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东控制
大股东控制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0年内共计173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财政、金融、统计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0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422735篇;相关期刊124种,包括当代经济、经济研究导刊、南方经济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等;大股东控制的相关文献由232位作者贡献,包括张祥建、郭岚、徐晋等。
大股东控制—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422735篇
占比:99.99%
总计:1422908篇
大股东控制
-研究学者
- 张祥建
- 郭岚
- 徐晋
- 刘星
- 江伟
- 谢世飞
- 刘慧龙
- 宋小保
- 郝颖
- 仲继银
- 何杰
- 刘锴
- 吴彬
- 吴联生
- 夏丹丹
- 尉香莹
- 张世敬
- 曾勇
- 李琦
- 李益娟
- 李远勤
- 林成喜
- 林朝南
- 牟伟明
- 王文华
- 纳超洪
- 陈玉荣
- 万幸
- 万迪昉
- 于培友
- 代彬
- 代激扬
- 任志刚
- 伍艳玲
- 何源
- 余欲
- 侯晓红
- 刘伟
- 刘嫦
- 刘峰
- 刘慧龙1
- 刘方义
- 刘江镇
- 刘爽
- 刘静
- 卿校成
- 古丽娜扎尔·阿力木
- 叶松勤
- 吕雪晶
- 吴冲
-
-
刘伟;
许俊标
-
-
摘要:
通过构建一个简单模型,分析大股东控制下股权制衡在并购绩效方面的治理作用并展开实证检验.结果 发现,其他大股东的存在能够提高公司并购后的长期市场表现与会计业绩,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其他大股东的存在减少了公司关联并购的发生频率.这些结果表明,其他大股东具有监督与防范控股股东利用并购转移公司资源的能力并由此提高公司并购效率.
-
-
施炜
-
-
摘要:
企业文化是组织文化,是所有组织成员的共识,是相关利益主体共同的价值立场和约定。现代企业组织,是资本、知本及劳动的结合,是多个主体契约式平等合作的均衡结构,企业文化必须超越某个主体——尤其是强势主体,关照整个命运共同体。有的朋友也许会说,现在大部分企业都是大股东控制,企业文化必然代表股东立场或者说“老板文化”,这句话既正确亦不正确。就现实状况而言,事实的确如此。
-
-
宋小保;
瓮小霞
-
-
摘要:
基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管理权配置模式(所有者管理与经理人管理)及股权集中的资本市场环境,考察了所有者管理和大股东控制对高管创新激励的影响,并得到了下面的实证分析结论:1)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所有者管理与高管创新激励存在明显的正向交互效应,即当实际控制人担任上市的核心职位(正副董事长或总经理)时,高管激励与企业创新的正相关关系得以加强,说明与经理人管理的民营上市公司相比,采用所有者管理的民营上市公司中实际控制人对于企业创新激励持更积极的态度;2)随着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的增加,实际控制人对管理层的过度监督对企业创新激励效果存在显著的反向调节作用,即大股东对管理层的过度控制会削弱高管激励与企业创新的正相关关系,这也意味着实际控制人在追求控制权私利的同时,会扼杀高管在经营管理方面的积极性.
-
-
李益娟;
张英丽
-
-
摘要:
股权质押是在保持大股东控制权地位的情况下,通过质押股权实现稳妥和便捷地融通资金的有效融资方式.在拓展LLSV模型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大股东控制和股权质押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股东控制具有激励效应,适度集中的股权结构和大股东的直接持股有利于提升企业价值,而股权质押则具有侵占效应.双边随机边界的深入分析则表明,股权质押在不同股权结构中的表现不同:相对分散的股权结构中大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较高,利益输送行为更严重;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中大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较低,融资功能得以较好体现,更有利于企业价值的提升.
-
-
谢永珍
-
-
摘要:
机构股东是与非理论界针对股权结构的研究形成了三种不同的结论。一种观点认为控股性大股东的存在有助于降低股权分散导致的搭便车行为、减少信息非对称程度、提高决策质量、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最终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Shleifer,A.,Vishny,R,1986;Hill,1989);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大股东控制的公司更有可能发生利益交易、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甚至阻碍创新等行为(Kwon,S.S.,Yin,Q.J,2006);针对大股东控制可能导致的治理风险,学术界形成了第三类观点.
-
-
-
-
刘慧龙1;
齐云飞1
-
-
摘要:
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而董事会规模是董事会的基本特征,也是董事会结构形成的基础,研究公司间董事会规模差异及其形成机制具有重要价值。中国上市公司普遍处于金字塔集团中,本文首次研究了金字塔集团里不同层级公司的董事会规模差异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①公司距离最终控制人的层级数与董事会规模呈正相关;②董事会规模较大会恶化金字塔层级数增加对公司业绩的负面影响,强化金字塔层级数与大股东资源侵占、管理层代理成本间的正向关系;③最终控制人控制董事会安排的能力越强,金字塔层级数与董事会规模之间的正向关系就越强。研究结果表明,相比有效契约和管理层寻租视角的董事会理论,大股东寻租视角的董事会理论能更好地解释金字塔层级数与董事会规模的关系;金字塔集团里不同层级公司的这种董事会规模异质性不利于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本文丰富了董事会形成机制和金字塔集团的经济后果方面的研究,并深化了我们对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特点的认识。
-
-
胡楠
-
-
摘要:
2019年10月,康旗股份(300061.SZ)先后发布关于出售公司资产关联交易的进展与支付现金收购资产的关联交易进展公告.根据公告内容,公司大股东控制企业以7.61亿元的价格购买上市公司眼镜镜片业务及相关资产,2019年9月30日交易对方才完成第三笔合同约定付款,此前标的资产已经于2018年12月31日完成交割.同时,上市公司拟以9.31亿元的价格购买公司“关联股东”资产.
-
-
吴国鼎;
鲁桐
-
-
摘要:
契约精神是企业的立足之本,企业一旦缺失了契约精神,其公司治理就会混乱,进而经营不可持续,乃至发生崩塌、破产。近一段时期乱象频生的上市公司,已经敲响了警钟在今年5月举行的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19年年会上,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表示:''上市公司尤其是大股东和上市公司董监高要敬畏法治,遵守规则,强化诚信契约精神。''
-
-
王月丹
- 《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
| 2010年
-
摘要:
随着公司股权结构的日益集中,以往股东和经理之间的代理冲突逐渐转化为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冲突.本文就从这种冲突出发,研究了企业的非效率投资形成的机制进行了理论推导然后又从实证的角度进行了检验.结论显示,过度投资随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且国有控股企业与过度投资正相关;控股股东的隧道挖掘与投资不足正相关,但是股东制衡度并没有使控股东的隧道挖掘对投资不足的影响减少.最后本文提出了优化企业投资效率的意见和建议.
-
-
-
江伟;
李斌
- 《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
| 2006年
-
摘要:
本文考察了控制我国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为了进行资产替代来选择公司的资本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目前债权人的法律保护以及自我保护都比较弱的情况下,大股东会选择更高的负债比率来进行资产替代,从而侵害债权人的利益;而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公司类别以及债务期限结构都会对大股东选择更高的负债比率来进行资产替代的行为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