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黄土坡面

黄土坡面

黄土坡面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114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水利工程、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7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4356篇;相关期刊36种,包括土壤学报、中国水土保持科学、农业工程学报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科技协作工作委员会2011年年会、第七届全国泥沙基本理论研究学术讨论会、第六届全国泥沙基本理论研究学术讨论会等;黄土坡面的相关文献由206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占礼、刘俊娥、谭贞学等。

黄土坡面—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7 占比:2.39%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11%

专利文献>

论文:4356 占比:97.49%

总计:4468篇

黄土坡面—发文趋势图

黄土坡面

-研究学者

  • 王占礼
  • 刘俊娥
  • 谭贞学
  • 王全九
  • 郑粉莉
  • 陈浩
  • 焦念
  • 王莎
  • 申楠
  • 高素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侯礼婷; 焦爱萍; 申震洲; 段喜明; 陈诚
    • 摘要: 近年来对PAM等高分子材料阻控侵蚀产沙功能的研究日益得到重视,其对丰富水土流失治理基础理论和促进水土保持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高分子材料PAM和PG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入渗、坡面产沙的调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5°、10°、15°黄土坡面上施用PAM、PG可以提高土壤入渗率并缩短达到相对稳渗的时间、减少坡面产沙量,即对入渗、产沙过程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在施用PAM和PG的各种处理中,PAM施用量为2 g/m^(2)的增渗效果最为明显,PAM施用量为2 g/m^(2)和PG施用量为200 g/m^(2)的减沙效果较明显,但在5°和15°坡面上PG施用量为200 g/m^(2)时反而降低了土壤入渗率,这一现象值得进一步研究;施用PAM、PG后没有改变土壤入渗率随降雨历时的变化规律和产沙量对径流量增加的响应规律,土壤入渗率与降雨历时呈二次多项式关系,产沙量随径流量增加呈幂函数增加。
    • 宋世杰; 杜麟; 王双明; 孙涛
    • 摘要: 土壤可蚀性不仅可以定量刻画土壤自身抗侵蚀能力,还能反映人类活动产生的水土流失效应,研究煤炭采动损害对土壤可蚀性的影响有利于煤矿区生态环境保护。以陕北煤矿区沉陷年限分别为1~5、6~10 a的典型沉陷坡面土壤(垂直深度20 cm以浅)为研究对象,分别用MS2000激光粒度仪和总有机碳分析仪测定了土壤机械组成和有机质含量,并以此为基础利用EPIC模型计算土壤可蚀性K值,阐明了土壤机械组成和有机质的空间变化特征,揭示了沉陷坡面的水土流失效应。研究结果表明:①陕北煤矿区开采沉陷不会改变土壤质地类型,但随沉陷年限增加坡顶部位土壤砂化程度加剧,坡中部位土壤砂化程度减缓,坡脚部位土壤砂粒含量下降趋势、黏粒含量增加趋势日趋明显。沉陷1~5 a的坡顶部位10~20 cm土层土壤物理结构恶化最为严重,沉陷6~10 a内的坡脚部位10~20 cm土层物理结构改善最为明显;②开采沉陷会产生降低坡顶、坡中部位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效应,平均降幅为20.8%~55.3%。随着沉陷年限的增加,坡顶部位土壤有机质含量降幅加剧,坡中部位土壤有机质含量降幅减缓。沉陷6~10 a的坡顶部位0~10 cm土层土壤化学结构恶化最为严重,而对坡脚部位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不明显;③陕北煤矿区开采沉陷会产生提高周围土壤的可蚀性的效应,随着沉陷年限的增加,坡顶、坡中、坡脚部位土壤可蚀性K值增幅均有所减缓。沉陷1~5 a的坡顶部位0~10 cm土层土壤可蚀性K值增幅最显著,而沉陷6~10 a的坡中部位以及不同沉陷年限下坡脚部位0~10 cm土层土壤可蚀性K值变化不明显。开采沉陷会显著扩大坡顶部位两层土壤可蚀性的差异,缩小坡中、坡脚部位2层土壤可蚀性的差异;④陕北煤矿区沉陷坡顶土壤可蚀性K值较大,土壤抗侵蚀能力较差,应着重考虑人工措施如土壤结构改良、施肥等进行水土流失精准防控,坡脚、坡中部位则应着重考虑自然措施。该结果可为黄河流域中游煤矿区水土流失精准防控和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 龙琪; 韩剑桥; 何育聪; 王飞; 焦峰
