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同位素年代学

同位素年代学

同位素年代学的相关文献在1974年到2022年内共计245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古生物学、天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8篇、会议论文65篇、专利文献114006篇;相关期刊70种,包括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岩石学报、中国地质等; 相关会议44种,包括第十二届全国矿床会议、第一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2012年全国同位素地质新技术新方法与应用学术讨论会等;同位素年代学的相关文献由738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华芹、李才、李惠民等。

同位素年代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8 占比:0.16%

会议论文>

论文:65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114006 占比:99.79%

总计:114249篇

同位素年代学—发文趋势图

同位素年代学

-研究学者

  • 李华芹
  • 李才
  • 李惠民
  • 王登红
  • 刘敦一
  • 刘汉彬
  • 陈富文
  • 凌文黎
  • 夏毓亮
  • 姬金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王鹏; 李慧莉; 王毅; 刘少峰; 张仲培; 杨伟利; 蔡习尧; 钱涛; 李晓剑
    • 摘要: 新元古代冰期事件记录了“雪球地球”事件重要的地质信息。塔里木盆地周缘新元古代冰碛岩地层露头发育,是研究新元古代冰期事件的理想基地。由于发育多套新元古代火山岩,盆地东北缘库鲁克塔格地区新元古代冰碛岩地层时代已获得较多年代学数据约束;但盆地周缘其他地区新元古代冰碛岩地层公开报道年代学数据较少,不能准确限定其沉积时代,导致冰期事件对比存在争论。为此,本文选择塔里木盆地研究程度较低的西南缘叶城地区新元古代冰碛岩地层,开展岩石学、同位素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等研究,明确其冰期沉积特征,约束其沉积时代,开展冰期事件对比,讨论古气候风化条件等。南华系波龙组和雨塘组冰碛岩地层具有较低的化学蚀变指数(CIA),分别代表新元古代2次寒冷的冰川气候记录。冰川沉积及其相邻层位的碎屑锆石U-Pb年代学数据显示,波龙冰期的起始年龄晚于(710±13) Ma,与全球Sturtian冰期对应;雨塘冰期的起始年龄不会早于(656±18) Ma,其结束年龄可被南华系顶界年龄635 Ma或上覆震旦系库尔卡克组碎屑锆石年龄(634±9) Ma限定,与全球Marinoan冰期对应。
    • 黎娇; 王高; 刘祥; 王哲; 凤骏
    • 摘要: 雅满苏地区跨越多个区域构造带,过往研究对于每个构造带的形成、相对构造运动形式、相对构造运动规模存在较大争议。通过采集不同构造带内中酸性岩体的岩石样品,对雅满苏地区3个构造带内的中酸性岩体开展岩石学、地球化学以及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除苦水混杂岩带花岗斑岩(TW-1)为过铝质钙碱性I型花岗岩,其他2个构造带的中酸性岩体均为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S型花岗岩类。稀土配分曲线显示样品的轻稀土相对富集,重稀土相对平坦。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岩体的物质来源总体上为壳源,TW-1中混有少量幔源物质。U-Pb同位素年代学显示研究区在早二叠世(295.1 Ma和285.1 Ma)发生了2次构造岩浆作用。构造判别图解显示3个构造带的岩体均形成于碰撞作用相关的构造环境,反映了碰撞俯冲—隆起—碰撞俯冲—板内伸张的过程。结合区域地质情况,雅满苏中天山地区古特提斯洋向北俯冲碰撞的能级和影响范围远大于康古尔洋向南的俯冲碰撞。
