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团聚体

团聚体

团聚体的相关文献在1960年到2023年内共计807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化学工业、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63篇、会议论文23篇、专利文献529104篇;相关期刊218种,包括生态学报、土壤学报、中国土壤与肥料等; 相关会议21种,包括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第七届世界华人地质科学讨论会等;团聚体的相关文献由2752位作者贡献,包括蔡崇法、乔云发、李娜等。

团聚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63 占比:0.11%

会议论文>

论文:2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29104 占比:99.89%

总计:529690篇

团聚体—发文趋势图

团聚体

-研究学者

  • 蔡崇法
  • 乔云发
  • 李娜
  • 王益权
  • 窦森
  • 苗淑杰
  • 朱安宁
  • 潘根兴
  • 李娟
  • 李景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牛巧菊
    • 摘要: 有机肥料是来源于植物和动物并经过发酵腐熟的含碳有机物料,其功能是改善土壤肥力、提供植物营养、提高作物品质。技术指标必须符合NY/T525-2021的规定。一、增加土壤的团粒结构有机肥料中的多种活性有机物质就像胶水一样能把若干土壤单粒吸附黏结在一起形成团聚体成为团粒结构,单粒间形成小孔隙,团聚体间形成大孔隙,小孔隙能保持水分,大孔隙则保持通气,从而可以协调土壤水、肥、气、热的矛盾。
    • 冯德銮; 肖雪莉; 梁仕华; 朱翀
    • 摘要: 采用喷洒方式对花岗岩残积土进行表面处理并进行耐崩解试验和抗冲刷模型试验。结合扫描电镜观测和颗粒粒度分析等微观测试技术,研究了喷洒式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robially Induced Calcium Carbonate Precipitation,MICP)表面处理对花岗岩残积土的耐崩解性和抗冲刷性的改善效果,并探讨其微细观控制机制。结果表明:经喷洒式MICP表面处理后,花岗岩残积土的微细颗粒胶结成尺寸较大的团聚体,试样的微观结构更加致密。同时,试样表面形成一层水稳性良好的碳酸钙和土颗粒连续胶结的硬壳层,从而有效地改善花岗岩残积土的耐崩解性和抗冲刷性。研究结果可为花岗岩残积土边坡加固提供可靠的依据。
    • 乔林明; 韩慧; 贺高航; 王润泽; 王蕊; 郭胜利
    • 摘要: 为明确侵蚀环境中长期施用化肥条件下农田土壤养分积累特征及其对流域面源污染的潜在威胁。在高塬沟壑区,分别采集塬面—坡地—沟道和川地—河漫滩—河道中土壤及泥沙样品,分析不同侵蚀地貌单元中团聚体粒级分布特征和不同团聚体中C、N、P含量变化及其潜在环境风险。结果表明:(1)沟道和河道等低洼地带250μm粒级,63~250μm粒级,<63μm粒级;(3)无论是从塬面到沟道,还是从川地到河道,不同粒级团聚体中SOC、TN、TP、Olsen—P都呈现了显著降低趋势,但沟道和河道<63μm粒级团聚体中有效磷素含量已升高到塬面上世纪80年代初水平。易侵蚀迁移的团聚体(<250μm)分布特征和CaCl_(2)—P的突变点问题突出,成为塬面和川地农田土壤养分积累影响水体环境的潜在风险源。因此,防治水土流失和改善施肥措施是确保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 黄圣杰; 陈俊朴; 陈涛; 方从刚; 黄成毅
    • 摘要: 为探究不同覆盖模式对土壤团聚体及其碳氮的影响,以新津县樱桃园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定位试验,设置清耕(CK)、自然生草覆盖(NGC)、野豌豆覆盖(VC)和地布覆盖(GCM)4个处理,对土壤团聚体分布、大团聚体含量(R_(0.25))、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团聚体破坏率(PAD)和不稳定团粒指数(E_(lt))及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全氮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自然生草覆盖、野豌豆覆盖、地布覆盖和清耕在0—10 cm和10—20 cm土层的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分布均以>5 mm团聚体含量最高,而水稳性团聚体分布以>5 mm和5~2 mm含量较高。