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声源识别

声源识别

声源识别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83篇,主要集中在一般工业技术、公路运输、能源与动力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4篇、会议论文41篇、专利文献248806篇;相关期刊96种,包括农业机械学报、振动工程学报、噪声与振动控制等; 相关会议37种,包括第十四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 、中国声学学会第十一届青年学术会议、2014年全国环境声学学术会议等;声源识别的相关文献由669位作者贡献,包括褚志刚、杨洋、郝志勇等。

声源识别—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4 占比:0.07%

会议论文>

论文:41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248806 占比:99.91%

总计:249031篇

声源识别—发文趋势图

声源识别

-研究学者

  • 褚志刚
  • 杨洋
  • 郝志勇
  • 陈剑
  • 毕传兴
  • 肖新标
  • 贺岩松
  • 陈心昭
  • 韩军
  • 徐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毛锦; 孙健; 刘凯; 刘江
    • 摘要: L1最小范数法的波束形成方法具有运行速度快、识别准确度高、分辨率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声源识别领域,然而因该方法参数选取较为困难,在使用中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试值。针对此问题,建立声源测量模型,研究不同条件下约束参数的取值。基于详细的理论推导与数值模拟仿真,分析约束参数[ε]与声源距离,信噪比和阵列孔径之间的关系。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信噪比为10 dB到40 dB之间,测量距离大于0.5 m,测量阵列采用49个阵列单元时,可以实现声源的精确定位,并且约束参数的变化范围很小,在不同的频率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发现这种变化规律为参数选择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可大大缩短取值的时间,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 张鑫; 沈林邦; 王子龙; 叶方标
    • 摘要: 汽车通过噪声具有频带范围宽、随车速变化快、来源众多、产生机理复杂等特点。基于麦克风阵列的波束形成和声全息方法及基于“源-路径-响应”的传递路径分析方法适合于汽车通过噪声这类非稳态工况的噪声源识别。文章概述三种方法在汽车通过噪声识别领域的发展历程及应用情况,分析其特点,最后展望其发展方向,为高效准确识别汽车通过噪声源提供参考。
    • 倪小松; 齐玉文; 姚丹; 彭来先; 肖新标
    • 摘要: 虚拟轨道列车正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其车内外噪声水平、特性及形成机理还缺少相关研究。基于线路试验,对虚拟轨道列车开展声源识别和振动噪声测试,分析其车内外噪声水平、频谱特性和速度依赖关系,进而参考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和汽车相关噪声限值标准对车内外噪声进行评价分析,最后对其噪声形成机理和关键控制技术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其以52.5 km/h匀速运行时,车内外噪声分别为69.5 dB(A)和67.8 dB(A);相比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和汽车相关噪声限值,虚拟轨道列车车内噪声分别低于噪声限值5.5 dB(A)和14.5 dB(A);车外噪声低于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限值11.5 d B(A);虚拟轨道列车车内噪声能量主要集中在315 Hz~1000 Hz频段内,噪声主要来源于地板区域,初步推断结构为噪声主要的传递路径,可通过避开车外振动源和车体结构共振频率来减小车体的结构传声。
    • 王佳良; 沈林邦; 叶磊; 张鑫; 叶方标