    • 摘要: 为探索细沟侵蚀的空间分异特性,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的方法,分析不同降雨强度和坡度下的坡面细沟侵蚀过程,探讨细沟侵蚀强度及形态在坡面尺度的沿程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坡度和雨强增加,细沟侵蚀量不断增大;在特定处理下,细沟侵蚀强度沿坡长方向均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规律;沟宽、沟深和细沟割裂度等细沟形态参数也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峰值出现在坡面中部。沟宽和沟深与细沟侵蚀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细沟侵蚀强度与形态之间的演变具有一致性;径流汇集导致坡面中部径流侵蚀动力增强,沟壁崩塌和下切侵蚀严重,沟宽和沟深扩大,而坡下位置由于径流含沙量较大且土槽侵蚀基准面稳定而侵蚀较弱。坡面中部易发生严重侵蚀,需要加强防控或做好截排水措施。研究结果可为细沟侵蚀防控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 吴敏
    • 摘要: 一、试题设计黄土勺状沟壑是独立发育于黄土坡面上的永久性沟谷。沟体从上到下逐渐变窄、变浅甚至消失于坡面上,与其他沟谷没有明显的联系,整体形态上大下小,俯视看像个勺子,当地人形象地称之为“勺状沟壑”,简称“勺沟”。勺沟尾部变细甚至消失,不能发育成更大规模的切沟。勺沟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的西部及北部边缘。图1为某勺沟分布区卫星图片,图2为勺沟沟壑示意图。
    • 权鑫; 史红伟; 蔡强国; 和继军; 郑明国; 孙莉英; 方海燕
    • 摘要: 针对降雨过程中如果土体发生沉降将会严重影响三维激光扫描仪的土壤侵蚀监测精度,从而影响试验结果的问题,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在试验土体内插入细钢钎,通过对降雨前后钢钎出露于坡面的高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来判断试验过程中是否发生了土体沉降.试验土壤为分别取自安塞和绥德的黄绵土,试验土层厚度30 cm,试验条件包括2种雨强、2个坡长和5个坡度等处理.结果表明:大部分试验条件下两个取样点的黄土降雨前后钢钎出露于坡面的长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没有充分证据表明降雨前后坡面土体发生了沉降,由坡面沉降引起的测量精度可以忽略.因此,在本试验研究中可以使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坡面侵蚀沉积进行监测,并可为类似室内土壤侵蚀试验研究提供借鉴.
    • 罗丹竹; 金鑫
    • 摘要: 土壤颗粒组成对坡面产流、产沙有着重要影响.为了研究黄土坡面土壤颗粒组成对降雨强度和坡度变化的响应,开展了 60、90、120mm/h降雨强度和10°、20°坡度组合条件下的降雨实验,并运用土壤颗粒组成的分形维数对坡面土壤颗粒的变化进行了量化.研究结果显示:所有实验场次降雨后坡面土壤颗粒组成均为砂粒含量上升,粉粒含量下降,而黏粒含量虽有下降,但变化很小;分形维数变化排序的结果反映出坡度变化对土壤粗化程度的影响大于雨强变化产生的影响;随着雨强的增加,不同坡度的坡面土壤颗粒组成变化趋势不一致,而同雨强条件下,随着坡度的增加,土壤颗粒组成变化趋势也不一致;土壤颗粒组成变化的趋势不一致现象提示可能存在影响坡面土壤颗粒组成变化的临界坡度或者临界雨强,有必要开展坡面土壤颗粒组成变化临界条件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
    • 赵炯昌; 卫伟; 段兴武
    • 摘要: 植被对坡面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随植被类型及其垂直结构组分的变化而变化,然而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坡面水沙过程却缺乏定量分析.利用野外径流小区和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黄土丘陵区3种典型灌草(沙棘、柠条、苜蓿)及其不同垂直结构组分(叶、茎、枯落物、根系)对坡面产流和产沙过程的影响.结果 表明:3种灌草均具有较好的减流减沙效益,且减沙作用强于减流作用,与裸地相比,灌草植被减少径流量32.49%--44.86%,减少侵蚀量72.99%--80.63%,降低坡面流速29.17%--45.83%.苜蓿的减流效益最佳,为44.86%,柠条的减沙效益最佳,为80.63%.3种植被的减流效益在不同产流时期差异明显,从产流初期到中期和后期逐渐减少,减沙效益在不同产流时期则没有明显变化.植被垂直结构不同组分对于减流减沙效益的相对贡献与其形态特征以及其空间分布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地上部分对于减流效益和减速效益有较大的相对贡献率,平均为75.42%和68.38%,而不同植被茎、叶和枯落物的相对贡献具有一定的差异.根系则发挥较大的减沙作用,平均相对贡献为78.44%.植被垂直结构组分越完整,减流减沙效益越显著.研究对黄土丘陵区水土保持、植被恢复和建设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 李家明; 汪建芳; 杨艳芬; 王兵
