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表面功能化

表面功能化

表面功能化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3年内共计265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3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1770971篇;相关期刊76种,包括武汉纺织大学学报、科学技术与工程、材料导报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第八届中国金刚石相关材料及应用学术研讨会、首届全国橡胶环保节能补强材料应用技术研讨会、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10年度学术年会等;表面功能化的相关文献由730位作者贡献,包括伊姆兰纳·穆什塔克、保罗·格拉韦、史蒂文·马修·丹尼尔斯等。

表面功能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3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770971 占比:99.99%

总计:1771089篇

表面功能化—发文趋势图

表面功能化

-研究学者

  • 伊姆兰纳·穆什塔克
  • 保罗·格拉韦
  • 史蒂文·马修·丹尼尔斯
  • 奈杰尔·皮克特
  • 马克·克里斯托夫·麦克莱恩
  • 何爱民
  • 张会旗
  • 张林
  • 张莹
  • 张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昕宇; 赵泓莳; 王兆乾; 潘育松; 潘成岭
    • 摘要: 聚醚醚酮(PEEK)表面的生物堕性,限制了其表面与相邻骨组织的良好融合,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受到限制。通过PEEK表面功能化负载抗菌性和生物活性组分,可有效提升PEEK骨科植入材料的抗菌性能和生物活性,有望拓展其临床应用领域。综述了PEEK表面功能化掺杂抗菌性组分的研究进展,包括PEEK负载抗菌药物、负载金属离子、负载抗菌药物与金属离子、负载光热催化剂、表面织构化调控和掺杂生物活性涂层,并对各种方法的抗菌机制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对PEEK表面功能化抗菌性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 赵紫薇; 高小武; 曹文鑫; 刘康; 代兵; 王永杰; 朱嘉琦
    • 摘要: 纳米金刚石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导热性、生物相容性和结构可调性,在复合材料、电化学、催化、医学等领域的研究被不断开拓,工业上通过爆轰法实现纳米金刚石的大批量生产为其应用提供了基础。由于纳米金刚石表面结构复杂,需要精准调控以实现目标性能,对其表面功能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对纳米金刚石进行各种表面修饰的方法,然后着重阐述其表面功能化研究对纳米金刚石在机械性能、催化性能和生物医学领域应用的影响,最后对纳米金刚石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刘欧阳; 韩海年; 范燕平; 卞琳艳; 马名杰
    • 摘要: 碳量子点作为一种新型碳基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水稳定性、光稳定性、易表面功能化、独特的可见光响应等特点,在催化制氢领域的应用引起了巨大的关注。从碳量子点的制备手段和改性手段出发,概述了近年来碳量子点在光解水制氢、电解水制氢和催化化学材料放氢等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对目前存在的挑战进行讨论,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 骆智渊; 石亭旺; 阮泽松; 陈云丰
    • 摘要: 抗生素耐药危机是全球公共卫生中最紧迫的问题之一。为了解决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危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生物纳米材料被应用于抗菌领域。纳米颗粒(nanoparticles,NPs)是一类大小在纳米尺度的材料,与传统抗菌药物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但NPs应用于人体依然面临靶向性不高以及对其他组织脏器的损害问题。靶向治疗除了能提高疗效外,还允许使用较低浓度的高毒性药物,从而减少药物毒性和健康组织的不良反应,因此如何提高NPs对细菌的靶向性,是当今医疗卫生领域面临的重要问题。该文首先对NPs做一概述,然后从表面功能化、环境响应和细胞膜仿生修饰3种常用的细菌靶向策略出发,介绍其基本机制及最新研究成果,并总结每种策略的优劣势以及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以期提供该领域发展情况的大略图景,为抗菌药物的靶向治疗策略提供新的思路。
    • 张文娟; 景培; 杜娟; 吴淑杰; 闫文付; 刘钢
    • 摘要: 碳催化是一类以碳材料本身为催化剂,无需金属或金属氧化物作为活性位参与的绿色催化过程,具有无毒无害的优势,该路线尤其适用于食品、生物、医药等相关领域化学品的合成,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碳材料的孔隙结构和可接触活性位的数量是制备高效碳基催化剂的关键,然而由于C-C键固有的稳定性,碳材料表面通常呈惰性,活性中心仅存在于sp^(2)杂化碳表面边缘的缺陷处,但很多碳材料中这种边缘位置相当有限.为了获得更多的活性位,常采用浓HNO_(3)和H_(2)O_(2)对碳材料进行苛刻的氧化处理,该方法不仅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同时还会破坏碳材料原有的孔隙结构,因此需要从合成角度出发,探索制备具有高密度活性位的碳基催化材料的新方法.作为一种绿色可再生资源,生物质无疑是最理想的碳前驱体,但在高温炭化过程中,其自身的氧元素很容易失去,如何在构建多孔炭过程中有效保护氧物种,并最终形成有效的含氧活性位仍然面临挑战.本文以生物质作为碳源,提出一种界面诱导策略构建和提升生物质基多孔炭(记作Bio-PC)本征活性位,将铝盐(主要是硝酸铝)与生物质(如淀粉等)混合形成铝盐/淀粉界面,高温炭化过程中形成氧化铝/炭界面,开发制备高活性的碳催化剂.