    • 高俊; 江拓; 王信水; 李继磊; 翟庆国; 胡培远; 钱青
    • 摘要: 准噶尔、天山和北山52个蛇绿岩的地质特征、地球化学性质和同位素年代学资料系统集成研究表明它们可以分为14条蛇绿(混杂)岩带。绝大多数蛇绿岩呈"岩块+基质"的混杂岩型式沿重要断裂带(构造线)线状分布,少数蛇绿岩以构造岩片叠置方式面状产出。混杂岩的基质有蛇纹岩(碳酸盐化蛇纹岩)和糜棱岩化细碎屑岩两类,岩块既有地幔橄榄岩、基性杂岩和基性火山岩等蛇绿岩组分,也有其它非蛇绿岩组分岩石。堆晶岩出露局限,典型席状岩墙群没有发育。这些蛇绿岩可归类为SSZ(Supra-Subduction Zone)和MORB(Mid-Ocean Ridge)两种类型,前者玄武岩具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富集和高场强元素(HFS)亏损特征,后者不显示该特点;洋岛玄武岩(OIB)既可出现在SSZ型蛇绿混杂岩中,也可为MORB型的组成部分;SSZ型蛇绿混杂岩辉长岩和玄武岩比MORB型具有相对更富集的Sr-Nd同位素组成,但部分形成于弧后(间)盆地的SSZ型蛇绿岩与MORB型一致,具有近亏损地幔的Sr-Nd同位素组成。已确认的最老蛇绿岩为西准噶尔572 Ma玛依勒,次之为北山542~527 Ma月牙山—洗肠井和西准噶尔531 Ma唐巴勒,最年轻蛇绿岩为325 Ma北天山巴音沟和321 Ma北山芨芨台子。根据蛇绿岩证据,结合近年来中亚造山带古地磁、岩浆岩、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和构造地质方面的进展,可以推断埃迪卡拉纪末期—早寒武世,古亚洲洋已达到一定规模宽度,发育洋岛和洋内弧;早古生代时期,多岛洋格局发育至鼎盛期,一系列弧地体分别归属哈萨克斯坦微陆块周缘的科克切塔夫—天山—北山线性弧、成吉思弧、巴尔喀什—西准噶尔弧体系和西伯利亚南部大陆边缘弧体系;晚古生代时期,古亚洲洋于石炭纪末期闭合,增生杂岩和弧地体组成哈萨克斯坦拼贴体系和蒙古拼贴体系两个巨型山弯构造。
    • 赵兵; 刘希军; 李政林; 时毓; 招传; 覃显著
    • 摘要: 桂西地区基性岩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ELIP)有高度的时空耦合性,对于理解ELIP时空分布、岩石成因及岩浆硫化物演化与成矿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桂西地区马雄辉绿岩年代学、铂族元素(PGE)及Sr-Nd-Hf同位素研究来揭示其岩浆起源和演化以及岩浆硫化物的成矿作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马雄辉绿岩的锆石206 Pb/238 U加权平均年龄为257.1±1.3Ma(MSWD=0.108),形成于晚二叠世;马雄辉绿岩具有与ELIP高Ti玄武岩相似的主微量元素和Sr-Nd-Hf同位素特征以及比ELIP高Ti玄武岩较高的Ti/Y比值,并且形成于熔融深度更深(~3.5GPa)和部分熔融程度较低(<8%)的熔融环境,是峨眉山地幔柱外带岩浆作用的产物;马雄辉绿岩Cu/Pd比值高而稳定,呈现亏损Ir亚组(IPGE)富集Pd亚组(PPGE)的左倾型PGE配分特征,IPGE含量和ELIP高Ti玄武岩相近,而PPGE含量比ELIP高Ti玄武岩亏损,表明其岩浆在上升侵位中未发生明显的饱和硫化物熔离,PGE的分异主要受S不饱和条件下的橄榄石和铬铁矿结晶分异控制,不利于Cu-Ni-PGE硫化物成矿。
    • 王瑜; 何登发; 刘松楠; 周丽云; 高山林
