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损害
听力损害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1年内共计326篇,主要集中在耳鼻咽喉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儿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5篇、会议论文28篇、专利文献4289篇;相关期刊215种,包括中国法医学杂志、家庭医生、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25种,包括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五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2012‘四川省针灸学会学术年会等;听力损害的相关文献由735位作者贡献,包括傅晓东、付平、叶青等。
听力损害
-研究学者
- 傅晓东
- 付平
- 叶青
- 张莉莉
- 徐泳
- 杨伟炎
- 滕秀英
- 陈良俊
- D.
- E.J.西蒙斯
- E.雷辛格
- 任晓燕
- 何建平
- 俞军
- 刘博
- 刘敬
- 刘楠
- 刘立中
- 原晶
- 吴冰
- 吴文俊
- 孟曦曦
- 宋丹东
- 廖南萍
- 张吉
- 张敏
- 施星辉
- 晁斌
- 曾光志
- 朱大钧
- 李兆基
- 李开
- 李芳健
- 李菊香
- 杨宜林
- 杨金奎
- 林碧
- 柳柯
- 梁传余
- 梁佳
- 梁金英
- 武庆斌
- 武晓梅
- 殷红
- 沈飞霞
- 王三梅
- 王倩
- 王力敏
- 王华伟
- 王宁宇
-
-
欧昌江;
吴春来;
莫俊;
邢如新;
王铂;
陈毅力
-
-
摘要:
目的 研究颅神经微血管减压术(MVD)中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波形改变与患者术后手术侧发生听力损害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神经外科接受MVD治疗的连续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中进行BAEP监测,并术前及术后1周内行纯音听阈(PTA)检查,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BAEP的V波潜伏期延长、V波波幅下降、V波波形消失以及性别、年龄、诊断、患侧、术前听力情况等因素与患者术后发生听力损害的相关性.结果 共117例患者纳入研究,5例出现听力受损,其中4例听力轻中度下降,1例耳聋,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V波波幅下降≥50%或波形完全消失与患者术后听力受损明显相关(OR=20.483,95%CI:1.406~298.383,P<0.05;OR=36.493,95%CI:2.770~480.768,P<0.05).结论 MVD术中BAEP监测出现V波的波幅明显下降或波形消失提示术后听力受损的风险增加,术中应及时采取保护措施以降低听力损害的发生率.
-
-
易虹;
谢杏强
-
-
摘要: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在听力损害的特征性改变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62例2型DM患者为观察组,以无DM、无耳科相关疾病、冠心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病史的72例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对其畸变产物的诱发电位、纯音测听以及脑干听觉的诱发电位等改变特点以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与分析.结果(1)观察组听力异常者检出率为62.96%(102/169).(2)观察组患者右耳和左耳的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振幅在各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观察组左右耳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波潜伏期III、V和波间潜伏期I?VI、II?V比对照组均延长(P<0.05).(4)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低密度的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胰岛素等均比对照组高(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PT)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存在耳蜗病变、脑干听觉通路损害,其机理可能与高胰岛素,诱发中耳动脉血管受损,继而引起耳蜗病变和脑干听觉通路损害.
-
-
-
-
任伟;
梁兰梅;
谢惠源;
龙晓玲;
周涛;
付四毛
-
-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山市博爱医院先天性及围生期患儿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及听力受损情况、听力受损的危险因素及临床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该院诊断的243例先天性及围生期HCMV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听性脑干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BAEP)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听力受损的危险因素,对听力异常的患儿进行随访.结果 2016年至2018年,该院先天性及围生期婴儿HCMV感染率分别为4.56%(121/2654)、2.76%(74/2686)和3.15%(85/2701).243例患儿中,BAEP正常者107例(44.03%),可疑异常者33例(13.58%),听力受损者103例(42.39%).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入院时年龄小于1个月(P =0.034)和CMV-DNA阳性(P =0.003)是听力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听力损害表现形式多样.20例可疑异常者未接受更昔洛韦治疗,19例BAEP恢复正常;67例听力受损者接受了随访,其中47例接受了规范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30例BAEP转归正常,12例情况改善,3例无明显变化,2例加重.20例未行抗病毒治疗患儿中5例BAEP转归正常,8例情况改善,3例无明显变化,4例加重.结论 先天性及围生期婴儿的HCMV感染率以及感染患儿的听力受损率均较高,入院时年龄小于1个月和CMV-DNA阳性患儿更易出现听力受损.仅单纯听阈值轻微升高的患儿可临床观察,规范的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对于听力改善效果明显.
-
-
-
-
-
王鹏;
刘博;
赵明月;
杨毅
-
-
摘要: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眼底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与听力损害相关性,探讨2型糖尿病听力损害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以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糖尿病患者73例为观察对象.询问相关病史,有无主观耳科症状,进行糖尿病眼底检查,纯音听力测定、声导抗检查.同时完善血糖、血压、血脂等检查.依照糖尿病眼底病变、听力损失情况进行分组,对比检查指标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听力损失组与正常组比较,年龄(P =0.005)、DR(P =0.006)增加,高频听力受损组与正常组比较,年龄(P=0.001)、DR(P =0.017)增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R对平均听力受损有影响(OR=6.499,95% CI:1.546~27.317,P=0.011),对高频听力受损有影响(OR=6.763,95%CI:1.285~35.580,P=0.024).结论 糖尿病听力损失与DR有关,可无自觉症状.发现DR的患者应积极进行听力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听力损害及时干预.
