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锆石U-Pb测年

锆石U-Pb测年

锆石U-Pb测年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2年内共计242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矿业工程、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7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13862篇;相关期刊62种,包括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岩石学报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13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第四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2005年全国地层工作与地层学研究新进展成果交流会等;锆石U-Pb测年的相关文献由1060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军平、孙柏东、宋冬虎等。

锆石U-Pb测年—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7 占比:0.21%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13862 占比:99.79%

总计:114104篇

锆石U-Pb测年—发文趋势图

锆石U-Pb测年

-研究学者

  • 刘军平
  • 孙柏东
  • 宋冬虎
  • 翁凯
  • 陈超
  • 丰成友
  • 侯可军
  • 关学卿
  • 刘战庆
  • 孙丰月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林海锋
    • 摘要: 晚白垩世石牛山组为东南沿海晚白垩世重要的沉积-火山地层,为一套陆相沉积-火山喷发岩系,其平行不整合于寨下组之上;根据地层层序、接触关系、岩石组合特征、火山活动旋回及岩浆演化规律等,将其进一步划分为2个岩性段,下段为火山碎屑沉积岩,上段为酸性火山碎屑岩夹酸性火山熔岩组合,其构成一个完整的沉积-喷发旋回。对石牛山组上段流纹质晶屑熔结凝灰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为(94.02±0.49)Ma,与石牛山组下段所产的动植物化石鉴定结果一致,表明为晚白垩世岩浆作用的产物。主量元素特征表明石牛山组火山岩是高钾钙碱性火山岩,同时具A型火山岩特征,具高硅、富碱、低铝,极低镁钙的特点,较高的Zr、Nb、Ce、Y含量和TFeO/(TFeO+MgO)比值、Rb/Sr比值,较低的Sr和Ba含量。综合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显示,石牛山组火山岩岩浆应来源于上地壳,成因可能为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于非造山期的张性构造环境。
    • 李华亮; 高成; 刘强; 吴志春
    • 摘要: 白垩纪是班公湖-怒江洋演化的重要构造转折期,该时期火山岩对于研究古大洋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西藏边坝地区早白垩世火山岩进行了岩相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该套火山岩由底到顶,主要为玄武安山岩、安山岩、英安岩和流纹岩,锆石U-Pb年龄为116~120 Ma。中基性火山岩SiO_(2)为54.07%~62.63%,Mg^(#)为48~67,SiO_(2)-Mg^(#)显示良好线性关系;酸性火山岩SiO_(2)为72.64%~75.41%,Mg^(#)为40~50。火山岩样品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富集K、Rb、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CaO-δEu和SiO_(2)-Na_(2)O没有明显线性关系。因此,西藏边坝地区火山岩应形成于班公湖-怒江洋盆南向俯冲活动大陆边缘环境,中基性火山岩与酸性火山岩岩浆源区不同。在班公湖-怒江洋萎缩关闭早期,板块俯冲流体交代古老岩石圈地幔发生部分熔融,镁铁质矿物分离结晶而产生中基性火山岩;晚期则发生地壳部分熔融形成酸性火山岩。
    • 赵金龙; 李随民; 王昕; 赵醒; 陈雨
    • 摘要: 张家口朱家洼钼矿床是最近几年发现的与酸性岩体有关的钼矿床。矿床研究程度较低,矿床及赋矿酸性岩体形成时代均未知,本文通过对赋矿酸性岩体中锆石U-Pb和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方法,获得岩体形成年龄为(145.9±1.2) Ma(n=22,MSWD=0.39);辉钼矿加权平均年龄为(140.3±1.9)Ma(n=6,MSWD=3.4);等时线年龄为(141.7±2.9) Ma(n=6,MSWD=5.2)。成岩成矿年龄相差不大,说明岩体矿体形成于同一时期。应用测年技术不仅可以获得钼矿带内钼矿床的形成时代,而且可以为确定成矿物质来源提供一定的依据。矿床形成时期为晚侏罗世,该时期处于燕山运动强烈的构造变形与大范围的岩浆活动时期。
    • 吴洪彬; 王炜晓; 郑成龙; 朱德全; 唐名鹰; 辛真; 杨震
    • 摘要: 对赛坝沟英云闪长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年龄测试及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英云闪长岩的形成年龄为(470.4±5.2)Ma,属中奥陶世。英云闪长岩SiO_(2)含量为62.46%~64.19%,平均为63.20%,Al_(2)O_(3)含量为14.39%~15.01%,平均为14.71%,全碱含量(K_(2)O+Na_(2)O)为2.32%~3.55%,平均为3.08%,富Na贫K,铝饱和指数A/CNK值为1.09~1.26,属低钾钙碱性过铝质花岗岩。在原始地幔标准化微量元素蛛网图上,表现出Ba、Th等元素富集,Nb、P、Ti等元素强烈亏损。英云闪长岩稀土元素总量(ΣREE)偏低,轻重稀土分馏程度较低,Eu基本无异常,在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上,呈舒缓“右倾型”。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史及英云闪长岩的形成年龄,认为赛坝沟英云闪长岩为I型花岗岩,形成于消减带陆缘弧构造环境。结合赛坝沟金矿的年代学研究,认为赛坝沟金矿成矿作用与中奥陶世英云闪长岩的岩浆活动并无成因联系。
