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
RET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3年内共计304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8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75篇;相关期刊101种,包括安家、中国地产市场、中国科技纵横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二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等;RET的相关文献由797位作者贡献,包括张英俊、罗明、谢洪明等。
RET
-研究学者
- 张英俊
- 罗明
- 谢洪明
- D.A.莫雷诺
- G.R.科拉科夫斯基
- J.哈斯
- J·哈斯
- L.任
- S.W.安德鲁斯
- 吴豫生
- 李钧
- 梁阿朋
- 牛成山
- 郑茂林
- A.T.梅特卡夫
- A.库克
- B.J.布兰德休伯
- D·A·莫雷诺
- D·戴
- E.A.麦克法丁
- G·R·科拉科夫斯基
- J.F.布莱克
- L·任
- M.L.麦肯尼
- O.T.麦克努尔蒂
- S.阿罗诺
- T.P.唐
- Y.蒋
- 张杨
- 程应朝
- A·T·梅特卡夫
- A·乔丹
- B·瓦尔兹科兹
- G·A·拉曼
- G·海德
- H·A·关
- J·F·布莱克
- J·M·萨顿
- M·P·德玛蒂诺
- R·牛顿
- S.M.沃尔斯
- 何锦
- 余艳平
- 傅丽
- 刘晓丹
- 周平坤
- 孙志坚
- 康平
- 张宇清
- 朱茂祥
-
-
本刊编辑部
-
-
摘要:
英文原著《Ryan's Retina Sixth Edition》是誉冠全球的经典视网膜研究专著,自1989年首版以来,一直被欧洲和美国的眼底病医生誉为眼底病领域的“圣经”,至今已5次再版,目前为第6版。中译版《RETINA RYAN视网膜(原书第6版)》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周楠博士独立翻译,由北京同仁医院眼科魏文斌教授主审,并有幸邀请学贯中西的惠延年教授为此译本做序,将于2022年6月6日(国际爱眼日)正式出版发行。
-
-
Maria Eugenia Olmedo;
Raquel Cervera;
Luis Cabezon-Gutierrez;
Yolanda Lage;
Elena Corral de la Fuente;
Ana Gomez Rueda1 Mielgo-Rubio;
Juan Carlos Trujillo;
Felipe Counago
-
-
摘要:
The 2004 discovery of EGFR mutations,followed by ALK rearrangements,ushered in a targeted therapy era for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targeting gene alterations have substantially improved survival and quality of life for patients with NSCLC.In the last decade,rearrangements of the ROS1 oncogene have been incorporated into healthcare practice that are applicable to another small subgroup of patients who benefit from similar targeted strategies.Recent genome studies of lung adenocarcinoma have identified other possible therapeutic targets,including RET,NTRK fusions,c-MET alterations,and activating mutations in KRAS,BRAF,and HER2,all with frequencies greater than 1%.Lung cancers harbouring these genome changes can potentially be treated with agents approved for other indications or under clinical development.This review updates the therapeutic arsenal that especially targets those genes.
-
-
肖金平;
李程;
曹云娣;
孙志坚;
康平;
兰晓梅
-
-
摘要:
RET原癌基因是一种重要的癌症驱动基因,与人类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RET相关肿瘤的发病机制包括RET基因激活性点突变与RET基因融合突变。近年来,针对致癌性RET基因融合突变开发的精准靶向药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综述了RET原癌基因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性研究及近年来临床诊疗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RET基因突变癌症患者的精准化诊疗提供参考,并通过精准高效地抑制RET基因突变,提高疾病缓解率和控制率。
-
-
-
-
摘要:
本研究是一项正在进行中的1/2期、单组、开放标签的篮子试验,招募了年满18岁(或≥12岁,在监管机构允许的情况下)的携带RET变异的既往治疗后出现进展或没有令人满意的治疗选择的癌症患者,予以(塞尔帕替尼)口服,在1期剂量递增部分,患者接受Selpercatinib 20 mg/天或20~240 mg×2次/天治疗;2期的推荐剂量是160 mg×2次/天。主要终点是客观缓解率。
-
-
张泽丰
-
-
摘要:
为了探究最优的RET改性剂掺量,本研究制备不同反应型RET剂量的SBS复合改性沥青,并通过动态剪切流变试验(DSR)和基本性能试验系统(SPT)对沥青及其混合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开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RET的掺量大于1.5%时,复合改性沥青的高温稳定性和温度敏感性较单一SBS改性的效果要好;随着RET加入量的增加,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得到改善;当RET的掺量大于1.5%时,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将超过单一的SBS改性沥青,同频率相较增加了3.3% ~30.5%;工程实际应用效果优秀,与室内评价保持相一致的结论.