-
-
-
葛海霞;
武庆斌;
顾红英;
陈志
-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
| 2013年
-
摘要:
目的:观察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听力损害及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诊断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婴儿228例进行脑干诱发电位检查(BAEP),对结果进行分析,并对有听力损害婴儿予以更昔洛韦治疗后进行复查随访.结果:本组228例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者中脑干诱发电位阂值异常有60例(占26.3%),各年龄段BAEP异常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但其感染发生与经济条件及居住卫生环境有一定相关性.60例阈值升高婴儿予以更昔洛韦治疗后56例复查脑干诱发电位,复查结果显示轻度听阈升高患儿复查后均恢复正常,中度听阈升高患儿有2例未恢复正常,但听阈值较前下降(1例治疗前双耳是85dBnHL,治疗后双耳是60dBnHL;另1例是左耳80dBnHL,治疗后复查左耳听阈值是70dBnHL,且这两例患儿均伴Ⅰ波、Ⅲ波、Ⅴ波各波潜伏期延长伴波形分化差),重度听阂升高患儿治疗后复查有2例未恢复(其中1例双耳在>130dBnHL,仍未引出波形,另1例左耳阈值110dBnHL且Ⅰ波、Ⅲ波、Ⅴ波各波潜伏期延长伴波形分化差,治疗后复查阈值90dBnHL).结论:巨细胞病毒感染可引起听力损害,且在婴儿期各年龄阶段的引起脑干诱发电位异常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别,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听力损害,因此对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婴儿应早期进行BAEP检测,达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
-
-
-
邱玲;
郑旭;
谢芳;
张敏;
张吉;
袁松柏;
曾光志
- 《2012‘四川省针灸学会学术年会》
| 2012年
-
摘要:
目的:比较电针配合西医综合疗法与单纯西药综合疗法对突聋患者不同频率听力损害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28例(32只患耳)和西药组30例(34只患耳),针药组采用电针配合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电针主穴选择耳门、听宫、听会、翳风等,西医疗法使用扩血管药物、促进神经功能药物、缓解内耳水肿药物和高压氧治疗综合治疗;西药组单纯采用西医综合疗法治疗,10天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1、2个疗程后,对患者进行疗效观察及电测听评定。结果:针药组总有效率为50.0% (16/32),西药组为55.8% (19/34),两组疗效相当(P>0.05);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后,在250 Hz、500 Hz和1kHz水平,两组电测听数值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恢复(均P>0.01);在2k Hz水平,针药组在治疗1疗程、2个疗程后较治疗前电测听数值有显著改善(P>0.05,P>0.01),;在4k Hz水平,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西医综合疗法与西医综合疗法对于突发性耳聋的低频听力损害均有效,高频听力损害均无效,对中频听力损害,电针配合西医综合疗法优于单纯西医综合疗法。
-
-
-
邱玲;
郑旭;
张敏;
张吉;
谢芳;
袁松柏;
曾光志
- 《2011’四川省针灸学术年会》
| 2011年
-
摘要:
目的:探讨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各频率听力损害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60名患者其随机(查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按方案完成观察58例,脱落2例(为治疗组病例,原因为中断治疗和采用其它方法治疗)。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鼓室图、电测听值及依从性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西医综合疗法;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疗法同治疗组。结果:治疗前两组电测听数值在各频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经治疗两个疗程后,在250Hz,500 Hz和1k Hz水平,两组电测听数值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恢复(P 0.05),说明两种疗法对突发性耳聋的低频(250Hz,500 Hz和1k Hz)听力损害均有显著疗效;在2k Hz:水平,治疗组在治疗后较治疗前电测听数值有显著改善(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有效率均无统计学差异,说明两种疗法在获得总体疗效方面是一致的。结论:电针配合西医综合疗法与单纯西医疗法对于突发性耳聋均有较好的疗效,在总体有效率上两种疗法无明显差异,且安全性好。对于突发性耳聋的不同频率的听力损害,两种疗法存在区别,在低频听力损害时,两种疗法均有较好疗效,在高频听力损害时,两种疗法均无显著疗效,而对于中频听力损害,电针配合西医综合疗法较单纯西医疗法好。
-
-
-
刘鹏;
张彪
- 《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九届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听功能损伤是法医学鉴定中的常见损伤之一,但由于耳部结构复杂,其损伤后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听功能障碍,因此,听功能损伤是法医临床鉴定工作中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在法医学鉴定中,对于耳聋与外伤的关系判定是十分重要的课题。分析和判定“外伤性耳聋”的损伤机制。特别是要排除老年性耳聋、突发性耳聋和癔症性耳聋及伪聋。
-
-
刘玉欣;
周得;
姜亮
- 《山东省儿科2016年学术大会》
| 2016年
-
摘要: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有听力高危因素新生儿的存活率越来越高.根据相关文献报道,在新生儿听力损害的病例中,患有听力障碍新生儿中约50%具有听力障碍的高危因素,其中大约75%的病例是入住NICU48小时及以上的新生患儿.因此新生儿及婴幼儿听力筛查,特别是听力高危儿的听力追踪评估非常重要.高危儿听力损害特征有因素多、听损伤发生率高且有迟发性听损伤发生等特点.
-
-
薛迎春;
薛烽;
杨秀秀;
梁谷米
- 《第十四届全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大会》
| 2011年
-
摘要:
目的:rn 探讨飞机噪声对不同机种,在同一飞行时间段内飞行人员听力的影响。rn 方法:rn 以208名不同机种飞行人员为研究对象,分为歼(强)击机组(A组),运(轰)机组(B组),民航组(C组),以同一年龄段的非噪声接触人群41人为对照组(D组),进行飞机噪声测定及纯音听阈测定,进行统计学分析。rn 结果:rn A,B,C三组飞行人员言语频率平均听闭及4.OkHz听阂与D组相比均显著下降(P<0.001,0.01
听力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