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PICCO

PICCO

PICCO的相关文献在2007年到2022年内共计278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内科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3篇、专利文献5篇;相关期刊159种,包括实用临床医药杂志、现代诊断与治疗、吉林医学等; PICCO的相关文献由734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成烜、陈志鹏、丁燕晶等。

PICCO—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73 占比:98.20%

专利文献>

论文:5 占比:1.80%

总计:278篇

PICCO—发文趋势图

PICCO

-研究学者

  • 张成烜
  • 陈志鹏
  • 丁燕晶
  • 姚岚
  • 孙志军
  • 崔岩
  • 李金庭
  • 王敏
  • 王静
  • 蒋沁娟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冠雄
    • 摘要: 目的:探究PICCO指导下导管留置在多发伤患者液体复苏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云浮市人民医院收治多发伤患者60例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开展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治疗组开展PICCO动脉导管留置,两组均根据相关指标指导液体复苏。比较两组生理指标各时间点变化情况、液体复苏72 h疗效、临床指标。结果:治疗12 h(T_(2))、24 h(T_(3)),治疗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氧合指数(PaO_(2)/FiO_(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管活性药物评分及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72 h液体量、去甲肾上腺素使用量均少于对照组,呼吸机时间、ICU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8 d内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O指导下导管留置在多发伤患者液体复苏中应用价值较高,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 戴莉
    • 摘要: 目的探究对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施行PICCO监测开展容量管理的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58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对象,对其资料施行回顾分析,结合容量管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29例,施行中心静脉压监测)、观察组(29例,施行PICCO监测)。随访1个月,对比两组心功能指标、容量管理指标、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LVEF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干预后LVEDd、LVESd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I、CO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EVLWI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施行PICCO监测开展容量管理有助于改善心功能,降低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
    • 张卫芳; 李剑锋; 钟景兴
    • 摘要: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性连续心排量监测(PICCO)联合心脏超声对重症心肺损伤患者液体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90例重症心肺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均参考中心静脉压(CVP)等常规指标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观察组采用PICCO联合床旁心脏超声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心功能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72h后,观察组CVP、肺超声评分、液体平衡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72h后,观察组LVESD、LVEDD均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个月内死亡率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PICCO联合心脏超声监测数据制定的治疗方案有利于降低患者CVP,同时对患者肺损伤、心功能、体液平衡及预后结局的改善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涂国红; 刘宏伟; 高娜; 李晓倩; 刘宏斌
    • 摘要: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持续心输出量监测技术(pulse indicated coni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在高龄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使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5年10月~2020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收治的高龄心力衰竭患者106例,依据入院日期先后分为对照组和长期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CCU护理,并采用中心静脉压监测,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并采用优化后的PICCO技术护理流程进行监测。观察两组患者CCU滞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穿刺部位感染率、死亡率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结果观察组的CCU滞留时间、机械通气持续时间、合并症发生率、死亡率分别为(4.50±0.26)、(3.75±0.48)、3.77%和1.89%,4项指标均小于对照组;APACHEⅡ评分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O监测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心力衰竭高龄患者的CCU滞留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从而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APACHEⅡ评分,优化后的PICCO的管理流程评价效果较好。
    • 黎丽珊
    • 摘要: 目的:分析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FMEA)工具在留置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动脉导管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7月在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进行留置PiCCO动脉导管的7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给予常规护理管理;选择2019年8月-2020年7月在本院进行留置PiCCO动脉导管的7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FMEA工具管理。比较两组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置管期间失效模式RPN值、并发症发生率、非计划拔管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置管期间感染、局部渗血或出血、导管固定不牢失效模式RPN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非计划拔管率分别为7.14%、1.43%,均低于对照组的25.71%、10.00%(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71%,高于对照组的84.29%(P<0.05)。结论:对留置PiCCO动脉导管患者应用FMEA工具管理能有效缩短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减少PiCCO风险,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非计划拔管率,进而改善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与推广。
