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大学生发展

大学生发展

大学生发展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165篇,主要集中在教育、体育、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3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25868篇;相关期刊134种,包括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才智、世纪桥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三届(海峡两岸)高等教育发展与评估学术论坛、2007年大学生发展与学生事务专业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大学生发展的相关文献由217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德宜、周作宇、朱红等。

大学生发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3 占比:0.63%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5868 占比:99.37%

总计:26033篇

大学生发展—发文趋势图

大学生发展

-研究学者

  • 张德宜
  • 周作宇
  • 朱红
  • 冯高峰
  • 刘建文
  • 刘沧山
  • 叶慧伶
  • 周华丽
  • 周廷勇
  • 尚晶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高筱卉; 赵炬明
    • 摘要: 积极学习类教学法是30年来欧美国家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中创造的一类主要教学方法,主要用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主动性,解决不想学、不爱学的问题。这类方法约有数十种之多,但目前文献中缺少有关介绍。系统介绍这类方法的原理、主要方法和使用要点之后,提出三点建议:高度注意方法背后的科学原理;把这类方法作为整体考虑;要结合中国大学教学实际情况。希望这些介绍和建议能帮助我国高校教师学习和使用积极学习类教学法来改进教学。
    • 于琳琳
    • 摘要: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今后发展的主要后备力量,也是当前应该受到重视的社会栋梁力量。为了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很多高校的教育重点都已经开始向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倾斜,希望在今后的发展中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不仅关系着大学生自身的成长,更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本文针对当前部分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探讨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重要含义,希望能够为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一些建议。
    • 王文静; 陈方舟; 蒋凯
    • 摘要: 为揭示大学生发展的具体内涵和关键因素以更好地支持高校人才培养工作,齐克林基于丰富的实证研究数据和广泛的心理学研究成果,提出了大学生发展七向量理论。该理论将同一性视作大学生发展的核心,具体包括发展能力、管理情绪、从自主到相互依存、发展成熟的人际关系、确立同一性、明确发展目标、养成正直品格等七个向量。院校目标的清晰和一致程度、院校规模、师生关系、课程、教学、友谊与学生团体、学生发展和服务项目是影响大学生七个向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七向量理论是理解大学生发展的基础理论之一,在推动大学生发展理论研究的同时,也为大学管理工作者评价和改进学生发展的服务性工作提供了理论参考。该理论对于中国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背景下做好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工作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意义。
    • 苏崇莹; 张思雨; 蔡明婧; 田而慷
    • 摘要: 高校肩负着培养人才的责任,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学生社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年来,学科交叉型社团在高校学生社团中崭露头角并逐渐受到学生们的青睐.学科交叉型社团不仅致力于为社会培养更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更加重视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因此,学科交叉型社团在引领学生思想建设,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纪晓亮; 李怡霖
    • 摘要: 当代,人们在工作以及生活的同时,会有身心追求,休闲体育应运而生。在中国,最先提出休闲文化理论是学者于远光先生,他把休闲体育的玩定义为:时间自由把控、形式自由支配,参与者可以遵从自己的喜好,选择性地参与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动态性活动。
    • 李琳璐
    • 摘要: 大学生学习性投入是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研究领域中的经典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高等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张导致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面临危机,为了监督大学生的动态发展过程、促进大学生的学习发展,大学生学习性投入作为预测高校学生成就的重要过程性指标开始出现.斯格费利、弗雷德里克斯和乔治?库等学者基于各自的研究分别构建了大学生学习性投入的概念框架,为把握大学生学习性投入概念提供了重要参考.而阿斯汀的学生参与理论、帕斯卡雷拉的变化评定模型、汀托的社会和学术融入概念以及魏德曼的本科生社会化模型为丰富大学生学习性投入的内涵、了解大学生学习性投入的作用机制以及影响因素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 李琳璐
    • 摘要: 大学生学习性投入是国内外测量和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中国知网为数据来源,以大学生学习性投入领域的379篇英文文献及144篇中文文献作为分析样本,采用文献计量学的分析方法,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从国内外文献的发表趋势与分布、核心作者合作网络与研究成果两方面对大学生学习性投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计量学分析,并通过关键词的共线分析、时区图谱以及突现率检测对国内外大学生学习性投入研究的热点、发展脉络以及前沿动态等进行探讨,基于此对大学生学习性投入研究领域进行总结与展望,以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的研究视角。研究发现,国内外大学生学习性投入的热点研究工具为"NSSE"调查问卷,热点研究内容为大学生学习投入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对学习结果的作用机制,主要研究方法为多元线性回归等定量研究方法,国内大学生学习性投入最近的研究前沿为在线学习投入度,而国外研究的前沿则是对国际学生学习性投入的关注。
    • 李鸿净
    • 摘要: 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这种文化更是贯融至今,中国茶文化的由来已久,古有神农尝遍天下百草,在陆羽的著作《茶经》中,固说茶的饮用由来,发源于神农氏.今天茶的饮用也在普遍地扩大着,但茶的功效不仅作用在饮用时,其本身也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这种思想能对大学生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大学生在发展时,既能推动茶的发展,同时茶文化也能促进大学生的发展.在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时候,也需要探讨茶蕴含的优秀文化,学好茶文化的目的,就在于利用其中的优秀精神文化,促进大学生的发展.
    • 苑津山; 幸泰杞
    • 摘要: 高校学生内卷问题是高等教育中关涉大学生学习、发展与评价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缘此,本研究从内卷现状的评价失真、竞争失格和个体失独来探讨内卷参与者的假性学习逻辑;继而探究学生入局内卷的环境导向偏差、群体裹挟与个体身心欠佳三方面因由;论述在高校内卷竞争之下,导致的学生人格缺失、同伴尽失和大学精神消失三方面局中锢蔽;最后聚焦微观层面,提出学生应积极开拓视界、不断权衡利弊、共享资源和修养身心的内卷突围破局之道.
    • 谢鑫; 张红霞
    • 摘要: 形成积极的人生目标对于学生成长成才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国内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学习意义缺失、未来规划迷茫、人生价值模糊等"空心化"现象,高校人生目标教育较为乏力.如何有效落实"立德树人"、培育大学生的人生目标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迫切问题.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发现:青年人生目标的培养问题得到国内外学界普遍关注,人生目标感的教育研究脱胎于心理学的人生意义感研究,西方已产生大量实证研究成果.现有研究发现影响大学生人生目标感的高校学习经历涉及个体互动反思、课程活动参与和整体学习环境感知三个层面,但对其影响机制的揭露尚显不足,而且一些结论之间存在矛盾.我国大学生的人生目标和意义来源呈现出非自我导向、物质主义等特征.超我取向的人生目标在美国教育实践中遇冷,但与我国的理想信念教育需求暗合.国内学界的人生目标和理想信念研究既要积极借鉴国外实证研究范式,更应深入开展能够参与国际对话的本土化研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