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土壤可蚀性

土壤可蚀性

土壤可蚀性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123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林业、农业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3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515301篇;相关期刊54种,包括自然资源学报、土壤学报、水土保持应用技术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南方水土保持研究会第十八届年会暨2012年学术研讨会、第十次全国环境监测学术交流会、全国保护性耕地与农机农艺结合技术交流研讨会等;土壤可蚀性的相关文献由404位作者贡献,包括史学正、张科利、于东升等。

土壤可蚀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3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15301 占比:99.98%

总计:515422篇

土壤可蚀性—发文趋势图

土壤可蚀性

-研究学者

  • 史学正
  • 张科利
  • 于东升
  • 李占斌
  • 李鹏
  • 何丙辉
  • 刘雷
  • 史东梅
  • 安韶山
  • 左忠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彭家顺; 雷开敏; 郭晓敏; 牛德奎; 刘晓君; 兰龙焱
    •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刨花楠种植模式对土壤分形维数和可蚀性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刨花楠复合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婺源生态林场近自然恢复条件下2年生刨花楠纯林(A)、2年生刨花楠-8年生杉木混交林(B)、8年生刨花楠-8年生杉木混交林(C)、8年生刨花楠-8年生湿地松混交林(D)和8年生刨花楠纯林(E)5种刨花楠种植模式,各模式3个重复,共15块样地,进行了野外调查取样,分析不同刨花楠种植模式下土壤分形维数和可蚀性以及理化性质之间的差异。【结果】各种植模式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的均值分别为15.77~42.50、0.85~2.01、0.69~1.38和7.84~10.17 g/kg。综合来看,B模式土壤的养分状况较其他模式更加优良。土壤分形维数与砂粒、黏粒、全氮以及全磷含量有显著相关性(P0.05),说明随着林龄的增加,土壤的分形维数逐渐增大。【结论】刨花楠混交林并不能改善土壤养分状况;种植年限和土壤机械组成对土壤分形维数影响较显著,但土壤可蚀性大小仅与机械组成有关;土壤分形维数和可蚀性均能较好地指征土壤理化性质。
    • 张高玲; 谢红霞; 盛浩; 周清; 段良霞; 吴燕语
    • 摘要: 为探究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表层土壤可蚀性的影响,分别在湖南省湘东大围山和湘西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选取现有4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天然林及由其转变而来且紧邻的杉木林、果园和坡改梯耕地),分析土地利用方式发生转变后表层土壤理化性质差异,选择Torri.D模型计算土壤可蚀性K值,利用系统聚类法对本研究采样点和江西鹰潭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试验站不同研究小区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聚类分析,并以实测数据对本研究计算的K值进行校正。结果表明:①湘东和湘西地区天然林转变为杉木林、果园和坡改梯耕地后表层土壤砂粒含量较本地区天然林增加,土壤机械组成呈粗骨化趋势。②湘西地区各土地利用方式的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均高于湘东地区同类型土地利用方式,且土地利用方式由天然林发生转变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小于本地区天然林。③湘东地区天然林及其开垦7 a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可蚀性K值表现为:杉木林>天然林>果园(坡改梯)>坡改梯耕地;湘西地区天然林及其开垦10 a以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可蚀性K值表现为:坡改梯耕地>果园>杉木林>天然林。土地利用方式发生变化后,土壤可蚀性因微地形的改变以及种植作物的年限不同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状况有一定改善。
