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介形虫

介形虫

介形虫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94篇,主要集中在古生物学、地质学、海洋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6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21952篇;相关期刊53种,包括沉积学报、地质通报、广东地质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7届学术年会、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等;介形虫的相关文献由213位作者贡献,包括赵泉鸿、刘传联、周保春等。

介形虫—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6 占比:0.07%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21952 占比:99.93%

总计:122041篇

介形虫—发文趋势图

介形虫

-研究学者

  • 赵泉鸿
  • 刘传联
  • 周保春
  • 庞其清
  • 禹娜
  • 阮培华
  • 张卓
  • 张显球
  • 徐华
  • 李守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雨楠; 周保春; 王汝建; 肖文申
    • 摘要: 基于北冰洋中部阿尔法脊ARC3-B84A岩芯(水深2 280 m)中的介形虫化石群记录,重建了MIS 13期以来该海域的古海洋环境变迁。从该岩芯获取的介形虫壳瓣逾7 000枚,包含8属11种。由介形虫丰度所代表的底栖生物古生产力在MIS13–10期很低,进入MIS 9期之后显著升高。海冰指示种Acetabulastoma arcticum显示常年海冰很可能是在MIS 9期之后出现的。在所有属种中,北冰洋中层水(AIW)指示种Polycope spp.和北冰洋深层水(AODW)指示种Cytheropteron sedovi的个体数量最多,二者在岩芯中的百分含量呈负相关,它们与其他属种(Microcythere medistriatum, Pseudocythere caudata, Pedicythere spp., Cytheropteron scoresbyi, Cytheropteron higashikawai, Henryhowella asperrima)一起,揭示该岩芯站位经历了如下的水团变迁历史:最初处于AODW上部(MIS 13–12),之后被上涌的AODW下部所取代(MIS 11–10);尔后,上方的AIW大幅下潜,取代了AODW(MIS 9期–MIS 5早期);在MIS 5中–晚期,AODW下部快速上涌,取代了AIW;最终在MIS 4之后,水团定格在AODW上部。
    • 宋高; 郑绵平
    • 摘要: 色林错位于青藏高原中部印度季风和西风环流的过渡地带,同时受西风环流和印度季风系统控制,是研究二者进退变化特征的理想场所。本文利用色林错SL-1钻孔中介形虫Limnocythere inopinata的丰度及其壳体微量元素Mg/Ca和Mn/Ca比值重建了色林错5.3 ka BP以来的古气候环境变化特征。5.3~2.9 ka BP,L.inopinata丰度较小,壳体的低Mg/Ca比值和高Mn/Ca比值表明此阶段气候偏冷湿;2.9~1.8 ka BP,L.inopinata丰度较前一阶段增加,壳体Mg/Ca比值略有增长但仍为低值表明气温虽然有所回升但仍然较低,Mn/Ca比值较前一阶段明显降低,指示湖泊水位下降;1.8 ka BP至今,L.inopinata丰度达到最大,壳体的高Mg/Ca和Mn/Ca比值指示湖泊温度和水位均呈显著的上升趋势。通过与西风区、过渡区以及印度季风区其他湖泊的环境沉积记录对比,本文认为青藏高原中部地区在中全新世晚期主要受西风环流影响,气温较低,西风带来大量水汽使得湖面呈扩张趋势;而到晚全新世西风环流逐渐北撤,色林错受季风影响更大,季风带来的降水和气温升高导致的冰川融水增加与色林错水位上升有密切关系。
    • 董楠; 朱立平; 陈浩; 鞠建廷; 彭萍; 王君波; 许腾