-
-
张晗;
张大奇;
梁楠;
孙辉
-
-
摘要:
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是一种罕见的内分泌系统肿瘤,具有高度恶性、早期转移、易复发等特点.散发性甲状腺髓样癌(sporadic 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sMTC)是其主要病理类型,约占75%,与遗传性甲状腺髓样癌(hereditary 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hMTC)有较为明确的RET基因胚系突变相比,sMTC致病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本文综述了 sMTC的基因变异特点及其与肿瘤风险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体细胞RET基因变异、体细胞RAS基因变异、CDKN基因变异及其他类型的分子机制等,旨在从病因学的角度为sMTC患者的诊断、预后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
-
仇以利;
陈一峰;
杨金玲;
张宏图
-
-
摘要:
目的 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RET/RAS/BRAF基因驱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共表达关键基因.方法 从GEO下载数据集GSE58545,利用在线分析GE O2 R工具筛选差异表达基因,通过韦恩图交集寻找共表达基因,应用GO、KEGG、Matascape等数据库分析共表达基因的功能及通路,应用Cytoscape软件和STRING网络明确关键基因,应用Oncomine数据库分析关键基因的表达,应用Ualcan数据库验证TCGA数据库中关键基因在PTC中的表达趋势及临床病理联系,在HPA数据库确认关键基因编码蛋白在PTC中的表达.结果 KEGG、Canonical、Reactome通路分析筛选出来的34个RET/RAS/BRAF基因驱动PTC的共表达基因,分别与转录失调、p53蛋白调控免疫球蛋白死亡结构域、MET信号转导事件有关,从中挖掘出10个关键基因:MET、DPP4、ENTPD1、MUC1、SPINT1、BHL-HE40、CLDN1、GALNT7、TGFA、TYMS,进一步由Oncomine和Ualcan数据库的临床病理资料证实关键基因mRNA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1),除了ENTPD1、TGFA、TYMS基因,其他7个基因mRNA的表达均与PTC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目前尚未见ENTPD1、BHLHE40、GALNT7和TYMS这4个分子在PTC中的研究报道.结论 该实验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出的关键基因,丰富了RET/RAS/BRAF基因驱动PTC中发挥作用的关联基因成员,为PTC的精准危险度分层拓宽有关基因变异及其分子机制探索,它们有望成为放射性碘难治性或手术不能切除PTC患者潜在的分子标志物及靶点.
-
-
-
-
摘要:
基石药业近日宣布,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已批准普吉华®(普拉替尼胶囊,pralsetinib)作为国家一类新药上市申请,用于既往接受过含铂化疗的转染重排(RET)基因融合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的治疗。这标志着中国首个选择性RET抑制剂的获批上市。
-
-
丰锦春;
李宇翔;
李丹;
杨亮;
赵倩;
朱丽萍;
吴涛
-
-
摘要:
目的探讨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α1(glial cell line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α1,GFRα1)、RET原癌基因(RET proto-oncogene,RET)及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erve cell adhesion molecule,NCAM)的表达水平,探索GFRα1可能的下游通路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从乳腺癌患者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者各50例,分为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收集其组织标本和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法检测两组中GFRα1、RET及NCAM的表达水平,结合患者淋巴结状态进行分析。结果在免疫组织化学评分中GFRα1和RET在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3.967±1.847) vs (2.367±1.903),(3.967±1.752) vs (2.433±1.591),均P0.05)。结论 GFRa1和RET在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的原发灶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可能与神经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GDNF-GFRα1-RET通路的激活有关。
-
-
马晓森;
王芬;
崔云英;
周颋;
陈适;
卢琳;
童安莉;
李玉秀
-
-
摘要:
目的 研究RET突变的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及基因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13—2019年诊治的23例RET突变的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和RET突变位点信息.结果 23例患者(男13例,女10例)嗜铬细胞瘤诊断年龄为(32±10)岁.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A患者22例,突变集中RET外显子16(18例),以密码子634最常见(16例),其次为外显子10、14突变,1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B患者为RET外显子16的M918T突变.23例患者中阵发性高血压9例,持续性高血压5例,正常血压3例,有发作性心悸但发作时未测血压者6例.24 h尿儿茶酚胺:去甲肾上腺素65.8(36.9,235.9)μg/24 h,肾上腺素5.4(2.8,37.2)μg/24 h,多巴胺277(198,297)μg/24 h,15例患者有单项或多项升高,8例患者完全正常.肿瘤最大直径为4(3,6)cm.15例患者为双侧嗜铬细胞瘤,17例患者还患有甲状腺髓样癌.结论 本组RET突变的嗜铬细胞瘤患者临床上多表现为阵发性高血压,部分患者尿儿茶酚胺测定正常,需要临床关注以免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