在两个土层中,自然生草覆盖、野豌豆覆盖和地布覆盖与清耕相比,均提高了R_(0.25),MWD,GMD,降低了PAD和E_(lt),同时提高了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含量。有机碳提升效果以自然生草覆盖处理最好,而全氮提升效果以野豌豆覆盖处理最好。综上,覆盖处理能够提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以及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含量,改善土壤质量。
    • 潘浩男; 覃潇敏; 肖靖秀; 汤利; 郑毅
    • 摘要: 间作玉米对红壤团聚体的形成和磷素的有效性提高有重要作用。基于田间小区定位试验,研究不同施磷水平(P0:0 kg/hm^(2),P60:60 kg/hm^(2),P90:90 kg/hm^(2),P120:120 kg/hm^(2))下玉米大豆间作对土壤团聚体及有效磷特征的影响,为改善红壤团聚体结构和提高磷肥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施磷和间作种植均有利于水稳性团聚体的形成和增大土壤平均质量直径。与单作玉米相比,间作分别显著提高了玉米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比例和平均质量直径10.5%和10.8%,且土壤中水稳性团聚体比例和平均质量直径在P120施磷水平下达到最大。玉米大豆间作相比单作玉米促进了土壤>0.25 mm团聚体含量的增加,特别是>2 mm团聚体含量增加了23.2%,同时减少了<0.053 mm团聚体含量10.2%。对比单作玉米,间作显著提高了1-2和0.25-1 mm团聚体中有效磷含量74.9%和72.8%,而对其他粒径并无显著影响。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发现,耕层土壤有效磷与各粒径土壤团聚体有效磷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0.25-1和<0.053 mm团聚体有效磷对耕层土壤有效磷影响最大。因此,玉米大豆间作具有改善土壤团聚体结构及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的潜力。
    • 曲植; 李健; 李铭江; 陆江岳
    • 摘要: 为探究磷素(P)添加对土壤水分一维垂直入渗特性的影响,该研究开展了磷素随水添加土壤入渗试验(CK、P1、P2、P3、P4)和加磷培养土壤入渗试验(ICK、IP1、IP2、IP3、IP4),各试验均设5个P梯度,依次为0、0.075、0.15、0.225、0.3 g/kg。研究结果表明:1)随水施磷在入渗过程中对土壤入渗特性无显著影响;2)土壤加磷培养90 d后,其水分入渗能力显著增强(P<0.05),相较于对照ICK而言,处理IP1、IP2、IP3、IP4的累积入渗量分别增加了7.82%、8.85%、9.82%、11.21%,所对应的入渗时间减小幅度分别为7.77%、14.56%、22.33%、27.18%;累积入渗量与湿润锋运移速度均随磷梯度增大而增大,拟合的Kostiakov公式和湿润锋运移距离-时间公式中的入渗参数与磷浓度呈现出很好的线性关系;3)IP3、IP4处理中0.25~2 mm粒级团聚体数量占比显著高于未加磷素的对照ICK(P<0.05),与ICK相比分别提高了35.9%、51.28%。综上,磷素添加到土壤中时间的长短与土壤结构的变化有直接联系,加磷培养增加了土壤中0.25~2 mm粒级大团聚体的数量占比,从而增强了土壤入渗能力。该研究将施磷与土壤入渗能力相结合,揭示磷素添加对土壤水分入渗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为农业生产中磷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
    • 龙杰琦; 苗淑杰; 李娜; 郝翔翔; 乔云发
