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呼伦湖

呼伦湖

呼伦湖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22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0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5964篇;相关期刊141种,包括人与生物圈、风景名胜、第四纪研究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中国水利学会第五届青年科技论坛、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第九届全国环境与生态水力学学术研讨会等;呼伦湖的相关文献由425位作者贡献,包括李畅游、史小红、孙标等。

呼伦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0 占比:3.40%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15%

专利文献>

论文:5964 占比:96.46%

总计:6183篇

呼伦湖—发文趋势图

呼伦湖

-研究学者

  • 李畅游
  • 史小红
  • 孙标
  • 张生
  • 赵胜男
  • 贾克力
  • 李卫平
  • 王书航
  • 姜霞
  • 庞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金鸽; 安慧君; 虎日乐
    • 摘要: 本文收集呼伦湖周边3个气象观测站1991年~2018年共28年的气象观测资料,采用Mann-Kendall趋势和突变检验法、线性回归分析主要气象因子的变化;利用该期间每隔3年共10期Landsat数据,通过MNDWI指数提取呼伦湖水域面积变化;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探究各气象因子间及其与水域面积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呼伦湖区域夏季气温变化率为0.043 8°C·a^(-1),冬季气温变化率-0.108°C·a^(-1),出现冬季气温降低、夏季气温升高的两极化趋势,但年均气温变化不显著;降水量变化率-0.296 3 mm·a^(-1),但降低趋势不显著;相对湿度变化率-0.204 8%/a,降低极显著;蒸发量变化率2.271 8 mm·a^(-1),显著上升;总体呈现暖干化趋势。呼伦湖水域面积变化分为3个阶段,1991年~1997年为基本稳定期,变化率0.63%;1997年~2012年为持续萎缩期,变化率-24.77%;2012年~2018年为恢复期,水域面积增加16.43%;南岸水域明显恢复,东北部附属小湖水域面积消失。夏季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加、相对湿度下降是影响呼伦湖水域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
    • 摘要: 呼伦湖又名达赉湖,是内蒙古第一大湖,位于呼伦贝尔草原中部,是中国北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数千公里内唯一的大泽。历史记载其最大水域面积(1964年)曾达到2339平方公里。以呼伦湖为中心的呼伦贝尔草原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治荒漠化、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维系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我国北方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 何佳
    • 摘要: 呼伦湖,又名呼伦池、达赉湖,位于我国东北西部边陲,行政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范围涉及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和满洲里市,地跨东经116°58′~117°47′、北纬48°40′~49°20′。呼伦湖在自然地理上独具特色,既是一个构造湖,又是一个吞吐湖和伸缩湖。文献记载,湖水有时通过额尔古纳河和黑龙江外流入海,有时只入不出成为"内陆湖";湖面面积有时较小,有时连年上涨而大出原面积几倍。
    • 梅荣
    • 摘要: 以呼伦湖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服务价值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生态学和经济学评价方法,对呼伦湖自然保护区湿地的调节服务、支持服务、文化服务、供给服务4类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进行了初步估算.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呼伦湖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为471.3亿元,各项服务价值大小顺序为气候调节>净化水质>调蓄洪水>生物多样性>大气调节>生物栖息地>物质生产>科研教育>休闲旅游.呼伦湖保护区在区域气候调节、净化水质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同时它也是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及蓄洪区.在呼伦湖保护区的管理方面,应该重点保护和恢复沼泽湿地,同时适度加大旅游开发.
