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因子指数法
单因子指数法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106篇,主要集中在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环境污染及其防治、水利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9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250342篇;相关期刊76种,包括地下水、资源环境与工程、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中原经济区环境保护暨大气环境与气候学术会议、辽宁省环境科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中国水利学会勘测专业委员会2000年学术研讨会等;单因子指数法的相关文献由410位作者贡献,包括任文颖、余建林、兰真等。
单因子指数法—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50342篇
占比:99.96%
总计:250448篇
单因子指数法
-研究学者
- 任文颖
- 余建林
- 兰真
- 刘徽
- 刘运珊
- 卢鹏
- 吴勇
- 吴骁
- 唐学芳
- 房香玉
- 曹庆一
- 朱柳琴
- 李曼
- 李爱民
- 李莉
- 杨柳
- 梁朝玉
- 沈军
- 浦国佳
- 王宇
- 罗良荣
- 郝春明
- 闫芳
- 韩莉璧
- LI Yongjun
- LIU Chang
- PANG Xue
- SONG Ying
- SUN Duo
- WANG Tian
- WU Mingsong
- ZHOU Xiuyan
- 丁晓纲
- 万彦博
- 于交远
- 于博媛
- 于斌
- 任东
- 任晓玲
- 伍荣军
- 何新春
- 何方聪
- 何琴
- 何绪文
- 何茜
- 余乐
- 俞丽琅
- 倪宝峰
- 倪洁
- 傅开道
-
-
门宝辉;
牛晓赟;
刘灿均;
陈静;
刘晶晶
-
-
摘要:
以滦河承德段为研究对象,先对该河段的9个断面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了水质评价,再根据水功能区特征划分控制单元,采用一维模型核算该河段的水环境容量,最后基于经济、环境、公平原则,采用等比例分配法对各行政单元进行水环境容量初始分配,选取GDP、区域面积、人口作为基尼系数的分配指标,并利用各指标下的基尼系数对分配方案进行了评价及优选。结果表明:滦河承德段水质较优,COD、NH_(3)-N、TP 3种污染物的水环境容量分别为5203.61t/a、505.71t/a、72.92t/a;在环境容量分配中,4种分配方案均满足相对公平要求,且环境效益权重较大的方案更为合理。
-
-
朱柳琴;
卢鹏;
沈军;
刘徽;
闫芳;
王宇;
宋玉龙
-
-
摘要:
查明长江沿岸带黄石段土壤的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及环境质量情况,是制订该区土壤污染防治对策的基础。以研究区表层土壤(0~20 cm)为研究对象,测定Zn、Ni、Cd、Cu、Cr、Pb、As、Hg等8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基于一类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利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评价土壤环境质量。测试结果显示,长江沿岸带黄石段土壤中上述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分别为69.52~1996.95、16.16~113.05、0.009~36.81、21.49~534.72、44.24~278.43、26.50~795.18、7.18~119.12μg/g和57.30~606.50 ng/g。评价结果显示长江沿岸带黄石段大部分地区(占比82.28%)的土壤环境质量为优良,黄石码头—西塞山码头一带(占比17.72%)的土壤环境质量为一般。建议在黄石码头—西塞山码头一带开展以预防措施为主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
-
申一顺
-
-
摘要:
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加拿大水质指数法,综合评价了沈阳水务集团三水厂张官9号水井、杨官1-2、杨官4-2、杨官5-1、杨官6-1水井水质,选择氨氮、硫酸盐、氯化物、耗氧量、总硬度、铁、锰7项指标作为评价因子。结果表明:张官9号水井、杨官1-2、杨官4-2、杨官5-1、杨官6-1水井水质指标均符合要求。张官、杨官地下水中总硬度较高。张官9号水井水质逐年变好;杨官6-1水井水质较稳定,2017—2019年期间水井水质没有明显变化。根据评价结果可以得出,污染情况最严重的指标对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的评价结果影响较大,而加拿大水质指数法是一种较为综合的水质评价方法。
-
-
金雅薇;
李莉;
浦国佳;
沈耀宗;
马艳玲;
余建林
-
-
摘要:
采用单因子指数法、传统内梅罗指数法、改进内梅罗指数法对2020年嘉兴市12个长江经济带断面水质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种不同的评价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单因子评价法只要有一个指标超标即为超标,一定程度上不能反映出整体的水质状况;传统内梅罗指数法虽然弥补了单因子评价法不能综合反应断面整体水质的影响的缺点,但是也没有考虑各因子对水质影响大小的区别;改进内梅罗指数法不仅综合考虑了所有污染因子影响,还考虑了污染因子的权重,能更好地反应各污染因子对水质的综合影响,能给出一个更合理可靠的结果。
-
-
沈清辉;
梁宁;
徐源隆;
何方聪;
蔡永丰
-
-
摘要:
漓江水域是桂林市赖以生存和不可或缺的资源,但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该水域水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文章通过单因子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方法,分析评价漓江流域桃花江的水质并统计污染指数,分析水污染及治理状况,对水污染的治理和旅游业的绿色发展提出建议。
-
-
徐淦;
李澳;
田瑞臻;
犹丽;
卢浩楠;
张婉淇;
齐萃妮;
吕天池;
李凤英;
杨孟;
郑军
-
-
摘要:
针对2020年9月至2020年10月在南京钢铁集团外采集的25个地表灰尘样品,使用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分析其中Cr、Mn、Fe、Cu、Zn、Hg、Pb、Sr、Zr、Mo这10种重金属元素含量,运用统计学方法、单因子指数、地累积指数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并采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解析了重金属污染源。结果表明,地表灰尘重金属平均含量为:Cr(260±14 mg·kg^(−1))、Mn(1550±22 mg·kg^(−1))、Fe(165000±1000 mg·kg^(−1))、Cu(67±9 mg·kg^(−1))、Zn(600±13 mg·kg^(−1))、Hg(16±6 mg·kg^(−1))、Pb(102±7 mg·kg^(−1))、Sr(275±10 mg·kg^(−1))、Zr(302±5 mg·kg^(−1))、Mo(13±3 mg·kg^(−1)),地累积指数平均值为2.13,区域整体呈中度污染,其中Hg为严重污染,Mo为重污染,Zn为中度污染,Cr、Fe、Pb为偏中污染,Mn、Cu、Sr为轻度污染,Zr无污染。研究区西北部及北部为重金属含量高值区,地表灰尘中重金属有较多富集。源解析分析表明研究区内地表灰尘重金属有3个主要来源:一是工业排放源,二是自然源及生活源,三是机动车排放源。其中工业排放源为主要来源,对重金属的贡献率为49.3%;其次为自然源及生活源和机动车排放源,贡献率分别为30.7%和20.0%。