    • 丁培
    • 摘要: 尽管植被的地上和地下两个组成部分在减少土壤侵蚀方面共同起作用,但在过去的研究中,主要是地上部分受到了关注。本研究旨在探讨根系在土壤侵蚀控制中的作用,以及根系密度对土壤可蚀性和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多年生黑麦草种植在土盘中,在其生长4周、8周和12周后进行实验室降雨模拟试验,播种密度为100 kg/hm^(2),4周后播种密度为100 kg/hm^(2),并在对照上进行。黑麦草的试验是在有完整植株的情况下和剪去嫩枝后进行的。黑麦草根系生长迅速,4周和12周的根系密度分别达到0.614 kg/hm^(2)和2.280 kg/hm^(2)。随着根系密度的增加,飞溅和冲刷呈指数下降。土壤抗剪强度与根系密度呈正相关,但根系对容重和饱和导水率无影响。
    • 杨懿; 高华端; 李晓松; 王群; 罗爽
    • 摘要: 为研究不同岩性发育形成的坡耕地土壤在耕犁扰动下的土壤可蚀性变化,为区域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参考,选取由紫色砂岩、砂页岩和石灰岩3种岩性发育形成的坡耕地为研究对象,采集耕犁层和犁底层土壤,测定土壤颗粒组成和有机质质量分数,利用EPIC模型,计算土壤可蚀性K值,根据K值变化分析不同岩性区坡耕地受耕犁扰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色砂岩和砂页岩区土壤以黏壤和壤土为主,石灰岩区土壤以粉黏土、黏土和粉黏壤为主,3个岩性区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大小依次表现为:石灰岩>砂页岩>紫色砂岩;紫色砂岩区的耕犁层和犁底层土壤在各粒级组成方面无显著差异,石灰岩区也无显著差异,砂页岩区犁底层土壤黏粒比例显著高于耕犁层,3个岩性区均表现出耕犁层有机质质量分数显著高于犁底层;研究区坡耕地土壤可蚀性因子K值介于0.041~0.059之间,耕犁层由大到小依次表现为:砂页岩>紫色砂岩>石灰岩,犁底层由大到小依次表现为:紫色砂岩>砂页岩>石灰岩;研究区8种土壤质地中,粉壤最易被侵蚀,黏土可蚀性最小。
    • 宋世杰; 杜麟; 王双明; 孙涛
    • 摘要: 土壤可蚀性不仅可以定量刻画土壤自身抗侵蚀能力,还能反映人类活动产生的水土流失效应,研究煤炭采动损害对土壤可蚀性的影响有利于煤矿区生态环境保护。以陕北煤矿区沉陷年限分别为1~5、6~10 a的典型沉陷坡面土壤(垂直深度20 cm以浅)为研究对象,分别用MS2000激光粒度仪和总有机碳分析仪测定了土壤机械组成和有机质含量,并以此为基础利用EPIC模型计算土壤可蚀性K值,阐明了土壤机械组成和有机质的空间变化特征,揭示了沉陷坡面的水土流失效应。研究结果表明:①陕北煤矿区开采沉陷不会改变土壤质地类型,但随沉陷年限增加坡顶部位土壤砂化程度加剧,坡中部位土壤砂化程度减缓,坡脚部位土壤砂粒含量下降趋势、黏粒含量增加趋势日趋明显。沉陷1~5 a的坡顶部位10~20 cm土层土壤物理结构恶化最为严重,沉陷6~10 a内的坡脚部位10~20 cm土层物理结构改善最为明显;②开采沉陷会产生降低坡顶、坡中部位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效应,平均降幅为20.8%~55.3%。随着沉陷年限的增加,坡顶部位土壤有机质含量降幅加剧,坡中部位土壤有机质含量降幅减缓。沉陷6~10 a的坡顶部位0~10 cm土层土壤化学结构恶化最为严重,而对坡脚部位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不明显;③陕北煤矿区开采沉陷会产生提高周围土壤的可蚀性的效应,随着沉陷年限的增加,坡顶、坡中、坡脚部位土壤可蚀性K值增幅均有所减缓。沉陷1~5 a的坡顶部位0~10 cm土层土壤可蚀性K值增幅最显著,而沉陷6~10 a的坡中部位以及不同沉陷年限下坡脚部位0~10 cm土层土壤可蚀性K值变化不明显。开采沉陷会显著扩大坡顶部位两层土壤可蚀性的差异,缩小坡中、坡脚部位2层土壤可蚀性的差异;④陕北煤矿区沉陷坡顶土壤可蚀性K值较大,土壤抗侵蚀能力较差,应着重考虑人工措施如土壤结构改良、施肥等进行水土流失精准防控,坡脚、坡中部位则应着重考虑自然措施。该结果可为黄河流域中游煤矿区水土流失精准防控和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 陈慧如
    • 摘要: 为明晰茶园、竹杉林2种植被发育下土壤可蚀性差异,以武夷山挂墩茶园、竹杉林2种植被下山地黄壤为研究对象,基于室内实验得出的土壤机械组成与有机质数据,运用EPIC模型计算土壤可蚀性K值。结果表明:(1)2种植被发育下黄壤有机质存在显著的差异,表现为茶园黄壤竹杉林黄壤。
    • 高家勇; 李瑞; 杨坪坪; 盘礼东; 黄凯