    • 钱玺亦; 李金彪; 敖文; 庞博; 包萨茹; 王琪; 刘波; 王增龙
    • 摘要: 为探究呼伦湖浮游植物群落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本研究分别于2019年3、5 10月对呼伦湖浮游植物的种类、细胞密度和生物量及湖水水质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共鉴定出120种浮游植物,隶属于7门72属.从浮游植物群落季节组成差异上来看,春季绿藻门种类数最多,其次是硅藻门、蓝藻门;夏秋季绿藻门种类数最多,蓝藻门次之;冬季硅藻门种类数最多,绿藻门次之.呼伦湖浮游植物优势种主要为硅藻门的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蓝藻门的卷曲长孢藻(Anabaena circinalis)和细小平裂藻(Merismopedia minima),种类数在春季最多,秋冬季最少.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在春季(123.52×10^(4)cells/L)和冬季(16.41×10^(4)cells/L)较夏季(280.80×10^(4)cells/L)和秋季(380.63×10^(4)cells/L)低,春冬季绿藻门细胞密度最高,夏秋季蓝藻门细胞密度最高.就浮游植物生物量而言,夏季(0.38mg/L)最大,其次是秋季(0.26 mg/L)和春季(0.24 mg/L),冬季(0.13 mg/L)最小.香农-威纳(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均表明呼伦湖水体处于中营养状态.冗余分析(RDA)表明:水温、叶绿素a、pH和营养盐浓度是影响呼伦湖浮游植物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 刘建强; 石淇; 宋妍; 邹亚荣; 梁超
    • 摘要: 随着全球变暖以及人类活动加剧,呼伦湖已经连年夏季暴发藻华,破坏湖泊生态。海洋一号C(HY-1C)卫星作为中国首颗海洋水色业务卫星,搭载的海岸带成像仪(CZI)在水体环境监测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搭载有相同传感器的HY-1D卫星发射,双星组网观测,可形成3天两次高频次、大范围的观测能力,尤其在水体漂浮藻类等目标探测方面具备优异的效能。本文基于2022年7月19日的HY-1C卫星CZI载荷数据,计算VB-FAH指数来检测藻华,并结合OTSU阈值分割算法对呼伦湖蓝藻暴发进行遥感识别。主要结论如下:结合目视解译结果,对自动分类结果进行精度评价,其中精度指标最高的仅相差2.53%,最低的相差7.60%,总体情况较好;对不同影像分割方法进行对比,其中OTSU阈值分割算法和K-Means算法结果几乎一致,LVQ算法结果差异较大。
    • 王雯雯; 郑丙辉; 郑朔方; 陈俊伊; 姜霞; 王书航
    • 摘要: SPOM(suspended 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悬浮颗粒物中的有机质)是地表水体中有机质的重要组分之一,在全球碳循环和水体富营养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采用连续提取法、δ13 C(碳稳定同位素)、三维荧光光谱和平行因子分析技术对呼伦湖夏季SPOM的含量、组分、荧光特性、污染来源及生物有效性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①SPOM(以碳质量计)在14.4~31.5 g∕kg之间,其中HM(提取残渣)为SPOM的主要组分,占SPOM总量的61.2%.②SPOM中WEOM(水提态有机质)含有类富里酸组分(C1)、类腐殖酸组分(C2)和类色氨酸组分(C3)3个荧光组分,类腐殖质组分(C1+C2)和类蛋白质组分(C3)对总荧光强度的贡献分别为70.4%和29.6%.③SPOM的C∕N〔总有机碳(TOC)浓度与总氮(TN)浓度的比值〕和δ13 C的值分别在7.53~15.2和-27.2‰~-26.1‰之间.利用C∕N和δ13 C端元混合模型计算陆源对SPOM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67.2%和68.9%,结果相近.④WEOM的HIX值在4.09~7.40之间,腐殖化程度较高,生物可利用性较差.研究显示,呼伦湖中SPOM以难降解的腐殖质组分为主,腐殖化程度较强,生物可利用性较低,但随着温度升高,预估自生源SPOM的贡献将增大,可能导致其生物可利用性升高,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 王雯雯; 陈俊伊; 姜霞; 李贺; 王书航
