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质量评价的相关文献在1974年到2022年内共计1006篇,主要集中在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45篇、会议论文121篇、专利文献244701篇;相关期刊458种,包括农业环境与发展、吉林化工学院学报、环境科学与管理等; 相关会议91种,包括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21世纪初辐射防护论坛第十三次会议核设施环境影响评价研讨会、第十一次全国环境监测学术交流会暨山东省第一次环境监测学术交流会等;环境质量评价的相关文献由2290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松滨、李祚泳、叶新荣等。

环境质量评价—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45 占比:0.34%

会议论文>

论文:121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244701 占比:99.61%

总计:245667篇

环境质量评价—发文趋势图

环境质量评价

-研究学者

  • 张松滨
  • 李祚泳
  • 叶新荣
  • 叶茂森
  • 郑芳琴
  • 林柏
  • 王凤翔
  • 刘志斌
  • 李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朱柳琴; 卢鹏; 沈军; 刘徽; 闫芳; 王宇; 宋玉龙
    • 摘要: 查明长江沿岸带黄石段土壤的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及环境质量情况,是制订该区土壤污染防治对策的基础。以研究区表层土壤(0~20 cm)为研究对象,测定Zn、Ni、Cd、Cu、Cr、Pb、As、Hg等8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基于一类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利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评价土壤环境质量。测试结果显示,长江沿岸带黄石段土壤中上述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分别为69.52~1996.95、16.16~113.05、0.009~36.81、21.49~534.72、44.24~278.43、26.50~795.18、7.18~119.12μg/g和57.30~606.50 ng/g。评价结果显示长江沿岸带黄石段大部分地区(占比82.28%)的土壤环境质量为优良,黄石码头—西塞山码头一带(占比17.72%)的土壤环境质量为一般。建议在黄石码头—西塞山码头一带开展以预防措施为主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 张静; 文婷; 高娜; 惠亚梅
    • 摘要: 目前,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依然存在部分问题。本文梳理了水质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现状,分析了几种常用水质评价方法,旨在为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解决地表水环境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 王姗姗; 张然; 梁悦; 尤佳艺; 崔嘉宇; 董圆媛
    • 摘要: 城市水质指数法能够量化、直观地反映不同流域、地区或城市的地表水环境质量,运用城市水质指数法测算了江苏省不同流域或地区的城市水质指数。结果表明,相应时段内苏南城市地表水水质略优于苏北城市;长江流域地表水水质优于淮河流域;城市水质指数变化程度(△CWQI)的统计结果基本为负值,表明江苏省地表水环境质量整体呈改善趋势;长江流域a市△CWQI为正值,表明该市2020年上半年水质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淮河流域总磷水质指数波动范围最大,该流域总磷污染问题较突出,与水质监测结果总体相符。大量数据测算发现,城市水质指数法在应用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时存在数据修约、方法检出限、断面统计基数及现状与变化程度排名倒挂等问题,针对不同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与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主管部门提供参考与决策依据。
    • 郭菲
    • 摘要: 根据水环境、大气环境、固体废物、声环境四方面的环境质量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非负矩阵分解方法对2020年全国31个主要城市的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聚类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在2020年全国31个主要城市的环境质量状况中,环境质量状况在不同城市之间表现有差异,并且聚类结果呈现一定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揭示了城市的环境质量状况与空间分布情况,能为城市生态环境状况发展建设提供参考。
    • 贾瑞; 郭滕; 胡腾飞
    • 摘要: 本文主要阐述环境质量评价中的生物指示与生物监测,首先概述环境质量评价,其次探讨引进生物指示以及生物监测的价值,之后从人类身体健康评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估、水环境监测等几个方面思考环境质量评价中优化生物指示与生物监测,提出解决问题的处理方案,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 樊才睿; 王腾; 李秀; 李佳
