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堑
地堑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3年内共计818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矿业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4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635篇;相关期刊118种,包括宁夏师范学院学报、沉积与特提斯地质、地质通报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2007'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暨化学地球动力学研讨会、青藏高原地质过程与环境灾害效应学术讨论会、中国含油盆地研讨会等;地堑的相关文献由2664位作者贡献,包括姚裕春、李安洪、陈伟志等。
地堑
-研究学者
- 姚裕春
- 李安洪
- 陈伟志
- 吴沛沛
- 袁碧玉
- 肖朝乾
- 张耀
- 龚建辉
- 曾永红
- 封志军
- 魏永幸
- 胡会星
- 李井元
- 王智猛
- 刘洋
- 周成
- 薛元
- 刘勇
- 李宁
- 袁报
- 叶世斌
- 周波
- 张东卿
- 谢毅
- 赵青海
- 郭在旭
- 李楚根
- 蒋关鲁
- 周川滨
- 王祥
- 赵新益
- 高继涛
- 刘菀茹
- 叶丹
- 薛峰
- 褚宇光
- 张建文
- 张强
- 张涛
- 徐骏
- 杜文山
- 赵勇
- 金海元
- 顾湘生
- 向俊红
- 周先才
- 周宏元
- 徐彩风
- 朱树念
- 李传宝
-
-
-
-
王相人
-
-
摘要:
哈尔乌素露天煤矿在向东推进过程中,采场南部局部区域煤层发生上部缺失情况,经查明在该处存在一个地堑构造,造成煤层下陷.地质人员对该地堑进行了研究分析,确定了其产状、断距,并在采场范围内确定其延伸方向,为生产组织提供了基础资料.地堑构造还会形成破碎带,对露天煤矿边坡等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应做好安全防范.
-
-
-
邓尚;
李慧莉;
韩俊;
崔德育;
邹榕
-
-
摘要:
塔里木盆地顺北5号走滑断裂(简称顺北5断裂)是一条贯穿塔北隆起、顺托果勒低隆以及塔中隆起的断裂带,可识别长度长达270 km,是目前顺北及邻区已知最长的克拉通内走滑断裂带.基于顺北5号断裂走向总体变化特征,可将其分为三段:北段(走向约NW20°)、中段(走向为近南北向-NE10°)和南段(走向约NE20°).顺北5号断裂中段(NE10°部分)主活动阶段为加里东中期Ⅲ幕与加里东晚期,形成的深层压脊构造与中层地堑构造分别指示斜压(压扭)应力环境与伸展应力环境.顺北5号断裂中段浅层雁列正断层控制了志留系碎屑岩(砂岩段、泥岩段)裂缝-洞穴型储集空间的发育,雁列正断层破碎带在断层上、下盘发育具有不对称性.顺北5号断裂带北段与中段滑移距分布具有“两头大,中间小”的特征,同时北段与中段也具有显著不同的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说明在构造演化初期形成于不同体系的断层在后期逐段拼接,形成了顺北5号断裂现今贯穿塔北隆起、顺托果勒低隆以及塔中隆起的展布格局.
-
-
Chen Yan;
Zhao Changyi;
Jiang Wenya;
Liu Haitao;
Liu Shirui;
Feng Jun;
Wang Shunyu
-
-
摘要:
为查明歧口凹陷板桥斜坡区构造地质特征,以板桥斜坡工区3D地震资料为基础,选取新生代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半地堑、地堑以及叠瓦状铲式正断层构造带,利用油区构造解析和3D MAX常规建模分析的方法,对研究区伸展断陷盆地构造地质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进行精细解析.结果表明,板桥斜坡内断层的继承性发育特点较为显著,由此派生出大量次级断层,受控于幕式岩石圈整体拉张作用影响,该区在经历裂陷Ⅰ幕和裂陷Ⅱ幕2个沉降阶段形成了3种构造样式.自南西向北东可以划分:由沧东断裂控制的凹陷形成半地堑构造带;沧东断裂和板桥、大张坨断裂共同控制形成的地堑构造带;由沧东断裂和大量次生同向断层所控制的叠瓦状铲式正断层构造带.