    • 摘要: 通过波束形成声源识别测试系统,对某电动汽车进行通过噪声的波束形成声源识别测试,确定不同速度工况下最大声源强度的位置及频率特性,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 罗瀚波; 赵晓丹; 周海川; 赵秀亮
    • 摘要: 研究提出利用声信号有效值进行内积运算识别白噪声声源的方法,用传声器阵列测得声压信号有效值组成声压有效值向量,与虚拟点声源声压有效值向量做内积,搜索内积模的最大值,根据柯西施瓦兹不等式确定声源位置。建立相应的识别步骤,对白噪声声源进行仿真识别,分析测量误差与测量距离对识别效果的影响,通过增大传声器布置间距改善测量距离较远时的识别效果。在能够识别单个声源的基础上研究多个声源的识别,主要针对两个声源间距近的情况,提出结合施密特正交对其进行识别,识别结果准确。进行相应的实验验证,证明方法的有效性。由于该方法不需要使用相位信息,具有测量方便,对实验设备要求低等特点。
    • 史尧臣; 宁凯; 唐武生; 尹春梅
    • 摘要: 为了对多楔带的横向振动和噪声进行研究,分析了汽车多楔带传动振动噪声的产生机理。采用弦模型建立了带横向跨度的振动微分方程,求解了带段横向振动的固有频率。针对两轮6PK多楔带传动系统利用谐响应分析了振动边界条件,采用声学边界元求解了关键场点的频响曲线和声压分布云图。基于声阵列测量原理进行了两轮多楔带传动系统横向振动和噪声的测试试验。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当弹性滑动引起的激励频率与带跨度区域的固有频率耦合时会在带跨度中间位置引起尖锐的共振噪声。
    • 李全峰; 刘世昌
    • 摘要: 电动汽车内的振动和高频噪声直接影响汽车产品的结构安全性、舒适性和市场营销等各个方面,为解决某品牌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内置式永磁同步电动机运行工况下振动噪声超标的问题,首先根据电磁场理论推导出电机空载和负载运行时产生的径向电磁力波解析表达式,得到径向电磁力波的阶次、频率和幅值,并给出电机运行时产生电磁和机械力波的频率。利用Brüel&Kj?r3050-A型六通道数据采集系统对电机空载和负载运行时的振动加速度进行阶次扫频分析,对比试验频率和解析分析结果找到电机振动较大的原因;为进一步识别电机的噪声源,基于特征频率对比法并使用Brüel&Kj?r PULSE Reflex声学照相机套装对样机进行工况下的声全息试验实现了对噪声源的定位,可为车用内置式永磁电机振动噪声抑制技术提供参考。
    • 贺岩松; 贾晨阳; 黄琳森; 昝鸣; 徐中明
    • 摘要: 等效源法近场声全息是进行声源识别的重要方法。传统的基于Tikhonov正则化方法局限于相对低的频率,进行高频声源的声场重建时效果较差,而基于最速下降法的宽带声全息(wideband acoustic holography,WBH)方法则在中高频效果较好。为了拓宽声场重建的频率范围并提高声源识别分辨率,提出一种基于增广拉格朗日方法(augmented Lagrangian method,ALM)的等效源法声源识别算法,该方法将L1范数正则化模型转化为增广拉格朗日方程的最小化问题,并应用不动点迭代求解得到声源强度。通过仿真与试验表明,与Tikhonov正则化、WBH和快速迭代收缩阈值算法(fast iterative shrinking threshold algorithm,FISTA)三种方法对比,所提方法适用于更宽的频率范围,且对不同的全息距离和信噪比具有很好的适应性。
    • 张勇; 解建坤; 肖飞
    • 摘要: 地铁列车高速运行时会出现车内噪声偏大,严重影响司乘人员的乘坐体验,对我国轨道交通的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文中以某120 km/h速度等级的B型地铁列车为研究对象,开展车内振动噪声与声源识别等的试验研究,并对其车内噪声特性及声振传递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客室端部噪声和转向架区域振动噪声在频谱分布上特性一致,转向架区域振动噪声对客室端部噪声存在明显贡献。文中研究成果对高速地铁列车的车内减振降噪有指导意义。
    • 王文璟; 张永斌
    • 摘要: 通过测量超音速声强可以准确识别引起远场噪声辐射的声源,对于从根源上控制结构噪声具有重要意义。快照法和扫描法是目前测量超音速声强的常用方法。快照法需要大通道数的测试设备,导致测试成本过高;扫描法需要预知潜在声源的数目和与潜在声源相关的参考信号,但在实际中声源数目和参考信号难以获取,因此其应用受限。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超音速声强近似测量方法。该方法可以实现扫描测量,减小所需测试设备通道数目,而且不需要实际声源数目和参考信号等先验知识。数值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识别引起远场声辐射的声源区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