-
-
叶彩红;
邹祖有;
许窕孜;
张中瑞;
朱航勇;
张耕;
何茜;
丁晓纲
-
-
摘要:
以曲江区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0~20 cm土层土壤中Cr、Ni、Cu、Zn、As、Cd、Pb和Hg的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污染评价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8种重金属元素的单因子指数均小于1,污染等级为无污染;内梅罗综合指数小于0.7,综合污染等级为安全状态;单一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表现为Cr、Ni、Cu、Zn、As、Pb元素为轻度风险,Cd元素为中度风险,Hg元素为强度风险;综合潜在生态风险等级为中等生态风险。总的来说,研究区存在一定程度的潜在生态风险,应加强重金属污染源的控制,减少重金属进入土壤,降低重金属污染风险。
-
-
肖亚琼;
钟振宇;
陶子乐滔
-
-
摘要:
针对某石煤矿遗留矿洞涌(渗)水问题,明确特征污染物,全面评价区域生态环境风险,系统分析了22处矿涌(渗)水或地表水断面水样中镉、镍、铜、锌、锰和砷的浓度,利用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指数法和综合生态危害指数法对该6种重金属的污染危害进行了全面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域矿涌(渗)水的特征污染物为镉,各样本均受到重金属污染;3种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近似,均能满足矿涌(渗)水生态环境风险评价需求。
-
-
郭彤;
张永祥;
贾瑞涛
-
-
摘要:
目前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众多,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对地下水的管理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北京市朝阳区2020年枯水期采集的地下水水样检测结果为基础,利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单因子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并对比3种方法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存在的不合理之处。结果表明:1)3种方法的水质评价结果差异较大,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的水质评价结果最优,单因子指数法的评价结果最差,综合污染指数法的评价结果与其他方法的一致性最高;2)在进行水质评价时可优先选择综合污染指数法,单因子指数法适用于水质要求较高或超标污染物少的水体,改进的层次分析法适用于有多种污染物超标的水体;3)为进一步确定3种方法对地下水水质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将3种方法的评价结果与可靠性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发现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单因子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与可靠性分析的水质评价结果相同的占比分别为90.48%、42.86%、47.62%。因此,在对地下水水质进行综合评价时,可使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
-
-
任文颖;
杨柳;
曹庆一
-
-
摘要:
本文采用单因子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及主成分分析法,对柳州市8处地表水水质数据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单因子指数法计算结果均为Ⅱ类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法与单因子指数法计算结果趋势基本接近,但不能直接判断水质级别;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分析水质的主要影响污染物。因此,综合考虑3种评价方法对地表水水质进行评价,可以获取更多的潜在信息。
-
-
LI Yongjun;
李永军;
SONG Ying;
宋颖;
PANG Xue;
庞雪
- 《2020第八届中国水生态大会》
| 2020年
-
摘要:
本文开展了黄河河口三角洲地区地下水水环境质量状况调查和监测,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应用单因子评价法、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对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地下水污染评价.结果表明,黄河河口三角洲地区地下水水环境质量状况不容乐观,所有监测点水质类别均为Ⅴ类,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TDS、氯化物、铅、锰、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细菌总数和总硬度.同时,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保护对策,以期为黄河河口三角洲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行之有效的建议.
-
-
-
范杰
- 《中国地质学会2017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利用鄂西磷矿基地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资料,研究了鄂西(荆襄)集采区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Pb、Cr、Cd、As、Hg的富集特征与污染程度.与我国土壤元素背景值相比,鄂西(荆襄)集采区表层土壤中Hg的富集系数较大;与研究区元素背景值相比,Cd、Hg富集系数较大,富集程度依次为Hg>Cd>As>Pb>Cr.单因子指数法污染评价结果表明,As为轻—中度污染;以全国土壤背景值计算,Cd为轻—中度污染;以研究区背景值计算,As,Hg为轻—中度污染,Pb、Cd、Cr未造成污染.
-
-
刘洪超;
彭俊;
杨帆;
秦雨;
郑国臣
- 《2017第九届全国河湖治理与水生态文明发展论坛》
| 2017年
-
摘要:
拉林河流域是中国的重要商品粮基地,近些年来,随着拉林河两岸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己成为了沿岸城市的排污通道.本文根据拉林河向阳、振兴、牛头山大桥、蔡家沟、板子房5个监测断面在2014-2016年三年的监测数据,利用单因子指数法与灰色聚类法分别对其水质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拉林河主要污染物为氨氮与总磷,其余水质指标状态良好,单因子指数法评价水质较差,存在过保护的嫌疑,利用灰色聚类法进行拉林河水质综合评价,较为全面的反应了拉林河水质现状,拉林河水质总体状态良好,基本符合水质目标.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