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力学
地面力学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105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力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2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51109篇;相关期刊45种,包括科学技术与工程、农业工程学报、农业机械学报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会议等;地面力学的相关文献由197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军、李建桥、邹猛等。
地面力学—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1109篇
占比:99.83%
总计:51196篇
地面力学
-研究学者
- 李军
- 李建桥
- 邹猛
- 邓宗全
- 高海波
- 刘西侠
- 宋海军
- 金嗣淳
- 别尔德别克·吾赞
- 于魁龙
- 李炯
- 杨月婷
- 高峰
- 何建军
- 刘吉成
- 张宇
- 贾小平
- 孙鹏
- 李因武
- 陈百超
- 丁亮
- 卢进军
- 姬长英
- 孙刚
- 李雯
- 汪伟
- 潘君拯
- 贾阳
- 赵家丰
- 赵韬硕
- 魏来生
- 黄晗
- 任露泉
- 候得崇
- 党兆龙
- 周靖凯
- 李滨
- 李长隆
- 梁忠超
- 王永富
- 苏续军
- 薛龙
- 马文哲
- 于贵波
- 刘志杰
- 吴宝广
- 孙家军
- 张学琴
- 张甲英
- 张耀娟
-
-
周冉;
沈嵘枫;
陈鑫;
彭慧纯;
陈昌众
-
-
摘要:
针对我国南方林区的作业环境与轮式采伐机底盘结构的技术特点,分析采伐机液压行走系统工作原理,参考国外设计方案,设计与研究采伐机半变量静液压复合传动行走系统。在建立采伐机林区坡地行驶的地面力学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液压系统元件选型,同时对2种方案采用AMESim平台进行液压行走系统建模与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相同工况下,变量马达方案较定量马达控制更复杂,行驶速度与理论相比误差更大。定量马达方案液压行走系统能分别以6.8 km/h爬上20°坡道,以22.25 km/h平稳行驶在平坦林道,参数基本达到理论设计要求。所设计系统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可为采伐机行走机构液压系统创新设计提供参考。
-
-
殷勇辉;
陈司晨
-
-
摘要:
基于轮地接触动力学理论,设计出一种适应沙壤土环境、具有内外双层紧贴刚性轮片和中部轮刺的新型变径车轮。分析了变径轮不同断面与土壤的作用机理和土壤流动滑移模型,通过对滑移线公式详细推导和数值计算,获得其滑移半径和等效轮周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以断面高度为主、倾角为辅的设计思想。建立了满足平稳和连续滑移线模型的剪切滑移交错层断面(可调轮刺)高度与倾角和变径比的函数关系。
-
-
张宇;
刘西侠;
李军;
宋海军;
邱绵浩
-
-
摘要:
越野环境下的松软地面是履带车辆行驶的主要地形,在这种条件下行驶不可避免地要进行斜坡转向操作,履带车辆的斜坡转向特性值得重点关注.针对研究履带车辆斜坡转向特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根据履带车辆转向的运动特点,建立了坡道转向动力学模型,结合地面力学理论,进一步深入研究履带车辆在松软地面下斜坡转向特性.通过履带车辆在斜坡上完成规定半径转向动作所需的滑转率这一指标,来分析坡角、地面性质、转向半径对履带车辆斜坡转向性能影响,为履带式无人车的设计、路径规划和跟踪控制打下基础.
-
-
-
-
张宇;
刘西侠;
邱绵浩;
李军;
宋海军
-
-
摘要:
为提高履带式无人车斜坡转向过程中运动规划的准确性,该文规划了履带车辆斜坡转向的安全区域.基于履带车辆斜坡转向动力学分析,结合车辆地面力学理论,求出不同滑转率下履带车辆在斜坡转向时的最小瞬时转向半径.进而以最小瞬时转向半径为指标,分析坡角、履带滑转率、地面类型等因素对履带车辆斜坡转向最小转向半径和转向安全区域的影响.依据斜坡转向安全区域,可以在运动规划中去除冗余路径.
-
-
梁忠超;
王永富
-
-
摘要:
宇航员驾驶载人月球车行驶于月面松软地形,为了预先熟悉其驾驶特性,需要对宇航员在地面进行相关的驾驶训练和实验.当使用地面模拟车对月面载人月球车直线加速行驶进行模拟时,地面与月面的重力差异会导致相同车轮驱动方式产生不同的整车直线加速度.针对上述问题,基于地面力学理论和被动滑转原理,建立载人月球车整车直线加速的牵引力模型,分析月面载人月球车与地面模拟车产生相同直线加速度的条件,推导了地面车轮力矩控制月面载人月球车整车直线加速模拟算法.使用相同质量和相同载荷两种不同形式的地面模拟车,验证了直线加速模拟算法的可行性.计算结果表明:在上述两种形式条件下,使用直线加速模拟算法力矩驱动的地面模拟车,均可与月面载人月球车保持相同的整车直线加速度模拟,而不使用直线加速模拟算法的地面模拟车无法获得与月面载人月球车相同的直线加速度.