    • 李经毅; 贠沙沙; 朱志德
    • 摘要: 目的比较肺部超声指标和脉搏指示剂连续心排出量监测(PiCCO)指标预测脓毒症休克合并心肌抑制患者容量反应性的准确性。方法选取广东医科大学附属惠东医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诊治的100例脓毒症休克合并心肌抑制患者开展本研究,补液试验方法为采取500 ml乳酸林格液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为患者进行快速静脉输注,补液前对100例患者均进行肺部超声检测和PiCCO,根据监测结果将其划分为容量反应阴性组55例和容量反应阳性组45例,分析比较两组PiCCO指标、肺部超声指标监测效果以及肺部超声和PiCCO指标容量反应性的ROC曲线结果。结果容量反应阳性组的胸腔内血容量指数、全心舒张末期容积、肺血管通透性指数、血管外肺水指数和每分钟冲程量准确性均高于容量反应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容量反应阳性组的单侧前胸壁呈B线占比、双侧前胸壁呈B线占比和肺部超声评分均低于容量反应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容量反应性ROC曲线结果为肺血管通透性指数指标、血管外肺水指数指标和肺部超声评分的灵敏度分别为91%、83%和87%,特异度分别为52%、71%和71%。结论在脓毒症休克合并心肌抑制患者的容量反应性预测工作中应用PiCCO和肺部超声指标均能获得较高的准确性,同时检查安全性高,具有推广价值。
    • 梅园; 徐添杰; 姜毅; 吴长江
    • 摘要: 目的分析重症超声为基础的医疗行为转换在规培生中的应用研究意义。方法分析2020年1月-2021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ICU收治需要应用PICCO动脉穿刺置管的共计43例的患者的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n=22)和试验组(n=21),规培医生未应用重症超声导引的PICCO动脉穿刺置管的为对照组,规培医生规范化培训后再应用重症超声导引的PICCO动脉穿刺置管为试验组。观察两组置管总时间、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需要上级医师干预的例数、即时并发症(穿刺损伤静脉)例数、远期并发症(导管感染)例数等指标。结果经过规范化培训重症超声技术及PICCO动脉穿刺置管技术以后,试验组的置管总时间缩短,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增加,需要上级医师干预的例数相应减少,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建议在规范化培训的医生入ICU轮转期间,需要进行医疗行为转换,以重症超声技术为基础,规范化进行PICCO动脉穿刺置管的培训及重症超声导引技术培训后再进行PICCO动脉穿刺置管,可以使得置管总时间缩短,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增加,需要上级医师干预的例数相应减少,以便进一步提高需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生的在ICU的工作效率,更多次的可独立完成ICU的血管穿刺技术。
    • 叶成若; 付伟华; 杨仕光; 袁东平
    • 摘要: 目的 探究PICCO血流动力学监测、容量指标联合被动抬腿试验在重症感染性休克急诊救治指导及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50例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在Pi CCO监测下进行液体复苏,观察组给予PICCO血流动力学监测、容量指标联合被动抬腿试验指导急诊救治。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水平、APACHEⅡ评分及治疗效果和预后。结果 治疗72 h后,两组Scr、ALT、TBiL、APT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PCT和CRP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24 h后的液体复苏效果优于对照组,且对照组治疗6 h、24 h后的液体总入量均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治疗后72 h的APACHEⅡ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CU住院时间及院内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且预后较佳,因此,容量指标联合被动抬腿试验对重症感染性休克的救治指导及预后具有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庞荣锋
    •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心排血量与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重症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差异。方法 选取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重症患者88例,先予以PICCO监测,后予以超声心排血量监测。比较2种不同监测方法得出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每搏量(SV)、每搏量指数(SI)、心排血量(CO)、心排血指数(CI)],并分析2种监测方法得出的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在监测0~24 h时间段,2种不同监测方法测得的SV、SI、CO、CI均呈显著升高趋势,且与PICCO相比,超声心排血量监测24 h的上述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升高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种监测方法测得的SV、SI、CO、CI之间为正相关关系(r=0.813、0.856、0.792、0.901,均P<0.05);2种监测方法在2 h时CO值的一致性较差[1.96 SD=1.44,95%CIJP(0.15~1.27)],在6 h[1.96 SD=0.24,95%CI(-0.14~0.30)]、12 h[1.96 SD=0.28,95%CI(-0.21~0.33)]、24 h[1.96 SD=0.24,95%CI(-0.14~0.36)]、48 h[1.96 SD=0.34,95%CI(-0.71~0.78)]时CO值的一致性较好。结论 超声心排血量、PICCO在监测重症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方面存在差异,但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 黄海平; 刘勇; 何晓燕; 陈志鹏
    • 摘要: 目的 分析脓毒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中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仪(PICCO)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我院接收的早期液体复苏脓毒性休克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中心静脉压(CVP)指导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PICCO监测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复苏6 h时血乳酸0.05);观察组在复苏24 h时,血乳酸<2 mmol/L的患者占比(88.57%)和中心静脉氧饱和度≥70%的患者占比(85.7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苏液体总量为(10118±122.35)ml、多巴胺用量为(164.26±11.35)mg,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数(CFI)为(5.12±0.26)L/min、心率(HR)为(71.13±2.29)次/min、平均动脉压(MAP)为(76.53±2.31)mmHg、脑钠肽(BNP)为(370.69±10.58)pg/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脓毒性休克患者在早期液体复苏治疗中,对其应用PICCO进行监测,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