瘀型IS患者94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47例)、常规组(47例).常规组给予尼莫地平,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头穴丛刺,统计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小板吸附率、血浆黏度及Barthel指数(BI)、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62%高于常规组78.72%(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血浆黏度、血小板吸附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BI评分较常规组高,NIHS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头穴丛刺治疗气虚血瘀型IS患者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减轻脑神经损伤,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