    • 摘要: 【目的】生物炭还田已经成为培肥土壤的重要农艺措施之一,研究生物炭还田对黑土各粒径水稳性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分配,以及对不同密度组分有机质化学结构的影响,以深化认识施用生物炭增加农田土壤固碳潜力的机理。【方法】选取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内长期定位试验中施用化肥(-BC)和化肥配施生物炭(+BC)的两个处理,采集土壤样品以常规方法分析了有机质总量,并将土壤样品分离为>2 mm、2~0.25 mm、0.25~0.053 mm和2 mm和2~0.25 mm两个粒级的有机质含量分别显著增加了12.54%和21.35%。土壤中除芳香族C=C和羰基C=O相对丰度分别减少了18.18%和21.95%以外,其他官能团均增加,-CH/C=C和-CH/C=O值分别增加66.67%和62.11%;在>2 mm团聚体中,脂肪族-CH的相对丰度增加了55.11%,芳香族C=C减少17.06%,致使>2 mm团聚体中的-CH/C=C和-CH/C=O值增加;在2 mm的团聚体中—CH/C=C和CH/C=O值的增幅最大。此外,与-BC相比,+BC处理各密度组分中脂肪族-CH和芳香族C=C相对丰度均增加,其中OF组分中增幅分别达125.74%和29.06%,-CH/C=C值增加了74.19%。【结论】施用生物炭增加了黑土有机质含量,促使土壤特别是大团聚体中的有机质结构趋于脂肪化,促进了微团聚体中有机质的稳定性。闭蓄态轻组中脂肪族-CH的相对丰度增幅最大,有利于促进有机质活性的增强,加快土壤有机质的周转更新。
    • 王翠丽; 王军强; 陈亮; 栾倩倩; 李彦荣; 赵旭
    • 摘要: 为了更好地研究不同耕作方式下绿洲区农田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含量之间的关系,选择4种耕作方式(免耕、少耕、深松、秋翻),对不同土层(0~20、20~40 cm)的土壤进行样品采集和分析,研究各粒级(粒径>2.00 mm、>1.00~2.00 mm、0.25~1.00 mm、2.00 mm的土壤团聚体的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含量最高,免耕、少耕、秋翻处理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最高。对同一粒级的土壤团聚体而言,0~20 cm土层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含量高于20~40 cm土层。随团聚体粒级变小,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含量逐渐降低;在秋翻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含量均最高,说明对该地区土壤翻动处理,可改善土壤微环境、增强土壤肥力,可作为改善绿洲区农田土壤的合理措施。
    • 肖孟宇; 廖超林; 肖亦雄; 向鹏华; 黄匡济; 肖志鹏; 单雪华
    • 摘要: 为明确烟稻复种连作对河潮土团聚体稳定性变化的影响及关键因素,研究了南方不同烟稻复种连作年限的河潮土团聚体分布及其稳定性变化,并采用相关及冗余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有机质、机械组成等理化指标对土壤团聚体及其稳定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烟稻复种连作5~25年的河潮土中,>5 mm团聚体含量显著升高26.24%~64.41%,0.5~0.25和5 mm、5 mm的团聚体的形成或破坏,进而导致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变化。因此,烟稻复种连作5~25年有利于改善河潮土结构和改良土壤质量。
    • 卫迎锋; 占华生; 田江涛; 陈绍鑫; 叶大俊; 王玉存; 高长贺
    • 摘要: 对回收的w(SiO_(2))<85%的低硅含量SiO_(2)微粉固废进行了不同温度(400、500、600、700、800、900和1000°C)保温5 h的热处理,并对热处理后的粉体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试样逐渐烧结。热处理温度低于800°C时,SiO_(2)微粉保持原有粒状、球状SiO_(2)颗粒团聚体结构。但热处理温度为500°C及以下时,团聚体强度较低。热处理温度800°C以上结块严重,并析出方石英相。热处理温度控制在600~800°C可制得具有一定强度,体积密度在0.73~0.95 g·cm^(-3)的球壳结构的球状粉体,该粉体可以作为轻质原料用在低温保温浇注料,也可以作为其他行业填料。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