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固定翼无人机

固定翼无人机

固定翼无人机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3年内共计1464篇,主要集中在航空、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测绘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6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551773篇;相关期刊110种,包括科学与财富、北京测绘、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第八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2014(第五届)中国无人机大会等;固定翼无人机的相关文献由3101位作者贡献,包括罗伟、郭宏选、王鹏等。

固定翼无人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6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51773 占比:99.97%

总计:551922篇

固定翼无人机—发文趋势图

固定翼无人机

-研究学者

  • 罗伟
  • 郭宏选
  • 王鹏
  • 赵国成
  • 侯利洋
  • 刘宇
  • 廖新涛
  • 李子轩
  • 王文龙
  • 陈蒙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贾高伟; 杨希祥; 郭正
    • 摘要: 围绕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理念,在航空院校配合无人机设计课程开展综合实践,设定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标准,以项目设计为抓手,将理论知识点和关键能力点有机串联,通过动手操作及无人机实飞,综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和应用能力,通过良好的习惯培养航空素养。结合国防科技大学实际,开展基于固定翼无人机为实践平台的综合实践教学设计与实践,带领学生完成气动计算、通信测控、飞行控制、总装集成,并开展无人机实际飞行验证;总结了授课体会并延伸改革思路,对无人机专业学生的任职教育与教改模式创新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 刘玄冰; 周绍磊; 肖支才; 祁亚辉; 代飞扬
    • 摘要: 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型军事装备,具有广泛的作战应用场景。无人机的航迹跟踪性能和抗干扰能力是其安全完成飞行任务的保障,随着现代战争作战环境日益复杂,无人机飞行将面临更大的挑战。针对目前固定翼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受风扰影响严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具有抗风性的航迹跟踪方法。利用非线性导引原理实现对航迹的跟踪,并通过引入反馈消除了风扰条件下飞行轨迹与期望航迹之间存在的静差。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段鹏; 郑金豪; 吕健玮
    • 摘要: 为解决无人机着陆滑跑短跑道的实际应用问题,设计着陆短距控制策略。以某型有人机改型的无人机为研究对象进行建模分析,设计常规固定翼无人机着陆控制律分析其着陆性能;设计连续襟翼直接力控制下的着陆纵向控制策略,有效地提高了无人机自主着陆的短距性能。通过仿真对比试验可知:该控制策略提高了对象无人机的着陆精度以及低速着陆下的抗风性能,实现了无人机的高精度短距着陆。
    • 卢俊钢; 张世荣; 梁少军; 杨毅
    • 摘要: 针对固定翼无人机作业过程中多工况的分类以及一般模式识别算法时效性低,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聚类分析-模式识别”相结合的多工况分析技术路线,将工况分析分为离线和在线2个阶段。离线阶段,提出子一种基于分组的密度聚类算法,采用分而治之的聚类思想对无人机历史飞行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并将聚类所得各抽象数据簇视为工况。在线阶段,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维度分解的快速模式识别算法,其调用离线聚类信息以在线识别测试数据工况。还搭建了数据采集与分析平台,利用实际飞行数据对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能有效提高工况识别效率和准确度。
    • 马玉凯; 徐昊天; 张梦爽; 冉霞; 田玉国; 袁书洋; 幸涛; 胡冰娇; 唐伟; 司娟宁; 刘刚; 李志鹏
    • 摘要: 本系统为一套采用冷发射可进行快速部署的折叠翼固定翼无人机及其发射器。该无人机在需要起飞时,无需现场组装、起飞跑道,可通过肩扛发射器或车载发射器等直接进行发射,实现其快速部署的功能。该无人机在弹出发射器之后,会在空中自行将机翼展开;若需回收,该无人机则采用伞降的方式进行回收。该无人机可作为一款多功能载机,搭载不同任务模块,在军用、警用、民用等多种情况下发挥其作用。
    • 代海刚
    • 摘要: 为了提高无人机应急通信覆盖能力,在5G基站环境下,选取固定翼无人机作为操控平台,开发一套新型固定翼无人机应急通信系统。该系统以无人机平台为核心,通过现网宏站、安全网关、机载基站传输信号,实现信号回传,在某范围内覆盖信号。测试结果显示,本系统具有较强的应急通信覆盖能力,支持大范围信号覆盖,可以作为应急通信工具。
    • 方博琳; 唐家砼; 夏侯振华; 王进; 赵星吉
    • 摘要: 参照无人机工作环境及其性能要求,设计了某型固定翼无动力滑翔机,利用CATIA软件对设计结构进行建模,着重对机翼部分进行力学分析,并对原有模型进行改型设计,在满足刚度和强度的要求下,在相关部位添加减重孔,从而达到减重的目的。结果表明,改型前后机翼所受应力和位移分布保持不变,应力最大点和位移最大点所处位置一致,所受最大应力和最大位移分别下降19.6%和19.7%,而优化后质量减小20%,可以认为该改型设计是可行的。
    • 王汇彬; 金程皓; 许博; 陈鸣
    • 摘要: 在固定翼无人机编队飞行的过程中,通常需要根据任务需求或环境的变化构建并保持一种队形,或者变换为另一种队形.目前,无人机编队构建、保持和变换采用了不同的定义与关键技术,产生了无人机编队控制技术的发展瓶颈.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状态一致性模型的编队控制机制来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建立固定翼无人机编队的六元状态一致性模型,并基于该模型统一了编队构建、保持和变换的定义.其次,提出了一种基于六元状态一致性模型的集中式与分布式相结合的混合式编队控制机制,主节点集中式地确定无人机在编队中的位置的分配方案,从节点分布式地计算自身的Dubins路径并调整偏航角,然后自主调整节点的航速以实现编队的状态一致性.第三,基于OMNeT++设计了相应的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六元状态一致性模型能够将无人机编队飞行的各个阶段有机关联起来,同时验证了混合式编队控制机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刘静江
    • 摘要: 近年来,无人机在航拍、巡检、安防以及救灾等领域发挥着较大的作用。其中又以固定翼和多旋翼两种无人机应用最为广泛,这两种飞行器各有利弊:多旋翼无人机结构简单,易于操纵,对起降环境要求较低,且可以根据任务要求随时执行悬停。但其飞行速度相对较低,续航时间短,导致留空时间和作业范围都受到较大的限制;固定翼飞行速度快,航程远,续航时间长。然而其对起降场地要求较高,培养一名固定翼无人机操作人员的时间和经济成本也相对较高。即便是多旋翼-固定翼复合式无人机,其多旋翼结构部分仅用于起降阶段,在固定翼飞行状态下该部分属于结构篇重。
    • 徐星光; 王晓峰; 姚璐; 任章
    • 摘要: 本文研究了考虑攻防对抗态势与最小信息流要求的固定翼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s,UAVs)编队构型与通信拓扑优化问题。建立了编队构型指标体系,给出了大规模集群分层编队构型设计模型和编解码方法,提出了基于态势场的队形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开展了队形参数优化。建立了通信网络拓扑效能指标体系,提出了通信代价模型,给出了基于Q学习的网络连通性控制算法。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