    • 王振强; 张照伟; 丁培超; 冯建之; 薛志强; 吕达鑫
    • 摘要: 托莫尔日特-赛坝沟蛇绿混杂岩带位于柴北缘结合带东段,对该蛇绿混杂岩带中的变火山岩进行了系统的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变基性火山岩SiO_(2)含量为47.78%~50.01%,MgO含量为4.52%~9.36%,TFeO含量为8.00%~14.94%,K_(2)O含量为0.04%~0.80%,Na_(2)O含量为1.02%~4.20%,具典型的拉斑玄武质岩浆特征。微量元素上表现出轻稀土元素弱亏损,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等高场强元素特征,表明该基性岩很可能形成于弧后盆地环境。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变基性火山岩年龄为480.1±1.8 Ma。综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原特提斯洋在早奥陶世已经开始了俯冲消减作用。
    • 黎娇; 王高; 刘祥; 王哲; 凤骏
    • 摘要: 雅满苏地区跨越多个区域构造带,过往研究对于每个构造带的形成、相对构造运动形式、相对构造运动规模存在较大争议。通过采集不同构造带内中酸性岩体的岩石样品,对雅满苏地区3个构造带内的中酸性岩体开展岩石学、地球化学以及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除苦水混杂岩带花岗斑岩(TW-1)为过铝质钙碱性I型花岗岩,其他2个构造带的中酸性岩体均为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S型花岗岩类。稀土配分曲线显示样品的轻稀土相对富集,重稀土相对平坦。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岩体的物质来源总体上为壳源,TW-1中混有少量幔源物质。U-Pb同位素年代学显示研究区在早二叠世(295.1 Ma和285.1 Ma)发生了2次构造岩浆作用。构造判别图解显示3个构造带的岩体均形成于碰撞作用相关的构造环境,反映了碰撞俯冲—隆起—碰撞俯冲—板内伸张的过程。结合区域地质情况,雅满苏中天山地区古特提斯洋向北俯冲碰撞的能级和影响范围远大于康古尔洋向南的俯冲碰撞。
    • 徐锡东; 张渊; 马国杰; 于翔龙
    • 摘要: 西秦岭池地山岩体侵位于三叠纪大河坝组,属“S”形花岗岩类型。大离子亲石元素的富集与高场强元素的强烈亏损揭示了上述岩体具有相似的源区特征。锆石U-Pb测年显示,在三叠纪末期,由于板块边缘伸展—收缩造山作用,下地壳岩石重熔上涌与陆壳熔融的岩浆混合形成该岩体,侵入时代为印支期。
    • 陈岩滨; 夏立元; 王耀; 陆兆和
    • 摘要: 以内蒙古中部察哈尔右翼后旗元山洼二长花岗岩为对象,对其开展了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和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元山洼二长花岗岩主要由正长石、微斜长石、更长石、石英和少量黑云母组成,其锆石U-Pb测年结果为(232.1±2.6)Ma,属晚三叠世侵入岩。该岩体富SiO_(2)、K_(2)O、F、Rb、Ga、Th、U、Zr、Hf、LREE,亏损FeO^(T)、MgO、CaO、P_(2)O_(5)、Zn、Ce、Sr、Ba、Nb、Ta、Ti、HREE,具较高的10000 Ga/Al、LREE/HREE、La_(N)/Yb_(N)比值和较低的Y/Nb、Rb/Nb、Sc/Nb、Ce/Nb、Sr/Y比值。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整体右倾,具中等—较强的负Eu异常和“W”型四分组效应。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岩体属于铝质A型花岗岩,可进一步归为A1型花岗岩。通过综合分析认为,晚三叠世时期华北板块北缘处于后碰撞晚期伸展拉张阶段,受幔源物质底侵加热、地壳减薄和乌兰哈达—高勿素深大断裂引张切割等因素影响,下地壳镁铁质麻粒岩相发生部分熔融,熔体在经历较强结晶分异和富F流体相交代后,形成了元山洼铝质A型花岗岩。
    • 陈岩滨; 夏立元; 王耀
    • 摘要: 对察哈尔右翼后旗南部出露的一套英安质-流纹质火山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测年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显示,该套火山岩年龄为284.4±3.1 Ma,属早二叠世岩浆喷发事件产物。经区域岩性和时代对比,将其归为下二叠统大红山组。该套火山岩表现为A型花岗岩特征,与大石寨组、苏吉组和区域广泛侵位的A型花岗岩为同一构造-岩浆体系产物,代表了后碰撞伸展环境下新增生下地壳的部分熔融产物,说明古亚洲洋在早二叠世之前已完成俯冲闭合。
    • 刘传朋; 邓俊; 刘同; 李兆营; 梁成; 姚永林; 张勇; 王凯凯
    • 摘要: 乌祖尔恩布拉格花岗岩位于南天山造山带东段,其对于研究古生代南天山洋盆的闭合时限及南天山造山带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等对南天山东段乌祖尔恩布拉格花岗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研究。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2个样品的锆石U-Pb年龄为291.2±2.9 Ma和284.9±3.7 Ma,表明乌祖尔恩布拉格花岗岩形成于早二叠世。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乌祖尔恩布拉格花岗岩具有高硅,富含铝和碱,而钙、镁、铁、钛和磷含量低的特点,属于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微量元素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具有中等的负铕异常(δEu=0.27~0.87),且Sr、Ba也显示明显的亏损特征。乌祖尔恩布拉格花岗岩形成于后碰撞环境,表明至少在早二叠世,南天山洋盆东段已经闭合,南天山造山带在早二叠世由同碰撞构造环境向后碰撞构造环境演化。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