-
-
黄晗;
许述财;
张金换;
邹猛;
李建桥
-
-
摘要:
以非参数化的密实度对模拟月壤进行分级,分别定义为:松散、自然和密实状态,开展不同轮上载荷和滑转率条件下模型车牵引通过性试验,基于非接触测量提取轮辙特征参数表观沉陷和滑转率,分析表观沉陷随轮上载荷和模拟月壤力学状态的变化规律.以车轮驱动扭矩、轮上载荷、表观沉陷和滑转率为基础参数,建立多元标识量,提出4种识别准则,包括宽松、理想、偏严格和严格准则,建立非参数化的模拟月壤力学状态识别方法.基于模型车土槽试验数据,以模式识别的正确率、准确率和保守率为指标对识别方法进行评价,得到最优标识量和识别准则.识别方法验证结果表明:模拟月壤识别的准确率和保守率分别达到0.83和0.97,该方法能较为准确地识别模拟月壤力学状态.本文研究成果以期为面向低重力环境的月球车地面试验、性能评估以及对在轨月球车的地面任务支持提供技术指导.
-
-
薛龙;
党兆龙;
陈百超;
李建桥;
邹猛
-
-
摘要:
综述了现有火星着陆点火壤的物理力学参数和岩石大小及分布,介绍了着陆试验的过程、方法和所用模拟火壤,其中包括海盗号着陆器着陆试验数据分析和着陆试验场表面形貌.最后,汇总现有着陆点火星壤的物理力学参数和海盗号着陆试验用壤的参数,给出了我国着陆试验用模拟火壤的建议值及范围.
-
-
FAN Xinxin;
JIN Sichun
-
-
摘要:
针对所设计的新型地面力学试验台建立虚拟试验台,设计了三项试验并对其进行仿真预演,模拟真实试验过程,对仿真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规律总结,验证虚拟试验台的可行性,实现了对实体试验台的试验过程模拟,为其实体试验提供参考.
-
-
孙刚;
高峰;
李雯;
孙鹏
- 《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会议》
| 2005年
-
摘要:
研究深空环境下的车辆地面力学,对保证探测车辆的正常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传统地面车辆研究方法基础上,提出了深空探测车辆地面力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介绍了模型试验和相似理论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必须的试验设备土槽、深空环境模拟装置进行了说明.为发展适用深空探测车辆的地面力学研究奠定初步的基础.
-
-
马文哲;
李建桥;
邹猛;
陈彬
- 《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
| 2006年
-
摘要:
土壤的粒径配级对其物理机械性质起重要作用.本研究以月壤样本的物理机械性质参数为参照标准,以火山灰为主要原料,把不同粒径级配的火山灰与赤铁矿砂相混合制备出试验试样,通过比重、直剪、沉降等多项试验对比的结果,选出了物理机械参数在月壤样本参数值变化范围内的一种实验用土壤,可作为地面力学及其它工程试验用模拟月壤,对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的基础及应用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
-
-
-
-
-
-
卢进军;
魏来生;
赵韬硕
- 《2007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
| 2007年
-
摘要:
采用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RecurDyn的履带车辆子系统Track(HM),建立某型履带车辆多体动力学模型,并在MATLAB/Simulink下建立了整车动态系统仿真模型。对履带车辆在硬、软两种地面的加速过程进行动力学仿真和对比分析,着重讨论在不同滑转的条件下履带车辆的加速性能以及滑转率对加速性能的影响,为履带车辆加速性能的研究与滑转的控制提供指导。
-
-
卢进军;
魏来生;
赵韬硕
- 《2007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
| 2007年
-
摘要:
采用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RecurDyn的履带车辆子系统Track(HM),建立某型履带车辆多体动力学模型,并在MATLAB/Simulink下建立了整车动态系统仿真模型。对履带车辆在硬、软两种地面的加速过程进行动力学仿真和对比分析,着重讨论在不同滑转的条件下履带车辆的加速性能以及滑转率对加速性能的影响,为履带车辆加速性能的研究与滑转的控制提供指导。
-
-
卢进军;
魏来生;
赵韬硕
- 《2007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
| 2007年
-
摘要:
采用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RecurDyn的履带车辆子系统Track(HM),建立某型履带车辆多体动力学模型,并在MATLAB/Simulink下建立了整车动态系统仿真模型。对履带车辆在硬、软两种地面的加速过程进行动力学仿真和对比分析,着重讨论在不同滑转的条件下履带车辆的加速性能以及滑转率对加速性能的影响,为履带车辆加速性能的研究与滑转的控制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