氧化铝一方面可起到硬模板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铝和炭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部分氧基团被保护下来.在该过程中,氧化铝/炭界面可被视为保护含氧官能团的摇篮,在铝物种去除后,这些含氧官能团得以有效地暴露.研究表明,在没有任何氧化处理的情况下,Bio-PC上的表面氧官能团的数量可以达到1.27 mmol·g^(-1),明显高于熟知的基于传统硬模板法制备的CMK-3材料(0.24 mmol·g^(-1)).Bio-PC在催化胺氧化偶联合成亚胺(一类重要的药物中间体)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其活性是氧化石墨催化剂的22倍.采用核磁共振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等多种表征手段研究了氧化铝/炭界面在构建多孔炭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关联了反应活性与表面活性位数量间的关系.还可以根据本文策略在合成体系中简单引入其他组分,如磷酸、柠檬酸等,使所制备炭材料的孔径在微孔到介孔范围内有效调节,获得适用于催化不同分子大小反应物的多孔炭.综上,本工作将为开发高性能的碳基非金属催化剂提供新的思路.
    • 汪文怡; 杨积有; 王静; 边静
    • 摘要: 以氯化胆碱/马来酸低共熔溶剂预处理纤维素原料,并结合温和的机械剪切,制备了纤维素纳米晶(CNC),探究了不同氢键供受体物质的量比、预处理温度及反应时间对CNC得率的影响。利用透射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电导滴定和热重分析分别对CNC形态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氯化胆碱/马来酸(物质的量比2∶1)体系在100°C、6h条件下制备的CNC宽度可达(10.2±2.7)nm,得率为24.2%,其表面羧基含量达到0.39mmol/g。本研究成功制备了表面功能化的CNC,为低共熔溶剂纳米纤维素的绿色制备提供了思路。
    • 范明霞; 王家宏; 高辉; 唐容燕; 黄甜甜; 夏楷; 郑安桥
    • 摘要: 活性炭的吸附性能与其表面化学密切相关,为讨论活性炭表面化学性质对镉离子吸附特性的影响,对表面功能化活性炭对镉离子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对活性炭进行氨气还原改性处理以实现表面功能化,改性后活性炭含氧官能团数量减少,零电荷点增大,成功在活性炭上引入含氮官能团。氨改性后活性炭对水溶液中Cd(Ⅱ)的去除率明显提高,该吸附是一个自发且吸热的过程。通过XPS分析改性前后、吸附前后活性炭表面化学性质,探明Cd(Ⅱ)主要通过离子交换和配位络合两种作用方式在活性炭上吸附,与Cd(Ⅱ)发生络合作用的是活性炭表面含氧官能团和含氮官能团。
    • 金琳; 杨永珍; 樊建锋; 许并社
    • 摘要: 纳米碳材料增强相与镁基体间的两相界面结合程度直接影响着复合材料性能的提高,而使用化学改性法对增强相进行表面功能化可以有效改善两相间的界面结合度.为了进一步研究表面功能化在提升复合材料性能上所起的作用,本研究选用CVD法和水热法制备的碳微球(CVD-CMSs和HT-CMSs)为增强相,一是使用一步改性法(即使用表面活性剂PVP直接处理)对增强相进行表面功能化处理,制备出CVD-CMSs/Mg和HT-CMSs/Mg,考察CMSs上接枝的含氧官能团对表面功能化处理的效果;二是使用两步改性法(即先使用化学沉积法将MgO颗粒裹附到碳球表面,再用PVP进行处理)对增强相HT-CMSs进行功能化处理,并制备出HT-CMSs@MgO/Mg,与HT-CMSs/Mg对比来考察HT-CMSs上负载MgO纳米颗粒的作用.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光学显微镜、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拉伸性能测试仪等对复合材料样品的组织、界面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CMSs上携带的含氧官能团对表面功能化处理的效果以及增强相的分散性都具有积极作用,且经PVP一步改性后制得的复合材料的增强相与基体间有MgO薄膜生成,改善了增强相与基体的相容性;经两步改性后,负载在HT-CMSs表面的MgO纳米颗粒使两相间的MgO膜增厚,进一步提升了两相间的界面结合度,起到有效连接增强相与基体界面的作用,并最终使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得到提高.
    • 杨环环; 喻彬璐; 王佳宏; 喻学锋
    • 摘要: 黑磷作为一种新型的单元素直接带隙半导体,因其独特的二维结构展现出诸多优异特性,在光电、生物、传感、信息等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近年来,针对黑磷的制备和应用,发展出许多新方法和新技术,例如:通过液相超声/剪切、高能球磨、电化学剥离和等离子体辅助剥离等技术实现了二维黑磷的高效制备;发展了系列物理、化学方法对二维黑磷进行表面修饰,抑制其与水、氧接触,提高了二维黑磷的稳定性并提升了光电等物理性能;借助构建异质结构、掺杂等方式改变黑磷表面电子态密度、增加活性位点,提高了二维黑磷材料的催化活性.从二维黑磷的制备、表面功能化与光电催化三方面出发,综述目前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 范洪强; 张帅; 万洪丹
    • 摘要: 为了实现超低样本体积、高灵敏度的血液葡萄糖浓度检测,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分析了液芯微管腔(MTC)的壁厚和直径对回音壁模式(WGM)共振特性的影响.利用熔融拉锥法制备了MTC,通过高精度电控位移平台实现MTC和锥形光纤的高精度耦合以及WGM共振谱的激发,并对MTC进行表面功能化和过耦合方法以提高灵敏和稳定性,同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表面功能化的液芯MTC传感器取得的灵敏度约为0.911pm/(mmol·L-1),线性度为0.988;该低浓度血液葡萄糖光学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稳定性很高.这一结果对运动员训练中血糖的实时、快速监测,保障运动安全性和持久性等是有帮助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