    • 摘要: 植被覆盖可有效保护地表,抑制产流产沙过程,进而影响坡面养分迁移过程。选取黄土高原典型白羊草和铁杆蒿草地,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雨强60 mm/h,历时60 min,坡度15°),研究植被不同盖度下(10%,20%,30%,45%,60%,80%)坡面径流、泥沙养分特征。结果表明:(1)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均随植被盖度增加呈线性增加(R^(2)≥0.63),相对于铁杆蒿样地,白羊草样地土壤有机质和全磷含量分别增加28.8%~107.1%和10.6%~25.0%,全氮含量减少2.6%~42.5%。(2)径流中有机质、全氮和全磷浓度随植被盖度的增加而减少0.6%~63.7%,但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径流中有机质、全氮和全磷量随植被盖度的增加显著降低1.9%~83.9%,且当植被盖度≥20%时,白羊草样地径流中有机质、全氮和全磷的量较铁杆蒿分别显著减少28.4%~66.4%,10.7%~55.8%和3.3%~64.7%。(3)泥沙中有机质、全氮和全磷的量随植被盖度的增加减幅为-59.5%~65.1%,平均减少5.8%,其泥沙中养分的含量白羊草总体低于铁杆蒿。白羊草和铁杆蒿泥沙有机质、全氮和全磷的量随盖度增加分别呈指数函数(R^(2)≥0.78)和先增后减的下降趋势,其泥沙中养分的量显著减少69.9%~99.3%。(4)白羊草和铁杆蒿样地径流泥沙中有机质、全氮和全磷总量随植被盖度增加分别呈指数函数(R^(2)≥0.53)和先增后减的下降趋势,且当植被盖度≥45%时,白羊草有机质、全氮和全磷总量较铁杆蒿样地分别减少33.7%~71.8%,50.1%~53.6%和48.1%~64.3%。(5)白羊草和铁杆蒿样地泥沙中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富集比随盖度的增加呈线性降低(R^(2)≥0.56)。2种植被土壤有机质和全磷主要随泥沙迁移为主,土壤全氮主要以径流迁移为主。研究成果为植被覆盖影响坡面养分迁移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 高爽; 吴磊; 迟宇博; 李蕊
    • 摘要: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不同雨强(60,90,120 mm/h)、不同坡度(10°,15°,20°)、不同生物炭含量(0,3%,6%)等多因素耦合作用下黄土植被坡面水沙及养分流失规律。结果表明:(1)水沙及PO43-—P的流失随着雨强的增大而增大,NO3-—N随雨强的增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径流及氮磷与坡度的规律性不明显,雨强坡度与k值(产沙速率系数)变化率的线性关系中,雨强的影响较大。(2)产流产沙过程相似,均随降雨历时先上升后趋于平稳,NO3-—N与降雨历时呈幂函数关系,PO43-—P在流失过程中最大浓度与最小浓度比为1~2,且在侵蚀产沙及NO3-—N的流失过程中,雨强与生物炭相关性极显著。(3)生物炭含量≥3%会增加侵蚀产沙及PO43-—P的流失,雨强为60,90 mm/h时,NO3-—N流失量随生物炭的增多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雨强为120 mm/h时,NO3-—N流失量随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大呈上升趋势。研究结果可以为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资源管理提供科学的指导。
    • 李奕炜
    • 摘要: 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黄土质地对细沟侵蚀产流产沙的影响.试验土样采用黄土高原由北到南四个不同地点的土壤(绥德县/SD、长武县/CW、安塞县/AS、杨凌县/YL).试验设计条件为10m坡长、20°坡度和2mm min-1的降雨强度.结果表明:(1)产流时间的先后顺序为YL(1分24秒)、AS(1分40秒)、CW(2分18秒)、SD(2分39秒),与大面积结皮产生的时间密切相关.(2)稳定产流率随土壤黏粒含量增加和结皮发育而增加,导致YL稳定产流率和总产流量明显高于其他三种土壤.(3)受黄土黏粒含量、水稳性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SD含沙量在细沟雏形阶段增长速度高于其他三种土质,细沟发育阶段含沙量和总产沙量最高.本研究可为黄土高原不同区域土壤侵蚀精准预报提供科学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