    • 摘要: 了解印度季风和西风对该区环境的影响程度及变化历史对认识青藏高原与全球变化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青藏高原中部赤布张错湖泊5.48m沉积岩芯中的介形虫为研究对象,利用介形虫属种和丰度变化以及介壳δ18O、δ13C、Mg/Ca和Sr/Ca等环境代用指标,重建晚冰期末期以来的湖泊环境与气候变化历史.研究表明,赤布张错近13 cal.ka B.P.的环境与气候变化历史分为3个阶段:阶段Ⅰ为13.0~9.2 cal.ka B.P.,白玻璃介出现较多,介壳δ18O、δ13C为高值,具有气候相对温暖、湖泊由降水补给为主转为融水为主的变化特征,其中,12.3~11.1 cal.ka B.P.低水位指示的寒冷干旱反映了本区对Younger Dryas事件的响应;阶段Ⅱ为9.2 ~ 4.4 cal.ka B.P.,湖泊由以降水补给为主的相对温暖的浅水状态,转向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温凉状态,水深逐渐加大,该阶段的4个亚阶段分别为9.2~7.7 cal.ka B.P.、7.7 ~6.8 cal.ka B.P.、6.8~5.4 cal.ka B.P.和5.4 ~ 4.4 cal.ka B.P.,分别具有浅水下的温暖湿润、温凉湿润、温凉干旱和深水下温凉湿润特征;阶段Ⅲ为4.4 cal.ka B.P.~现在,介壳Mg/Ca指示湖区环境出现相对剧烈的波动,总体上为高湖面状态,呈现温暖-寒冷-温暖的变化特征.与青藏高原的其他湖泊环境变化记录相比,赤布张错环境记录反映了西风季风过渡区在晚冰期末期到全新世早期受到季风加强的影响,气候转暖;全新世早期到中期受西风影响更为明显;全新世晚期湖泊水量增加与季风加强下的降水和冰川融水增加均有密切关系.
    • 齐晓婕; 黄宝琦; 秦亚超; 刘嘉栋
    • 摘要: 对废黄河水下三角洲北翼LYK钻孔微体生物群的分布特征及属种组合进行研究,共鉴定底栖有孔虫50属67种,介形类30属46种,运用Q型聚类分析,将钻孔内底栖有孔虫划分为5个组合,并结合AMS14C测年结果和沉积物粒度特征,恢复了研究区域千年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在黄河流入前,研究区发育粒度较细、分选较好的陆架沉积,微体生物群组合接近正常海相;在黄河夺淮入海后,研究区开始接受巨量的粗颗粒沉积物,分选变差,出现了大量近岸半咸水属种的有孔虫和介形虫,沉积环境从典型的浅海向三角洲前缘演变;直到黄河北归后,大量泥沙供给断绝,在波浪和潮流的共同作用下,研究区经历了侵蚀和再沉积过程,沉积物砂泥比升高,微体生物群丰度和分异度急剧下降,广盐类微体生物群增加;随着侵蚀中心逐渐南移,研究区动力条件趋于稳定,前期形成的侵蚀洼地逐渐接受径流和潮流的双向沉积,出现大量浮游有孔虫等异地分子;近年来,伴随波浪和潮汐的改造加工,研究区逐渐形成了趋于平缓的夷平面,由动荡的滨岸逐渐过渡到现今稳定的浅海相沉积环境。
    • 贾建忠; 康洪全; 蔡文杰; 贾怀存; 李丹; 刘美羽
    • 摘要: 湖相碳酸盐岩是南大西洋两岸重要的油气储层类型,其发育环境和控制因素是储层预测的关键。巴西大坎波斯盆地盐下湖相碳酸盐岩储层分布广泛,且富含介形虫化石。在生物地层格架内,通过介形虫古生态指标分析,可以较为准确恢复古环境条件,包括古水深、古盐度和水化学条件等。研究表明,巴西大坎波斯盆地与西非海岸盆地的盐下湖相介形虫具有相似的组合特征,从而建立了南大西洋两岸盆地统一的生物组合带,即AS1—AS12。介形虫古盐度和古水深指标分析表明,贝壳灰岩沉积期(断陷晚期,AS9—AS10)为微咸水环境,微生物灰岩沉积期(拗陷期,AS12)为半咸水环境,且由下到上呈现古水深和湖平面下降的趋势。此外,在贝壳灰岩沉积期和微生物灰岩沉积期均发现了Cytheridea sp.,Pattersoncypris symmetrica,Pattersoncypris micropapillosa等海侵标志种,指示了至少3期海侵事件,为造礁生物的繁盛和碳酸盐离子的富集提供了物质条件。研究区不同类型湖相碳酸盐岩的广泛发育是构造抬升、温—热古气候条件以及多期海侵事件影响等多种有利因素良好匹配的结果。
    • 秦亚超; 孙荣涛; 王红; 田振兴; 徐扬; 温珍河