-
-
樊正兴
-
-
摘要:
为寻求受单一地堑构造影响煤层的瓦斯赋存规律,分析了山西古城煤矿的地堑构造特征和煤层赋存情况,确定该矿井地堑以北和地堑以南分别属于不同的瓦斯地质单元;采用现场实测和数学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了地堑以南和地堑以北区域的3号煤层瓦斯赋存规律,得出在地堑以北区域和地堑以南区域3号煤层瓦斯含量均具有随煤层埋藏深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线性规律明显,瓦斯含量(W)与煤层埋藏深度(H)之间线性统计规律分别为:W=0.0151H+5.0224、W=0.0439H-14.163;矿井在井下巷道掘进过程中对3号煤层瓦斯含量的实测结果表明,采用本次研究得到的瓦斯赋存规律预测该矿井3号煤层瓦斯含量,预测值与实际值偏差小于5%,可用于该矿井瓦斯含量的预测.
-
-
陈彦1;
赵长毅12;
姜文亚3;
刘海涛2;
刘世瑞4;
冯军4;
汪顺宇4
-
-
摘要:
为查明歧口凹陷板桥斜坡区构造地质特征,以板桥斜坡工区3D地震资料为基础,选取新生代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半地堑、地堑以及叠瓦状铲式正断层构造带,利用油区构造解析和3DMAX常规建模分析的方法,对研究区伸展断陷盆地构造地质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进行精细解析。结果表明,板桥斜坡内断层的继承性发育特点较为显著,由此派生出大量次级断层,受控于幕式岩石圈整体拉张作用影响,该区在经历裂陷Ⅰ幕和裂陷Ⅱ幕2个沉降阶段形成了3种构造样式。自南西向北东可以划分:由沧东断裂控制的凹陷形成半地堑构造带;沧东断裂和板桥、大张坨断裂共同控制形成的地堑构造带;由沧东断裂和大量次生同向断层所控制的叠瓦状铲式正断层构造带。
-
-
-
邹光华;
师皓宇;
田多;
胥晓峰;
杨玉坤
-
-
摘要:
本文根据综放工作面设备条件以及地堑构造的几何特征,确定了中煤平朔井工三矿34201工作面过地堑构造时挑顶卧底的控制范围以及单轮挑顶和卧底的角度,计算了该工作面在不同位置处的煤层倾角、工作面方向与断层之间的位置关系.该工作面的挑顶卧底工作流程为"卧底-调斜-挑顶",在过地堑构造期间控制采高为3.5 m.通过挑顶卧底及综采和综放工艺的调整,确保了工作面安全通过地质构造带,有效提高了煤炭资源回收率.
-
-
-
吴珍汉;
胡道功;
吴中海;
叶培盛;
江万
- 《青藏高原地质过程与环境灾害效应学术讨论会》
| 2005年
-
摘要:
本文对西藏羊八井-当雄-谷露地堑的地质特征与形成时代进行了研究。文章指出,羊八井-当雄-谷露地堑是青藏高原重要的地壳伸展构造体系,主要由谷露、当雄、宁中、羊八井4个裂陷盆地组成.盆地两侧发育前中新世的逆冲推覆构造,盆地西侧发育中新世念青唐古拉花岗岩,岩体和盆地之间发育大型伸展型韧性剪切带.地堑与山脉以正断层为主要边界,正断层错断糜棱岩片理;在地堑内部约13~20km深度发育局部熔融体.对羊八井盆地两侧的花岗岩进行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发现盆地两侧山脉快速隆升开始于6.5~5.3Ma,对应于地堑初始裂陷时代;指示盆地和山脉之间的差异升降运动速率平均为0.54~0.93mm/a,与地堑西边界活动断裂第四纪平均垂直滑动速率0.5~1.0mm/a相近.地壳深部过程对伸展构造运动、构造地貌演化、高温温泉分布和地震活动都具有显著的控制作用.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