    • 摘要: 沉积物有机质是湖泊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研究沉积物有机质的赋存和迁移转化特征对于湖泊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位于我国寒旱区的蒙新湖区典型代表湖泊——呼伦湖为例,利用连续提取法、三维荧光激发发射矩阵光谱-平行因子法(EEMs-PARAFAC)和碳稳定同位素(δ13 C)、碳氮比值(C∕N)指标测定,并结合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呼伦湖表层沉积物有机质的赋存特征、释放效应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呼伦湖表层沉积物有机质含量在26.67~38.09 g∕kg之间,其主要组分为胡敏素(HM),HM占沉积物有机质的相对比例为74.1%.沉积物有机质主要来自于陆源,陆源相对贡献率在80%左右.②沉积物室内静态释放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沉积物有机质释放会导致上覆水中溶解性有机质(DOM)浓度和组分均发生改变,上覆水中溶解性有机碳(DOC)浓度由30.85 mg∕L升至37.57 mg∕L,类腐殖质组分所占比例升高.沉积物有机质释放还导致上覆水中氮磷浓度升高,其中溶解性总氮(DTN)和溶解性总磷(DTP)的浓度分别升高了0.89和0.16 mg∕L.③近年来,呼伦湖流域温度升高,导致呼伦湖沉积物有机质的释放效应增强.研究显示,虽然呼伦湖沉积物有机质主要以难降解组分为主,但是其释放效应对水体碳、氮、磷浓度的影响仍然不容忽视.
    • 君珊; 张博; 王鹏飞; 李贺; 姜霞; 王书航
    • 摘要: 为识别呼伦湖水体中氟化物的演变趋势,揭示呼伦湖水体氟化物浓度畸高的原因,于2015—2020年对呼伦湖入湖河流、湖周地下水、湖泊水体中氟化物(以F-计)浓度进行了详细调查,并结合2005—2014年历史数据分析呼伦湖水体中氟化物浓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8—2019年,呼伦湖全湖水体氟化物浓度平均值在2.27~2.42 mg∕L之间,年均值为2.36 mg∕L,4个季节平均值之间无显著差异,但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均表现为四周低、中间高的分布趋势,冬季则相反.3条主要入湖河流克鲁伦河、乌尔逊河和呼伦沟河水体中氟化物浓度显著低于湖体,分别为(1.14±0.36)(0.84±0.14)和(0.33±0.08)mg∕L,氟化物入湖通量分别为236.41、396.31和301.29 t∕a,地下水和入湖河流输入是呼伦湖水体氟化物的主要来源.呼伦湖水体中氟化物浓度主要在特殊气候地理条件引起的高自然本底环境下,受pH、湖体蓄水量和冰封作用的共同影响.研究显示,入湖河流、地下水等输入的氟化物在强蒸发作用下富集浓缩且缺少氟化物出湖途径是造成呼伦湖水体氟化物浓度畸高的根本原因.
    • 王雯雯; 王书航; 姜霞; 陈俊伊; 郑丙辉
    • 摘要: 湖泊沉积物有机质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寒旱区湖泊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特殊性,其沉积物有机质的赋存和迁移转化特征更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以我国寒旱区典型代表湖泊——呼伦湖为例,采用连续提取法、C∕N(碳氮比值)、δ13 C(碳稳定同位素)、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对呼伦湖表层沉积物有机质的含量和组分的时空分布特征、污染来源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2018年10月(秋季)、2019年3月(冬季)、2019年5月(春季)、2019年7月(夏季),呼伦湖表层沉积物中w(TOC)的平均值分别为(25.05±9.73)(26.92±11.60)(24.68±10.19)(24.36±10.01)g∕kg,呈冬季高、夏季低,由西北部向东南部递减的时空分布趋势.②w(WEOM)(WEOM为水提态有机质)、w(FA)(FA为富里酸)、w(HA)(HA为胡敏酸)和w(HM)(HM为胡敏素)的年均值分别为(0.63±0.33)(2.31±1.26)(3.42±1.49)(19.21±7.83)g∕kg,w(WEOM):w(FA):w(HA):w(HM)为1.0:3.7:5.5:30.7,其中HM为有机质的优势组分.③WEOM包括类富里酸组分C1,类腐殖酸组分C2和C3,以及类色氨酸组分C4共4个荧光组分,其中,类腐殖质组分(C1+C2+C3)贡献了总荧光强度的79.2%,为优势荧光组分.④沉积物有机质主要来自于陆源,陆源有机质的平均贡献率在80%左右.⑤沉积物PQ值(胡敏酸占腐殖酸的比例)和WEOM的HIX(腐殖化指数)年均值分别为0.55和6.39,表明现阶段呼伦湖表层沉积物有机质腐殖化程度较高且相对稳定.研究显示:呼伦湖表层沉积物有机质含量较高,表现出季节和空间分布差异性;有机质主要来自陆源,以类腐殖质为主,具有腐殖化程度高和相对稳定的特点.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