    • 摘要: 古地理学研究和探讨的是地质历史时期的地表环境,是构造—环境(气候)—物质相互作用的产物。传统的古地理学及相应的构造古地理、生物古地理学等对大地构造演化及古大陆重建、油气勘探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地球演化的深入研究,在多层圈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古气候、古环境等研究基础上,需要有机地把地表环境和构造环境相结合,并且综合考虑深层及浅层地质过程对古地理格局的形成和演化的制约。在传统的古地理学基础上,提出一个新的学科——年代古地理学,用以研究和探讨地质历史时期的地表过程。该学科是精细的同位素年代格架下的不同动力学—运动学—物质迁移—环境变迁形成古地理的研究,或者物质—力学—环境(气候)相互作用下的古地理格局的研究。旨在研究和探讨地表过程,亦即形成地表环境的过程,强调同一时间的多元性、不同空间的差异性和不同尺度的穿时性。文中以近年来研究的台湾、扬子及华北克拉通等地区的精细时间尺度下的古地理环境为例,进一步剖析年代古地理学对于重新理解和认识古构造格局演化的重要性。
    • 汪岩; 钱程; 庞雪娇; 马永非; 张立东; 杨雅军; 钟辉
    • 摘要: 大兴安岭火山岩带中南部乌拉盖地区新发现的球状岩石除因其漂亮的构造被人们关注外,其地球化学特征及锆石U-Pb定年对于探讨东北地区大兴安岭演化历史也具有重要意义.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通过对内蒙古乌拉盖球状岩及其主岩地球化学及Sr-Nd同位素特征等进行综合研究,探讨其源区性质及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乌拉盖球状岩及其主岩具有富硅(SiO_(2)=75.35%~76.21%)、富碱(K_(2)O+Na_(2)O=7.30%~7.45%)和低铝(Al_(2)O_(3)=9.82%~11.30%)、镁值(Mg^(#)=4.52~14.47)、铬(Cr=14.5×10^(-6)~22.5×10^(-6))、镍(Ni=1.84×10^(-6)~3.97×10^(-6)),指示其物质来源于地壳.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具后造山火山岩特征:Rb、Th、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Nb、Ta、Zr、HREE等高场强元素明显富集,N-MORB标准化图解中Nb负异常不明显,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LREE/HREE=5.21~6.70.初始^(87)Sr/^(86)Sr(0.705 9~0.713 7)高于现代大洋MORB(0.702 29~0.703 34),也显示壳源特征;^(143)Nd/^(144)Nd(0.512 456~0.512 528)则低于现代大洋MORB(0.512 99~0.513 30),ε_(Nd)值为+4.8~+6.2,又表现亏损地幔的信息.研究认为,乌拉盖球状岩及其主岩岩浆来源于下地壳,且有亏损地幔物质的参与.Sr、Ba、Eu亏损强烈,反映了明显分离结晶作用的存在,岩石形成于板内稳定的构造环境;主量元素及微量元素图解又表现出后造山A型花岗岩特征.年代学研究显示,球状岩没有得到很好的年代学数据,其可能具低温富流体的特征、新生结晶锆石偏少,大量的捕获锆石或其他难容矿物可能为球状岩球粒的生长提供物质基础;球状岩主岩文象花岗岩锆石LA-ICP-MS U-Pb成岩年龄为142.2±2.7 Ma,侵入球状岩的辉绿岩脉年龄平均为140.5 Ma,主岩的围岩正长斑岩获得锆石LA-ICP-MS U-Pb成岩年龄为349.5±3.4 Ma,综合判断球状岩的成岩时代为早白垩世早期(~141 Ma).综合研究表明,乌拉盖地区球状岩石及其主岩形成机制与大兴安岭火山岩带晚期岩浆活动有关,主要受控于白垩世早期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后造山伸展体制下的构造背景,是大兴安岭大规模区域伸展作用、岩浆底侵的产物.
    • 陈澍民; 朱利东; 廖驾; 刘龙龙; 朱振华; 章志明; 张健