    • 摘要: 地方高师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转型发展试点学校,在转型过程中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改革是转型发展亟需解决的热点问题之一。“厚基础、宽口径”理念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指导理念,是应用型课程教学改革的指导方向。该文以师范类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中的环境质量评价课程为例,结合近年来毕业生在环境保护方向就业过程中实践应用状况,分析应用型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专业环境质量评价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应用型高师地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环境质量评价课程的教学改革成效和方法,明确“厚基础、宽口径”理念在应用型人才的环境质量评价课程教学改革中的指导作用,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格局。通过调整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加强课程设计、改革考试考评、提升教师自身素质等措施,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改革方法,为应用型地方院校的转型发展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 项文霞; 陈茂林; 刘明昊; 蔡三维; 程晨曦; 陈建含
    • 摘要: 通过采样和检测获得黄冈市某典型城市湖泊丰水期(7月)和枯水期(12月)的8项水质指标含量,分析各指标时空分布特征,并采用单因子及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该湖泊水环境质量。结果表明,该湖泊丰水期水质指标pH 7.6~8.1,DO 5.26~6.12 mg/L,TP 0.20~0.45 mg/L,TN 0.80~2.22 mg/L,COD_(Mn) 11~29 mg/L,BOD_(5)2.3~6.7 mg/L,NH_(3)-N 0.047~0.412 mg/L,Chl.a 31~185μg/L;枯水期水质指标pH 7.7~8.3,DO 3.24~4.36 mg/L,TP 0.03~0.13 mg/L,TN 0.67~1.03 mg/L,COD_(Mn) 7~15 mg/L,BOD_(5)2.1~3.5 mg/L,NH_(3)-N 0.103~0.557 mg/L,Chl.a 4~11μg/L。该湖泊水质在枯水期明显优于丰水期,由西北部—中部—南部—东北部水体污染程度逐渐降低。湖泊污染与人为活动外源过量输入磷、氮等污染物有关,污染源可能主要为湖泊西北方向。该湖泊在丰水期主要为严重污染,水质状况极差;在枯水期主要为轻污染,水质状况一般。研究结果可为该湖泊生态修复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汪艺梅; 张娟
    • 摘要: 当前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越发重视,生态环境质量影响因素较多,因此,环境质量评价须使用综合评价的方式。综合污染指数使用模糊评价法、层次分析法和物元分析法等对环境质量进行综合性分析,进而保证对整个环境质量的评价工作进行准确和全面的探究。基于此,通过分析灰色关联度法的改进方法,探究其在环境质量评价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流程。
    • 窦舒畅; 邢立亭; 陈奂良; 赵振华; 李传磊; 雷炳霄
    • 摘要: 为保护脆弱的岩溶地下水系统,以济南趵突泉泉域岩溶地下水为例,针对传统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受劣质评价指标影响较大的缺陷,通过构建改进层次分析-标准间冲突性相关性(IAHP-CRITIC)法与可变模糊集理论耦合的地下水水质评价与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济南泉域地下水环境质量与污染风险进行了定量评估。结果表明:(1)对比传统的地下水水质评价结果来看,IAHP-CRITIC法与可变模糊集相耦合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模型降低了突出劣质评价指标的干扰,综合了各项指标的联系,评价结果更符合济南泉域的实际情况;(2)结合地下水水质评价结果与研究区地下水化学组分变化,确定硝酸根为济南泉域地下水环境质量演化的关键制约因子,研究区地下水中硝酸盐主要分布于直接补给区、排泄区等生产活动密集地区;(3)通过对不同暴露途径、不同人群硝酸盐污染的非致癌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显示硝酸盐主要通过饮水途径摄入,研究区幼儿、儿童、青少年、成年女性和成年男性两种暴露途径下摄入硝酸盐总量的非致癌健康风险指数分别为1.15、0.67、0.45、0.45和0.47,呈现出受体年龄越小、摄入硝酸盐的非致癌健康风险越高的特征,且相同条件下成年女性摄入硝酸盐的非致癌健康风险要低于成年男性。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地下水污染采取整治措施,通过开展污染治理与健康风险管理工作,降低地下水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影响。该研究结果对于北方岩溶地下水系统水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 余进; 武林军; 吉鹏; 笪春年
    • 摘要: 利用固相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黄河口表层水中的有机氯农药进行检测,探究其残留特征、环境质量及健康风险水平。结果表明:水样中HCHs、DDTs的总含量范围及年平均值分别为6.28-31.17 ng/L(18.07 ng/L)和n.d.-0.324 ng/L(0.119 ng/L),HCHs为表层水体中主要的有机氯农药。根据水环境质量评价,黄河口表层水环境质量较好。健康风险评价显示,有机氯农药未对人体健康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但儿童潜在的健康风险要高于成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