    • 摘要: 南黄海西部日照海域晚更新世海侵沉积地层广泛出露.基于本区18个站位柱状岩芯的剖面观察、有孔虫和介形虫鉴定、粒度分析、腹足类纹沼螺(Parafossarulus striatulus(Benson))和钙质结核的AMS 14C年龄识别了沉积相,并探讨了MIS 3阶段的沉积历史和古环境特征,同时大致估算出末次海侵过程中水下平原的剥蚀厚度.结果表明,在日照外海、废黄河水下三角洲以北,表层覆盖着全新世早期海侵过程中所形成的砂质改造层,灰色,席状,无层理,厚度薄,通常在10~40 cm左右.海侵沙席之下为海陆过渡相沉积,可细分为滨岸潟湖相、沙坝相和滨海相等.底栖有孔虫组合几乎都以Ammonia beccarii(Linné)vars.为优势种,其他常见种为Elphidium magellanicum Heron-Allen et Earland、Cribrononion subincertum(Asano)、Textularia foliacea Heron-Allen&Earland、Elphidium advenum(Cushman)、Protelphidium tuberculatum(d′Orbigny)、Cavarotalia annectens(Parker et Jones)和Pararotalia nipponica(Asano)等,指示滨岸浅水沉积环境.地层沉积年代为MIS 3阶段的中期或中早期,当时的海平面波动区间主要位于现今海平面以下20 m至31 m之间.这套地层为海进沉积,是海平面波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沉积旋回,沉积过程中曾经历过反复的暴露和氧化,从下向上,其垂向层序可分为两个序列:1)滨岸潟湖—沙坝沉积或仅见沙坝沉积,为砂质沉积,分布在海侵沉积区的北部和西部;2)滨岸潟湖—滨海相沉积,为粉砂质沉积,分布在海侵沉积区的东南部.前者沿着古海岸线分布,后者距离古海岸线较远.表层钙质结核的大量富集,可能意味着末次海侵的强度已经剥露至土壤剖面下部的钙积层.据此估计,在末次海侵过程中,本区水下平原的平均剥蚀厚度约为50~70 cm.
    • 王雨楠; 周保春; 温度; 钱思源; 颜培婧
    • 摘要: 本研究对采自上海市金山区漕泾镇的“冈身”贝壳砂沉积物(约6400年前)中的介形虫亚化石群,从埋葬学角度进行了物种生态、壳体保存状态及种群结构特征分析。贝壳砂样中介形虫壳瓣密度为52个/g,包含8属8种,它们均为现代东海潮间带—潮下带浅海底栖种。其中数量最多者依次为布氏形纯艳花介Pistocythereis bradyformis、皱新单角介Neomonoceratina crispata和长中华美花介Sinocytheridea longa。潮上带和潮下带介形虫种类的缺失,说明该贝壳砂堤只接受了来自潮间带的微体生物壳体。贝壳砂中的介形虫亚化石保存状态较好,然而其壳体表面纹饰遭受了较强磨蚀作用。对埋葬群中数量最多的布氏形纯艳花介Pistocythereis bradyformis壳体进行测量,同时对长江口岩心及东海浅海表层沉积样中的同一个种进行测量,对比了三个样品中该种的壳体壳长/壳高散点图。结果显示贝壳砂介形虫种群结构的最大特征是幼体少,推测是在潮间带—潮上带较强水动力作用下,相对脆弱的幼体壳体遭波浪破碎消失所致。
    • 摘要: 一亿年前介形虫的有性生殖行为介形虫是一类具有双瓣壳的水生微型甲壳类动物,大小通常1毫米左右,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将近5亿年。自奥陶纪以来,介形虫就是地质记录中最丰富的节肢动物化石之一。介形虫化石不仅具有重要的生物地层学意义,是油气勘探中不可或缺的化石门类之一,而且在古环境重建和生物演化研究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绝大多数介形虫化石只保存有钙化的壳。
    • 李守军; 崔肖辉; 张祥玉; 刘宝梅; 徐华; 张卓
    • 摘要: 为深入探讨渤海莱州湾晚第四纪介形虫的群落结构多样性特征,通过对渤海莱州湾GK138孔、GK111孔、GK95孔、GK59孔、GK74孔、GK79孔和GK89孔中介形虫化石样本的实验处理和数据统计,结合Q型聚类及主成分分析对钻孔中介形虫的群落结构进行属种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内介形虫群落可以划分出3组代表不同沉积环境的化石组合,第Ⅰ化石组合带主要以Sino pontoc ythere subja ponica、Loxoconcha ocellata和Limnocythere dectyoph ora等为优势种,沉积环境为潮上带-潮间带环境;第Ⅱ化石组合主要以Bicornucythere bisanensis、Pistoc ythereis bradyformis和NPomomoceratina dong taiensis等海相种组合为优势种,沉积环境潮间带至潮下带环境;第Ⅲ化石组合带主要以Candoniella albicans为优势种.沉积环境为河流漫滩至潮上带环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