    • 摘要: 对冈底斯带的研究历来聚焦于岩浆弧,对弧间盆地的较少关注导致火山—沉积序列缺乏精细化研究.冈底斯带古近纪地层划分方案是基于并沿用东段林周、南木林地区的层序格架,即林子宗群与日贡拉组垂向叠置不整合接触,在带上其他地区适用时常产生矛盾,制约了基础地质及资源评价工作.通过系统实测孔隆—达果地区古近纪地层剖面,选取剖面中火山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测年,以详实的同位素年代学数据搭建精细年代地层格架,以沉积学、地层学研究分析充填演化过程,恢复火山—沉积盆地古地理.结果显示冈底斯造山隆升剥蚀并被扇沉积体系记录的过程,从晚白垩世早期断续持续至古近纪;以火山岩和/或以沉积岩为主的盆地,发育时限均下延至约70 Ma,暗示岩浆作用与隆升剥蚀对雅鲁藏布洋俯冲的响应几乎同时启动;火山—沉积盆地发育贯穿了整个增生造弧事件,以印亚大陆初始碰撞后的沉积间断为界,分为70~56 Ma和56~40 Ma两期,火山岩与沉积岩同时发育,以时空上的负消长关系占主导地位,表现为剖面上交互或夹层,并受喷发中心、沉积中心的横向迁移约束,产生了地层发育时限的空间变化;受晚白垩世末—古近纪雅鲁藏布洋北向俯冲及印亚大陆碰撞过程影响,持续的造山隆升及岩浆活动的周期性强弱变化约束了盆地发育样式,火山—沉积序列在区域上延展不稳定,垂向序列产生多样性.因此,本文提出层型剖面上火山岩与碎屑岩垂向叠置序列关系不能普适地代表整个冈底斯带,同期火山岩与沉积岩存在空间上快速相变过渡,应使用更为精细年代格架下的空间展布关系,指导冈底斯带弧间盆地地层划分,探讨印亚大陆碰撞的火山—沉积响应过程.
    • 刘涛; 向蜜; 田世洪
    • 摘要: 武夷山成矿带是我国多金属矿产重要产地之一,带内大多数金属矿床的形成均与岩浆岩密切相关,故岩浆岩年代学的研究对于认识区内地质演化过程及成矿时空规律有着重要意义 由于定年方法及测年锆石挑选的差异性,带内岩浆岩年龄呈现多而杂的现象,时代归属存在较大争议通过总结带内岩浆岩的年代学数据,提出了在带内岩浆岩测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修正了部分由于定年方法制约而误判的地层形成时代研究认为武夷山火山盆地内花岗斑岩应归类于侏罗纪的一套侵入岩,天华山盆地内的打鼓顶组及鹅湖岭组的火山岩年龄为140 Ma更为可靠,同属白垩纪同时针对年代学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岩浆岩进行测年时的注意事项与锆石挑选原则.
    • 张健; 张德军; 郑月娟; 陈树旺; 张海华; 苏飞; 黄欣
    • 摘要: 为厘清内蒙古林西县会长地一带出露的一套生物化石匮乏的砂砾岩组合的地质时代、地层归属及其碎屑物质来源,进而探讨西拉木伦河缝合带的形成演化,对研究区砂岩样品进行了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测试结果主要分布在6个年龄区间:(285±4)~(246±4)Ma(峰值为264Ma)、(317±5)~(293±4)Ma(峰值为310 Ma)、(610±10)~(344±6)Ma(主峰值为423 Ma)、(992±14)~(907±13)Ma、(1 467±18)~(1 424±22)Ma、(1 948±14)~(1 768±16)Ma,另具3颗年龄分别为(1 171±17)、(1 238±17)和(2 443±31)Ma的锆石.锆石CL图像与Th/U值共同指示绝大多数锆石为岩浆结晶锆石.264Ma的峰值年龄限定了地层的沉积下限为晚二叠世,应属林西组;沉积物源区示踪显示砂岩沉积时具佳蒙板块(北方地块群)与华北板块两个物源区,指示佳蒙板块(北方地块群)与华北板块于晚二叠世时已拼合,拼合位置为西拉木伦河一线.
    • 梁肖肖
    • 摘要: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吉塘岩群因其独特的岩石学特征和时代差异,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吉塘岩群沿他念他翁-类乌齐-吉塘一带展布,是由大小不等、不同时代的构造岩片组成的构造-岩石单位.前人认为吉塘岩群可能是很多时代与性质差别很大的岩片集合体.吉塘岩群的岩性、成因、同位素年龄等差异巨大,所以有必要将其解体.关于位于青藏高原北羌塘地区的吉塘岩群是否属于前寒武纪变质岩系历来存在较大争议,对其形成年龄一直缺少有效同位素年代学限定.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