    • 摘要: 为揭示贵州省土壤对侵蚀的敏感程度,阐明贵州省土壤可蚀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全国第二次土壤调查数据及《贵州土种志》,采用EPIC(Erosion-productivity impact calculator)模型计算贵州省全省土壤可蚀性K值,在ArcGIS中运用克里金插值法,对贵州省土壤可蚀性K值进行了空间插值,探究了土壤可蚀性的变化规律及空间分布特征,并重点分析成土母质、海拔和土地利用方式等对K值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1)贵州省各土壤类型表层土的平均K值介于0.0230~0.0477 t·hm^(2)·h/(MJ·mm·hm^(2)),其中红黏土的K值最大,为0.0477 t·hm^(2)·h/(MJ·mm·hm^(2)),其次是潮土为0.0460 t·hm^(2)·h/(MJ·mm·hm^(2)),新积土的K值最小,为0.0230 t·hm^(2)·h/(MJ·mm·hm^(2));(2)全省以中低和中可蚀性土壤为主,土壤可蚀性值较高,土壤侵蚀风险大;(3)全省K值分布的空间差异性较大,从西向东逐渐增加,呈黔东>黔中部>黔西的变化趋势,南北方向上呈黔北南部>黔中>黔北北部>黔南的变化趋势;(4)各类成土母质形成土壤的可蚀性值介于0.0284~0.0468 t·hm^(2)·h/(MJ·mm·hm^(2)),页岩发育形成土壤的K值都较大(黄棕壤除外),砂岩发育形成土壤的K值较小;(5)随着海拔的升高,土壤可蚀性K值总体上呈现出降低的趋势;(6)土地利用方式对K值有明显的影响,其土壤可蚀性值大小依次为水田>旱地>草地>灌木>林地。研究结果较好地显示了贵州省土壤可蚀性K值的空间分布特征及主要的影响因素,可为贵州省土壤流失预报、水土保持普查等提供参考。
    • 赵萌萌; 张根; 古明双; 李云飞
    • 摘要: 土壤可蚀性是表征土壤对降雨渗透能力及其对降雨和径流剥蚀、搬运敏感程度的一个综合指标。基于实地所取的土壤样品,对其土壤参数进行测定,利用诺谟图法、修正诺谟图法、Shirazi公式、EPIC模型和Torri.D模型对雅鲁藏布江贡嘎段流域土壤可蚀性K值进行估算,并对所得结果进行数值对比、正态性检验、相关性分析及不确定性分析。结果表明:①各粒级及不同模型估算的K值属中等变异性;②各模型所得的平均K值大小表现为K_(EPIC)>K_(Shirazi)>K_(Torri.D)>K_(诺谟)>K_(修正);③各模型所得K值均与砂粒、黏粒和极细砂粒的相关性较强,与有机质及粉粒的相关性较弱;④各模型K值估算的不确定性表现为诺谟图法
    • 马丽; 刘鹏; 黄天志
    • 摘要: 为探究高寒草地沙化对土壤结构和养分循环的影响,以红原县高寒沙化草地斑块为核心,沿沙化程度递减梯度方向分析土壤团聚体破坏率(PAD)、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分形维数(D)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沙化程度减弱,土壤机械团聚体和水稳定性团聚体均呈现由小团聚体(0.053~0.5 mm)为主向较大团聚体(>0.5 mm)为主转变的趋势,且土壤团聚体MWD、GMD均逐渐增大,D逐渐减小,表明草地沙化影响土壤结构稳定性,且与沙化草地斑块核心土壤抗侵蚀性相比,距离其大于280 m时(第7样带)土壤可蚀性K值降低了77.57%~83.69%,土壤抗侵蚀能力逐渐增强;土壤养分与>0.5 mm水稳性团聚体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5 mm团聚体呈显著正相关,高寒草地沙化土壤团聚体的分布与土壤有机碳、氮、磷的循环转化密切相关。
    • 田荣; 陈奇伯; 黎建强; 赵雨田; 杨建光; 杨关吕
    • 摘要: 计划烧除是预防森林火灾的重要措施,为了正确评价计划烧除后生态环境的响应,以滇中云南松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测试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一年一度的周期性连续低强度计划烧除对云南松林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可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计划烧除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表现在土壤表层,随着土层的加深影响减弱.有机C、全N、全P在0~20 cm土层计划烧除样地显著低于未烧除样地;全K、速效P、速效K在0~10 cm土层,硝态N、pH值在0~60 cm土层显著高于未烧除样地.2)计划烧除对土壤物理性质影响也主要表现在土壤表层.土壤含水量在0~60 cm土层、容重在0~20 cm土层计划烧除样地高于未烧除样地,毛管持水量在0~10 cm土层低于未烧除样地.3)计划烧除改变了土壤表层团粒结构,减弱了土壤抗蚀能力.计划烧除使土壤粉粒、黏粒、有机碳含量在0~10 cm土层下降,沙粒在0~10 cm土层升高,土壤可蚀性因子K在0~40 cm土层增加,土壤可蚀性增强.计划烧除对云南松林土壤理化性质及可蚀性影响主要在于土壤表层,随着土层加深受到计划烧除影响越来越弱.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